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霓裳铁衣曲 > 第一百一十四章 野蛮人

霓裳铁衣曲 第一百一十四章 野蛮人

作者:克里斯韦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0:19:41 来源:23小说

“征讨高句丽的几个唐人将军都死了?”大贺怀恩闻言一愣:“你们从哪里听说到这个消息的?”

“你还不知道吗?”那青壮汉子笑道:“李绩、薛仁贵、王文佐、契苾何力他们受唐人天子之命,去攻打西北的吐蕃国,结果被吐蕃人打败了,这几人都被吐蕃人砍了头,唐人的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呀!”

“你们从哪里听到这些消息的?”大贺怀恩不禁哭笑不得:“其他几个尚且不说,李绩的确是死了,不过他是在从平壤返回长安的途中病死的,和吐蕃又有什么关系?他死的时候都已经七十了,而且你们知道二十万人有多少吗?唐国的陇右、安西军镇全部加起来也没有二十万人,怎么可能一下子有二十万大军去征讨吐蕃人!”

青壮汉子们听到大贺怀恩这番话,不禁面面相觑,显然他们之前听到的与大贺怀恩说的相差甚远,几分钟后,那为首的汉子才问道:“敢问一句,郎君是什么身份?”

还没等大贺怀恩说话,一旁的僮仆便抢着接口道:“我家郎君乃是契丹大贺氏的首领,还不赶快见礼!”

那些青壮汉子听了,赶忙跪伏在地,当时的契丹部虽然远不及后世建立辽国,雄踞北方时的强盛,但也是部众十余万,可以拉出上万骑兵强盛势力,还得到了大唐的册封官职,与这些在蛮荒草甸里讨生活的野人小部落无异是天壤之别,加上他们方才说的那些话,若是深究的话,一刀杀了也不冤枉。

“都起来吧!”大贺怀恩没有发作,他看了看这些蛮荒汉子夹杂着恐惧和茫然的黝黑面容,沉声道:“大唐之强大,非你们能够想象,莫说是没有损兵二十万,即便真的损兵二十万,也不过是天子一封诏书,征发一道之兵便可补足!至于你们方才说的李绩、薛仁贵、王文佐、契苾何力这几人,除了李绩已经年迈病亡之外,其余都还活着。你们听信谣言,妄求富贵,只会白白丢了性命!”

那些蛮荒汉子连连叩首,求饶不止。大贺怀恩挥了挥手,便带着部下离去了,走出去没多远,亲近的僮仆便问道:“郎君,这些家伙分明是去投奔高句丽余党,图谋不轨的,方才为何不把他们都杀了!”

“一路上你也都看到了,去投奔逆贼的人那么多,是杀得完的吗?”大贺怀恩叹了口气:“你也看到这些家伙了,手中的武器粗陋的很,连这等粗蛮汉子都去投逆,这是人心思乱呀!大唐败给吐蕃这一仗着实太不是时候了!”

“人心思乱?”那僮仆摸了摸下巴,他年纪还小还不懂大贺怀恩话中的涵义。在今天的中国人眼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但却忘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数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人民相互交流、相互融合而成的。

对于一个生活在公元七世纪中叶的东北亚人来说,上一次统治这片土地的中原王朝已经是四百多年前的事情了,汉四郡的历史早已被人遗忘。对于这些生活森林、沼泽、旷野的人们来说,长安、洛阳、邺城、晋阳就和今天的中国人对东京、法兰克福、伦敦、纽约的感觉差不多,而纥升骨城、丸都城、平壤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天国下都,拓土千里,征服扶余、百济、新罗、倭人、靺鞨人的平安好大王是他们心目中的武皇帝,迁都平壤,爱惜民力,修养文艺的长寿王是他们的文皇帝,不屈伏于隋这样的大国,并三次击败隋的百万大军入侵的高句丽王高远是他们的贞皇帝,即便是末代高句丽王和篡夺权力的大莫离支泉盖苏文,他们也抵抗了东亚从未有过的强大帝国二十余年,连唐太宗李世民都不得不从安市城下退兵。

不错,唐军的确已经攻陷了平壤城,高句丽的王室和贵族们也被迁走,但唐军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迁走,这些响亮的名字依旧存在于他们的脑子里。一旦形势有变,这些原本卑微的人的脑子里就会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我们不能重新举起高句丽的旗帜,把这些唐人赶走,重新建立这个曾经统治这片土地近五百年的国家呢?

这就是王文佐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真实的历史上,唐攻破平壤,消灭高句丽并不是结束,而恰恰是新的征服战争的开始。几乎是高句丽灭亡的同时,新的复国运动就在新罗人的支持下爆发了,虽然在安东都护府的镇压下,复国运动被镇压下去了,但新罗人也乘机侵吞了百济故地和高句丽在朝鲜半岛上的大片土地,兵锋直逼平壤城下,唐不得不将安东都护府的治所从平壤迁徙到辽阳,而后渤海国的建立、新城之乱、营州之乱使得唐在东北亚的经营愈发困难,最后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一切都毁于一旦。

从真实的历史不难看出,边疆地区的离心倾向永远是存在的,希图一劳永逸无疑是一种美好幻想,经略边陲,维护国家的统一,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流血流汗,一不小心就前功尽弃。

唐在东北亚先胜后败的经略很大一个原因是西部边陲吐蕃的兴起,大非川之战无疑是唐在东面攻守易势的一个节点:经由此战后,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已经直接威胁四川、关中两地,一旦策反突厥,就对唐形成了三面夹击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唐在东北亚地区投入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少,在这种长时间的消耗战中,将领也只能够且战且退,最终放弃。

这些东北亚的人们当然并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