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死心

东晋唐王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死心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桓温肯定是考虑过这种种问题的,所以,想了一下之后,说道:“若其仍在河南,本公自当击之!若其渡河而去,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大将军之言有理!此乃老成谋国之道!那姚襄如今尚在大河以南,还未渡河。大将军不妨派人寻找其隐匿之所,再加以征讨,继而得胜还朝!”李信点了点头,对他的想法倒也认可,不过,还是小小的建议了一下。

“那姚襄狡诈,只怕不易找到!汉唐若是有其行踪,不妨告知一二!”桓温当然也想得胜而归,看了看眼前的李信,自然就想借他一些力了。

毕竟,天下人谁不知道河东是李信所据,而黄河以北的河内郡,前数月时虽然是降了燕国,但轵关就在不远处。尤其是轵关大战,华山军刚刚胜利了,燕军后撤。

而姚襄所在之处的洛阳,其实就在河内郡的南岸。一旦华山军在北岸有动作,或者说放出风声来要打姚襄的话,只怕姚襄短时间之内便不敢渡河北去了。

终究,那大河也不是随便可以渡过的,没有渡口的话,姚襄除非是自己一个人,要不然怎么上岸呢。

偏偏洛阳附近有两个可以渡河的渡口,分别是小~平津关与孟津关,这两个渡口所在之处,离对面的轵关其实并不算特别远。

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姚襄,虽然明明知道北岸就有进攻上党的燕军在,但相比起燕军来,更近的却是华山军。如此一来,他还真的未必有胆量敢渡河而去了。

到时候,一个在北岸拦截,一个却在南岸追击搜寻,那姚襄还是有很大概率会被自己给找到的!只要能够抓到姚襄等人,这不就是自己的又一件功勋么。

李信当然知道他的意思所在,但兵出轵关太危险了一些。毕竟,如今的河内郡那里,云集了燕国的不少大军在。一旦没有了轵关之险,平原上作战的话,那就不是少数兵力能够决定的问题了。

再者说了,自己在北岸打生打死,什么好处也捞不到,结果就是为了成就你桓温的功绩,这也太不划算了吧!先不说自己这关能否过得去,就是底下那些将领们知道了,也不一定干呐。

“若是那姚襄选择攻打河东的话,在下倒是正好可以将其消灭。若其从小~平津关等地渡河,那就没有办法了,毕竟,那里的燕军不少。”李信婉转的否决了他的提议。

这话等于是直接告诉对方,顺手帮忙可以,特意帮忙那是不行的。除非你自己创造了机会出来,否则的话,我也没有办法。

桓温也知道自己这么说有些强人所难了,所以,见到他拒绝之后也就不再多提。

两人在新安城外会晤一阵,便各自回城去了。总的来说,这一次的见面,算是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得以维持住。桓温此时不想树立华山军这个敌人,而李信也是同样的想法。

如此一来,双方都刻意的忽略掉了某些东西,这次会面更像是两人之间的私交叙旧。

回到了南陵关之后,李信交代了陈康一下,便立刻赶往了陕城,而后从那里渡河北上,直接到了大阳县境内。

大阳县本来兵马不少,之前乃是为了震慑杨群所设的。如今杨群投降了,这些兵马便趁势调往了陕城防守,如此一来的话,这一段黄河两岸,基本上都在华山军的掌控之下了。

到了大阳县之后,他便顺着山间的小道,一路往东而行,赶往轵关之中与刘小海见面。

当他前往轵关之时,此时在黄河南面,洛阳以西距离黄河岸边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子里,姚襄正率领着自己剩下的兵马隐藏在此处,谋划下一步的行动。

“没有想到,此战竟然失败!大军十去六七,损失惨重啊!”姚襄坐在火堆旁边,看着周围的一众谋臣将领们,不由的感叹道。

好在,他经历失败也不是第一次了,大家也是一样。所以,虽然意志消沉了些,但还不至于说完全没有了信心。

“桓温兵马众多,且又是久经战阵之人,咱们这一仗败得不冤!唯今之计,还是尽快想出个法子来才行,否则的话,一旦桓温追到这里,只凭咱们手中的这些人马,怕是抵挡不住。”权翼提醒道。

“不知道诸位都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看!”姚襄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此刻便示意大家提建议。

“以末将之意,咱们现在面临的选择很少!除了渡河北上,与那里的燕军汇合之外,怕是别无他法了。好在,之前咱们便归顺了燕国,如此算起来倒也算是燕军了!”辅国将军姚兰此时建议道。

“北渡大河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咱们如今身在此地,缺少船只,时间又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依我看,咱们不如在桓温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掉头南下,从洛阳以西直奔陆浑县等地而去。那里乃是华山军与桓温势力交界之处,于咱们来说应该是有利的!”左将军王钦卢则建议南下。

如今他们这些人之中,骑兵比较多,一旦发挥出这个机动性优势的话,说不定真的让他们给逃了。陆浑县位于洛阳县西南方一百多里外,再往南去的话,便是重重大山了。一旦是他们逃到这大山里面,桓温的大军根本别想找到他们。而桓温又不可能一直待下去,只要他一离开,时机成熟的话,姚襄的大军便可以再随时杀出来了。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还是不错的。问题是,对于姚襄来说,大山之内意味着偏僻之所,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处可占。对于一个一心想要争霸天下的人来说,离开百姓,身处荒僻之地,那简直就是自取死路了。

“不行,往陆浑县那边距离太远不说,沿途还得经过数个县城才行。这些县城要是发现咱们从那里经过,必然堵截我们南下之路。一旦咱们被挡住去路,桓温又追了上来,便再无生理了!”果然,这个建议被人给否决了,否决的人还是姚襄自己。

“依我之见,咱们还是渡河为好。如今燕军不是在慕容强的率领之下张打上党么?咱们不如以支援为名,加入他们。一旦拿下上党之后,咱们便趁机占领上党郡县。那上党之地,四塞险固,道路难行,且土地肥沃百姓不少,正是建立霸业之基啊!”姚苌在一旁建议道。

“不错,上党之地如今争夺正激烈,那慕容强攻打月余时间,居然都没有能够攻下来。咱们若是前去,其必然欢迎才是。只要咱们拿下上党,到时候便可以恢复实力。而且,占了上党之后,只要紧守各关口,便能够自成一国。到时候,向北可图并州,向西可进平阳河东,向东可占中原之地,进退皆可了!”姚苌的话,简直是刚好击中了姚襄的心坎了。

“不错,只要占据了上党郡,那么,咱们便不用受四面围攻之危了!只要能有一年时间,依靠上党之力,必然是能够重新壮大起来。”一众将领及谋臣们,此时纷纷赞同。

相比起去山中吃苦受寒,还不如前往熟悉的北方呢!

“好,那就这样决定了!大家赶紧出外搜寻船只,以备渡河之用。为了避免被桓温追击,咱们要尽快渡河才行!”见到大家都同意了,姚襄当即便下令行动。

桓温那边还不知道姚襄已经是开始准备渡河了,此时的他,还在上表给朝廷,商议迁都回洛阳之事。这件事情他已经上奏了很久了,但朝廷一直都没有同意。

因为文武大臣们都不想回这个地方,虽然说他们的祖籍多在此地。但自迁往江左之后,已经是数十年甚至更久了,这些门阀士族们已经是在江左之地有了大量的利益。

而一旦是将都城迁回到洛阳的话,先不说随时都得面临着北方燕国的威胁,主要还是他们在江左的利益会受到极大的损失。如此一来,像是王谢庾陈这些大族门阀,怎么可能会同意呢。

江左朝廷本来就是由各大士族门阀所撑起来的,如果说司马氏的皇帝想要破坏他们的利益,只怕都得被拉下马来,更不要说是桓温了。

大家已经是习惯了偏安一隅的状态,什么恢复中原,安定天下的理想,那都只是个别忠贞之士的热血理念罢了。

等到桓温~派出去的人找到姚襄等人的踪迹之时,对方都已经是开始渡河了。如此一来,桓温追之不及,眼睁睁的看着姚襄逃到了河内郡去。

没有办法之下,他只得立刻派人前去通知李信,看看李信是否愿意出兵拦截。

这封信被迅速的送往了轵关,但如今并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向在轵关之内。而姚襄渡河的消息,其实他知道得比桓温还要早一些,毕竟,他早就料到了对方会这样做,自然不会一点准备都没有。

正是因为预料到姚襄不会死心,一心想要恢复实力,所以,绝对会渡河北上,他这才赶往轵关的。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