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五百四十八章 慕容恪出招

东晋唐王 第五百四十八章 慕容恪出招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燕军的行动,使得洛阳以东,三方汇聚之处的战事一下子像陷入到了僵持之中一样。对于任何一方而言,想要再轻易开启战端的话,都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因为任何一方的举动,都必然会造成全盘的战局变化,都必然会将另外的两方给牵扯进来。如此一来的话,每一个人在行动之前都得好好的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把握了。

至此,这一场从年初开始展开的唐晋联合攻燕行动,到现在算是基本结束了。整场战争从桓温二月初出兵开始算的话,到八月初之时结束,整整持续了半年时间。

无论是对于燕国还是江左,又或者是唐军来说,其实都已经是非常的疲惫了。

毕竟,像这样大规模的战事一旦展开的话,必然会牵扯到举国精力,其影响必然是深远的。

如果从这一点上来说的话,三方之中恐怕李信这边是最轻松的。

因为这一次的战争,对于他来说只能够算是局部战争而已,甚至还比不上当初张平联结四方攻华山军之时那么危险。

为了这一次的战争,虽然动用了将近六万大军,但基本上来说都只是动用了关中以东的兵马,至于关中以西各地的兵马基本上没有动弹过。

所以,对于自身的影响来说是比较小的。相反之下,燕国应该是受伤最大的了。

不但是丢失了太行以西的所有领土,而且连之前好不容易夺得的河南郡也基本上丢掉了。最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在于这场战争,已经是极大的疲惫了整个燕国上下。

想想年前之时,整个燕国便已经是征发繁重,民怨不轻了。尤其是慕容俊死前,从各郡征调壮丁准备攻唐军以及江左,动静十分的浩大。

本来,若是慕容俊死之后,国内能够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整的话,问题应该不大。其实历史上本来也是这样,只是现在历史被改变了而已。

刚刚经历了慕容俊之死的燕国,紧接着便是唐晋夹攻,搞得整个国内都是人心惶惶,混乱不已。这已经是极大的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生产安定,最终影响到的,必然是底层百姓的生活。

所以说,如果从大的战略上来看的话,即便这一场战争并没有能够为唐军再赢得更多的好处,只这一个拖疲敌军,便已经是大大的值得了。

尤其是将燕国从之前的进攻态势,一举逼得完全转为了守势,对于唐军来说更加的安全。尤其是对于上党、代郡等边地而言。

三方各自罢手,暂且安于现状,桓温在援军赶到之后,布置好了各处守卫官员将领也就返回江陵去了。而李信也从河东向西,最终回到了关中,回到了长安。

听到这个消息,邺城之内的慕容恪总算是松了口气。毕竟,要是唐晋联军不肯罢休的话,对于燕国而言必然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趁着这难得的安定时间,他便立刻将朝中各项事情都给安排妥当,想要让燕国尽快恢复元气。而就在一天之后,他悄悄找来了太尉封弈与太保阳鹭二人。

“太宰相召,可是有要事相商?何事不能在朝堂之上言说,非要在此密室之内?”封弈与阳鹭赶到太宰府内后,不由的有些疑惑。

“此事干系重大,轻忽不得,为了保密之故,只得委屈二位了!”慕容恪歉意的说道。

“何事如此慎重?”阳鹭问道。

“还是关于唐军与江左之事!本王思来想去,这天下局势越发对大燕不利,咱们若不早做谋算的话,久之必有大患!”

“太宰所言之大患,是指李信?”封弈听到这里,愣了一下之后,突然说道。

“不错!江左虽然地广民丰,然其朝廷无能,将帅不和,故此,对咱们并没有太大的威胁。然而大唐不一样,其内有贤臣,外有良将,更重要的是还有李汉唐这位明主。本王思之,将来为我大燕之患者,必为大唐!”慕容恪轻轻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如今战事方歇,国内方得安定,太宰莫不是又想兴兵攻唐?若是如此的话,下官以为不可!”阳鹭想了一下之后,摇头道。

国内的情况如何,他们三人都是再清楚不过了,好不容易才消停下来呢。

“非也!出兵之事固然要做,但却不是现在。而且,咱们出兵的话,恐怕也不一定能够占得好处。所以,本王另有谋算,此来便是与二位商议一番的!”慕容恪看了他一眼,摇头道。

“太宰有何想法,请说来听听!”封弈示意道。

“如今之大唐,兵精粮足,光凭咱们一家想要将之击败的话,绝非易事。咱们必须防止戏虎不成,反为虎噬的事情发生。因此,本王决定广结盟友,与之一起攻唐。之前的战事,都是唐军来攻我们,战事都发生在咱们的境内。这一次,咱们必须将战火引到唐国之内才行,让李信也被战火所拖累。若是这一计能成的话,至少能够减缓唐军壮大的势头,为咱们赢得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稳定,以便咱们恢复元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听到这话,封弈与阳鹭两人不由的对视一眼,随即便细思了起来。

不得不承认,慕容恪这番话还是很对的。

毕竟,只要战火燃起在境内的话,无论最后是胜还是败,都必然会对唐国造成重大的影响。

而唐国忙于处理内政之时,必然无法再来进攻燕国,这也就为燕国赢得了宝贵的时机。

相对于如今的燕国而言,就疆土与百姓上来说,其实比唐国还要强上一些。所以,朝廷大臣们并不担心燕国打不过大唐,惟一忧心的还是没有时间将这股潜力给发挥出来而已。

慕容恪的这个计策能够成功自然是好的,一旦唐军支撑不下去的话,燕国便可以趁机进取了。而如若不成功的话,对于燕国本身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总之,看起来似乎左右都有好处!

“太宰之言颇为有理,只是要行此事,太宰大人可有把握?”想了一遍之后,封弈才开口道。

“本王心中已有定算,此事暂时只有咱们三人知晓,万不可泄漏出去。等到事成之后,再告知其他大臣便是!”慕容恪微微颔首。

“若是如此,便请太宰行~事吧!我二人必定守口如瓶,绝不~泄漏一言半语便是!”封弈闻言,似乎松了口气,赞同了此议。

阳鹭也是一样的意思,三人就此秘密商定了这件事情,过了几天之后,慕容恪便开始悄悄的行动了。

长安城内,刚刚回来几天的李信,现在算是放松了许多了。这些日子以来,虽然在上谷代郡的战事结束之后他便离开了战场,但他这的神经可是一直都紧绷着的。

如今局势算是安定,境内一切都安稳得很,尤其是治下的老百姓们,如今生活得都还不错。这对于他来说,便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没有大事的情况之下,有王猛他们这些人去处理政事便可以了,他自己倒也乐得一个轻松。

“上谷、雁门与代郡这三个地方,必须非常注意。尤其是对于周围的那些势力,要时刻盯着,免得他们来找咱们的麻烦。一旦有什么异常之处,或者是有什么不对的苗头,要立刻告诉我!”轻闲之中,李信对屠七交待道。

“殿下放心,这些事情职方司都已经是在做了!”

“嗯,日后的时间里,咱们的目光便要放眼天下了!所以,许多的地方更要注意,一个是燕国,短期来说是咱们的主要目标。另一个是江左,无论咱们想不想,最后咱们与他们都必然会撞在一起的。该掌握的东西,早一点掌握住才行。”点了点头,李信接着说道。

“是!下官谨记在心!”

“慕容恪此人,我实在是不太放心,你一定要多派精干之士注意其动静。以我的想法来看,他可不是那种事到临头才行动的人。这一次他燕国吃了大亏,恐怕不会就这样算了的。”想了一下之后,李信说道。

“下官明白了,立刻便安排人去办!”屠七连忙应道。

“嗯,你先下去吧!有什么事情立刻禀报!”

时间渐渐的进入到了九月,之前战争的事情到现在才算是初步结束了。

虽然说这一战下来,大唐得利不少,但自身的损失也是难免的。人员的伤亡就不说了,但凡是打仗就不可避免。

至于其他的物资消耗,尤其是粮草箭矢这些东西,那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好在,以如今大唐的身家,这一点点消耗根本就无伤大雅,完全没有任何的负担。

李信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对于有功将士的论功行赏以及抚恤上面。还有便是对于各要地的守卫将领们,都要做一个细致的安排。

毕竟,当初离开之时,他只是大致的有了一个布置,并没有能够做到细致。

像是上谷代郡这些地方,如果安排的人选不合适的话,恐怕日后的影响会非常的大。毕竟,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旦犯了之后,连改过的机会都没有了。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