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奴牙郎 > 第350章 石堡城之战(下)

大唐奴牙郎 第350章 石堡城之战(下)

作者:夜尽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5:03 来源:书海阁

李光弼率领的三千偏军,离开中军大营,日夜兼程,一路向北急行军,在第二日的黎明时分,赶到了蒙赤山区东侧的隘口。

天微微发亮,战锋营的斥候,在隘口外探了一遍,回来报向李光弼,说是有一处吐蕃营寨扎于其中,敌军尚不足五百。

李光弼只是思考片刻,便下令让战锋营领头,三千偏军列为锋矢,直接冲入营寨。

天未大亮,隘口又久无战事,所以看守营地的吐蕃兵,大部分都在呼呼大睡,只有少许负责守营的士卒,依然坚守岗位,但也是困顿不堪。

李光弼领兵借助隘口外的石壁,潜至距离营口不足百米的地方。

战锋营中负责狙杀的士卒,架起擘张弩,又瞄准了门楼上的吐蕃士兵。

伴随李光弼的一声令下,弩弦炸响,一波弩矢势如闪电,准确刺入每一个目标。

在吐蕃人的一声声惨叫之中,李光弼抽出兵刃,大声吼道:“战!”

唐军发出震天的战吼,宛如潮水一般,冲入吐蕃的营地之中。

有数十名悍不畏死的吐蕃守军,还想抵抗一番,却在大批唐军的冲击下,犹如落入火炉中的雨滴,刹那间就没了踪影。

仅仅只是一盏茶的功夫,吐蕃营寨的守军大半死伤,剩下的也纷纷向隘口后方的峡谷逃去。

三千偏军的副将名为褚良山,乃是右厢军中颇有威名的战将。

面对一名倒地求饶的吐蕃士兵,他挥动起手中的连枷,将前者的天灵盖直接砸了个稀碎。

回身看了一眼,发现再无站着的敌兵,褚良山抹了一把脸上的红白之物,快步走到李光弼的面前,唱了一喏,接着说道:“将军,有敌军逃入峡谷,怕是去通风报信。我军应当抓紧时间,抢先一步通过峡谷,进入蒙赤!”

李光弼闻言,没有回答,反而蹲下身来,仔细查看起吐蕃人的营灶痕迹。

褚良山见状,焦急催道:“将军,此处不可久留,不然敌人援军至,就为时晚矣。”

李光弼用手抓起一把灶炉中的灰烬,眉头紧锁,接着站起身说道:“军势由锋矢变为圆阵,骑兵落于后厢,斥候都派出去,提高戒备!”

圆阵不利于行军,又将机动力最高的骑兵放在后阵,对于这些安排,褚良山不解,但主将这般说了,也不好再行质疑。

隘口后的峡谷,两旁的山壁高耸而又陡峭,最狭窄处抬头看去,只能看见『一线天』这般的奇景。

李光弼看向四周,心中不安的预感越来越是强烈,最后索性令军队停下了行进。

副将褚良山见李光弼迟迟不下军令,刚想行过去谏言,却听见山崖上传来震耳欲聋的崩塌声。

数十块磨盘大小的巨石,被人从高处推落下来,携着万钧之势向山下冲来。

李光弼一声大吼:“后军变前军,维持阵型,退向隘口!”

话音刚落,滚落最快的巨石,已经冲向了唐军的阵型。

巨石与盾牌、铠甲撞击发出刺耳的巨响,盾面和甲片四处横飞,被巨石正面冲击的几名唐军,口吐鲜血,直接被撞飞了出去,眼见就是不活了。

但是,训练有素的唐卒们,临危不乱,很快就将阵型的空缺给补了上去。

就在此时,密集的箭雨也从山顶射落下来。看书溂

由于唐军采用圆阵,骑兵又落在后厢,所以箭矢所造成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骑兵先行撤离,圆阵中即便有唐卒不幸中箭,也能勉强跟上大部,一起将隘口退去。

山坡上,早已埋伏多时的吐蕃军队,扯去了草木等伪装,并立起了三都的旗帜。

一位样貌俊逸、身穿狐皮绒袄的吐蕃年轻贵族,拍落身上的尘土,看向撤退中的唐军,若有所思。

他身旁的奴卫们,纷纷跪在地上,大声贺道:“主人大胜,唐军溃了!”

那年轻贵族看了看周遭的奴卫和兵士,好笑的说道:“费了大半个月的功夫,好不容易等来一只唐军,才毙敌不足百人,这叫大胜?”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有一个头脑比较灵光的奴卫,凑上前说道:“开战前,主人提议要在蒙赤隘口设伏,大臣和东本们纷纷嘲笑多此一举。今日主人击退唐军,噶尔·桑赤若的威名必定会传遍吐蕃!”

桑赤若听得此言,脸上并没有什么愉悦之色,看着唐军消失的方向,先是叹了一声:“那只猎物,假如再朝前走上五十米,大事便成了。”

接着,桑赤若用手抚着下巴,疑惑说道:“那只唐军训练有素,又战力不俗,但攻下隘口营寨之后,却没有急着通过峡谷,反而结成圆阵,又将骑军置于后厢,难不成我设伏的计策中,露出了什么破绽?”

另一边,三千偏军中的伍克第,在吐蕃人的攻势之下,趁着大军撤退的空档,故意落在后面。

本来想乘机逃跑的伍克第,在途中遇见一名重伤掉队的唐卒,于心不忍之下,又背着后者回到了军中。

刚一回到隘口处的营寨,伍克第就瞧见副将褚良山,正在向李光弼请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褚良山:“将军,某刚刚看了,敌军位于山麓之中,倘若遣一营战兵,从东坡绕行上去,可解伏兵之困。”李光弼看向褚良山:“敌人既然在峡谷中设伏,那么通往山麓的小道,又怎会不设防?”

褚良山一时语顿。

李光弼又道:“距离隘口被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算算时间,吐蕃三都大营现在应该也得知了消息,援兵赶来这里,最多不过一个时辰。在这一个时辰里,你有把握能拿下峡谷里的伏兵吗?”

褚良山沉默。

李光弼看向四周,对褚良山说道:“先救治伤兵。”

后者无奈,只能点头。

过了一会儿,有派去北边的斥候,返回营中,向李光弼报道:“从蒙赤峡谷至三都方向,有狼烟升起,西北方向有吐蕃骑兵的踪迹。”

李光弼闻言,叹道:“此处不能留了。”

褚良山闻言大急:“将军,我部立下过军令状,倘若三日之后不至石堡城,所有人按军法当斩!”

李光弼面色凝重,走到士卒中间,开口说道:“石堡城之战死伤无数,久无寸功,光弼本想领一偏军,突袭蒙赤,夺得首功。未料到吐蕃军早有准备,在峡谷中设伏,险些累得儿郎们身死其中,此乃光弼之罪。”..

褚良山听了,站起来说道:“李将军,褚某是个粗鄙之人,但也知道好歹之说。石堡城之战,不过打了才半个月,战死者、失踪者几乎近万。五十人队走那攻城小道,活着回来的人,往往单手可数。倘若非要让褚某去选,比起那条巴掌宽度的求死之径,某倒是更想与敌人真刀真枪的搏上一回,哪怕就是死了,也不枉唐卒二字!”

此言一出,偏军将士们,纷纷大声应和。

李光弼用力拍了拍褚良山的肩膀,又看向周遭的唐卒,感慨说道:“一来,此番奔袭蒙赤,乃是光弼的主意,与诸位无干,种种后果,当某一人承担;二来,石堡城一役,死难者众,他日倘若大唐有难,却是再难寻得精锐御敌。”

褚良山听到这里,不解的问道:“李将军想说什么?”

李光弼:“按照军令状,未至石堡城者当斩,这件事总要有人去做个了断,光弼打算独自返回中军,只说是偏军中了吐蕃军的埋伏,全军覆没……至于在场的各位,留着这有用之身,将来图报大唐吧。”

褚良山听了一愣,接着惊到站不住脚,口中喊道:“李将军是要吾等丢下主帅,成为逃兵?!”

李光弼没有理会褚良山的质问,对兵卒们说道:“倘若再进峡谷,敌众我寡,身陷重围,必定无法寻得活路;倘若就此返回中军,等待你们的,只有军法处置。向前向后,都是死路一条……如今,李某愿以孑然一身,为各位挣得一个活命的机会。如果有人愿意承下这份情,就站出来吧。”

唐卒们面面相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唐军中的精锐,丢弃主帅成为逃兵这件事情,根本无人想过。

过了好久,就在李光弼想要再劝的时候,终于有一人慢慢站了出来,此人正是伍克第。

褚良山瞧见这一幕,顿时大怒,提起武器就想上前杀了伍克第。

李光弼拦住褚良山,只是示意他再等等。

又过了好一会儿,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唐卒,低着头站出来,走到了一侧。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唐卒,离开原本的位置,站到了一起。

最后,居然有一大半的唐卒,不愿赴死,却是想要求得一条活路。

褚良山见状,长叹一声,手中的兵器,也滑落到了地上。

李光弼来到褚良山的身边,轻声说道:“儿郎们并没有错,你莫要多加怪罪。”

褚良山看着李光弼,悲声说道:“褚某陪李将军回中军!就算是被斩了,黄泉路上总要有个伴!”

李光弼拍了拍褚良山的胳膊:“你不能跟着我回去,你要带着这些人,平平安安的走出这片战场。”

褚良山不愿,只是摇头。

李光弼盯着褚良山,沉声道:“就当是李某给你下的最后一道命令!”

褚良山闻言,犹豫良久,最终垂首不语。

李光弼伸出双臂,抱住褚良山,用力拍着后者的脊背,低声说道:“从这里一直向北走,浩奎水之北,大雪山之南,靠近凉州之地,有一处金家的商行,那里的话事人与某有旧,可去相投。”

褚良山身体颤抖,泣不成声。

最终,二千五百余名唐军士卒,在褚良山的带领下,离开了河湟,向着北方长途跋涉。

另有两百余名不愿离开的将士,在李光弼苦劝无果之后,随后者一起返回了中军。

而此时,石堡城之战,这场持续了不足一个月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哥舒翰在发往朝廷的军报中,这样写道:『牧兵十万攻伐石堡城,拔之,死者大半』。

由于战死者的尸体,大多都无处可寻,再加上军报向来就有夸大之嫌,所以,石堡城之战的战死者,无人能够说得清楚。

朝廷也是按照军报,将石堡城的战损,定在了六万之数。

当然,这『六万』之中,就有李光弼领着的三千偏军。

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奴牙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