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初春

东晋唐王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初春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信基本上都是在一众文武大臣的前来拜访中度过的。毕竟,他不是当皇帝,大家自然也不用按照规定的时间一起入宫拜年了。如此一番过后,华山军上下便又正式开工了。

虽然天气尚寒,但许多的事情却要开始布置了。尤其是农事,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对于如今的华山军而言,更是不能够怠慢了。

去年之时接连大战,以致于本来是丰收的一年,最终仓库里却是没有能够剩下多少余粮。再算上发给各地的种子之后,这仓库之中更是快要见底了。

虽然说商务司是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从江左川蜀那边收购粮食,却始终也是杯水车薪。毕竟距离太远了,就算中间没有人作梗,想要运回来成本也十分的高。

说到底,还是得靠自己才行。否则的话,等于将自己的命~根子系在了别人的手上,真要是到了关键之时,那可是会要命的。

年后大将军府内第一次议事,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开春之后,户部有何安排?”这一次,李信直接点名问各部的负责人。

“按照之前制定的方案,首先是要下去清查田亩,尤其是看看那些分下去的田地,究竟是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再有一个,就是对于那些可能有些灾害的地方,要尽快的发放种子谷物,让他们能够跟上农时!今年的重点,除了粮食之外,还有一个便是要清点人口,好让各郡县的户籍都建立起来!”听到问话,徐夫子连忙是站起来躬身行礼,这才说道。

“嗯,基本上来说算是比较详细的了!对了,但有一点,过年之前我对你们说过的,对于各地关卡收税之事,你们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要想办法在不损失税收的情况之下,尽量减少商旅经过所付出的时间,尤其是要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咱们关中有很多的东西都缺少,让商人们有利可图,他们才会从其他地方将东西给我们带来!这一点,你们户部要牢记!”李信想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说道。

“是,下官回去之后,便立刻安排人处理此事!除此之外,今年官营作坊还要扩大,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畅销产品,将会增加产量!为此,我们将在关中其他县内寻找一地另设工坊,毕竟,长安城内人越来越多,工坊占地太广,日后可能无法更好的扩大!”徐夫子又说道。

“这件事情你们户部自己先谋划好,之后再将相关公文送上来便可!吏部今年又有何计划?”这算是小事,所以,李信也不打算详细过问,转头看向了王猛,问道。

“是!吏部今年将重点考核各地官员的政绩,尤其是与户部配合,加强对各地官员使用公帑过程的监督,力求使每一文钱都用到正途之中!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对于各郡县官府内的书佐小吏进行考察,以便从中拔擢一部分人才,充实各郡县!”王猛站起来答道。

“人才之事,至关重要,自从咱们华山军建立至今,这个问题便一直伴随着咱们!吏部这个做法很好,那些小吏官佐之中若有真正的人才,不要管其资历如何,也不要管其过往所做何职!只要品性合格,不是对华山军居心叵测之辈,皆可提拔任用!”听到这话,李信不由的点了点头,说道。

“再有,则是对于官员制度的一些考订修改,以及官服俸禄等等一系列关乎礼节规章之事!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上公文还是下命令,都必须得合乎规矩才行,这也是吏部今年将要做的一件主要事情!”王猛接着说道。

李信虽然是制定了一份官制,但他这份官制比较的粗糙,因为只有县令太守县丞主簿之类,以及军队是比较详细的。而县衙郡守府甚至于六部等等的一些详细设置,则没有写出来。

终究,李信也不是神人,哪怕有借鉴他也不可能一个人将这套制度都给制定出来。他牵头制定了一个大概,而后王猛带着吏部众人再加以补全,依照前朝各代旧制删繁就简,最终才可能出来一套合适的官制。

这对于华山军长远的发展而言,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只有将这个体系都给理清了,尤其是将方方面面都给考虑清楚了之后,大家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各司其职。

如今的华山军规模还不算大,与地盘相比起来,这个政权实在是够小的了。别的不说,就像是苻秦之时那样,地盘与现在的华山军差不多,但他们的官员可就多了很多了。

当然,这也与苻健称帝有关!李信虽然现在只是个大将军,但一套架子终究还是要建立起来的。

“很好!兵部今年可有打算?”点了点头,李信又问兵部尚书何风。

“主要还是按照去年的计划,一是将各地的兵员给安排到位,之前没有满编的军队,今年要全部完成!还有,便是对军中各项资产要进行登记,包括兵员兵器甲胄,以及战马军仓战车等等,都要完成登记造册的任务!除此之外,将士薪俸的制定,以及抚恤奖惩制度,也要建立起来!以及增加军器司的作坊,加大军器产量,同时储备一批军资!”何风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嗯,兵者,国之大事也!对于咱们来说尤其是如此!军队的稳定与否,事关咱们华山军的生死存亡,不可不慎重!你说的这几件事情,都得好好去办!再有,军队的轮戍制度,要考虑一下,不能让士兵长久的待在一个地方!每隔一段时间,得让他们回家看看!”对于这个方案,李信也没有太大的异议,不过,还是补充了一点。

让士兵回家探亲,这种事情在别的地方可是没有的,这是后世才有的措施。李信这是活学活用,将它给搬到华山军中来了。

古代的士兵一旦入伍的话,便几乎长年都在军中,遇到好点的皇帝时还好,偶尔会罢兵役,将一部分士卒放归家中。但遇到了苛刻的皇帝,几乎一入军队便是干到死了。

其实放假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古代的皇帝们,往往会考虑到许多的其他因素。比如说人一走之后就不回来了,边关时常有战事发生,没有人愿意在边塞驻守等等。

所以,他们是不愿意给士卒放假的,因为这可能会危及到他们的统治。

但李信所想不一样,首先一个在于如今天下之势混乱,自己这关中还算是太平。所以,那些士兵如果真的逃跑了的话,那就只能够说明自己做得还不够,对自己也是一个警醒。

再者,他们能逃到什么地方去呢?要么是进山落草为寇,要么就是在其他的地方被抓去当兵。李信可以说,自己的华山军乃是这天下待遇最好的一支军队了,没有人会傻到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当兵,除非他有二心。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许多的士兵都是如今关中河东以及秦陇一带的百姓。不少人家中还有父母兄弟等亲人在,让他们回家的话,可以看看如今家中过着什么日子。

百姓们可都是分到了田地的,而且去年也没有受到灾害,所以,百姓们都过得还不错。士兵们见到自己家的情况之后,便会更加安心的服役,同时,也可以让一些没有成家的年轻人,抓紧机会赶紧成个家啥的!

这样的话,对于治下各地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举措了。繁衍人口啊!当然,这中间的好处还有不少,这就没有办法说得这么详细了。总之,何风他们日后应该会慢慢体会到其中好处的。

“下官谨记在心,立刻让人制定详细的方案出来!”何风连忙应道。

“嗯!工部今年又有什么新举措吗?”李信微微颔首,随后问老马。

“今年的主要事情,一是对于各地城池、关隘、道路、河道、桥梁之类的新建与修整之事。二是对于各地的铁矿等矿产加大开采力度,同时,增加铁票盐票的发放额度,使市面上增加农用器具等物!重点是要保证军器司的生产不出问题!除此之外,可能会加大石炭的开采,增加其在作坊中应用的比例。同时,招募更多的匠作之人,鼓励他们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出来!”老马起身答道。

“基本上也就这样了!你们工部的事情,很多都是事关民生之事,必须要慎重,尤其是河道城池桥梁这些,务必找到专业精干之人负责。否则,一到关键时刻就出了问题,到时候可别怪我没有事先提醒!”听到这话,李信沉吟了一下,淡淡的说道。

工程大事,那可是事关许多人命的,李信可不想自己的手下搞了一堆的豆腐渣出来。到时候一旦出了问题,那就不是一两条人命了,可能是数十甚至是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请大将军放心,下官一定严加把握,不敢有任何差池!”老马神色一凛,连忙应道。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