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786章 千辆订单

大明小公爷 第786章 千辆订单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见李云睿居功不傲,朱棣点了点头,没在说什么。

当皇帝的自然是拉不下脸皮来跟一个臣子三番五次道谢。

李云睿跟宫里的嬷嬷交代了麝香保心丸的用法之后,跟着三个太医出了皇宫。

走出皇宫的一刹那,李云睿直接摊到在地上。

娘希匹,给皇后治病真不是人干的事,想起朱棣那种要杀人的眼光,李云睿就觉得腿打颤。

一直等在宫外的李桑海,看到李云睿坐在了地上,忙不迭跑了过来,将李云睿扶上了马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回了曹国公府。

“少爷,您没事吧?”李桑海驾着马车,看着李云睿瘫成烂泥的样子,开口问道。

“特娘的,等老子结完婚之后,就想办法搬到一个离皇宫越远越好的地方去,最好皇帝找不到的地方!”李云睿躺在马车上,心有余悸的说道。

对李云睿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李桑海撇了撇嘴,说道,“南京这花花世界,您舍得?”

“少爷我志在四方,一个南京而已,岂能留得住少爷我放荡不羁的心……”李云睿撇了撇嘴说道,“我想好了,等我结完婚,我就造一艘豪华游轮,去周游世界,看看这大千世界,到时候给你娶个洋婆子!”

“少爷您还是省省那份心吧,别说周游世界,就是周游大明,也不见得您有时间……”对李云睿这种空口许诺的话,李桑海从来都不信的,撇了撇嘴,说道,“就算您有时间,国公爷和夫人、还有几位少夫人也不会放你走的!”

“腿长在我身上,我想要走,谁还能拦我不成?”被自己的下属鄙视了,李云睿一脸郁闷。

“对对,没人敢拦您……”李桑海看了看李云睿,笑着说道。

在李桑海看来,李云睿就是那种死鸭子嘴硬的主,说最狠的话,遭最毒的打。

李云睿回到曹国公府后,还没来得及跟李景隆汇报,宫里的圣旨就到了。

鉴于李云睿献药有功,朱棣赏了李云睿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金银珠宝,还给天机子上了一个“法天弘道普及生灵紫极仙翁上阳真人”的尊号,并敕令礼部在钟山之上建一座道观,享受四时祭祀。

这算是在官面上承认了“天机子”的存在。

对朱棣这种“慷慨”的赏赐,李云睿内心是拒绝的,天机子根本就不存在,搞个道观,有个毛用?

还不如给座矿山来的实在。

送走了传旨太监,徐家也派徐钦和徐景昌两人,送来的很多礼品,这次,徐家欠下的人情太大了,徐景昌差点就给李云睿跪下了。

接下去几天,徐景昌天天来送消息,直到徐皇后已经完全脱离了危险,李云睿才算放下心来。

七月底,张辅带着大军回到南京,献俘阙下,朱棣下旨封张辅为英国公。

在同一天,朱棣下旨,在未来三年,京卫和边军进行换装制式武器,并裁军三十万;换装由淇国公丘晟和成国公朱能两人主持。

张辅两年内两度晋爵,在整个大明也是独一份了。

李云睿带了一份贺礼,跟着李景隆,去英国公府参加了喜宴。

“恭喜恭喜啊!”李云睿跟李景隆冲着迎出来的张辅,抱了抱拳,说道。

“同喜同喜……”张辅笑意盈盈,冲着李景隆两人还礼。

“英国公,这是小侄备的一份薄礼,还望笑纳!”说着,李云睿从手袖中拿出一份礼单,递给了张辅。

别人家来送礼品,要么是担,要么是挑,要么是抬,身后跟着十几个、几十个仆役。

李云睿倒好,送个礼,啥人也没有,就李景隆跟李云睿俩人,还跟了两个护卫。

但没有人会认为李云睿送的礼是小礼,旁边很多人都在好奇,李云睿究竟会送什么大礼给张家,希望张辅让礼宾念一下。

这是规矩,一般送礼,有唱礼的环节。

结果,张辅直接将礼单塞入了自己的手袖,摆了个请的姿势,将李景隆和李云睿迎进了英国公。

这份礼单,其实也没啥,李云睿大笔一挥,给张忠的农用车厂,下了一个一千辆的大单,配齐所有耕具,合计六十万两,利润至少六成以上。

就这一笔单子,会让张家踏入准富豪的行列。

钱,当然不是李云睿出的,而是暖棚种植中心出的。

这两年,暖棚种植中心发了大财,一年至少也有个五、六十万两。

种菜,一千个暖棚,肯定赚不了这么多钱的……

李云睿另辟蹊径,让暖棚种植中心卖各种蔬菜、农作物的种子,还让他们搞种植培训。

暖棚种植中心的种子,都是经过精心培育的,精心控制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采用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等多种手段,精耕细作,还用了人工授粉等方式,进行逐步改良。

可以这么说,经过三、五代的改良,暖棚种植中心培育出来的种子,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这样的种子,那些农户们抢着买。

为了让农户一年四季有收入,李云睿又让暖棚种植中心推出了各种培训的内容,比如种菌菇、种韭黄、养鸡、养鸭、养鱼、养猪牛羊……没钱也可以学,学完之后,挣了钱,三年内还上就行了,费用很高,一个人十两!

就是这个价钱,很多普通百姓也争着抢着去学。

因为只要学会了暖棚种植中心的那套种地、养家禽的手法,一年下来,家里至少能增收个二十两。

很多外地的百姓听到了消息后,也跑到暖棚种植中心去学习。

不说别的,以前养鸡、鸭、鹅都是天生天养,暖棚种植中心居然能人工孵化出来鸡、鸭、鹅,还是大批量的,就凭这一点,让无数人觉得神乎其神。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挣了钱的暖棚种植中心,自然不能让钱躺在账面上,于是李云睿提出了开发山东、河南的计划。

这两个地方不是地多人少、地广人稀吗?那就直接开挂,上机械设备,用机械化作业来代替人工。

种什么李云睿都想好了,小麦和棉花!永乐薯这种东西,也就是当个辅粮和蔬菜而已。

李云睿想了很久,才把这两种作物,定为主方向。

密码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南米北面这个习惯已经几千年了,改也改不了了。

现在的北方人,吃得面那就跟猪食一样,小麦晒干了之后,用石碾碾成粉,还有麦麸皮。搁在后世,麦麸都是用来喂猪、喂鸡的,但在大明,老百姓都是面粉和着麦麸皮,一起蒸馒头、做面条。

只吃细面粉的人,那是地主、老财和当官的,他们会用细萝将面粉细筛之后食用。就是这种处理的面粉,也不会像后世的面粉那样白,而是泛着黄色。

如果有了机械化耕种小麦,北方的百姓吃上白面不是梦想!

至于棉花,那可是经济作物,大明纺织行业正在蓬勃发展,缺大量的原材料……

新疆太远,运输太费力,而且关西七卫最近苗头有些不对,月初,哈密卫头目陆十等人作乱,被忠顺王脱脱反杀。忠顺王怕其他人有样学样,请朝廷派兵镇守。朱棣下旨甘肃总兵派兵一千人,协助忠顺王。

李云睿还没得到具体的情报,他不敢把希望寄托在关西七卫身上。

因此李云睿准备开辟第二战线,把山东和河南打造成一个稳定的棉花生产基地。

在后世,山东、河南、河北也是产棉花的大户。

这次暖棚种植中心下了一千辆农用车,李云睿计划种个三、五百万亩,先尝试一下。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