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军侯 > 第八百七十四章 建文落幕,永乐新起

大明军侯 第八百七十四章 建文落幕,永乐新起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4 14:32:21 来源:9书院

灵璧县,一个毗邻淮水的小县城,平安等南军将领选择此处阻挡朱棣的道路也是无奈之计,虽然深沟高垒筑成,但是经过几次的粮道被劫粮草被毁之后,南军的补给成了很大的问题。

眼下虽然还能坚守下去,但是如果再没有兵粮补充的话,恐怕他们大败之日也不远了。

平安,何福等人也不是没想过什么办法,但出击抢燕军的粮食失败,损失不小,甚至连他们自己的本部粮食都差点被朱棣给劫了。

就算是有平安亲率五万大军镇守,却也没有被朱棣放过,精锐的骑兵左冲右突,被就不多的南军粮草又是损失了一部分,让平安,何福等人的处境雪上加霜。

最终无奈,眼下的兵粮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他们如果还在这边的话就算不被燕军攻杀也得活活的饿死。

在四月二十九日这一天,何福于平安终于决定立刻图为出击,不能在做困兽之斗,补给辎重必须要得到补充,不然他们这一支将再无机会了。

然而朱棣是那种让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人吗,好不容易烧了南军的粮食造成了眼前的局面,没有了补给的南军就是案板上的肉,只要朱棣有足够的耐心,那么吃掉这个肉就不会费什么功夫。

现在何福和平安选择了突围,朱棣如果不阻拦的话那岂不是睁眼瞎吗,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放过他们就是对燕军上下的不负责任。

所以朱棣决定先一步进攻敌阵,你不是要逃跑吗,我死命的缠住了不给机会,到时候就老老实实的被我等燕军吃下肚吧。

本来就缺衣少粮,南军将士们这段时间就从来没有吃饱过哪怕一次,附近的野兽都被杀干净了也没有什么用,就差刮地三尺寻找粮食了。

现在浑身无力没精打采的将士还要和生龙活虎的燕军交战拼命,这不就是让他们去送死的行为吗。

在两军初交锋的同时,就已经有很多的南军将士开始逃命了,他们不想死也不想这么窝囊的被人杀死,甚至于到临死之前都吃不上一顿饱饭,宁可吃饱了撑死也不愿意在这儿当个饿死鬼。

没有人愿意打仗,手下的将士们士气基本等于零,就算平安再怎么勇武,吃不饱肚子没有力气的他也一样是被抓的命运。

逃跑的南军士卒朱棣没有理会,他命令大军彻底冲杀下去,生擒主将彻底打散这支部队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甚至朱棣这时候如果大喊他有粮食有吃的,说不定很多南军士卒都会立刻投降拜倒在地呢。

一面倒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此战燕军生擒了平安,陈晖,徐真等南军三十七员敌将,收获那是相当的大。

只不过跑了一个何福,对于朱棣而言也是无伤大雅的,他一个人难不成还能掀起什么浪花吗。

这一支朝廷大军又被朱棣给打散了,而且看样子根本不可能再重新汇聚起来,因为朱棣自己已经在四下收拢这些溃兵残兵,想比此一役之后,燕军又会壮大一些。

现在看来,朱棣当初选择了坚持下去是多么明智的决定,如果没有他们的坚持,怎么可能会有这一场大胜,眼下朝廷已经再无什么强力的有生力量了,朱棣南下的路程再一次的变得平坦起来。

对于之前那些选择退缩的人,朱棣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因为他知道当初的那种情况实在是不太好,人总会有私心,各有各的选择,只要他们仍然忠于自己就可以了……

朱棣一举击溃平安,何福等人,又一次的歼灭了朝廷一支有生力量,他距离京城的脚步也是越来越近。

在五月初七,燕军直线南下,一路上再无半点阻碍,到泗州时,朱棣十分恭敬的去拜谒了祖陵,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向自己的列祖列宗叙说这个壮举去了。

此时朝廷内部风声渐起人心惶惶,谁都看得出来燕军势不可挡的姿态,之前三年的交战仿佛是假的一般,没想到这一次朱棣竟然如此无敌如此强大,眼看着他距离京城已经尽在咫尺。

盛庸这时候想要依靠淮河再一次部署防线阻挡燕军,可现在已经士气如虹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燕军又岂是他能够挡下的。

朱能,丘福等率千余人偷袭便把盛庸给打的大败,完全没有于燕军一战之力,朱棣趁此向扬州金进发,一路上郡县防风而降无有敢与之一战者。

扬州督查御史王彬还想要负隅顽抗,可他手下人却不想送死,不由分说便将他绑了献城投降,扬州不战而下。

眼见扬州都丢了,朱允炆心里已经慌到了极点,方寸大乱不说,此时居然还想出了要割地求和划江而治的蠢办法。

眼见大好局势在前,大事马上就要办成了,朱棣除非是傻了才会跟你朱允炆讲和划江而治呢,之前想什么了,好好的不削藩大家都太平,你说你上位之后非要搞事情,不知道把人逼到绝路上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吗。

再无什么可以阻挡朱棣的脚步,甚至连在长江上的水师都见势投降了朱棣,最后一道外部的屏障都没有了,朱允炆眼下只剩一个南京城可以固守作为依托了。

这种时候,大臣们纷纷提议说要让朱允炆赶紧逃离此地,重新找到依托不要身临险地才好。

但方孝孺却立排众议,坚持要让朱允炆留在京城当中,要知道现在京师里还有十数万大军在,虽然这些都事新近招募或者从其他敌方调来的杂牌军,战斗力真的算不上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军侯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明军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守城总该可以的吧,只要坚守住京城到时候敌方各部自然会率兵赶来支援,那时候便是燕军溃败朱棣俯首之时。

不得不说,方孝孺这个建议实在是说到了朱允炆的心坎里,他真的不想这么憋屈窝囊的逃跑,可燕军的威势实在是太大了,朱允炆心里一个劲的突突啊,生怕就被朱棣给打进城来,到时候纵使外面有援兵百万,恐怕也是大势已去了。

不过正向方孝孺所说的,城中尚且有十数万的兵卒,就算是一个接一个的送上去让燕军砍,恐怕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也杀不光吧,这样看来就还是有机会,朱允炆决定不走,坚守南京城以待支援。

此时,作为城中最希望朱棣打进城来的徐增寿那叫一个开心啊,在所有人都苦着脸的时候,唯独他整天笑呵呵的。

知道的不敢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徐增寿家里有什么大喜事了呢。

可你老哥徐辉祖都是沉闷着脸,你这个做弟弟的反而十分高兴,是不是有些不太正常啊。

手里有锦衣卫,朱允炆对于京城内的掌控还算是可以,所以在徐增寿这家伙四处撺掇说要作为内应的时候,朱允炆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心里这叫一个气啊,大家都在想着怎样抗击燕军,你可倒好,居然要作为朱棣的内应,朕不杀你还能杀谁。

这下好了,做内应之事非但没成,徐增寿还被朱允炆给亲手诛杀了,这事说起来还是朱允炆太冲动。

他这一杀到简单,可徐辉祖心里头拔凉拔凉的,虽然他这个弟弟是有些不着调,但也不至于直接被你这个天子亲手捅死吧。

之前不重用自己也就算了,徐辉祖知道避嫌,也明白朱允炆在顾忌什么,可现在却做出这等事来,是不是有些太令人寒心了……

朱允炆还不知道呢,他一心都想着发泄愤怒,却不知道自己这般做法让很多人都感到害怕,尤其是镇守城门的曹国公李景隆,谷王朱橞等人。

单说投机是一方面,他们也却是是害怕此时已经有些变得疯狂的朱允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牵连到自己身上。

那么与其在这里担惊受怕的,倒还不如用自己手头上的便宜换一个新的前途。

虽然当初被朱允炆委以重任,虽然在事后被朱允炆保下了一条命,可李景隆此时却没有什么感恩戴德以死效忠的想法。

正所谓成王败寇,不为自己难道还有去陪朱允炆殉葬不成,他李景隆虽然军事上是草包,可在生死之间还是看得很清楚。

于是,原本是要作为内应的徐增寿被朱允炆亲手斩杀,但另有李景隆,朱橞在燕军抵达城下的时候大开城门,好不抵抗的就让朱棣顺利进入了京城。

金川门的献降,一瞬间便让朱允炆的所有希望全都化作了泡影。

什么坚守待援,什么犹有余力,这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

看着朱棣的大旗离着宫墙越来越近,朱允炆感到身边的人都在变化,看着他的眼神都好像在看一件大功劳似的。

“一群奴才”

朱允炆心中怒极,却也是无力回天,但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也不想最后在这些奴才手里受辱……

朱棣一路不紧不慢的走着,说道上一次自己进入京城那还是皇兄病逝的时候,转眼即逝已是数年光景,时光荏苒很多东西都变了,但那微微高耸的大明皇城却依然在。

就在此时,朱棣突然发现远处皇宫当中一阵黑烟冲天而起,那样子好像是什么烧着了似的。

见此情景,朱棣心里一突,顿时感觉不妙,立刻拍马冲向皇宫,内心祈祷可千万不要是自己想的那般。

一座毫不起眼的寝殿在皇宫当中随处可见,但今时今日,这座熊熊燃烧的殿宇却注定了它的不同寻常。

朱棣神色难看的站在这里,就在刚才,他得知自己那个皇帝侄子居然在这座殿宇之中引火**了。

临到此时,皇帝宝座就在眼前,可是朱允炆却在最后给朱棣来了一个恶心的,朱棣是真的觉得心里发堵很是不爽。

可又能如何呢,从他赶到这里已经过去了不短的时间,这火烧到现在的程度,什么人都绝对没有半点活路可言。

虽然心里不是很舒服,但朱棣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了……

大明不可一日无君,朱允炆既然**而死,那么何当朱棣登基帝位君临天下。

在文武百官跪地俯首,在众将士欢声雀跃的时候,朱棣戴上了皇帝翼善冠,披上了龙袍,坐在了龙椅之上,正式成为大明的新一任主宰,也宣告着朱允炆建文时代的落幕……

喜欢大明军侯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明军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