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奴牙郎 > 第700章 文宴劝学

大唐奴牙郎 第700章 文宴劝学

作者:夜尽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5:03 来源:书海阁

回到昕云殿,婉娘见母亲面色不虞,见四周无人,犹豫后开口道:“阿娘,怎么了?”

画月摇了摇头,向婉娘问道:“你在宫中数年,可有知心好友?”

虽然不明白母亲为何要问这个问题,婉娘还是回道:“二皇子算是一个,杜尚书家的四郎也算一个,纪翰林家的幼娘也是……不过,要说关系最好的,还是伯家的堂兄周尚。”

画月听到这里,感兴趣的问道:“那周尚我也见过,做事一板一眼,为人正直,但却不知变通,你如何与他成为好友的?”

婉娘:“他曾经与我打赌,输给了我,至于如何成为好友……这凉城之中的男女老少,无论怎么活着,人人都戴着面具,说着违心的话,做着违心的事。唯有伯家的那个傻兄长,不顾个人得失,待人以诚,信守承诺,这般说起来,倒是有些父皇的风范……”

画月听见,摇头苦笑:“哪有你这般说自己的父亲。”

婉娘:“周尚虽然迂直,但是为人干练,办事能力也不错,再加上大伯周则如今身为门下省东台侍郎,伯婶虞氏在凉城贵眷中颇有人望,又与皇后乃是闺中密友。倘若能和他们处好关系,在宫中将来也可以转圜矛盾。”

画月:“与他们处好关系?转圜矛盾?”

婉娘:“阿娘当我不知?父皇宠溺你,早就引得皇后不满。阿娘本来就是外族人,来了大唐举目无亲,倘若此时再去争宠,除了给父皇徒增恶感,没有任何帮助。如今,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冲在前头,给别人当卒,而是想办法与皇后缓和关系,将来再徐徐图之。”

画月听到这里,面露吃惊。

婉娘见状,得意洋洋的说道:“刚才,我虽然作陪,但是耳朵可一直竖着,解婕妤说了那么多,说到底还是怂恿阿娘去上位。但当下,阿娘在后宫之中,根基未稳,还是应当广交人脉,而不是随便树敌。”

画月:“你年岁还小,从哪里学来这些算计?”

婉娘:“阿娘莫不是忘了,我儿时在大食,什么风浪没有见过,暗杀、背叛、阴谋,太多太多,与这宫中又有何异?”

画月闻言,深深叹了口气。

宣文监的外院中,卢纶此时面对眼前那堆积如山的工作,头疼欲裂。

自从接了义务教育的差事,宣文监外院不仅要负责教材,还要负责推广,更要负责解疑,本来人手就不够,偏偏能做事的人还不多。

卢纶站起身,左右看了一圈,接着朝身边的同僚问道:“司中那些从事联络的文吏呢?”

同僚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对卢纶说道:“谪仙在瞻榆湖旁设了宴席,款待凉城以及附近州县的文人雅士,不少文吏都去陪宴了。”

听见同僚的话,卢纶心中憋火,沉声道:“圣上交待了义务教育一事,眼下教材虽然下发,但是不少地方的官塾,由于种种原因,阳奉阴违……为了处理此事,我们都忙得不可开交,上官岂能只顾着玩乐?”

说完,卢纶不顾旁人劝阻,拿了文册,径直走出了官所,向着瞻榆湖一路行去。

还没走到湖边,卢纶就听见乐声和笑声。

走近再一看,只见须发皆白的李白,敞开胸襟,躺在一块大石之上,手中举着酒杯,对席内的宾客们吟道:“不见当年花下酒,回首人间不知处……”

卢纶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捧着一叠文册,站在了人群的外围,有心想要上前说些什么,但又心中犹豫。

一时之间,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过了好一会儿,李白喝完了酒,吟完了诗,留下众宾客在那里作乐,独自一人先离开了宴席。

卢纶见状,连忙追了上来,对李白说道:“李翰林,宣文监承了全国教育的差事……”

李白打了个酒嗝,醉眼惺忪的看向卢纶:“我知道,又如何了?”

卢纶深呼吸一口气,壮着胆子说道:“监内诸事繁杂,人手本就不足,李翰林大设宴席,文吏们都随您去赴宴,司内能够做事的人,实在是不够。”

说完这话,卢纶垂下头,原本以为李白会发怒。

没料到后者只是笑着,对卢纶说道:“本来我还猜测,应当是哪位主事,过来向我提出质疑,没想到最后居然是你,跑来对我说了此事。”

卢纶脾气虽然好,但也年轻气盛,听了这话,忍不住回怼道:“李翰林的名气,在大唐之中如雷贯耳,卢某身轻言微,是万万比不上的。但是,圣上下旨,令宣文监处置教育一事,卢某虽然官职低微,但也不敢忘记圣恩!”

李白听见这话,哈哈大笑起来,一边拍着卢纶的肩膀,一边摇头道:“你这小子,难道听不出来,我刚才是在夸你?”

卢纶一愣。

李白:“监中那些主事和掌司,个个都是世故圆滑,不愿意得罪老夫,所以对于文宴一事,都是当做看不见,只是一个劲的命令手下的文吏,尽快推广义务教育。某举行文宴的时候,就在想了,也不知监中哪个人有这个气魄,能找我来规劝一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对于李白的话,卢纶有些意外,但转念一想,又问道:“李翰林既然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文宴会遭人反对,不利于监中的职事,为何还要一意孤行,来举行宴会?”

李白拍了拍胸口,又打了个嗝,接着看向卢纶问道:“文宴遭人反对,的确不错,但不利于监中的职事,我却从未说过。”

卢纶有些懵了:“在监中大摆文宴,不仅耗费不小,而且还占用了大量的人力,怎么可能有利于监中的职事?”

李白:“我问你,宣文监当下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

卢纶:“宣文馆自从奉旨推行义务教育,最大的麻烦就是将这个政策,推行到全国的州县里去。一是因为,州县里的官塾,不愿意接纳穷苦人家的孩子,官府也不愿意出资扩建塾所;二是因为,州县里的许多人家,观念陈旧,将孩子视作家中劳力,不愿他们去入塾念书、耽误农活。”

李白点点头,接着问道:“你可知晓,今日来赴宴的,都是些什么人?”

卢纶听见这个问题,一时怔在原地。

李白:“今日来的宾客,全部来自附近州县。一部分是有功名的秀才、举子、监生等等,一部分是地方上的文学泰斗或者大家,还有一些人,是周边十里八乡的乡绅、里正和县学。”

卢纶听到这里,面上露出吃惊。

李白笑着说道:“现在你懂了?这些人就是朝廷推行义务教育的最好帮手,那些秀才、举子大多出身寒门,不仅可以凭借功名与官府交涉,还能够现身说法,劝得百姓送子女入学;那些文学泰斗在地方上,不仅有文社,还有学党,社员和学生遍布在州县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往往说一句话,要比朝廷出一道法令还有用处;至于那些乡绅、里正和县学,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就更加关键了,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地方教育的建设。”

卢纶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面露惭愧,向李白躬身致歉。

李白摆摆手:“老夫看重的,是你的赤诚之心,你又何罪之有?再说了,这文宴的主意,也不是老夫想的。”

卢纶:“那是哪一位……?”

李白:“是子美跑来告诉老夫的……我知道,他想不出这样的点子,便追问究竟是谁的主意。杜甫那厮,实在熬不过去,只能说了实话。原来借着老夫的名声,举行文宴来劝学,这个主意居然是左相出的。”

卢纶:“左相?可是高适高达夫?”

李白:“除了他,还能有谁……老夫虽然与左相不对付,但这主意倒是不错,老夫也就采纳了。”

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奴牙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