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四百五十八章 政策调整

东晋唐王 第四百五十八章 政策调整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随着这一次的大练兵,李信对于整个华山军的文武体系也再次进行了一下调整。主要是完善了一下对于散官阶的制定,再来则是对于战功政绩等等的评定方法也进行了一些修改。

毕竟,这个东西过去之时设定的比较简陋,而经过了历次的大战之后,已经是渐渐的发现其中的漏洞所在,自然是要修补的。

只有保持着这一套制度的活力,让它时刻都能够体现出一种公正公平的性质来,才能够为大家所认同,才能够为大家所遵循。否则的话,到时候必然是乱自内生,反而是害了自己了。

从文官方面来说的话,李信这一次特别明确了一点,那就是将有能力的人才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算是一种历练,而且,但凡是新进之官员,必须得先从艰苦的地方做起才行。

毕竟,往往那些最艰苦的地方是最需要人才的。否则的话,本来条件就不怎么样的地方,再来一个庸才的话,恐怕一辈子都别想发展起来了。

不单单是新提拔的官员,就是日后要提拔到长安担任各部大员的官员们,也都得先在艰苦地区干过才行。而且,必须是在任上干出十分耀眼的成绩来,才有可能被提拔到六部这种关键的部门来。

除此之外,李信还规定了,若是有人从县令之职提升到太守任上,除非他是真的功劳特别巨大。否则的话,就得先老老实实的在多个县担任过县令之职才行。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积累充分的治理经验,才能够管理得了一个郡的事务来。尤其是一些比较大的郡,对于提拔为太守之职的人,要求必然是会更高的。

这也体现出了李信对于治下各地发展的重视。毕竟,一般来说的话,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地方,哪怕才能不是那高绝的人,也一样是能够干得不错的。

现在的华山军治下,贫困艰苦之地可不少,相对来说是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地盘。如果所有地方都能够发展得比较平均的话,相比起只有一两个冒尖的地方来说,那是好得太多了。

当然,底下的那些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议论的人其实是不在少数的。毕竟,这可是事关自己利益的事情,谁能不放在心上呢。

总体上来说的话,大家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乃是分成了两种。其一自然就是赞成的了,这一些人中多是那些寒门出身,而且非常有才能或者是自视甚高之人。

他们觉得,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反而是更加能够显露出自己的真才实学来。终究,对于身怀抱负的人来说,他们希望的是有朝一日能够名扬天下,能够一鸣惊人!

很显然,李信制定的这一套规矩就刚好符合了他们的这种期待。在他们看来,那些对这种制度不满意的人,其实都是在心虚,不想吃苦而已。真正有本事的人,什么时候会害怕困难呢。

应该说,这也是李信想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大浪淘沙嘛!能够度过这最初考验的人,日后才能够成为华山军的栋梁之材,才能够担当起真正的大任来。

而另外一部分的人对此则颇有微词,倒也不一定就是其他人认为的是心虚,他们的担心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反对的那些人认为,如今的华山军正在不断壮大之中,处处都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不将那些干才给放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而是单纯的放到艰难偏远之地去,恐怕最终反而是会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最严重的还在于说,可能因此而反过来耽误了华山军的正常发展。

正是因为有着这种担心在的,所以李信提出了这个制度来之后,底下的不少官员们便都开始上书,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总之,一时间这事情闹得比较热闹就是了。

李信早知道一定会有这种争论,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他只是再下了一封公文,稍稍解释了一下这样做的缘由而已,反正这事最终是定下来了。

日后,华山军的官员提拔升迁将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体系。无论是什么人,他都要按照这一套体系来办,你要想当更大的官,那就好好去干吧!

而且,李信还特意模糊掉了关于门第出身这一条,日后实行这一套制度之时,也就不可能再拿这个问题来卡住那些寒门出身的人才了。

当然,这样也会造成日后的华山军官员们升迁时间变长。一个新进官员,从县令做起,要想最终做到六部尚书这个级别的话,恐怕要十年时间才能勉强办到了。

也就是说,日后再想出现像是王猛他们这样直接蹿到高位的人,那是不太可能的了。

当然,你真要是那么生猛的话,李信也不会吝啬官位的。在新制度之中也写明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要你做出来的政绩足够大,就能够获得足够的提拔。

而对于军队那边,在战功的奖励上面,李信也增加了不少的新东西。除了原本就有的勋田和提拔之外,还规定了士兵家人可以享受到的福利政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比如说一个人如果立下大功的话,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你是想要勋田还是想要获得提拔,还是说想要金银布帛粮食等物都可以。

如果这些都不想的话,也可以转换成家人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换取家中减免税收之类的。反正都是和将士们利益相关的东西就是了,毕竟,和他们利益不相关的东西,只怕也无法激励将士们的士气啊!

而另外的一个,则是对于全军上下的薪饷进行了调整。整体上来说的话,正规军的薪饷是要高于镇军的,而骑兵的则高于步卒,飞龙骑与不破军乃是薪饷最高的两支军队。

除此之外,守卫边境地区的部队薪饷又要高于守卫内地的部队。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变化乃是对于战时的薪饷有了一个新的调整,也就是说,参战的那些士兵们在战时会获得比平时高出一些的薪饷来。

这样做的话,会鼓励士卒们的向战之心,反过来则是减少他们的畏战之意。对于提高战士们的战斗力来说,也算是一个相当有力的措施了。

想当初秦国变法之后,之所以会迅速变得强大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军功体系的变化。所以,秦国的将士们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每一个人都想着上战场杀敌,以此来获取国家荣誉。

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不能够单单从物质上面给予,还得从精神上面鼓励才行啊!

制度这个东西,就是要制定出来让大家都看到的。也许它不是完美的,但它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让大家都能够行有所依,让大家看到所有人都能够按规矩办事,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那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套制度的激励之下,华山军内部变得更加的有活力了。陆续换防到位的将士们,在新将领的带领之下,立刻便展开了训练,从而是达到兵将熟悉的目的。

而各地的官员们,也在不断的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同时,查察治下各地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以此来将自己的管辖之地治理得更好。

本来就发展得越来越好的华山军,此时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自然是越发的欣欣向荣了。

如此一来的话,华山军治下的百姓和周围其他势力的百姓立刻便显出差别来了。别的不说,光是这精神头便是完全不同的。

像是上党东面燕国的百姓,因为这些年来燕国征战不休,而且徭役繁重。因此,基本上生活得比较困苦,百姓们脸上能够看到好神情才怪呢。

但上党这边的百姓们则不一样了,平时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他们的身上,似乎闪耀着一种光芒一般。

那是因为华山军治下的百姓,如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了。再加上旁边就有这样明显的一个对比在,心中自然而然的会生出一种优越感来!

倒不是说如今的华山军治理水平已经是达到后世那种程度了,只不过是因为百姓们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得太久了,而且如今天下势力基本上做得太烂了。

如此一来的话,自然而然的就将华山军给凸显出来了。

不单单是燕国,其实凉州江左等地也都是有着这样的情况存在。这也就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各地有许多的百姓们开始想方设法的迁移到华山军治下去了。

如此一来的话,倒是让李信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人口资源,从而又反过来促进了自己的发展壮大。

这种现象的出现,顿时是让燕国等势力都有些忧心不已,纷纷加强了对交界关隘的控制,严防境内百姓的流失。毕竟,谁都知道百姓越少自己的实力就越弱

不过,这种控制怎么可能会挡得住那些真想要离开的百姓们呢!终究,这天下不是密封的瓶子,无论这些关隘是守卫得再怎么样严密,最终都无法挡住所有人的!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