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军侯 > 第六百二十七章 朱允炆之心

大明军侯 第六百二十七章 朱允炆之心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4 14:32:21 来源:9书院

事情即已谈妥,朱棣便不打算在此地久留,以免多生变故,也是心有余悸彷徨不安,所以直接便调转马头原路返回,也不谈为父奔丧之事,因为刚才方孝孺所言先帝已下葬东郊皇陵,朱棣打算直接去皇陵祭拜一番便可,这看不透的金陵城还是不要进去的好。

而自己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的方孝孺自然也不会做出阻拦朱棣这等傻事,他还巴不得朱棣赶紧离开的好,也剩的他这里再多费口舌脑中添补齐泰所遗留下来的漏洞祸事,万一露出一点真相让朱棣看清楚了,那可就糟糕了。

所以现在朱棣离开,对大家而言都是最好的结果,方孝孺不会拦,朱棣也不再会硬要进金陵城去,真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只是事后双方的后续应对该是如何,这可就要看朱允炆和朱棣两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想法了。

不过不用猜也差不多清楚,作为大明新帝的朱允炆心里肯定不会轻易地咽下这口气,因为不管朱棣清不清楚,却也是他这里棋差一着主动派人示好的结局,先天的落败了一局,尤其是再以皇的身份面对王的时候,这简直是让朱允炆恼怒非常。

要不是此计划虽然由齐泰提起,但是却由他点头首肯的话,而且齐泰本人还是他坚定地支持者,忠心耿耿的心腹重臣,说不定这一次计划失败的后果黑锅可就要齐泰来背上了。

虽然现在事情由方孝孺出面算是暂时解决了,但朱允炆心中的火气和不甘又怎么会如此轻易地消散掉,进而便影响到了齐泰在他心中的地位,反之取代他而上来的便是新晋重臣方孝孺是也。

再者说了,这削藩乃是朱允炆的志愿,也是他既定的大明国策,只不过这等大事当不能随意宣扬使得天下人皆知,不然众位藩王还不得炸锅白白升起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所以知道朱允炆有强烈又坚定削藩之心的无非便是方孝孺等三位近臣,也许还有从小侍奉在朱允炆身边的掌班太监,再多的人也就没有了。

当然了,那些靠着观察和揣摩朱允炆而自己有所猜测的朝廷大员们自当排除在外,反正不管这些人怎么猜怎么想,现在可不是最佳时机,朱允炆是打死了不会表露出这样的念头的,不然便是为将来增添一些不必要的变数。

但经历过这一次的挫败以后,朱允炆的心里却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是他的不甘促使其急于想要加快实施削藩大计的进度,以让天下间再无什么人能够制衡他这个大明天子,如朱棣,朱权这等王叔辈的藩镇威胁,都要化作滚滚尘烟消散于无形之中……

这是朱允炆心中的信念,也是他明事理懂凡俗以后便确定的信念,那时他还只是东宫太子储君的长子,身份地位虽然不凡却也没有太过,心有理念也只能放在最底下不能表露出来,毕竟当时不管是他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亦或者其皇祖父朱元璋都是不赞同削藩的,还颇对大明分封藩镇制度十分信赖。

那时候朱允炆虽然是众人心中储君的储君,将来说不定在几十年以后便是大明第三任君主,可实际上对储君的儿子满朝文武却不会那么关注了,因为储君早已在前,且声名显赫为众人所推举。

虽然朱标和其父朱元璋在执政理念上有所不同,对于御下强度上一个是以硬狠著称,虽然有些迫于形势,但却也是朱元璋真正的做法。

而朱标则是以温和仁德为主,偏以文风若若的形势,虽然也有强硬的一面,但比之朱元璋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差别。

可这两人,也是注定的大明一二任皇帝均是对分封藩王制度很是信任,尤其赞同边塞封王手掌兵权这件事。

虽然之前塞王的权力更大,甚至还有统筹一地军政大权的职责,比之汉时宗族皇室分封王亲贵族的权力虽然差了少许,却也是不多,堪为一地之主,若是日久弥新,那权力覆盖恐为皇室之祸。

这一点朱元璋看了出来,所以在最初的藩王制度上做了更改,便出现了现在的藩王制度,也是在朱元璋心中最合适的不过的。

可不管朱元璋如何更改,不管其父和其祖父如何满意,在朱允炆心里仍旧对大明这种制度异常的不满和带有深深的忌惮。

他怕将来出现主弱臣强的局面,怕朝廷中皇宫内龙座之上的皇帝会成为地方势力的傀儡,会成为藩王手中的牌面,已达到他们自己统治天下的野心。

这在历朝历代上官史屡见不鲜,虽然未必都是由皇亲强权势力为祸首,但宰执,节度使,亲王,乃至宦官都有存在,虽不尽然相同,却也是相去不远矣。

可朱允炆自己的这份想法也只能无奈的埋藏在心底之中,生怕表露出来以后便会遭到严苛的说教,乃至强行更改。

这一埋便是数年的光景,直到他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病逝之后,朱允炆得幸入了朱元璋的眼中。

早了很多年便成为了大明的储君,也使得朱允炆心中一直藏着的那份心思终于有机会活跃起来,能够想办法让它成为现实。

并且,在朱元璋殡天之后,朱允炆更是提早数十年做到了大明最高权力的位置,从太子的长子到大明的储君,再到大明的皇帝。

这中间短短六年时间其地位攀升之快堪为神速,在历朝历代当中虽然亦有出现,但在这朝堂正统天下安定之时出现的次数可绝对是少之又少。

而且就连朱允炆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也因此少了数十年的积淀和累计,使得他缺少了很多的经验,也缺少了一些信心。

不过这对于朱允炆而言也并非是坏事,少了数十年的沉淀,在他看来更加有利于自己削藩的理念。

如若真是数十年之后登临帝位,那时已经多了时间沧桑经历,见了太多太多,朱允炆扪心自问,他真的还能有当初少年之时的情怀和理念吗。

也许不会这藏在心底的一丝不会变更,但是他自己却会因为这数十年的光景而发生改变,从而做出了另外的选择,走上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喜欢大明军侯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明军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