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奴牙郎 > 第579章 离间

大唐奴牙郎 第579章 离间

作者:夜尽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5:03 来源:书海阁

吐蕃军主将桑赤若,已经隐约能够感觉到敦煌城中兵力不足,武备缺乏。

以往吐蕃军攻城,唐军不仅能抵御住攻击,还能借机出城反攻,可如今唐军大多都是死守不出;再比如唐军手中那种可以爆炸的『震天雷』,起初还能见到,现在使用次数越来越少。

桑赤若心知敦煌城破在即,便向吐蕃大军承诺,一旦敦煌城破,刀不入鞘,屠城三日,除了城中宝库献给祖赞,其余允许士卒自由掠夺。

此令一下,吐蕃军士气大振,桑赤若的个人声望在一时之间,也涨到了最高。

在这之后的一天清晨,吐蕃军前去打水的兵卒,在小河旁发现了一块巨石。

走近一看,吐蕃士卒不禁被上面的一幕,吓呆在了原地。

只见无数的蚂蚁,爬在巨石的表面。

然而,这些蚂蚁的行进,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隐隐形成了几个特殊的图案。

打水的吐蕃士卒,将这一罕见的现象,汇报给了部族。

部族中的书令,听闻这一消息之后,急忙赶至巨石旁,一眼就看出这些蚂蚁组成的图案,是犽隆文字(吐蕃古文)。

连在一起的含义便是:天神赐福于噶尔。

犽隆文中的『天神』,专指苯教中的萨满神,那么噶尔又是什么?

噶尔就是桑赤若的姓氏,也是他祖族的名讳。

噶尔族起源于荪波,被吐蕃所征服,之后族内的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在吐蕃高层中担任着职位。

比如,吐蕃大贡论噶尔·赤扎孜门、噶尔·芒香松囊都出自噶尔一族。

但论其噶尔部族,其中最有名的两位大相:

一位是噶尔·东赞(禄东赞),他以臣子的身份,征服象雄、羌塘等等地区,统一了整个高原,并且说服大唐和亲,又进行了经济、军事、民生、宗教等等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吐蕃帝国。

而另一位的名字,在大唐史册之中却成了禁忌,也成了唐军不败的陈伤旧疤,很少有唐人敢公开提及。

这个人就是禄东赞之子,噶尔·钦陵赞卓(论钦陵)。

论钦陵身为吐蕃大论,统领吐蕃军长达三十年之久。

在这三十年间,他与唐军大小作战百余次,从未遭逢过败绩(以亲自领兵而论)。

薛仁贵、李敬玄、韦待驾、阎温古等等唐将,皆负于论钦陵之手。

最后,论钦陵在吐蕃国中声望太高,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吐蕃赞普的地位。

吐蕃赞普器弩悉弄与大臣论岩合谋,以狩猎之名前往论钦陵的驻地,捕杀其党羽两千余人,论钦陵率兵谋反,但大部分将领选择忠于赞普不与抵抗,论钦陵兵溃自杀身亡。

吐蕃国中的噶尔名门,至此彻底势微。

而如今,在甘泉水旁,突然多了这样一块巨石,上面又有蚂蚁成字为『天神赐福于噶尔』,这中间就多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意味。

蚂蚁成字一事,很快就传到了吐蕃大营。

桑赤若本就名望正盛,此时又加上了这一档子事,整个吐蕃大军的上上下下,再看他的眼神,都变了不少。

当天在军营中,不少信奉苯教的部族将领或士卒,见到桑赤若,都会跪伏在地,轻吻其靴尖,又尊称其为『疙牙摩罗』(大智慧王)。

起初桑赤若还不察觉,以为是军卒出于尊敬,才行此大礼。

但是后来,桑赤若从他人那里获知了蚂蚁成字的消息,一时之间大惊失色。

噶尔家族世世代代被赞普所忌惮甚至仇恨,这在吐蕃国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桑赤若忍辱偷生,低声下气,这才好不容易得来今日成为大将的机会。

即便如此,桑赤若在出兵前,吐蕃祖赞还是不放心,特意派出一群本家贵族,名为协助,实际上就是监视,目的就是怕桑赤若掌控兵权,意图不轨。

可是眼下,却生出如此变故,这令桑赤若顿时欲哭无泪。

桑赤若为了消除不利影响,连忙在军中下了数道命令:

一、立即派出人马,去甘泉水旁就地掩埋巨石;

二、禁止士卒讨论蚂蚁成字一事;

三、找到随军的本家贵族,向祖赞表了一番忠心,更是偷偷摸摸送出去不少重礼。

在好一番运作之下,蚂蚁成字之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但是噶尔家族得天神庇佑的传闻,却是越传越广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几日后,有吐蕃士兵又去取水,在甘泉水的上流,再次发现一块覆有蚂蚁的大石,上面依旧形成了文字。

只不过,这次的文字改变了许多。

军中书令再次去看,发现文中大意便是:“天神终将战胜伪教。”

犽隆文中的『天神』,专指苯教中的萨满神,而『伪教』二字,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它代指了佛教密宗。

这段话的出现,使得整件事的意义,彻底发生了变化。

如果说,第一次蚂蚁成字,只是将噶尔家族抬高到了天神庇佑的程度;那么,第二次蚂蚁成字,却是将噶尔家族牵涉入了吐蕃国中的佛苯之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噶尔家族从最早开始,是信奉苯教的,后来因为并入吐蕃,改信了佛教,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噶尔家族被佛教徒的赞普王族所背叛,走上了覆灭的道路。

所以,第二次蚂蚁成字,以天神之名,点明了吐蕃的佛苯矛盾,如果再联系第一次蚂蚁成字的内容,就不难推论出,天神降下预兆,是希望借噶尔家族之手铲除佛教密宗。

当这些内容传回大营的时候,吐蕃军中顿时掀起轩然大波。

要知道,在吐蕃大军之中,信仰佛教的人,大多都是忠于祖赞的本家贵族,和一部分山南贵族,而信奉苯教的人,不仅有羌塘、象雄、多玛等各地部落的贵族,军中大部分未经教化的士卒和奴兵,信奉的也都是苯教。

所以,针对这块石头上的文字,苯教徒个个都是兴奋无比,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神迹,而在佛教徒看来,这是一次别有用心的污蔑。

有趣的是,苯教徒与佛教徒在辩论时,前者将一件事情拿出来,反复宣讲,那就是吐蕃大军进攻山阙峰戎堡时,因为虎蹲炮而死伤惨重,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不仅淋湿了敌人的武器,还将安西军和北庭军阻隔在千里之外,这看起来完全就是天神对主将桑赤若的庇佑,没有任何可供质疑的余地。

此时的桑赤若,因此两次『神迹』的出现,被苯教徒和佛教徒夹在中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只能极力劝说两方搁置争议,先将注意力放在眼前的敦煌城上来。

随着争论的扩大和延续,代吐蕃祖赞行监军之职的本家贵族团,忌惮苯教神迹的影响力,当众宣布要解除桑赤若的主帅之职。

桑赤若出面极力劝说,希望贵族们再给他数天的时间,一旦敦煌城破,他就会主动交出兵权。

但这种说辞,本家贵族们不肯也不敢去相信。

有忠于桑赤若的将领和贵族,向其劝说,与其交出兵权,不如违抗命令,逮捕那些本家贵族之后再继续攻城。

桑赤若一番思索之后,出于长远考虑,拒绝了这个提议,决定向本家贵族团交出兵权。

至此,吐蕃大军因为两块石头引发了宗教内讧,不得不收整军势,放弃了敦煌的围攻,开始慢慢向龙勒山的方向退却。

敦煌城头,郭子仪目送着吐蕃大军远去,向身旁的孔攸叹道:“五名士卒,几块石头,就能退十万吐蕃大军,先生真乃神人也。”

孔攸摇头道:“武周朝时,则天皇帝派兵遣将,数次南征吐蕃,都败给了论钦陵。大臣郭元振建议,吐蕃王族信奉佛法,可派出僧侣以讲解佛法为由,来行离间之计。皇帝许之,最终吐蕃赞普中计,诛杀噶尔一族。”

郭子仪听完点头,说道:“吐蕃人笃信神相命理,因此而中计,倒也不足为奇……但是,那蚂蚁写字的法子,先生又是如何知晓?”

孔攸笑道:“此法乃是丞相所述。”

郭子仪奇道:“丞相所述?”

孔攸:“攸曾与丞相闲谈野史,谈及楚汉相争,丞相说了一则趣闻。说是汉高祖刘邦曾遣人,将花蜜涂在大石之上,上书霸王自刎四字,引蚂蚁覆之。项羽见之,以为天不留生,便自刎在江边。”

郭子仪听完,哈哈大笑道:“此等轶事,老夫倒是闻所未闻,有趣,有趣!”

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奴牙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