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百姓呼声:朱四郎做宰相!

魏国公府门外。

读书人站在最前面,后面跟着百姓,把徐府府门堵得水泄不通。

若非有一群读书人带头,百姓再好奇,也不敢跑来朱紫巷,当朝国公府门外求证。

徐府管家、家丁站在台阶上,满脸骄傲自豪。

大家都知道,读书人、百姓都是来求证姑爷是不是刚刚被点状元的朱四郎。

管家满脸与有荣焉站出来,对台阶下方,恭敬作揖后,才大声喊话:“各位,这是魏国公府,劳烦各位不要拥堵了。”

“俺们就想知道,朱状元是不是燕王?”

“对,求管家告知。”

……

百姓大喊。

一个读书人站出来,冲管家作揖,“我等与朱状元是同届考生,就是想求证,燕王是否是状元朱四郎,若是燕王能出来,与我等说句话,感激不尽。”

管家满脸为难。

扭头低语:“我去找姑爷,你们在这里看着,不准颐指气使……”

读书人、百姓都是冲姑爷来的。

而他们的一举一动,不但代表徐府,现在还代表姑爷,可不能给姑爷丢脸。

家丁纷纷点头。

……

徐府客堂。

徐达去上朝了。

此刻,家里面只有一群孩子。

朱棣等人凑在客堂内。

“姐夫,为什么不出去见见?”徐增寿带着一丝埋怨询问,“你这样端着架子,有些太过了,人家会背地里,说你高高在上,目空一切……”

徐辉祖含笑瞪了眼,“行了,你还不如直接说,你想跟着姐夫去显摆!”

徐增寿脸不由微红,低头。

好吧,他的确有这个想法。

这会儿,朱紫巷各府,肯定都在观望。

以前,蓝春等人,怎么嘲笑他和二哥来着?

好像说:‘你们阿姐真傻,竟然自嫁一个泥腿子……’

现在只要跟着姐夫出去,在读书人、百姓面前转一圈,定能气死蓝春等人。

可大哥也用不着拆穿吧?

一群人瞧着徐增寿,哄堂大笑……

李渔坐在徐妙云身边,好奇询问:“阿姐,姐夫为什么不去见一见?”

换个人,早出去了!

“姑爷、姑爷……”

徐妙云刚要说话,管家气喘吁吁跑进来,擦着汗,满脸笑容道:“姑爷,外面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都请你出去……”

众人看向朱棣。

“不去!”不等管家说完,朱棣就平静否决,“刘叔,去告诉府外百姓,如果想知道什么,就去向朝廷打听,我没责任回答他们。”

管家笑容凝滞。

姑爷这番话,直白且不近人情。

他要真照搬转达。

百姓私下里,肯定会说姑爷不是。

看来,他只能自己发挥聪明才智,保证姑爷的意思不变,尽可能把话说得漂漂亮亮。

管家应了声,匆匆离开。

朱棣见一群小舅子、小姨子,都看着他。

明显,不懂他为何如此。

“你们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朱棣没好气笑道:“我和外面的人非亲非故,对他们没有任何责任……”

……

“那些读书人来徐府外做什么?百姓接触不到的消息,难道他们也接触不到?”

这些考中举人,冲刺进士的读书人。

以他们的人脉,想打听他的情况,不要太容易了。

“他们来徐府,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冲我大明皇子这个身份而来。”

无非就是想给自己找一条出路罢了。

他不讨厌,但也不愿和这种人打交道。

这种追逐名利,蜂拥而来的人,也会随时蜂拥而去。

“姐夫,百姓呢?”徐辉祖询问:“百姓应该是冲乡土村社而来,为什么不见见?”

朱棣循声看去,“辉祖,听说老头子马上也要安排你去担任一方县令了,借这个机会,我和你多说一句,你未必一定要听从,就全当一个参考,毕竟每个人的处事标准不一样……”

“我为什么要见外面的百姓?”

……

他和外面的百姓,非亲非故。

也不是金陵父母官,现在也不是大明的皇子。

对外面的百姓,没有一点责任义务!

……

百姓如此,无非就是因乡土村社,把他当成过好日子的救世主。

他不是。

也不想当。

他挺自私的。

和他没关系的人,即便见对方遇到困难,也绝不会贸然施以援手。

不属于他的责任,绝不沾身。

……

“信不信,未来,如果有人改变了乡土村社的最初构想,现在捧着我的百姓,就是跟着士绅,骂我骂的最凶一批。”

为了杜绝乡土村社最大的敌人:士绅。

他都把胡惟庸立为标靶。

把士绅入股,搞成一条,不可碰触的禁忌。

往后谁敢倡议,士绅入股乡土村社,就是‘妄图左右皇权’、心存异志!

饶是如此,他也不会天真认为,就万事大吉。

毕竟他只是个臣子。

父皇、大哥、雄英之后,将来的皇帝如何,他不能保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甚至,大哥、雄英做皇帝会如何对待乡土村社,他都不能保证。

他既不想现在被捧着,也不想做什么改变一个时代的伟大人物,这是父皇和大哥的责任。

更不想将来死后,还要被人咒骂。

客堂内,众人沉默……

不久后。

管家折返汇报,府门外读书人和百姓离开,去了洪武门后。

众人又聊了会儿散去。

徐辉祖夫妇回到夫妻二人居住的别院,在院中凉亭坐下。

李渔诧异道:“姐夫今天给人的感觉,好陌生,还特别冰冷……”

刚才,姐夫那番话,给她很大冲击。

和她嫁到徐家。

自己观察,以及听夫君讲述,了解的姐夫,完全不同。

姐夫说自己自私。

自私倒没什么感觉。

试问天下,谁不自私?

很正常嘛。

可姐夫说话时,充盈整个客堂的冷漠,实在太冷了,给人一种,没有怜悯心,不是好人的感觉。

和以往那个,和大家说说笑笑,十分好相处的姐夫,完全不同。

徐辉祖回神,笑道:“你的感觉没错,你以前没见过姐夫这一面,是因为,咱们是他的亲人。”

“土桥村村民呢?”

“在姐夫心中,土桥村乡亲也是亲人。”

……

“你知道,朱紫巷这些人,怎么评价姐夫吗?”

……

皇宫。

御书房。

刘伯温坐在旁侧小凳子上,打量匆匆而来,给朱元璋行礼的蒋瓛。

蒋瓛行礼时,

朱元璋迫不及待问:“朱四郎如何处置徐府外读书人和百姓?”

“禀皇爷,朱四郎没露面,让徐府管家,把人打发来洪武门。”蒋瓛脸色微微苍白。

他伤势还没好。

能行动后,就马上回镇抚司衙门。

就如他猜测的。

杖责五十第二天,就接到升迁锦衣卫指挥使的圣旨。

“混账!”

朱元璋又气又好笑,笑骂一句,吩咐:“去,告诉皇城外百姓,朱四郎就是咱四子朱棣!”

蒋瓛领命离开后。

朱元璋视线转向刘伯温,“他骨子里这种冷漠,有时候,咱都有些怕……”

这种冷漠。

代表着,极致冷静、理智、无情!

外界因素,很难干扰他判断。

一个皇帝,拥有这种发自骨子的冷漠,才能为天下执法!

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清除肮脏龌龊。

但肮脏压过正义,一定是正义的铁拳不够硬!

他的冷漠,是充满波折,艰苦的人生经历,历练出来的。

老四呢?

好像是与生俱来。

……

朱元璋见刘伯温只听不说,顿时索然无味。

其实,他是想让刘伯温分析判断一下,老四和标儿能不能磨合好。

可老滑头,显然不想在这方面发表意见。

气的瞪了眼,随即转移话题,“胡惟庸已经请辞了,他的情况,咱也问过御医,很长时间,不适合为官,得静养,咱想让你接替胡惟庸,担任左相……”

“陛下!”

刘伯温慌张起身就要下跪,“臣年老体衰,难当重任,臣向陛下举荐韩国公……”

李善长权力欲多么重。

多年老相识,他很清楚。

据他所知,这几日,李善长已经在积极运作了。

他都这把年纪,不想和李善长交恶。

哼!

朱元璋哼道,“李善长不在咱考虑之列……”

磨刀计划、乡土村社奠基、为标儿筹备灭元之战等等。

很多大事,都集中在未来几年。

说实话,胡惟庸担任左相,他还真的不放心。

灭元之战的粮草、马匹、兵器筹备事宜。

他就绕开了兵部。

直接秘密命令文忠,在大都督府内操办。

同时让天德协助。

如今,机缘巧合,胡惟庸空出这个位置。

他一定要选一个,一心为公,且有能力的人。

天德、刘伯温、汤和就是最好选择。

刘伯温是首选。

至于李善长,他压根没考虑过。

这个人有才能。

可就是私心私欲太重。

“磨刀计划、乡土村社、灭元之战,任何一件事,都关乎大明,关乎千千万万百姓,你推荐李善长,李善长能以一颗公心,对待这三件事吗?”

“你辅佐咱,打下了天下,却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在建设天下中,没有施展机会,你就甘心……”

……

刘伯温听朱元璋又是大义压人。

又是激将。

不由苦笑。

要说,大明立国后,他有没有想过当宰相,施展才华?

当然想过!

只是,当时他的名声太大了点。

大明刚立国,外有北元,内部因利益,迅速瓦解。

皇帝如履薄冰,无论如何都不敢用他。

他和中山侯汤和都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朱皇帝压着他们时,也甘之如饴接受。

可如今都这个年纪了……

朱元璋见刘伯温面露犹豫之色,直接霸道命令:“你做好准备,胡惟庸第三次请辞,咱就会答应,然后任命你为宰相!”“臣遵旨。”

刘伯温神色复杂领命。

未来几年,绝对不平静。

磨刀计划、乡土村社奠基、太子北征灭元之战……

单拿出一件事,都很复杂。

如今,三件事,陆续在未来几年发生,并且还叠加发生。

他这个年纪,能不能活着退下来,恐怕只有天知道……

……

就当朱元璋说服刘伯温,敲定宰相之事时。

蒋瓛也出现在皇城上。

目视所及,读书人、百姓乌泱泱一片。

‘现在就如此,不再低调、忍让的朱四郎,未来会如何?’

心中念头一闪而逝。

他现在不敢有任何小动作。

皇爷下次的处罚,就是要他的命。

朱四郎只能留给胡惟庸、吕本这些人了。

等他们成功捧杀朱四郎,他趁机除掉毛阿六。

……

收敛思绪,转头,吩咐:“敲鼓让百姓安静。”

咚咚咚……

把总领命后,很快城头响起鼓声。

嘈杂声瞬间落下。

一双双眼睛,注意到蒋瓛,紧紧盯着。

蒋瓛深深吸气,鼓足气力,大声道:“状元朱四郎就是被贬的四皇子,燕王朱棣!”

靠近城墙的读书人、百姓瞬间愣怔。

下一秒,哗然!

“是燕王!”

“真是燕王!”

“朱状元是燕王!”

“转战万里凯旋,和连续冲刺科举,考中状元,并且提出竞拍包税和乡土村社的,都是一个人,都是燕王!”

“燕王能文能武!”

……

蒋瓛耳闻百姓激动欢呼,脸微微变白,‘这就是朱四郎如今的威望?他那么冷漠对待徐府外百姓,为何没影响?为什么!’

太可怕了。

下面的欢呼,让人感到害怕!

这些百姓都是些蠢货!他们知道,朱四郎的冷漠吗?

六部官衙。

欢呼声传入。

百官纷纷神色凝重走出官房,三三五五凑在一起,屏息凝神,竖耳倾听。

片刻后,眼神惊骇对视。

……

御书房,朱元璋、刘伯温也被惊动,走到门口。

朱元璋竖耳倾听,听不到具体内容,可欢呼声却能听得出,嘴角情不自禁向两侧咧开。

刘伯温没朱元璋这般乐观。

余光瞥视朱元璋,眼底闪过浓浓忧虑。

大明的未来,他竟然看不透了。

……

当天,整个金陵轰动。

属实消息太劲爆了。

燕王朱棣,去年带领一千将士,在北元二十万骑兵集群,合击共剿中,转战万里,带回传国玉玺,俘获北元王妃、促使高丽抛弃北元,向朝廷称臣纳贡。

前些时候,又传来,北元老可汗,也死了。

听说,北元老可汗本来能多活些时日。

可去年燕王杀穿整个草原,这位老可汗气的吐血,病情加重……

朱四郎则连续冲刺科举,还成功考取状元,太子爷铁腕推行的竞拍包税,朱四郎才是首倡者。

朝廷马上要推行的乡土村社,也是朱四郎首先做起来,被朝廷注意到……

做出这些大事之人……

竟是同一人!

燕王朱棣,能文能武,文治武功优秀的令人震惊!

……

当胡惟庸第二次请辞消息传开后。

几乎无人议论胡惟庸。

反倒是关于朱棣的热议,又被推向另一个**。

“左相位置空出来,俺支持燕王做左相。”

“燕王能文能武,担任左相,合适!”

“燕王担任左相?太子能答应吗?当初燕王被贬为庶人,就是因为喊出争储夺嫡。”

“俺不管,俺只知道,燕王担任左相,会严惩百官,燕王武能纵横草原,文能提出竞拍包税、乡土村社,燕王担任左相,咱们老百姓,一定受益!”

……

议论中,议论内容,渐渐变味儿。

朝中百官敏锐察觉。

一股暗流随即汹涌起伏。

……

徐府。

沐英站在府门台阶下,仰头看着,深吸一口气,提步沿阶而上,来到府门外,递上拜帖,“帮忙把这份拜帖,转交给你家姑爷。”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