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六百四十一章 姻亲之国

东晋唐王 第六百四十一章 姻亲之国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三地之中,高平国位于巨野泽以南,东面乃是泗水,西面则是济水。可以说,这个地方乃是交通要道,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的行进,基本上都处于在高平国的控制之下。而任城与鲁郡这两地除是在泗水源头处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说它们正位于山东丘陵的南部地区。这里的地形相比起北部来,是要好上许多的。

由于这里地处沂蒙山地区,从沂蒙山之中通过之后,便进入到了东部相对平坦的东莞、东海二郡。这也就为日后的进军需要,事先做足了准备。

万一将来什么时候再要打燕国之时,只需要从这个方向上全力突破的话,便能够与黄河北岸、泰山以西的唐军对青州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到了那个时候,除非燕国朝臣们是从船从海上离开,否则的话,绝对不可能再逃得掉了。

刘小海那边展开进攻之时,郗超刚刚赶到彭城国向桓温复命。

得知了李信的回复之后,桓温也不由的是一阵默然,良久才叹道:“时移事易,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若非有家国之分,若非各为其主,本公与李汉唐之间倒是能够成为忘年之交!”

感慨归感慨,当桓温得知唐军正在进攻三地之后,他便立刻率军从广戚县北上,赶往高平国都城昌邑县,想要将唐军的进攻之势给挡下来。

而与此同时,正在着县中的慕容恪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一方面是加派兵马赶往泰山郡东部加强防御。另外则是派了使者前去拜见李信,以求达成议和之事。

桓温这边因为就在高平国南部,距离战场之地其实并不算远,所以,很快便赶到高平国境内。但他要继续北上之时,却是被陈康率军挡住了去路。

陈康麾下只有一万大军在,面对着桓温的五万大军自然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此时在西面荥阳一带的赵吉也开始增兵,做出大举南下许昌之势,尤其是在黄河北面,更是传出消息说李信要率军亲自南下了。

如此一来,桓温也不得不考虑一下后方的安全,尤其是与唐军大举开战的后果。毕竟,万一自己与唐军大战了一场之后,最终白白的付出了许多代价,得到好处的却是燕国,这也不是桓温愿意看到的事情。

既然双方都没有开战的意愿,如此一来,桓温与陈康之间也就没有开打,而是暂时对峙了起来。

刘小海那边的进展很是顺利,顺利的将预定目标给拿下,在沂蒙山地区占据了数个立足点,为日后的计划算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虽然说对于慕容恪与桓温等人来说,李信的目的他们看得十分的明白,但却都无力去阻挡此事。尤其是对于燕国来说,只要能够有一个喘息的机会,先喘口气再说才是当前最要紧的。

恰好,此时燕国的使者也已经是赶到了元城县,与李信正式见了面。

来的依然是梁琛,因为这一次他在促使桓温议和之事上立了大功,让慕容恪是看到了他的能力。所以,才会再一次派他前来与大唐议和。

“本王听说你们已经是与桓温议和,相互之间达成了协议,既然如此,你又与我大唐如何议和呢?咱们还是维持敌国关系比较好,这样一来大家都轻松一些!”见到梁琛之后,李信似乎对于议和之事并不热心的样子。

议和之后,双方边界之上便要保持大致的和平,至少,不会出现大的战事。但如果说保持着敌国状态的话,那么,其中的一方对对方使用任何的手段都是正常的。

比如说今天看你不顺眼,那我就直接进攻你们,那也没有半点问题。而如果是议和了的话,无故进攻的一方,必然会承担道义上的损失。虽然道义这个东西,在强权看来似乎并不值得一顾,但有些时候却是很有用处的。

尤其是很多的人爱惜羽毛,所以,什么事情都想尽量做到最好,如果不是必要的话,是不会去自毁清誉,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的。

梁琛见状之下,便知道这一次的议和之事,可能比对桓温之时还要更艰难。毕竟,与桓温那边议和之时,双方之间至少还有一个共同点在,那就是都对李信充满着戒备。

而唐燕之间,如今完全是敌对状态,大唐一心想要将燕国给全部吞灭。而燕国手中却并没有可以打动李信的筹码,如此一来的话,想要让他停止进兵,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再难也得努力不是,所以,想了一下之后,梁琛便说道:“我大燕虽然与晋室议和,但这并不妨碍唐燕两国和议之事。毕竟,这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唐晋之间如今也不是敌国,唐燕议和如果达成,天下也就太平了,对于大家都有好处!”

不得不说,梁琛点在了一个关键之处上,那就是如今的唐晋关系虽然是出现了裂痕,但却并没有彻底翻脸。所以,对于燕国来说也就不用站队了。

否则的话,唐晋如果是生死仇敌,都欲对方而后快的话,那燕国无论是与其中的哪一个议和,都必然会与另一方结仇的。毕竟,议和之事不是红口白牙说出来的,而是得拿实际好处来达成的。

尤其是燕国对于晋室的议和条件,大唐必然会参照一下。终究,如今李信虽然还没有称帝,但其实天下人都基本上都将他当成一个皇帝来对待了。

如此一来,你燕国与江左议和约为兄弟之国,而与大唐议和却条件更差的话,那就意味着是在看不起大唐,是在轻视大唐。这样的做法,别说想要议和了,恐怕反而是会弄巧成拙,将战事给扩大。

“既然提到了天下百姓,那本王也就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们的确是拿下了一个让本王满意的条件来,本王倒是可以议和。否则的话,恐怕就只能够让你先回去了!”李信看了他一会,这才淡淡的说道。

“是!太宰大人派下官前来之时,已经是交代过了。唐燕两国,毗邻而居,正该是来往互通,永结同好才是!若是殿下愿意议和,就此罢兵,则唐燕两国结为姻亲之国,日后每岁派使入长安朝贺见礼,以示友好之意。不知道殿下可愿意?”

“姻亲之国?你们欲要和谁结亲?”听到这个提议,李信不由的诧异了一下,皱眉问道。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