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土桥村孩子,协助朱棣督查!

啪!

宫女太监从御书房内出来。

房门关上。

屋内只剩父子二人。

朱元璋没去御案,走向左侧书架前的书桌。

在书桌后坐下,指了指旁边凳子。

等朱棣坐下后,“咱知道,你心疼妙云丫头,咱和你娘,打天下那会儿,要面对各种尔虞我诈的风浪,也没因操劳而折寿,你们年纪轻轻,担心什么,疼媳妇没错,但也别宠坏了……”

朱棣微微撇嘴,腹诽:‘历史上,母后走的那么早,多半原因,都得归结在伱身上!’

他和老头子都是差不多的性格。

他们这种人。

总会让身边,真正关心他们的人,操心、忧虑……

往往就会导致,真正关心他们的人,都会早早离他们而去。

他们的性格,说白了……克亲人!

他已经意识到了,成婚后,他就一直避开一些事情,一直试着改变。

可老头子,似乎还没意识到。

“算了,咱不说了。”朱元璋见朱棣满脸不耐,气的停下,转移话题:“这次事发突然,胡惟庸准备了很久,应该就在等这个,咱不能处置他的时机,和咱摊牌……”

……

朱棣认真倾听。

暗暗惊讶。

历史脉络,和他所了解的,越来越不同了。

……

“咱虽然承诺过既往不咎,但不代表不杀人,如果抓住想蒙混过关的,你就给咱好好整治……”

“总之就一句话,这回不是走走过场,咱是要你动真格!”

“咱的心思你都了解了,说说你的要求。”

朱棣抬头,“真能提要求?”

朱元璋没好气瞪了眼。

“我督查过程中,你、大哥谁都不能干扰!类似冯胜之事,绝不能再发生。”

“要不然,您还是让其他人去办吧。”

他不想管这些事。

最好,老头子因他狮子大开口,一怒收回任命。

哈哈……

朱元璋仰头爽朗大笑,“别以为爹不知你的小心思!”

混账东西,恐怕就盼着他收回任命。

“你的要求,咱答应了!”

朱棣腹诽,故意露出得逞笑容,“儿臣谢父皇放权,若真有不开眼的,儿臣保准全都揪出来!”

‘咱上当了?’

朱元璋笑容凝滞,瞧着朱棣得逞笑容,一时间,特难受。

吧咂嘴,收起笑容,没好气问:“人员呢?想要什么人,咱都可以给你,据说蒋进忠回来看望你,也可以帮你,夏时敏也可以,宫内只要你看上的人,可以随意挑选。”

朱棣摇头,好笑道:“朝中、宫内,乃至金陵本地读书人,哪个敢真正督查这满朝文武。”

朱元璋微微皱眉。

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事实。

“要锦衣卫配合吗?咱已经命蒋瓛把百官不法案底全都整理好了,随时可以移交你。”

朱棣微微诧异。

有案底,可就好办多了。

摇头,“锦衣卫就不用了,有百官案底就行。”

他不想和锦衣卫产生任何瓜葛。

“至于人员,我要调动,隶属我的亲兵。”

“可以。”朱元璋毫不犹豫点头,这都不需要请示他,大都督府早把专属令牌给这混账了。

他这么谨小慎微。

说白了,还是之前被监视、猜忌,让这混账,对他这个父亲心存隔阂、疑虑。

不敢真正信任他。

哎!

朱元璋默默叹了口气,“这些将士能帮你做事,但他们识字的不多,核查、统计他们做不了吧?”

“我们土桥村孩子可以胜任。”

朱元璋瞪大眼,看朱棣满脸自信,回神,提醒:“他们还是一群孩子!这么大的事情,能做好?”

至于老四的身份,对于这群孩子来说,隐瞒也容易。

不隐瞒。

他也不在意。

其实,他现在,一点儿都不想老四再回土桥村。

留在金陵最好。

可他也不敢擅自做主。

“我认为,我们村的孩子,能胜任核查、统计的任务。”朱棣十分自信。

他教了孩子们很多数术知识。

加减乘除这种简单问题,东旭他们掌握的很好。

这次实在无人可用。

正好,也让孩子们出来见见世面。

至于百官报复?

母后给这些孩子讲过课。

就看哪个不想活了,做这等蠢事。

“另外,我要征用贡院,明远楼作为我们督查办公点,我们村孩子协助期间,每人每天要十文钱报酬,朝廷要包饭食,要……”

朱棣的条件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朱元璋唇角抽抽。

报酬、包饭、书籍……

其实,都不算什么。

拢共也花不了一百两银子。

只是,混账老四这幅乘机占便宜没够的嘴脸,太惹人厌了。

“行了!”

朱元璋黑脸喝止,“咱答应你,占便宜没问题,可你确定,你们村这些孩子,能办好此事?你要明白,这不是儿戏!”

他对此事,十分好奇。那些孩子,进学还不满两年!

就能核查?

统计?

这些事情,搁在朝堂、地方,虽然都是刀笔吏在做。

可一群孩子,已经能胜任这些事?

朱棣笑道:“父皇,不如我们打个赌,要是我们村孩子能做好这件事,接下来我就不赶春闱,或者,你不要求我科举名次,甚至,只要你不到处嘚瑟炫耀就成。”

哼!

朱元璋气哼一声,“哪一个咱都不答应。”

就是炫耀显摆。

他都不会答应。

他迫切等着混账老四考中进士后,宣告天下,他朱元璋的儿子,科举连过四关!

至于土桥村孩子能否胜任?

等孩子来了,试一试就知道了。

瞧着朱棣失落之色一闪而逝,朱元璋笑了,摆手道:“行了,去坤宁宫和你母后说说话,在宫内吃过晚膳后再出宫。”

……

是夜。

朱元璋坐在榻边。

一边脱鞋,一边埋怨:“混账老四是不是有些太宠妙云丫头了?宠坏了,有他好受,这妻子应该尊重,应该疼着,可也不能像他这么惯着……”

马秀英坐在梳妆台前,闻言,扭头,没好气瞪了眼,“妙云丫头不是那种恃宠而骄的孩子,用不着你操心,你最好别在这件事上,多嘴!”

朱元璋脸微黑。

他是一家之长。

一个父亲。

还不能说几句?

算了,反正他就是说,混账肯定也不听。

“土桥村那些孩子,你接触过,他们真能胜任此事?协助老四,办成这么大的事情?”

马秀英梳头动作停顿,摇头,“我就给孩子们上了一次课,了解的并不多,老四既然这么肯定,应该有把握。”

朱元璋撩起被子躺进去,自言自语,“咱倒真要看看,这群孩子,是不是真有这能耐。”

……

阁楼。

徐妙云爬在朱棣身边,脸微红,戳了戳朱棣脸颊,询问:“你和父皇说了什么?晚膳时,我总觉父皇话里有话,可又听不明白。”

“别搭理他,他就是闲的,多管闲事。”

“你要告诉我,我今晚‘主动’还债。”

噗!

朱棣被逗笑,好不容易平缓笑意,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告诉老头子,要是再让你们娘三为我担心,为我操心,我就在春闱,真在籍贯上写,我爹是朱元璋。”

噗!

徐妙云闷在朱棣怀中偷笑。

片刻后,抬头,脸红扑扑看着朱棣,“其实,我一直不好意思说,我自己都感觉,越活越小,越来越幼稚了……”

让雍鸣、祈婳背锅……

诸如此类事情太多了。

成年后,未出嫁前,她就再未做过这么幼稚的事情。

可现在,在四郎身边,做的却越来越多,还乐此不疲。

当然也仅限在四郎身边。

朱棣笑着把人抱住,“这样挺好的,不用改变,等雍鸣、祈婳长大了,他们也得顺着你,宠着你……”

徐妙云情不自禁在脑海描绘这一幕。

忍不住笑了。

那得多幸福?

她现在都已经贪心,想因果纠缠四郎的下辈子。

真如此,她会更贪心的。

……

翌日。

早朝结束。

群臣从奉天殿鱼贯而出。

“朱四郎都从贡院出来了,陛下也没给朱四郎指配人员……”

“难道此事,雷声大雨点小?”

“想什么好事呢!”

“总之,朱四郎无人可用,咱们也容易过关。”

“……”

……

百官乐观议论中。

朱标跟着朱元璋来到御书房,也好奇询问:“父皇,四弟督查百官,准备用什么人?”

朱元璋坐下,笑道:“他的亲兵,还有他们土桥村的孩子。”

啊?

朱标惊呼一声,瞪大眼。

他也见过那些孩子,待人接物,不卑不亢,瞧着的确很优秀,可这么大的事情,这群孩子,真能协助四弟办成?

朱元璋笑着拿起一道折子,“你别看咱,今天,他肯定就会派毛骧回村接孩子,咱也好奇,等孩子们来了,试一试就知道了。”

“对了,你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

……

毛老六带着几名会赶车的徐府家丁出发时。

朱棣要带自己学生,督查百官之事,便在朱元璋授意下传开。

“哈哈!”

“让一群孩子查咱们?”

“朱四郎是无人可用吧!”

……

百官听闻此消息,顿时更加轻松,纷纷嘲弄议论。

左相官房。

胡惟庸关门,指着门外,笑着转身:“恩师,你听听大家都在议论什么?”

走来,一边给李善长斟茶,一边说道:“朱四郎是不是故意让大家放松警惕?还是土桥村这些农家子,真的各个都是神童?”

核查、统计。

虽然是他们不屑于做,刀笔吏做的事情。

可一群孩子也胜任不了!

李善长眉头紧拧。

他知道这群孩子,如果不是方孝孺和朱四郎夫妇沟通。今年童生考试,就能全部通过。

是很优秀。

可考童生,和核查、统计是两码事。

李善长抿了口茶,略作沉吟,提醒:“此事,咱们可以拭目以待,不过,你不要因这群孩子协助朱四郎,就心生摇摆,或许,真有可能是朱四郎故意让大家放松警惕。”

胡惟庸笑笑,“我倒是越来越迫不及待,想看看朱四郎这群学生了!”

……

嗒嗒嗒……

于此同时,一队骑兵,马速很慢,肩扛明黄剑式肩标,整齐排列,出现在金陵城门。

守城将士,目视谭渊领兵进入金陵城,羡慕议论。

“整个金陵城,就人家燕王的亲卫,佩戴肩标!”

“听说,中山侯去了辽东后,辽东也开始全面推行肩标了。”

“太子卫率都没这个待遇……”

“人家这些兄弟本来就是第一波实验肩标的,再说了,就凭人家转进万里,从草原杀回来,人家就有资格!”

……

当谭渊等人出现在金陵城内时,街面上行走匆匆,开始为一日生计忙碌的百姓,顿时被吸引。

纷纷站在街面两边,惊讶议论。

“这是谁的兵?”

“北门迎接燕王凯旋你没去吗?这是燕王的兵,很好认的,看他们肩头的明黄牌牌就行。”

“燕王的兵入城?燕王这是要造反吗?”

“瞎说!肯定不是,可能有什么事情吧。”

……

朱棣的亲兵突然入城,让百姓十分震惊。

大明立国十年。

百姓还是第一次见,除京军、太子卫率,其他兵马进入金陵城。

百姓只知道,这支兵马跟随朱棣从草原凯旋。

并不知,这支兵马,现在就隶属京军。

只是归属朱棣罢了。

这是谭渊等人,第一次以京军,及朱棣亲军身份,出现在金陵城内。

谭渊带着兄弟们,一路经洪武大道,来到朱紫巷。

引得巷内各府家眷,纷纷出来查看。

蓝玉准备动身启程,听闻消息,也来到府门外观看。

嗒嗒嗒……

五百多人,排成五个纵队,牵马从府门前经过。

每个人昂首挺胸,目视前方。

“义父,是一顶一的精锐!”

“要是咱们的兵,就好了。”

……

蓝玉的几个义子,要跟随出征,瞧着眼热,凑到蓝玉身边低声议论。

蓝玉没好气瞪了眼。

他看不出来吗!

他不眼馋吗!

“有本事,你们去把朱四郎干趴下,把这支精锐抢过来!”黑着脸丢下一句话,转身回府去准备。

这几个义子,这次回来后,也该安排了。

以前不懂。

现在懂了。

朱皇帝可以认义子。

他不行!

几个义子讪讪跟着回去。

还是算了。

义父都差点把命丢了。

宋国公冯胜更惨,尸体正在运回金陵途中,冯家人连句牢骚话都不敢发,甚至连丧事都不敢大操大办。

担心其父做过的那些龌龊事,暴露出来。

……

哼!

队伍经过吕府,吕本黑着脸微哼一声,‘朱四郎,我要活着,看你能嚣张几时!’

登上马车,冷冷吩咐:“去东宫!”

……

徐府府门外。

谭渊靠近后,猛地抬手,兄弟们瞬间顿足。

然后他自己就小跑到朱棣身边,“朱先生,咋样,兄弟们精神饱满,没给你丢脸吧?”

早上收到命令后。

他就立刻让兄弟们洗脸,并且把进入京营后,配发的新军服都换上了。

不为别的。

就为给殿下争口气!

被贬咋了!

他们殿下,被贬,一样能带着兄弟们,打下赫赫威名!

朱棣黑着脸。

抬脚就往谭渊的屁股上踹了一脚,指着兄弟们,“我让你入城,没让你骚包!”

他要早知道这群货,这么不着调。

就不会让毛老六顺道去传令,会自己出去。

周浪等人瞧着谭渊挨揍,低头偷笑。

谭渊皮糙肉厚,被踢了脚,嘿嘿笑着,还给自己找理由,“朱先生,咱们这次是督查百官,要是不够威风,可镇不住这些人。”

朱棣瞪了眼。

不得不说,谭渊的歪理,也有几分道理。

而且,事情都让这群混蛋做下了,还能怎么办。

询问:“夫子庙学宫知道吧?”

谭渊忙点头。

“去夫子庙学宫旁的贡院,接下来,我们就在那里办事,去了后,锦衣卫如果派人送东西,就全部接收,记住,别和锦衣卫攀谈,不该说的话,一句也别说!”

目视谭渊等人离开。

朱棣转头看向徐妙云,“这群混账办事不靠谱,我去看看,其实你们就住在泰山家就行,没必要跟着我一起搬去贡院。”

“我也很长时间没见孩子们了……”徐妙云笑笑。

四郎忙起来,肯定不可能天天回这边。

两人团聚才几天,她不想分开。

……

“土桥村孩子!”

吕氏寝宫。

吕本抱着朱允炆,惊呼一声。

吕氏点点头,“太子爷今早早朝结束,回到东宫,这个消息就率从送东宫传开。”

哼!

吕本嘲弄冷哼,“朱四郎无人可用,竟然把他那些乳臭未干的学生都拉来帮忙……”

如此,吕家是不是真的可以瞒报一些。

长子提议时,他否决了。

可现在有些心动。

毕竟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允炆将来要做事,也需要银子。

他这个外公不准备。

难道就靠朱皇帝给皇孙那点俸禄?

“父亲,这是不是朱四郎故意的,就是让所有人轻视?”

吕本嘲弄笑道:“可除了这些乳臭未干黄口小儿外,他还能依靠谁?”

朱四郎在朝中没有根基。

不,在军中,除了那五百人也没有根基。

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朱四郎。

从宫内调人,从外面招人,都不可能没动静。

“所以为父推测,此番,朱四郎大概率只能靠他这些学生,等着看笑话吧。”

……

明天恢复三章,这两章写完,感觉状态回来了。

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