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奴牙郎 > 第662章 燧发枪问世

大唐奴牙郎 第662章 燧发枪问世

作者:夜尽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5:03 来源:书海阁

站在兵部操练场的空地上,周钧打量着手中这杆沉重而又坚固的火枪,一时之间百感交集,不知该说些什么。

一只在后世16世纪中叶才诞生的燧发火枪,如今提前八百年问世,出现在了大唐校场之中。

前世身为民警的周钧,根据自己的记忆,曾经向安西兵工厂解释了较为详尽的燧发射击原理,又尽可能准确的提供了燧发枪制造的注意事项。

就是这样,中国的火枪之路,跳过了火铳、突火枪、火绳枪、转轮枪等等弯路,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研发和实验,直接飞跃至燧发火枪,完成了第一把成功的实验品,又来到了周钧的手中。

口径19.8毫米,枪长1560毫米,枪重5.69千克,弹丸重32.1克。

一边在心中默念参数,一边反复看着手中的火器,周钧还没来得及高兴太久,突然因为眼前的一样事物,停住了手中的动作。

燧发枪击发燧石引燃火药,在击发过程中,最关键的零件便是弹簧冲针。

然而,手中这把燧发枪的弹簧冲针却不见了踪影,转而被一个类似弩机的扭矩冲针所代替。

周钧指着冲针,向火枪工匠问道:“朕给过安西兵工厂图纸,这个燧发冲针怎么没有按照图纸来造?”

听闻此言,负责火枪研制的安西工匠,连忙跪倒在地,对周钧颤声说道:“陛下,您画的那个弹簧,我们用拔丝法、抽铁法都试了,无论怎么制作,都无法达到您的要求,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弩机扭矩的原理,来收紧燧石,再撞击药仓。”

周钧一愣:“弹簧冲针做不出来?”

工匠:“是,还请陛下恕罪。”

转念一想,周钧顿时明白了一切。

16世纪燧发火枪所使用的弹簧,并非是简单的螺旋弹簧,而是利用金属板料或锻压坯料进行涡卷而成的截锥零件。

这种零件看着简单,但涉及到胡克定律中的压缩旋距,如果仅仅只是利用人手来制作,难度极大。

而且,弹簧冲针所使用的材料,也有讲究。

寻常钢材无法使用,需要采用铬钒钢及矽锰钢,并且先经退火,再用冷作加工,卷成后再经硬化回火,最后才能得到成品。

周钧有些失望,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向工匠又交待了几句弹簧制造的注意事项,周钧便将火枪,交给一名士卒,开始试枪。

只见那名兵卒,先是将定量的火药倒入枪管,接着用一片浸蘸油脂的亚麻布包着弹丸,装入膛口。

这种装药方式,减少了摩擦,不仅加快了装填速度,而且起到了闭气作用,精度随之提高,射程也增加了。

这是周钧之前就重点传授过的快速装弹法,最早是由17世纪一位美国宾夕法尼亚的枪匠师所发明。

待一切准备就绪,兵卒举起火枪,对准八十米开外的一块大石,按下了扳机。

一声巨响之后,大石被一枚铅子打的碎末横飞,声势惊人。

周钧在一旁看着,点了点头。

准头、威力都不错,但这是八十米的近程射击,再远一些,火枪的准头就会开始下降。

发射完成之后,兵卒拿出枪钎,快速清理枪管,再次上膛,开始向远方进行第二次射击。

周钧在一旁计算时间,从清理再到发射,整个过程差不多需要一分二十秒。

如果装弹熟练化,发射间隔大约可以再缩短十秒到二十秒之间。

如果能够组建一只操作熟练的火枪兵团,借助拒马大盾等掩体,采用三段击的方式,来打击敌军的步兵。

假定把开火距离设定在一百五十米,那么双方近战之前,燧发枪大概能完成两轮射击,也就是六次攻击。

但如果对方是骑兵的话,那么就只能来得及完成一轮射击,也就是三次攻击。

这个结果听起来,无论射程还是频率,火枪都是不如弓弩,但是培养一个火枪手的难度,要远远低于一个弓手或弩手。

甚至可以这么说,那些从未上过战场的农夫,只要经过三天的加强培训,就能使用火枪正面对抗一只敌人的精兵。

想到这里,周钧向工匠们问道:“每个月可产出多少只火枪?良率大概多少?”

工匠答道:“每个月可生产两百只火枪,良率大概是六成。”

周钧听了直皱眉头,产量太低,良率也是太低,按照这个生产速度,要想装备一只成编制的火枪兵团,差不多需要一年的时间。

周钧:“告诉安西兵工厂,火炮的生产线可以暂停下来,将所有的人力和物力,全部集中到火枪生产线上去!”

工匠连忙称是。

周钧想了想,又说道:“我会下一道旨,给安西都护府的柳载,让他拓建安西兵工厂,尽量多招纳熟练工匠,建设厂房和工坊,尽快把产量提上来。”

忙完了火枪的事情,周钧摆驾回宫。

来到皇城禁苑的大门前,早就等待多时的范吉年,一路小跑来到御辇旁,开口说道:“陛下,皇后娘娘一直在等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周钧闻言,有些奇怪:“她有什么事?”

范吉年欲言又止。

周钧:“你告诉她,朕要先去一趟御书房,批改奏折,忙完了就回去。”

范吉年闻言,压低声音说道:“陛下,皇贵妃来了。”

周钧愣道:“贵妃?哪个贵妃?”

范吉年:“就是杨家……”

周钧反应了过来:“杨贵妃?”

范吉年看了一眼周钧,微微点头。

周钧沉吟了片刻,说道:“你来领路。”

范吉年躬身称是。

穿过宫道长廊,周钧来到禁苑的别院,在一片恭迎万岁的贺声之中,走进了院中。

尹玉正在和杨玉环笑着说话,听见皇帝来了,连忙站起身来,拉着杨玉环,快步来到院口,道了万福。

周钧出言令众人平身,将视线投向垂首的杨玉环,问道:“这是怎么了?”

尹玉:“二郎,平日里宫中幽静,人也稀少,我连个说话的人都难寻,好不容易玉环娘子过来做客。她与我情同姐妹,我恨不得每日都与她不分开。”

周钧:“贵妃倘若喜欢,住下便是,朕让下人们在宫中收拾出一处别苑,这样也方便一些。”

杨玉环听着周钧和尹玉的话,急着说道:“宫中乃是禁苑,太上皇去世,我尚在守哀,住进来恐怕多有不便,会引得他人非议。”

尹玉走近周钧,笑着问道:“二郎,我有一事相求。”

周钧:“你说。”

尹玉:“玉环娘子直接住进后宫,的确不是太好,但她可以在皇城中寻一职事,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搬入省邸。我再从后宫去寻她的话,就会便利许多。”

周钧:“寻一职事?”

尹玉:“我听闻宣文馆副监一职暂缺,玉环娘子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由她来任这一职位,二郎觉得如何?”

周钧看着尹玉,沉默了片刻,接着转头对杨玉环问道:“宣文馆司掌大唐文库和书报,平日里从事选文、撰稿、筛查、校对等等工作,任务繁重,有时甚至要忙到深夜,娘娘真的打算去做?”

杨玉环:“我在忆南庐,每日只是虚度光阴,再这样下去,恐怕身子骨都要锈了。如果能够寻到一差事,让自己忙转起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周钧来回看了看杨玉环和尹玉,最后说道:“明日是宣文馆大修之日,文报、书纲、审核、阚册等等,都要开始忙碌。娘娘倘若有意,不如随朕去宣文馆看看。如果觉得能够适应下来,再上任也不迟。”

杨玉环躬身说道:“一切听从陛下的安排。”

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奴牙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