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四百六十三章 燕晋之争

东晋唐王 第四百六十三章 燕晋之争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一如屠七所料的那样,高昌、李历二人在燕军的进攻之下支撑不住了。燕国慕容评与司空阳鹭进攻高昌所据的黎阳县,这个地方并不是由高昌自己守卫的,而是由他手下的一个将领所驻守。第一次的大战,慕容评他们竟然没有打下来。

而另一路兵马乐安王慕容臧那边倒是比较顺利,一下便将李历所据的濮阳给打下来了。李历见势不妙之下,便带着一部分人跑到荥阳去了。而他手下的那批人,便直接向燕军投降了。

如此一来,便只剩下高昌还在固守。不过,他也算是等到了一个好消息,因为桓温那边终于是派出援兵了。

十月之时,桓温命令泰山太守诸葛攸出兵救援高昌等人。诸葛攸便率领大军向西行动,去进攻燕国的东郡,这个郡就在巨野泽的西面,正位于泰山郡的西南方向。而且,它离濮阳与黎阳都比较的近。

不过,这个诸葛攸本身的能力并不咋地。当慕容俊得知他去救援的消息之后,立刻便把慕容恪派了出来,让他统率慕容评与阳鹭的大军,前往阻击诸葛攸。

就在武阳县那个地方,双方大战一场,诸葛攸可谓是大败亏输,最终只得退回到了泰山郡去了。而慕容恪则是趁机渡过了黄河,将南岸的许多郡县都给攻占了下来,任命了许多的官吏驻守。

如此一来的话,桓温想要救人的目的非但没有达到,反而是将自己的地盘都给搭进去不少,可谓是亏本亏大了。

而得到这个消息的李历高昌等人,自然是更加的绝望了,只得再派使者往江左求援,同时还向华山军请求援兵。

不过,这件事情上面李信并没有答应,因为地理位置相隔得太远了,自己出兵的话,实在是危险得很。

虽然说当初自己大婚之时,这两个人也是送来了厚礼,但总不能因为这个就让自己手下的将士们去冒险吧!实在不行的话,大不了将礼物退给他们就是了!

不过,李信也没有将话给说死,只是说若是他们失败之后,实在无处可去的话,倒是可以入关中来。当然,对于这样的选择,这两人恐怕大概率会选择去江左的。

对于东面的事情,李信不打算插手太多,但对于燕晋双方而言,这件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

首先一个就是桓温这边,他不可能看着黄河南岸的那些郡县都被燕国给拿下来。那样的话,他去年才刚刚收复的地方,恐怕转眼间又没有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地盘一失去之后,敌我双方的疆土便会此消彼涨,实力上的对比也就会发生变化。

一旦让燕国将国境线推进到了淮水甚至是长江一线的话,对于江左而言可就威胁太大了。

而对于慕容俊来说的话,他却是看到了这大好的机会,从中看到了江左的外强中干。于是,他自然是下令让慕容恪等人尽量的攻占更多的地方,好让自己开疆拓土了!

于是,野心膨~胀之下,慕容俊于十二月之时下令,命令境内各州县检校兵丁,每户只留下一个男丁,余下的男性全部都征为兵卒到明年的春天聚集到邺城听用。

按照他的设想,等到所有人马到齐之后,应该可以使步卒满一百五十万。到时候,他便准备开始对付江左与华山军了。毕竟,只要这两个势力被他消灭的话,可以说天下一统已经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这个消息传出之后,燕国境内的百姓顿时是惶恐不已。毕竟,这个年代去当兵可不是什么好事。许多的人为了逃避兵役,纷纷想办法,要么卖~身于那些贵族大家为奴为婢,要么干脆就向着其他地方逃命去了。

而最近的地方自然是上党关中,还有更远的江左等地了。

饶是如此,各地征发的兵丁一时间大量聚集在了从各地前往邺城的道路之上。古时候的交通情况本来就差,这些年来燕国又多忙于征战四方,根本就没有像华山军那样特别的注意过基础设施的建设。

因此,一时之间各条道路为之堵塞,沿途所过州县是造成了很大的烦扰。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幸好,有一些臣子见到这种情景之后,便立刻上书慕容俊劝谏此事。

慕容俊虽然纳谏了,但也只不过是将原本的命令更改了一下而已。原本是户留一丁,现在就改成了三丁抽一丁,五丁抽两丁,尤其是时间改成了明年的冬天全部聚集到邺城。

显而易见,慕容俊想要一统天下的心思已经是表露无遗了。这个消息传回到了长安之后,王猛等人都不由的有些担忧了起来。毕竟,华山军地盘与燕国有着很长的接壤之处。

一旦燕国真大举攻伐天下的话,只怕以华山军现在的兵力而言,将会面临着一个很重大的考验的。因此,许多的官员都上书李信,请求尽快增加兵力,趁着燕国还没有完成准备之前,先训练出一批大军来以备不测。

相比起大家的担心而言,李信反而是一点也不放在心上。一方面,此时他的注意力不在这边,另外的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很清楚现在的燕国,根本没有能力同时对付华山军与江左两个势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然,更不为外人道的原因,则是因为他比别人多知道了那么一点历史。虽然说有些东西已经是大大的改变了,但他相信,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他也只是下令太原上党等地加强戒备而已。同时,对于从太行山以东各地逃入的百姓们要加强甄别,分清楚真正的百姓与奸细。

除此之外,他便没有更多的措施了。更何况,燕国的行动,恐怕还得看看这一次桓温的反击之后才能够真正决定。

十二月中旬,桓温那边的反击终于是展开了。他命令徐、兖二州刺史荀羡带兵援助诸葛攸,于是,荀羡便带兵去攻打山茌县。

这山茌县也是泰山郡治下一个县,之前诸葛攸大败而回之后,泰山郡周围的许多郡县都被燕军给攻下来了,而这山茌县便是其中之一。

此时的山茌县乃是由燕国派任的泰山太守贾坚驻守的,只不过,他手中的兵马不多。所以,山茌县很快便被荀羡给攻下来了,就连贾坚自己也被荀羡给俘虏了。

李信对这件事情比较注意,所以,那边的情况很快便被探子给打听得清楚了。

“贾坚被俘之后,荀羡本来是想要劝他投降的。但贾坚拒不投降,荀羡本来还想以大义说服他,反而是被贾坚给骂了一顿!荀羡大怒之下,便将他放在雨中淋雨,几天之后贾坚便愤惋而死了!”屠七在李信的身旁,对他报告道。

“一个诸葛攸,一个荀羡,手中兵将不可谓少,居然将仗打成了这个样子。不得不说,实在是太不争气了!晋室朝廷,就是被他们这样的人给彻底搞垮的。对了,那贾坚是如何骂荀羡的?竟然让他这么愤怒?”李信听后,不由的感慨道。

诸葛氏与荀氏都是江左的名门望族,所以,他们的子弟只要得到举荐的话,便可以直接当官了。晋室朝堂上的那些人一看出身,二看名声,除此之外别的都不管。

看看这些年来江左那边其实北伐之事也不曾少过,但是除了祖逖与桓温算是取得了部分胜利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大败而回。若是以最终结果来论的话,其实只能说是全部都失败了。

像是当初北伐的褚裒,其实根本就是一个没有什么大本事的人,就因为他是现在江左那位太后的父亲,所以才得以身居高位。最终,统率大军北上一战败北,大军死伤惨重。

前些年又有殷浩北伐,此人更是不行,唯一厉害以及为大家所称道的,恐怕就是清谈之事了。他清谈之时,少有人能够辩得过他的,但打起仗来却是打一场败一场,最终被桓温借口给强撸下去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桓温这些年来能够执掌江左权柄的原因之一,不是因为他多么的厉害,实在是因为前面那些人实在是太弱了。

至于说最开始说的那个祖逖,李信只能说是非常惋惜。因为他的失败不是因为自己不行,完全都是因为江左朝廷在拖后腿造成的。

“荀羡说其祖上乃是晋臣,他这个子孙为何要投降胡人!而贾坚则说,是晋室自己抛弃了中原百姓,百姓无主,为了活下去自然就只能够投靠强者。荀羡不断责怪他,贾坚一怒之下,便说他这是以下犯上,就好像是儿女管老子一样!”屠七想了一下之后,答道。

“贾坚说的倒也不错,天下本来在晋室的手中好好的,如果不是他们自己内乱在先,不争气在后的话,又岂会变成这样呢?如果现在的江左朝廷足够争气,恐怕大家都愿意归顺的,所以,说到底都是江左自己造成的这一切啊!又怎么能够怪别人不忠诚于朝廷呢!”听到这话后,李信不由的沉默了一阵,之后才唏嘘道。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