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奴牙郎 > 第549章 范阳束降

大唐奴牙郎 第549章 范阳束降

作者:夜尽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5:03 来源:书海阁

待得前方战事稍歇,周钧率领余部,进入范阳。

有军中信使来报,郭子仪率领中军大部,正在围攻范阳内城,李光弼率领左厢军,从城内的街道,绕至范阳城的北端,围堵敌军并策应大部。

至于李嗣业,则带着安西军中的炮兵和匠作,将一百二十门虎蹲炮准备妥当,随时准备强攻范阳内城。

周钧骑马行在长街上,朝四周看了一眼,唐时范阳便是后世的涿州。

这座河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坚城,构造上乃是城之中城,如人之束带。中有券门,名曰『通会』,上有重楼三楹,左钟右鼓。

整座城市每逢集日便是人山人海,汉人、胡民等等聚集其中,尤其是节日,更是水泄不通。

大街两旁有酒店、饭馆、旅店、布店、茶店等各种商号。人来车往,热闹非凡。

可是当下,长达数月的战争,已经让整座城池变得萧条不堪。

长街两边的院墙,被拆卸了不少,拿去用于城防;街旁的树木和花草,也被砍伐了干净,被居民拿去作生火之用。

远方的硝烟尚未散去,响亮的喊杀声隐约在耳旁。

周钧想要策马继续向前,亲兵队头王翃劝道:“主上,前方战事激烈,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暂且回去吧。”

周钧摇头道:“我要去内城一趟。”

王翃眼见劝说无效,便招来亲兵和军卒,拱卫住周钧,慢慢向内街行去。

骑马行过范阳城中的内河,周钧瞧见河中有浮尸飘在水上,瞧其装束,不像是士卒,倒像是百姓。

周钧见状,沉声朝王翃说道:“开战之前,我就向军中下令,破城之后不得荼害百姓,难不成有人将我的话当作了耳旁风?”

王翃疑惑道:“主上,您已经下了死令,按理说军中将领都不敢违反。再说了,每一只出战的军队,都有典吏跟随其中,怎么会敢肆意乱来呢?”

周钧也是奇怪,再往前走了一些,被眼前看见的场景,吓了一跳。

只见范阳城的坊街上,无论是悬梁,还是门楼,居然有许多人投环自缢在高处,从远处看去,尸体数以百计,随风轻轻摇摆,宛如鬼蜮之地,令人见之头皮发麻。

有人投河自杀,有人悬梁自缢,周钧心中惊愕,开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亲兵和士卒面面相觑,无人能够作答。

瞧见远处的街道中,有百姓在走动,周钧向身旁的亲兵下令道:“去,把那些人给我带过来!”

王翃领命而去,不多时,数名读书人打扮的百姓,被带到了周钧的面前。

周钧见为首者是个年轻人,不过才二十出头岁的光景,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年轻人昂首挺胸,眼睛也不看向周钧,口中哼道:“某乃是大燕太常寺赞引,许方海是也!”

王翃闻言,以刀鞘击打许方海的膝弯,强令其跪下,口中又喝道:“狂妄之徒!你面前的乃是唐军大帅,跪下!”

周钧摆摆手,不以为意。

太常寺赞引是流外三等的小吏,周钧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倒是想起了自己从前的日子。

许方海虽然跪在地上,但脸上全是不服,大声说道:“某来这里便是寻死的!有种你就一刀杀了我,也好过我四处去寻地上吊!”

周钧闻言,问道:“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为何要自寻短见?”

许方海斜了一眼周钧,没好气的说道:“倘若要让我重回唐室,我宁可现在就死在范阳!”

周钧:“大唐乃是天下正统,大燕不过是伪朝。如今唐军光复范阳,尔等应当谢恩才是。”

许方海梗着脖子说道:“唐室腐朽,官场昏聩,有贤之士得不到重用。想我许家上下,原本也是关中良人。家父经商,族中子弟无法科举入仕。家父被迫无奈,只能将我假继给叔家,这才得了科举的资格。”

“许某十年寒窗苦读,县试、府试、院试皆是通过。偏偏到了乡试那一关,高门显户家的子嗣,无需多费力气,就能高中榜首,换成吾等寒门子弟,连试三年,都是不中。后来一番打听,寒门子弟要想上榜,唯有一条,那就是拜向门阀,卖节为门客、幕僚等等,才有可能进入官场!”

“方海看透了科举一道,拖家来到河北。范阳虽是胡人当政,但对待吾等仕子却是赤诚。无论试举,还是录取,不以门阀而论,只以能力分类。许某不用拜向门阀,更不用违心卖节。全因科举而荐,得了赞引的职事,又如何教我心向唐室!”

周钧听完,微微叹了口气。

他不禁想起周家的情形。

大哥周则当年因为家中奴牙的营生,也是无奈之下,被父亲周定海忍痛继给伯家,后来因为周家得势,才重新并了户籍。

周则科举之路走的也是坎坷,倘若不是周定海想尽心思将他送入名塾,倘若不是周钧以行文造势,怕也是无缘仕途。

想到这里,周钧对那许方海说道:“人存一世,岂能轻言生死?往后的日子,谁也无法说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说完,周钧从王翃那里取过一件腰牌,丢给了许方海,口中说道:“拿上此物,带上你的同僚和乡友,只管来凉州府治看看。”

许方海接住腰牌,有些发愣。

周钧摇摇头,骑着马离开了。

范阳内城的大门前,郭子仪带领一万二千唐军,将整座内城围的水泄不通。

周钧赶到时,唐军与燕军正在围绕内城外的一座望楼,进行着激烈的争夺。

望楼内只有两百四十名燕军,在孤立无援的前提下,凭借着通往望楼平台的狭窄楼道,阻碍着唐军的前进。

朔方军中有重步兵,列阵冲入楼道,喊杀声顿时响起。

周钧在远处看的仔细,望楼中的战局,刚一开打,就陷入了白热化。

朔方军卒和河北老卒都是边军精锐,两方战力旗鼓相当,打起仗来都是一般的勇悍。

只见朔方军的重步兵以大盾为凭,配合默契,分工明确,一边死死抗住河北军扔下来的投矛和石头,一边向着望楼顶部攻去。

藏身在大盾后方的朔方军弩兵,利用盾身中的空隙,逐个射杀着望楼上的敌军,几乎是箭无虚发。

就在周钧以为,郭子仪麾下的这只朔方军小队,很快就能拿下这座望楼时,异象突生。

几名抱着火油罐的河北军卒,不顾射来的弩箭和砍来的刀剑,直接撞入朔方军的盾阵之中。

伴随着数声『大燕』的吼声,冲天的大火在望楼中升起,瞬间吞没了整个建筑。

看了眼身边面色凝重的郭子仪,周钧说道:“安贼已死,伪燕失道,河北士卒却悍不畏死,忠诚不二……倘若只将理由归为燕军军纪严明,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郭子仪面露思索,默然不语。

在一旁的李嗣业,带着安西来的炮队,看到这里,耐不住心痒,一心只想试炮,便对周钧说道:“大帅,末将愿做前锋!”

周钧向李嗣业摇了摇头,接着对王翃说道:“让人向内城喊话,就说是我要与城中主将交谈。”

王翃躬身应下。

半刻钟之后,一名浑身是伤的燕军将领,被人搀扶着爬上了城楼。

周钧定睛一看,发现此人,居然是燕军大将蔡希德。

后者在爆炸中侥幸逃生,但一条胳膊被炸断,半边脸孔血肉模糊,就连下巴也已经看不出形状。

他借着亲兵的强撑,站在城头,看向唐军之中。

周钧骑在马上,在一众亲兵的拱卫下,向蔡希德喊道:“某乃是大唐天下兵马元帅周钧。”

蔡希德闻言点了点头,由于无法大声说话,只能向身旁的亲兵小声说了几句。

那亲兵高声喊道:“素闻大帅之威名,倘若今日是来劝降的,还是省些口舌吧。希德乃是大燕之将,早已决定与范阳共存亡!”

周钧:“我入城时,见城中百姓感念将军高义,皆言甘愿赴死。”

听周钧提及范阳城中的百姓,蔡希德先是一愣,接着痛苦的闭上眼睛。

范阳城被围困数月,倘若没有城中百姓毁家纾难,怕是早就无法坚持下去了。

蔡希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听周钧说起此事,也是感慨万千。

周钧:“范阳城中的士卒,还有百姓,蔡将军难道为了自己的忠节,就要将这些人统统拉去送死吗?”

蔡希德默然不语。

周钧:“倘若蔡将军愿意开城投降,钧愿意向周氏先灵起誓,做到以下三条:一、对城中百姓,秋毫无犯;二、对城中将士,绝不戗杀;三、但凡是范阳城中的高官眷属,去留自便,倘若有人要去南方寻亲的话,钧还可以派兵护送。”

蔡希德听完这三条,心中震惊。

前两条倒是寻常,关键是第三条。

范阳城中有大量的燕国官员的家人,这其中有史思明的妻儿,还有安庆绪的兄弟。

这些人中,无论哪一个,要是出了个三长两短,蔡希德就算死一百次,也难其辞咎。

但眼下,周钧居然愿意放过这些罪户,甚至还承诺派兵护送其向南寻亲,这让蔡希德有些发蒙。

为了防止自己听错,蔡希德又让亲兵喊话,向周钧确认了一遍。

周钧又重复了一遍承诺,并且在最后,又向蔡希德说了一句:“今日在西门城墙处的天雷,倘若再降至内城,怕是城中要生灵涂炭。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也有爱贤之心,这才希望蔡将军投降,莫要再生罪业。”

周钧手中的火药,存量已经不多,其实已经不足以炸开内城。

但蔡希德却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他听见这话,只是想起适才经历过的爆炸,心中对『天雷』一说,既是紧张,又是畏惧。

在长达半个时辰的商讨和思索之后,蔡希德最后决定打开内城,正式投降。

至此,燕军的大本营,安史之乱的发源地——范阳城,被周钧攻破,并入了北唐的版图。

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奴牙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