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四百一十一章 扬武修文

东晋唐王 第四百一十一章 扬武修文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王猛的意思,李信一听就明白了。换作现代的话来讲的话,那就叫软实力。如今的华山军与其他的势力相比起来,由于经过了连番的大战,所以,在武力上面来说,已经是得到了天下人的承认了。从这一点上来讲,应该是没有人会觉得华山军弱小的。

如果仅仅只是作为一支军队而言,那么,百战百胜便是它的最终目标,达到这一点,便可以说是达到了作为军队的巅峰了。

但华山军不一样,如今的它是一个政权,或者说是一个没有朝廷之名而有朝廷之实的庞大团体。

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只修武备而不修文德!对于一个政权而言,软硬两方面的实力,那是绝对不可失衡或缺的。

这就好像是一个人一样,如果他空有武力而头脑简单的话,只能够说是一个莽汉而已。但如果再配上满腹诗书,睿智的头脑,那这个人就可以称之为智勇双全,乃是一等一的人才了。

想必天下人皆爱此人才,而不会喜欢一个莽汉的!同样的道理,如果说华山军始终只知道发展自己的武力,一味只求强大的军事实力的话,那它在世人的眼中,也就和一个暴发户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了。

文武兼备,相辅相成!以强大的武力征服四方,以无形之文德平定四方!将华山军打造成一个对周边百姓或者是部族有强大吸引力的中心,让他们自愿的融入到华山军的体系之中来,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武力的征服毕竟只是一时的,只有潜移默化的文德修养,才能够在缓慢的时间之中不断的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个族群。

为什么江左朝廷如此无能的情况之下,对于天下百姓而言,都始终是占据着正统的道德高地呢?就是因为文化上的那一套东西,已经是流传多年,让天下人都已经是在心底里认可了江左乃是正朔的继承者。

江左什么都没有做,或者说是很多事情都做得非常的糟糕。在这一点上面,燕国也好,还是历史上的前秦也罢,几乎都比江左做得更好。但北方百姓们始终支持的,还是江左朝廷。

如此相形对比之下,如今的燕国与华山军,其实都只能够算是割据势力,只能够算是一方霸主的枭雄而已。天下人心中真正的统治者,其实还是江左那个偏安一隅的朝廷而已。

除非华山军日后只想着做一方草头王,不会再有其他的进取之心,否则的话,扬武修文乃是必要之事。

王猛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华山军应该利用杨安投靠的这件事情,向周围的势力与百姓们发出一个信号。

让大家看看华山军主持公道,对于那些有难而来的人,只要他本身并不是罪大恶极的话,那么,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庇护。

毕竟,政变这种事情,尤其是在周围的胡族之中,那实在是太多了!而对于华山军而言,周围的胡族势力又多!

只要这件事情做好了的话,日后其他的胡族中再出现了这种类似的情况,那么,胡族之中落败的贵族便会来投靠华山军了。

华山军在这上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像当年齐桓公一样,率兵保卫其他的国家,为之主持公道,甚至因此而决定了其他国家的国君人选。

华山军不必去立国君,但是却可以慢慢的形成一种机制,从而是决定周围各个胡族的首领退立之事。就好像后来的朝代那样,番邦臣属之国的国君,想要正常继位的话,必须得得到中原王朝的册封方可。

称臣不征,这不是李信最终的想法。毕竟,羁縻政策的坏处,这个时代的人可能看不太清楚,但李信却是非常明白的。所以,他最终的想法,必然不会走羁縻政策这条路,但一开始之时,自然是免不了的。

如此一来的话,那些胡人贵族为了得到华山军的支持,就必然得向华山军效忠,就必须得向华山军靠拢。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其他的事情也就好办得多了,至少,胡汉之间的融合将会变得更加的容易。

王猛是深知道其中奥妙的,只是他不知道后世有一个专门的词语叫软实力而已。

“景略所言甚合我意!”李信点了点头,赞同道。

“其二,仇池小国虽然与咱们并无多大的矛盾,但其想要独立于各方之外,亦是不可能之事!如果杨安在咱们这边的话,将来有事之时,咱们便有了出师之名了!”王猛接着说道。

虽然他没有明说将来有何事,但在场之人都听明白了,知道他说的就是将来要吞灭仇池的事情。虽然这好像有点阴谋论的味道,但从对华山军的大局而言,却是非常合理的。

“王尚书谋划深远,早有先着!留下杨安,对咱们而言好处不小!”刑部尚书梁平老附和道。

其他几个人,听到这两个理由之后,也都觉得不错,所以,最后大家都赞同将杨安给留下来。

“好,立刻命令天水太守,派人护送杨安至长安!另外,传令天水、陇西两郡镇将,调派兵马坚守与仇池交界之处,以防仇池发难!”见到众人都同意,李信也没有其他的意见,当即便下令道。“下官等遵令!”王猛等人连忙躬身道。

决定了这件重要的事情之后,接下来李信又与众人讨论起了其他的政事。

金城郡那边,和谈终于是进行到了最后的阶段了。如今还差的,就只剩下那一批良马了。

张瓘已经是回到了姑臧县内,此时的他,正在下令从周围各地征调马匹,以便尽快将古浪峡关给换回来。

五千匹的良马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更别说还要挑选一番了。这要是对其他的地方而言,估计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但这里是凉州,自古以来便是畜牧重地,天下有名的地方。

所以,五千匹马对于张瓘而言可能有些肉疼,但却是不至于伤筋动骨。

“使君,那两万大军回来之后,经过两天时间的修养,已经是恢复得差不多了。听说使君用了那么多的东西才换回他们,那些士卒都是对使君您感激不已啊!”刚刚从军营之中赶回来的宋混,此时对张瓘说道。

如果是平时的话,张瓘听到这话怕是会很开心的。但在此时,他的脸上却是充满了忧虑之色。

“怎么样?古浪峡关南面的那两万华山军还没有撤走吗?他们是不是想趁着咱们交完了东西之后,便趁机反悔再打过来?”张瓘来回走了几步,突然间盯着宋混,问道。

“这个.....使君不必担心!华山军虽然势大,但观李信这些年来的做法,并不是一个无信之人。既然咱们都已经是订了契约了,想来他也不会反悔才是!依下官之见,对方大军之所以久久不退,应该是怕咱们反悔,想等到所有东西都齐了之后再撤退吧!”宋混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便宽慰道。

说实在的,他担心的还真不是华山军那边,而是张瓘此人。毕竟,当初先撕毁了与华山军约定的人,也是他自己啊!有这些前科在的话,估计谁也不能够信任他啊!

“派人去催促一下,立刻收齐马匹,交给华山军让他们离开了事。古浪峡关一日不掌握在咱们的手中,我便是一日不得安宁!迟恐生变啊!这件事情你亲自去办一下!”张瓘心中不放心,所以,决定尽早结束此事。

“是,下官这就去催促他们!”宋混应道,说完便转身出去了。

在张瓘的催促之下,五千匹良马终于是收集齐了,后果就是河西走廊四郡之内的马匹,基本上都是被调光了。

毕竟,之前的许多马匹便已经是征入了大军之中,这会又走了这么多,自用都要出问题了。

这些马匹一到手,孙铁也邓羌便带着人缓缓的撤出了古浪峡关。马匹已经是先行一步,交给周通他们派出的士兵赶回去了,孙铁他们在后面戒备,防备凉州兵马突然间杀出来。

宋混乃是负责主持此事之人,站在失而复得的古浪峡关城墙上,看到井然有序,缓缓远去的华山军兵马,终于是长出了一口气。

“总算是结束了,这下,我也可以向使君交代了!”宋混暗自感慨道。

不过,此时言之尚早,他还得在这里停留几天,等到彻底确认华山军撤退之后,才能够回返姑臧去禀报张瓘。

由此一来,当天下午之时,他便得到了消息,知道停留在安远堡故地的那些华山军并没有就此撤离。

“你说什么?华山军正在那里大肆砍伐树木,平整土地?”听到探子的回报之后,宋混不由的一惊,想了一下之后,立刻便派人继续去打探。

以他的聪明和智慧,此时已经是隐隐的看出不对劲来了,而等到后续的情况不断报告过来,他终于明白华山军想干什么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李信会愿意将古浪峡关给还回凉州了,因为对方还留了一手。如此一来,日后这个新的关隘便会对凉州形成一种钳制作用,十分不利。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