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五百九十九章 意外之得

东晋唐王 第五百九十九章 意外之得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虽然黄河水军尚处于雏形之中,但李信对他们的期望还是很高的。视察过后,许下了更多的支持,便往南返回了。这一路走来,基本上来说的话,所到之处比之从前之时都已经是大大的改变了模样。

尤其是有些地方,当初还没有拿下朔方之时,因为此地被胡人占据,所以田地荒芜变成草地。如今的话,这些地方也都差不多复为农田了。

相比过往之时,这些地方多了许多的祥和之气,百姓们的脸上也不再见到菜色与惊惶。尤其是随着各县城也逐渐的修复过来,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让这些百姓们待在这里也就更加的安心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说的话,大唐境内各地基本上都能够实现自给自足,除了那些新近夺下的地方尚需要中枢支持之外。不过,因为那些地方的人口也相对较少,所以,其实支持的力度也并不用多大。

等到这些地方的人口渐渐多起来,生产逐渐恢复之后,中枢的压力也就会变小了。当朝廷不需要再四处调拨物资去支援地方之时,那就会是一个完全积累的时候。

这样的时候对于大唐来说乃是最好的,当然,指的是备战之时,而不是承平之时。只要能够从各地源源不断的储积物资,便能够使得大唐征战的步伐加快,休整的时间可以大大的缩短。

相对于敌人来说的话,这就是一个天时上的优势了。当别人都还没有准备好之时,而自己这边却已经是一切俱备的话,那自己的胜算便大大的提升了。

出了朔方郡而后一直南下,等到过了芦关之后,便到了延安郡地界了。

这个地方本来和芦关以北同属于上郡之地,不过,因为这个郡太大,而且,当初拿下延安这一带之时,芦关以北还大部分掌握在匈奴手中。

因此,李信便干脆将秦汉之时的上郡之地给分割成了两部分,芦关以北为上郡,芦关以南则改成了延安郡,郡治就设立在延安县。

算算时间的话,从高奴县改名为延安县到现在,已经是过去了数年时间了。

由于这个地方占据了北上大道的重要位置,而且,又正好位于河流谷地之间,离关中又不算是特别远。所以,这些年来发展得相当快,到了现在的话,几乎是完全看不出来当初那种颓败之景象了。

赶到延安县之时,刚好天色已经是快黑了,李信便决定在这城中暂住一宿再说。带着六子等人进城找到驿馆住了下来之后,他便决定趁着离宵禁还有一段时间,在这城中好好的走动一下看看。

此时的延安县与后世相比可是天差地别,别的都不说,光是周围的森林植被便是完全不一样。城外的那条河,清澈而且水量大,便是延安县人赖以为生的母亲河了。

大唐和其他地方的规矩不太一样,主要是城中的宵禁时间稍晚一点。不像是其他势力,基本上来说太阳一落山之后,宵禁便快要开始了。

大唐境内各县城,因为李信特别要求的关系,所以,除了战时之外,基本上都是在晚上八点多才会开始宵禁。毕竟,后世人过夜生活是习惯了,李信自然也不想天一黑就倒头睡觉。

完全不宵禁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个时候没有后世那种发达的高科技在,所以,很多违法犯纪的事情在这夜色之下也容易发生。而且,想要查出来也是十分的困难。

虽然只是比其他地方多出了一个多时辰而已,但对于不少忙碌于生活的人来说,这点时间却还可以再多忙活一阵,或者再多做几单生意,多赚一点钱不是!

所以,从驿馆之中~出来后,街道之上还是挺热闹的。虽然说如今的天气之下,延安县的晚上已经是有了不少凉意了,但是对于百姓或者商人们而言,倒正是放松的时候。

饭馆茶肆酒楼之类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更加热闹了。就连街道旁边的小摊子上面,也都坐着不少闲聊吃东西的老百姓。这些东西虽然都相对简单,而且十分的便宜,但看在李信的眼中,却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

毕竟,唯有太平之时才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啊!而且,市面上热闹起来,也就意味着商品的流通并无阻碍,至少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如今商税对大唐的贡献度不小,所以,商业的发展对于大唐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了。

大街之上有着差役在巡逻,所以,晚上的治安也还不错,并没有见到什么纠纷之事发生。

走着走着,李信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面前,本来并没有打算在此地停留的他,向前走了两步之后,突然间又倒了回来。

“殿下,您怎么了?”跟在身后的六子见状,不由的低声道。他还以为有什么异常之处,整个人都立刻戒备了起来。

“你们有没有闻到什么味道?”李信示意他们放松,问道。

听到这话,六子等人不由的用力嗅了一下,这才说道:“好像是有点特别的味道,感觉很不舒服!”

“好像是从这巷子里面传过来了,走,咱们过去看看是什么东西!”李信打量了周围一下,而后看向了巷子深处。六子等人连忙是护卫在他的周围,而后,一行人向着巷子里面缓缓走了过去。

这巷子其实并不长,总共也就只有几百米而已,没有多久一行人便来到了尽头处。在这巷道的尽头,有着一座简单的院子,此时门户关闭,但从外面却可以看到里面似乎点亮了火烛,而且,颇为明亮。

“就在此处了!这味道已经是越来越浓了,你们上前叩门问一下,看看是什么东西发出如此味道!”站在门口处闻了一下后,李信确定的说道。

六子连忙上前去叩击门扉,没有多久,从里面便出来一个中年妇人,打开了大门。看着眼前这一些陌生人,而且,一个个似乎都来者不善的样子,不由的有些惊慌,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叩门何事?”

“这位夫人莫怕,我等不是坏人,乃是过往的客商。只因方才在街道之上经过,嗅到一些特别的味道,故此一路追寻而来!敢问,这味道可是从贵府而来,又是何物所发呢?”李信见状,走上两步,先拱了拱手,而后微笑着问道。

许是见到他颇有礼貌,而且所问之事也没有什么忌讳,这妇人似乎放心了不少。

正当她想要回答之时,从里面又走出来了一个中年男子,一边向着门口处走过来,一边问道:“娘子,何人上门?”

想来,这便是那妇人的丈夫了。此时那妇人连忙是将这男子给拉到一旁,小声的说了起来。一边说,一边看着李信他们这些人。

没有多久,那男子走了过来,对着李信拱手道:“原来几位乃是过往的客商,被家中这异味所吸引,实在是抱歉!来来来,几位请进来说话!”

这男主人看起来还是很热情的,连声邀请李信他们入内。李信想了想之后,便说道:“如此,那就叨扰了!”

他只带了六子进内,至于其他护卫则留在门外等着。几人进了门,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厅堂之上,甫一进厅堂便觉得眼前一亮,但那难闻的味道地更加的重了起来。

见到李信与六子脸色突变,似乎掩鼻息气,男主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客人方才所问之事,便是这个了!不瞒两位,在下家中贫寒,所以买不起蜡烛桐油。但家中平日生活却也需要,为此,只得往河中取那石脂水回来以作照明之用。虽然闻之欲呕,但久之也就习惯了!”

李信这才明白之前自己闻到的是什么味道,此时他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灯盏,只见到里面所盛放的不是灯油,而是一种黑如墨汁的东西。

一如平常的油灯一般点燃,但这灯芯上面却是冒出了浓浓的黑烟来,连房梁之上都已经是染黑了一片,也不知道用了多久了。灯火比一般的油灯要大不少,而且要亮得多了,但火焰却是偏向橙红之色。

“石脂水?那是什么东西?”李信愣了一下后,这才问道。

“哦,石脂水乃是本地特有之物,在城外河边便有。本地有不少百姓都取之回家当油灯使用。这东西漆黑如墨,在水中缓缓流出,似石液一般,故此得名。每采集之时,便以雉尾轻拂水面,将之沾染之后放入瓮中存放起来便可!”男子连忙解释道。

“石脂水?石液?这名字听起来好像有些熟悉啊!而且,看这样子,还有这味道,怎么想都好像和某种东西很像啊!”李信沉吟良久,仔细的思索了起来。

想了一阵之后,他突然间想到了一个东西,不由的一拍大~腿道:“石脂水不就是石油么?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之中就提到过这个东西啊!而且,他所说的鄜、延二州,就是如今这延安一带啊!”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