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思变

东晋唐王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思变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对于慕容俊而言,此时摆在他面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将江左朝廷这个最大的敌人给消灭,至于关中的话,倒是可以先不用管太多了。毕竟,他是有志于统一天下的人,得到整个江左,比得到一个关中对他吸引力更大。

除了这两个最大的势力之外,还有汉中司马勋、凉州的张祚、屯于淮水一带,占据了盱眙周围地方的姚襄等人,也基本上都先后得到了关中的消息。

这些地方,由于实力比起江左与燕国来说,那是要小得多了,而且,离关中也相对更近。所以,对于关中的事情自然就上心得多。

司马勋倒没有什么,毕竟,他身为江左官员,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之下基本不会与李信发生冲突。尤其是他刚刚从关中回来,损失不小,即便是想要趁机分一杯羹也办不到。

他连苻秦兵马都打不过,再去与将苻秦朝廷逐出关中的华山军为敌,那基本是找死差不多。

凉州的张祚,此时还有其他的烦心事,尤其是凉州与关中之间还隔着一个秦陇之地在,他也没有那么担心。

现在他真正担心的,还是跑到了陇西的苻秦残兵,这些人对付华山军也许是打不过,但对付他的凉州,恐怕结果就不一样了。除此之外,便是那个王擢,颇是让他有些不顺心之举。

这些势力之中,要说真正最关心关中的人,非属姚襄不可。

姚襄此人在历史上的名声不错,据说此人垂臂过膝,雄健威武多才多艺,而且明察善言,能文能武,尤其善于笼络人心。据说因为他能说会道,所以,投降江左之后,连江左的那帮门阀士族之人,都对他是推崇不已。

这样的人,在儒家那些人的心中,只怕是再完美不过了!尤其是正史上面,好像是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但李信当初读史书的时候,对这一点颇为不解,因为这个好似完美一般的家伙,居然年纪轻轻的就死了,才二十七岁便死在了前秦的手中。

这姚襄自从他老爹姚戈仲开始,便一直都想着占据关中之地,好成就自己的王霸之业。但可惜的是,他们没有争赢苻健,反而是将姚戈仲都给搭进去了。

这一年多以来,姚襄先是降了江左朝廷,但其实也是身降心不降,有点借鸡生蛋的意思。时不时的还要咬江左一口,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当然,这其中一些原因也是因为江左那群官员将领自己作的。

前两个月的时候,就在桓温入关中之时,这姚襄又突然间降了燕国。再加上五月的时候,陈留那边的流民又降顺了姚襄,如此一来,姚襄的实力大涨之下,心思自然也就动了。

“苻秦被赶出关中,华山军入主,咱们出兵正当其时!如若能够趁其立足未稳,拿下关中的话,大事便成矣!”盱眙县内,刚刚得到消息的姚襄此时便急急忙忙的召集属下过来,大喜道。

他的手下谋士也不少,像是薛瓒、权翼等人,皆是有能力之辈。这些人听到这话,都不由的议论了起来。他们跟在姚襄的身边时间不短,自然是知道他心中想些什么!

“将军,咱们身处淮水下游,距离关中何止千里之遥!如果咱们一路北上的话,先不说能不能打到关东之地去,便是这粮食消耗,也足够咱们烦恼的了!”身为谋士的薛瓒首先说道,他是非常不赞同这种做法的。

“不错!还请将军三思!咱们如今虽然是降了燕国,但想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几乎不可能。不如咱们先行北上,慢慢进取,逐步扩大地盘,等到实力足够强大之时,再出兵去攻打关中。如此,便能一举占据关中之地,成就皇图霸业!”权翼虽然也反对,但却有些不一样的想法。

“兄长,咱们底下的士卒皆是北人,不习南方水土,皆不愿意久留这淮水之地,希望能够北归。兄长何不顺应将士民心,带领他们一路北上,民心士气皆可用之下,各地必然望风而降,到时候咱们便可打下关东之地,作为进取关中之基!”姚襄的弟弟姚苌此时也赞同道。

“是我太莽撞了!你们说的对,咱们如今实力不济,的确不宜劳师远征。江左对我虎视眈眈,时有吞并之意,此地不可久留。既然要进取关中,便可一路西进,先拿下许昌,再拿下洛阳最好。如此一来的话,咱们便相当于是占据了关中之东面,随时可与那华山军正面而战了!”姚襄这个人优点不少,其中纳谏善听算是一点,此时见到麾下重臣反对,想了一下之后也就不再坚持了。

“许昌、洛阳,此皆五都之地,若果能得其地的话,必然震动天下,使天下英雄侧目!想往昔之时,魏武正是起自许都,所以三分天下成就霸业!如今天下纷乱,将军可速速夺之!”对于他的想法,此时众人都没有什么疑义,权翼更是直接将曹操的例子给搬了出来鼓舞士气。

“好,传令下去,众军百姓整顿行囊,克日起行北上!”姚襄当即拍板定案。

不说这些离得远的各大势力是蠢~蠢~欲~动,要说此时最担心自己安全的,还是身处在关中周围的那些地方,尤其是像杨群、尹赤这些前秦的官员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们是最先得到消息的,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便只有两个选择了!第一是要么再投降李信或者是其他的势力,第二要么自己独立。

要说去攻打关中,他们可不敢想这样的事情,毕竟,他们还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再者,别说是去打关中了,恐怕就连潼关那一关都过不去。

“使君,咱们如今应该如何是好?属下听说,那华山军对于降顺之人虽然也不错,但却会将原本的兵权给收回去,另外再重新安排!”杨群的身后,幕僚正在替他分析局势。

“唉,我又何尝不知道呢!但咱们地处劣势,除了降顺华山军之外,便只得降顺燕国了!相比之下,那燕国倒是更宽松一些,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如此一来,咱们便等于是彻底与华山军撕破脸了!”杨群叹气道。

这种处在夹缝之中求生存的滋味,他可算是受够了。

“如此说来,使君是意属燕国?”身后的幕僚一听,便大致明白了自己主公的想法。

“此事当得小心在意,我准备派你前去献书燕主,以示投诚之意。不过,你得悄然前往,不可让华山军提前知道消息!”杨群微微点头,特意交代了一下。

他是担心自己投降燕国的消息传出去让华山军知晓,李信会先下手为强,派人来攻打他。

而就在同时,位于河水以北一侧的各郡县官员,也都在为自己的前途打算着。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前秦所委任的官员,随着苻秦朝廷被赶出了关中,他们自然得面临着新的选择了。

摆在他们面前的同样就是那两条路而已,但大家做出的选择可能就不一样了。李信在关中,暂时还没有精力去管这些事情,因为关中新定,治下的许多事情便已经是够他忙碌的了。

现在摆在他面前最紧要的事情,自然就是治理各县的问题。由于许多的县城都是直接投降的,所以,这些县城之中的官员们,基本上都暂时的留用了。

但这只是暂时之计,长久而言必然是不可能的。乔秉投降,算是将关中最后的一块地盘给补上了,李信也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这关中之地,历来有着不同的划分,在秦朝之时属于内史,在汉武帝的时候,又属于司隶校尉管辖。但是到了后来的话,这天下纷乱不休,这里的建制也就变来变去,一会是雍州,一会是司隶校尉部,有的时候雍州与司隶校尉居然同时存在。

但大致上来说的话,还是雍州与司隶校尉部两个名字最具知名度。所以,想来想去,考虑过方方面面之后,李信最终决定将雍州作为关中这一地的官方名称。

如果按照西晋之时雍州的区域来论,那么,雍州七个郡国中,除了安定郡之外,其他的六个都已经是在华山军的掌控之下了。这六个郡分别是冯翊郡、北地郡、京兆郡、扶风郡、始平郡、新平郡!

而除了这六个郡所属的县之外,还有属于司州弘农郡的华阴县和上洛郡!总的加起来的话,地方已经是不小了。李信在征求了王猛的意见之后,最终才将各个郡县的官员都给基本上安排妥当。

首先,李信给自己升了官,虽然军职依然是正四品的领军将军,但是同时领了雍州刺史的官职,如此一来的话,雍州的军政事务便都在他的治理之下了。

王猛则直接被放在了京兆尹的职位上,历史上,苻坚时候的这个位子,也是由他来担任的,而且干得相当的不错。

同时,他还担任着雍州长史的职位,但和其他地方的长史不一样,这个职位有实权,而且主要是负责政务方面的事情。基本上来说的话,有一点丞相的意思!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