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六百一十九章 拒河而守

东晋唐王 第六百一十九章 拒河而守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闻听这个消息,廖川不再停留,当即便大撒侦骑出去,追踪南下燕军的踪迹,尤其是慕容垂所在的那支队伍。为了追击南撤的燕军,他便将所有的步卒都给留了下来,负责清剿周围的燕军残兵,同时,也是为了拿下其余各县城。而他自己,则是集中起了手中现有的骑兵,向着南方追击而去。

中原之地,在黄河以北太行以东的地方,基本上来说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之地。所以,这样的地方对于骑兵而言,简直不要是太方便了。

慕容垂的队伍之中,骑兵只占了少部分。整条防线上面七万多大军,加起来的骑兵只有一万出头。

之所以会这么惨,完全是因为如今他们失去了太行山军都陉、飞狐陉等出塞的通道,以致于他们这几年来都无法从草原之上获得源源不断的战马来源。

过去之时,无论是去北面攻打敕勒等胡族,去抢他们的马匹牛羊也好,还是说通过贸易的手段从代国等地获取,都是他们最重要的战马来源。

但随着雁门等郡丢失,尤其是代国成了代州之后,这一条路便彻底断了。再加上燕国上下要用马匹的地方也很多,南面的大战也一样是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马匹在。

以致于,现在整个燕国境内,私人所有的马匹基本上都被征收殆尽。真正还保有着不少战马的,恐怕就只剩下那些王公贵戚,世家大族了。

还有,就是从辽东平州一带,通过燕山山脉可以多少供给一部分的战马回来。但是对于整个燕**队而言,这点战马不仅在数量上是杯水车薪,就连在质量上面也是参差不齐。

相反,因为已经是在塞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再加上陇西等地,以及自身规划得早。所以,如今的大唐战马数量是很充足的,不但是数量,而且质量也是上乘。

更不要说,李信为了对燕国的作战,专门准备了很多的战马。毕竟,谁都知道在中原大地之上作战,最好用最有效的便是骑兵了。

廖川率军一路南追下去,很快便追上了不少落后的燕军士兵。这些人多是体力不支的步卒,实在是没有办法跑动了,所以才会被追上的。面对着追上来的唐军骑兵,他们也没有办法,便纷纷投降了。

而从他们的口中,廖川得到了慕容垂南去的方向,他们一行人共有二千余骑,早就已经是跑得很远了。顺着这些降兵的指向,廖川率军一路追了下去。

但是等到追了几个时辰之后,他才明白过来,自己应该是上了慕容垂的当了。

因为这一路追下来,虽然遇到了不少的燕军步卒,但骑兵却是没有遇到一个。而且,按照着降兵们的指向去追,一开始之时的确是能够发现大队骑兵南行的踪迹。

但是没有多久,这些骑兵显然就已经是转向了。

很明显,慕容垂是利用这些落后的步卒士兵为自己打了一个掩护。他让这些人看着自己向南面跑去,但实际上出了这些人的视线范围,跑得比较远了之后,便立刻调整了方向。

如此一来的话,廖川一直跟着追的只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而已。如此下去,能够追得上慕容垂才怪呢。再加上夜间情况难明,一直到了第二天的上午之时,廖川才发现这一点。

然而,此时慕容垂等人早就已经是跑得远远得了。

廖川也没有办法,除了是继续向南追之外,便只有派人去通知彭林等人,让他们尽快南下与自己汇合了。

彭林与石越、姚苌等人本来各自攻打范阳国的县城,中途接到了廖川的通知之后,便立刻开始调整了布署。一如廖川的布置一样,他们也将步卒与骑兵给开来使用。

最终,太行山以南除了邵子松手中的那七千骑兵之外,剩下的近两万骑兵,都被集中到了一起。他们在彭林的率领之下,向着南方追了过去。

而石越与姚苌二人,则留下来统率剩下的步卒,慢慢的从太行山脚下向东推进,将沿途县城都给攻下来。

六月初八日,泒水以北除了中山国卢奴县以外,其余各县均被唐军攻了下来。至此,从太行山北部南下的唐军一共七万大军,将战线推进到了泒水一线,并且,将卢奴县给包围了起来。

而慕容垂则率领着部分残兵败将,经过一番大追逃之后,最终成功的逃到了泒水南岸。并且,与北上支援的阳鹭大军成功汇合到了一起。

此时,算上从北面撤退回来的兵马,加上阳鹭十万大军,再算上原本就布置在这些郡县中的散卒的话,泒水南岸他手中一共有近十八万大军在。

这个兵力不可谓不雄厚了,不过,他的防御任务也很重。

一来,是因为泒水这一条线东起自大海之滨,西达五台山东麓之地,距离将近八百里左右。这样长的距离之上,要想处处防御严密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除非他手中有着百万大军在。

二来,则是泒水上游所在的太行山一带,其自常山郡的北部流过。而在常山郡的南部,真定县也就是后世的石家庄以西,刚好就是乐平郡出太行的井陉所在。如此一来的话,慕容垂既要挡住北面的廖川彭林他们越过泒水南下,还得同时防范着刘小海派军从井陉出山直攻常山郡南部。

一旦唐军成功出了井陉,也就意味着太原乐平上党一带的唐军,可以不用经过泒水的阻挠,直接就出现在泒水南岸了。那样一来,慕容垂的防御基本上直接告破。

好在,井陉东口的土门关与石研关两道关隘,如今还在燕军的掌握之中。而且,过往之时便已经是布置了重兵把守。唐军想要从那里出山,直到常山郡等地,基本上难度很大。

饶是如此,慕容垂对那边还是不太放心,便请阳鹭前往常山郡真定县坐镇,专门负责抵挡来自于西面的进攻。

要说一下的是,真定县城北面不远处便是宽阔的虖沱水,这对于守卫在真定、井陉、石邑等县一带的燕军来说,至少是不用过于担心唐军会从北面杀过来了。

毕竟,北面的邵子松他们要杀到真定县这一带的话,先得过了泒水,而后再过了虖沱水才行。而在这两条河流之间,也已经是布置了不少的兵马守卫,不可能让唐军轻易过来的。

泒水以南虖沱水两岸,乃是慕容垂重兵防御之地。而这其中,他驻扎重兵的地方主要是常山郡靠近泒水南岸的南行唐县,这是防线最西端的一个县。

再往东便是中山国最南部的中山县,这个县也离泒水南岸并不远。再过去就到了博陵郡的安平县城,此乃是博陵郡的郡治所在。

再向东沿着河道走向则是有河间国的武垣县,过了这个地方,泒水便突然间拐向北上,近乎于垂直了。

从这里向北,则是重兵把守河间国的鄚县,过了鄚县又是向东则到了章武郡的文安县了。而从这里过去,到大海也只有不到百里而已。

基本上来说,慕容垂以这一座座距离泒水不远的南岸城池为据点,形成了第一道防御唐军南下的防线。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串珠子一样,整条防线乃是由这些城池给串起来的。

他手中的十八万大军大部分都布置在了这个地方,尤其是其手中的几乎所有骑兵,都被布置在各城池之间,负责机动巡视之用。

各城之间广设狼烟告警设施,一旦任何的地方发现了唐军渡河进攻的迹象,其他的地方便会立刻展开支援。

但这一道防线他觉得不保险,所以,便布置了第二道的防线。而这第二道防线的话,便是依靠比泒水更宽广更深的虖沱水。两条防线的走向几乎是一致的,只是第二条防线的兵力相对要少很多。

终究,如果能够用一道防线将唐军给挡下来的话,这第二道防线也就用不着了。当然,如果第二道防线都没有挡住唐军南下的攻势,再往南直到黄河边上几乎都无险可挡了,因为都是一马平川之地。

因为先行南下的廖川所部几乎都是骑兵,所以,根本就无法直接打过河去。如此一来,等到后面的兵马陆续到齐了之后,双方的对峙之势基本上已经是成了。

眼见着战事已经是到了这一步,廖川与彭林他们商量过后,决定干脆就地休整两天。同时,集中部分兵力,先去与邵子松一起拿下泒水北部最后的一个县城卢奴县再说。

卢奴县中的那些燕国官员将领们,一直都不知道外面的形势已经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到大量的唐军杀到了城外,将整个县城层层包围了之后,他们才知道慕容垂居然将自己这些人给放弃了。

城中虽然还有着近万大军在,但这里不过是孤城一座,面对着城外重兵压城的唐军,城内的燕军慌成了一团。

最终考虑再三之后,中山国长史牵着中山王慕容冲出了中山国,大开城门向唐军投降了。

至此,泒水以北再无战事,廖川与彭林等将领联名上奏李信,请求立刻派遣官员前来接管。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