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对王

东晋唐王 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对王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元城县本是阳平郡的郡治,但燕国之前将阳平郡给拆分成了两个郡,北面的是阳平郡,南面的则成了贵乡郡。而现在,这个元城县乃是贵乡郡的郡治所在。不过,李信这边的地图基本上都是依照着西晋之时的名称称呼的。所以,阳平郡在地图上面并没有被分成两个部分,还是一个郡。毕竟,加来也不过才七个县而已,实在没有必要分出来。

元城县位于清河以东,但并不是就在岸边,而是距离河岸边还有着三十多里远。在其西北面,乃是如今阳平郡的郡治馆陶县,这个县城倒是就在清河的岸边上。

馆陶县以北四十多里便是清泉县了,如今彭林率领的两万大军便是在那个地方与燕军对峙着。因此,从战场距离上来说的话,李信这一路人马与彭林他们大概南北相距百里左右。

从元城县向东不到二十里便是黄河所在,它离黄河的距离,可能比离清河还要更近一些。从这里一直向东过去的话,便是济北郡的地界了。

而向西南,沿着黄河走向而去,两百里左右便是淇水关与黎阳津所在,正是吕光与庞珲他们与燕军大战之地。

而从黎阳津那里渡过了河的话,那就已经是进入到了陈留郡的境内了,也就是赵吉陈康他们与燕军大战的地方。

元城县正西方向约莫两百里,便是邺都所在之地,如今燕国的朝廷重臣们,都在那里准备着迁都之事。再往西过去,便是刘小海猛攻的滏口关等地了。

基本上来说的话,李信现在所在位置,除了向东一个方向,其他的方向上基本上都能够赶到战场上去。

“现在敌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咱们正好可以趁势而动。邱显,你立刻率领五千飞龙骑南下,先帮助吕光他们将淇水关的战事打开局面再说。等到那边的战事解决了之后,立刻返回此地!”赶到元城县之后,李信考虑了一下整个大局的变化,最终决定分出部分兵马支援南面。

虽然他手中兵马也不是很多,但因为在一定的程度上面是占据了有利时机,所以,倒是可以派出部分兵马去支援其他战场。

更重要的是,假如说吕光那边能够击败敌军北上与自己汇合的话,那就意味着燕国撤退这件事情希望更小了。

毕竟,撤退之路所必经的两个地方,阳平郡这里有自己在,而顿丘郡也被吕光占了的话,那便将对方的道路基本上都给堵死了!

“殿下,此时分兵的话,您这里兵力是不是太弱了一点?”邱显有些迟疑道。

毕竟,去掉五千人之后,这里就只剩下了一万五千人罢了!

“不必担心,不破军与飞龙骑可都不是一般的兵马,即便是十万之众又能奈我何?而且,只要你那边行动迅速的话,基本上来说不会影响大局!”李信知道他的意思,不由的笑道。

“是,末将一定尽快办妥此事!”邱显想了想,觉得也正是如此,便在心中下了决定,一定要尽快赶回来才行。

很快,李信这边就分兵行动了。

而在邱显离开之后,李信也开始行动了起来,首先一个,便是去拿下附近的元城县县城。因为他想要一个可以立足的地方,可以让将士们暂时的补充休整一下,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因为元城县这些地方之前都处于大后方,所以,并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再加上整个燕国的兵力,基本上都已经是大部分调往前线及邺城去了,所以,对于阳平郡这些处于后方的郡县而言,防守的兵力很是薄弱。

如此一来,李信拿下元城县的战事进行的很是顺利,只花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叩开了城门,进驻了城内。

邺城之内慕容恪这两天来都在为战事做着准备,大军已经是调派妥当,就等着他领兵出发了。想到前途未明,局势艰难,慕容恪不由的叹了口气,拿起一旁的头盔戴在头上,便要出门而去。

“启禀太宰大人,有紧急军情送到!”他还没有出门,门外便有人高喊着跑了进来。

听到这话,慕容恪不由的心中一个咯噔,连忙是说道:“快快呈上来!”

很快,送信之人便将公文给递到了他的手中。慕容恪打开之后匆匆看了两眼,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了起来。

沉默良久之后,他才对身旁的官员说道:“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出发,赶赴元城县!再派人告知陛下他们,让他们轻装简从,即刻出发吧!”

公文上面说的,正是李信南下到了元城县以及分兵前往淇水关一带的事情。慕容恪一眼便看出了这两件事情将会对自己形成多大的威胁,所以,此时已经是容不得再拖延下去了。

很快,慕容恪便赶到了大军之中,大军正式开拔向着元城县的方向赶去。不过,临走之时慕容恪特意交代了封弈等几位重臣,让他们一定要赶在自己与唐军交战之时,尽快渡过大河进入兖州境内。

战事到了这一个地步,情形已经是十分的明朗了。而就在慕容恪率领着十万大军离开邺城之后,慕容暐等皇室宗亲、王公大臣们也都拖家带口,拉着长长的队列向着黄河边上赶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过,他们的行进速度比起大军来说可是要慢得多了。而且,在慕容恪那边交战没有出结果之前,恐怕都不敢轻易渡过清河的。毕竟,过了清河之后便已经是李信所在的地方,对于大家来说太危险了。

七月初十,慕容恪率领的大军到达了清河西岸,与得到消息赶到东岸的李信大军隔河相望。在此地,大唐的唐王与燕国的太原王、太宰慕容恪正式见面了。

以如今燕国的情况来说,这基本上就是两国之间地位最高者的较量,一场真正的王对王。无论是从身份来说也好,还是从个人上而言,皆是如此。

虽然过往之时双方之间已经是你来我往的较量过很多回了,但还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正式,像现在这样距离近过。

从兵力上面来说的话,李信这边只有对方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在清河西岸,十万燕军沿河列阵黑压压的一片,那也是十分有压迫力的。

慕容恪与李信隔河相望了一阵之后,便下令大军渡河了。他自己率领大军就位于李信大纛的正面进攻,而其余各处兵马则沿着河岸分列而进。在清河这数十里长的河岸上,都开始抢渡。

李信这边兵力少,所以,对于这种大正面的进攻自然就无法做到全面的防御了。当然,李信也不会想着将兵力给分散到整个河岸上,妄想着将燕军给全部挡在河对面过不来。

毕竟,这实在不是自己手中这点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更何况,自己麾下的不破军和飞龙骑可不是用来单纯防守的军队,这是两把利箭,乃是用来进攻用的!

所以,李信的策略比较的简单,那就是根本不设防,让对方大举渡过河来便是。而他自己,则是在距离河岸约莫十里之外列阵以待,等待着燕军的到来。

不过,他这个列阵有一些特别的地方,那就稍稍靠北一点,离那清河比较的近。当然,这一点的差别,在慕容恪那边看起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奇特。

只是,李信完全不设防的让自己过了河,这是让慕容恪比较意外的事情。毕竟,当年宋襄公好像做过这样的事情,结果,最终是给自己惹了祸不说,还成为了千古笑柄。

但以李信之智,慕容恪又觉得他应该不会做蠢事才是,所以,心中对于这场战事也就格外的小心了起来。

等到大军全部渡过了河之后,他便下令大军列阵而行,从南面向着李信这边呈一个大半圆慢慢的包围了过来。

以他手中十万大军的兵力,想要包围住一万多人的唐军,那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兵法有云,倍则攻之,十则围之,慕容恪此时的做法,似乎正是如此。

但其实这个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毕竟,所谓倍则攻之,十倍也是倍数啊!自然可以去进攻了!而且,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主动进攻,也应该会有不小的收获才是。

但因为慕容恪特别谨慎,所以,才会采取这样的保守策略。毕竟,他现在的重点不在于说是一定要将李信给击败,更重要的还是要掩护慕容暐他们渡河才是真的。

因此,将李信这一路兵马给重重包围起来,让他无法去进攻慕容暐那边,可能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了。毕竟,只要围住了李信之后,无论自己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守,便都已经是占据了主动的地位了。

不过,慕容恪并不知道李信对他的看重是远远超过了慕容暐那些人。否则的话,恐怕此刻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燕军大举包围而来之时,李信也在排兵布阵之中。

不破军在最前面,他们身着重甲,但与往常的战斗不一样的是,这一次他们采取了守势。而且,从另一匹马上卸下来了一些东西,那是一块块的盾牌。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