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霓裳铁衣曲 > 第三十一章 保守

霓裳铁衣曲 第三十一章 保守

作者:克里斯韦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0:19:41 来源:23小说

“若是如此的话,那平壤城只剩下一座空城!”契苾何力道:“那未来的安东都护府的治所恐怕不能设在这里了?”籫“这倒是!”薛仁贵点了点头:“今新得高句丽,民情未附,若不以重兵镇守,必生乱事。可若如大总管所说的,没有工匠吏民、商贾富户,大军也呆不长久?”虽然史书上通常将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并称,似乎三者是等量齐观的三个国家。但实际上当时高句丽统辖范围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抵达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实际上囊括了今天我国辽宁省大部、吉林省一部以及北朝鲜的广袤土地,其领土面积远远超过百济和新罗的总和。更重要的是,相比起新罗和百济,高句丽是一个更大“发展可能性”的国家。新罗和百济如果想要扩张,他们只能在相互吞噬和向北进攻中选择,而高句丽就不同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可以选择向西、南、东三个方向扩张,当某个方向遇到强敌受挫时,他们可以改换方向,取偿于另一个方向。八百年的扩张形成了一个以高句丽五部为核心,靺鞨、汉人以及许多其他民族组成的海东大国。那大唐现在要如何统辖这个国家呢?虽然朝廷还没下明诏,但如李绩、契苾何力这样的唐军高层已经大概知道未来的政治架构——即设置安东都护府,将高句丽故地划分为若干都督府,州、县,以当地亲附大唐的有力首领为地方官员,然后用得力干练的武将统领重兵镇守。高句丽故地地理状况复杂,民心未附,气候寒冷,冬季漫长,春季土地泥泞,不适宜大规模军队运动。所以安东都护府治所的设置除了考虑经济政治之外,还要更多的考虑军事的需要。见契苾何力和薛仁贵都不赞同自己的主张,李绩的目光转到了高侃身上,高侃并没有立刻表态,他的目光停留在地图上,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若是不在平壤,那就只有新城或者襄平了,新城有铁,城郭都现成的。襄平是故辽东郡的治所,虽然城郭破败,但濒临辽水,旁边土地肥沃易于开垦,只要稍加整治,便有一番局面,还有襄平距离营州更近,突骑旦夕便至,这也是一桩好处!”“那文佐呢?”被李绩最后问道,王文佐早已有了腹案,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回答会有什么结果,有些话该说的时候不说,就会遗祸无穷。籫“末将以为,若是舍平壤不守,不出二十年,易水河畔朝夕可闻胡笳、吾辈之心血将付诸东流!”高侃脸色微变,赶忙呵斥道:“王都督慎言!”而契苾何力和薛仁贵虽然未曾说话,但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那文佐以为当如何呢?”李绩问道。“先召回金仁问,再以新罗首鼠两端,暗中与高句丽人勾结为由,申讨其王金法敏,请以金仁问代之。彼若不从,则以高句丽之兵为前驱,我大军为后继,张我中华一臂,免子孙之患!”王文佐的话是如此的直白露骨,屋内的大多数人都倒吸了一口气。数十支火把将墙壁上的铜台座照得熠熠发亮,宛若白昼,王文佐目光瞟过四周,如果依照李绩的做法,只怕这些精致的铜台座也会被当做战利品带走,只会留下一片残垣断壁。李绩看着王文佐,很难从他那仿佛枯树一般的脸上看出什么,他站起身来,走到地图旁,看了半响,最后走到王文佐身旁,用只有两人能够听清楚的声音道:“也许你说的对,放弃这里,二十年后易水河畔朝夕可闻胡笳;但如果照你说的去做,可能会有更大的危险,两害相权取其轻,我只能选择后面那个!”李绩的声音虽小,但在王文佐耳中却宛若惊雷,他本能的抬起头,老人浑浊的眸子凝视着自己,就好像暮年的雄狮,其威势依旧让人不敢逼视。籫“一切都听大总管吩咐!”王文佐低下头去。“如果我再年轻二十岁,不,哪怕只十岁该多好呀!”李绩低声叹道:“那样我就能采纳你的方略,只可惜我太老了,而你又太年轻了!不过你也不用太失望,我应该已经见不到长安的城墙了,而你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好日子,我离世之后,你就可以称心快意了吧!”————————————————————————————王文佐住处。“拿干毛巾给我!”王文佐刚走进院子,就大声道:“还有,快些烧热水,我要洗个澡!”就好像被孩童抽动的陀螺,仆人们飞速的行动了起来。等待已久的崔弘度、沈法僧等人惊疑不定的看着王文佐,军议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急着要洗澡?“吓出我一身冷汗!”王文佐一边擦着背脊,一边叹道:“虎死不倒威,到底是经历过开国大战的柱国大臣,当真是不一样!”籫“到底是怎么回事?”崔弘度问道:“难道是英国公?”“不错!”王文佐苦笑道:“讨灭新罗的计划泡汤了,不光如此,接下来这里的高句丽军民也会被迁徙回国内!”“那平壤城呢?”沈法僧一听急了:“会留下多少兵将驻守?”“还没有确定!”王文佐摇了摇头:“不过经过商议,大家觉得未来安东都护府的治所应该放在襄平!”“襄平?那里距离营州才几日路程吧?”崔弘度问道:“怎么会放在那儿,那岂不是把高句丽故土都送给靺鞨人和新罗人了?”“应该是当地土地平旷,灌溉容易,易于耕种吧!”王文佐叹道。“那我们怎么办?”沈法僧急道:“本以为灭了高句丽之后,就和大唐土地相连,现在倒好,打下了平壤却把人都迁走,那和高句丽没灭之前有啥区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