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军侯 > 第八百五十二章 会于东昌

大明军侯 第八百五十二章 会于东昌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4 14:32:21 来源:9书院

盛庸此时南下,正合了朱棣的心意,他也很清楚,必须要先将朝廷的有生力量打散了,不然南下一事只是镜花水月罢了,毫无可能性。

如果朱棣真的一意孤行南下应天,那么等待他的绝对是朝廷大军的四面合围,跑都跑不出去。

不说这一路上的粮草消耗,就是京城禁军京营卫所,四下府县的屯田卫所,还有在屁股后面的平燕大将军部,这些都是朱棣攻进京城的阻碍。

在没有真正杀伤南军抵抗力量之前,南下不过是空想罢了,这一点朱棣还是看的很清楚的。

再说了,就算是他能够打下去,又得天大幸打进了应天府南京城,占领了皇宫取缔了自己那个皇帝侄儿朱允炆的宝座。

可是外面仍然有掌握大军的将领在,盛庸这时候不忠心于朱允炆还能忠心于谁,朱棣又不可能直接杀了自己的侄子,不然这‘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不就成了个假幌子了吗。

到时候一座残破的南京城,怎么可能挡得住数以十万计的大军,麾下骑兵众多的朱棣,守城方面那是绝对不擅长的,自寻死路也就是这样了。

所以啊,当务之急首要的目标不要想太远,虽然人们常说要将眼光放得远一些,可实际上的考虑条件等等方方面面不都得是必要的吗,平地起高楼也得有个好的基础才行,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就想的那么远,这不叫展望,而是在毫无意义的臆想罢了……

南下来和燕军交战,盛庸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这样做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那都是难以预料的事情,更别说其他的方面了。

不过这一次,朱棣到是没有留下什么不好的东西给盛庸,毕竟当初人马上天的景象可还是历历在目的。

盛庸心里说不担心那才是假的,可没想到朱棣却一反常态毫无动静,让盛庸都以为是不是自己之前太过小心谨慎了些,这才被朱棣给吓住了,要不然早点南下的话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多麻烦事情了啊。

但实际上,盛庸却不知道,朱棣之前可是的的确确留下了第二份礼物,只不过这个礼物并非是一直都存在的。

谭渊接到的指令是等待两日,如果这段时间盛庸追下来了,那么就按照原计划进行埋伏作战,给盛庸一个血一般的教训。

但如果没追下来,那么谭渊的任务就是将这批震天雷给朱棣收回来,单纯的留在那里就是浪费啊,朱棣可打算将这批好家伙就这样白白的用掉,将来说不得还有更大的用处呢。

而谭渊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去火烧运粮船队了,现在还游荡在卫河附近,时刻小心戒备着,真要是盛庸还有什么水路上的后手,万一哪里又冒出来一批运粮船呢,他们正好是派上用场的。

朱棣这边确是带着燕军本部刚刚在东平停驻下来,一面是休整全军,毕竟赶路行军这么焦急,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交战,但是急行军之下对于将士们的体力要求也相当的高,多做休息养精蓄锐才能够应付更多的状况。

同时,朱棣也是在等盛庸那边的动静,毕竟他可是这次南下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烧毁南军的粮食扰乱他们运粮通道这么简单。

消弱南军的战斗力是一方面,但朱棣想的更多却是和盛庸正面交锋一次,甚至于借此机会直接将南军大部给打散打灭掉,这样一来南下之路将会更加平坦一些。

所以说,朱棣现在心里也不是那么的平静,他也怕盛庸就是不动弹,朱棣这里总部课鞥再进一步南下去吧,万一太过深入落了别人的圈套当中,那可是想都别想跑的。

四周全都是朝廷掌控之下,朱棣就算是有心撤回北平方向,恐怕也是无力为止。

这东平一线山东西北一侧,便是一个界限所在,朱棣在这里可进可退行动自如,不比一味的深入要强太多了吗。

说句不好听的,真要是和盛庸一战,朱棣处在了下风,乃至于败北的结果,在这里也能更方便朱棣顺利的撤退的说……

一面是等待的朱棣,一面是南下的盛庸,燕军和朝廷大军之间的再一次碰撞一触即发。

这一次,依旧是前燕王作为燕军统帅,而南军方面,却已经是第三任的平燕大将军了。

天知道是不是李景隆起的这个军职名称有什么诅咒之类的东西,第一任的耿炳文不到一年便被人替换,而且还落得一个胆小的名声。

第二任的李景隆表面上十分的不错,甚至一度包围了北平城,却未曾想过那是朱棣故意给李景隆留下的,乃至于郑村坝一战大败。

不过李景隆相比耿炳文到有一个不小的优势,那就是他朝廷有人啊,而且还是朱允炆最信任的黄子澄黄太常寺卿。

这俗话说的好,朝中有人好办事,黄子澄作为李景隆的举荐人,双方基本上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李景隆那边大败,黄子澄在京城也不好过,反之亦是如此。

现在李景隆坑了,黄子澄必然要给他擦屁股,就算是做出期满天子的事实,黄子澄也得先保证李景隆不出问题才是,反正仍然有反叛的机会,总好过现在暴露了被天子责罚吧。

可李景隆这家伙不是个小坑,那是个史前巨坑,坑深无比,黄子澄一个跟头载进去就差点没爬出来。

白沟河之败再也遮不住了,黄子澄只能第一个跳出来请斩李景隆,和这家伙断开关系,免得自己遭受牵连。

至此,两任的平燕大将军倒台,朝中一时也无有可用的大将了。

原本朱允炆还在犹豫的时候,想着是否要启用徐辉祖这个他一直担心之人的时候。

却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济南城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所以顺理成章的,盛庸便是朝廷第三任的平燕大将军。

而现在,这位三号大将军带着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德州一路南下而来,目标直指在后方捣乱了许久的燕军。

不过盛庸可不是那种任由朱棣牵着鼻子走的人。

虽然之前是频频落入算计当中,可既然已经南下了,那你朱棣自然不可能忽略我麾下平燕大军的存在。

那么这样一来,盛庸就占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可以做出的选择就多了起来。

就比方说,盛庸万全可以挑选一个他认为合适的地方,来跟燕军进行一场硬碰硬的交锋。

如此说来,东昌府聊城山清水秀,在盛庸看来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喜欢大明军侯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明军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