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二十章 朱棣返京!金陵暗夜沸腾!

可曾婚配?

张武微微愣怔,脸上露出羞赧之色……

十**岁,尚未成婚,太丢脸了!

“卑职家穷,尚未成婚。”嗫嗫嚅嚅说完后,头低的更低了。

朱元璋微微愣怔。

有些惭愧。

张武是他的臣民,却因家穷没成婚,这就是他这个皇帝没做好。

虽然这个实诚小子的话,让他脸上没光,但他也没因此而生气。

相反还很高兴。

他知道,张武并非打他脸。

只是实诚。

到了他如今这个位置,肯和他说句实话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

收敛思绪,笑问:“咱给你指一门婚事,你愿意吗?”

啊?

张武错愕抬头,呆呆看着朱元璋。

回神后,意识到适才行为大不敬,忙低头,“陛下指婚,草民愿意!”

噗!

马秀英听到身后笑声,含笑转头。

明霞俏脸瞬间微红,羞涩低头。

朱元璋撇头看了眼明霞,故意笑言:“咱给你指配的这桩婚事,女方长得很丑,年纪也有些大了……”

明霞大眼睛睁的圆溜溜,很受伤害。

她是年龄有点大了。

都二十了。

可不丑啊!

能服侍娘娘,不说长相要赏心悦目,至少不会让娘娘看着难受吧?

眼神余光看向张武……

“张武,这个女子的大体情况你都了解了,还愿意接受咱指婚吗?不愿意,可以拒绝,咱不勉强……”

“陛下指婚,草民愿意!”张武忙回答,微微抬头,“陛下,这个女子丑无所谓,年纪大点也无所谓,草民能问问,她人怎么样吗?心地善良吗?孝顺吗?草民家里穷……”

马秀英微微颔首。

这实诚小将不错。

重八故意不提明霞性格,说了一堆外貌缺点。

其实就是考验张武。

张武通过考验了。

能问出,是否心地善良、孝顺……

足以证明,张武内在也是这样一个人。

把明霞托付给张武,或许短时间内,张武无法给明霞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

但肯定会用心对待明霞。

“愿不愿意?”马秀英含笑看着明霞。

明霞耳朵都红了,像只鹧鸪鸟,低头缩着脖子,哽咽:“婢子还想服侍娘娘……”

她本是战乱中的孤儿。

大明立国后,被送入宫中学习调教,上一任服侍娘娘的姐姐,放出宫嫁给毛骧后。

就被娘娘选中。

她从未想过,她这样一个孤儿出嫁。

皇爷、娘娘还会浪费时间,考验观察张武。

张武错愕转头,‘陛下指婚的对象,是皇后娘娘身边贴身侍女?’

张武傻眼了。

“你还能跟我一辈子不成?”马秀英瞪了眼,转头,就见张武呆傻模样,起身,拉着明霞的手,来到张武面前。

让张武起来后。

笑着说道:“明霞比你还大一岁,跟在我身边七八年了,说是我半个闺女也不为过……”

女儿们,也没人像明霞这样,寸步不离照顾她的起居,关心她的喜怒哀乐,替她打抱不平,因她高兴而高兴……

……

“陛下做主,把明霞许配给你,往后要好好待明霞。”

“娘娘,我……我……”张武支支吾吾,紧张的不知该说什么。

陛下说过的,是个年纪大,长得丑,但心地善良,孝顺的女子。

可现在……

竟然是皇后娘娘的贴身侍女。

明霞低着头,他看不清容貌,可怎么看,都不丑。

他就是再没见识,也明白,想明霞这种能伺候皇后娘娘的女子,才艺学识,肯定不比那些士绅家女子差……

不!

一定比那些士绅家女子更优秀!

他跟殿下都学会了很多。

何况明霞呢!

肯定跟皇后娘娘学会了很多。

陛下就是把明霞指配给金陵城权贵之家,当大妇,权贵们肯定都十分乐意。

他何德何能?

“陛下……草民……草民……”张武转向朱元璋,求助。

他配不上。

哼!

朱元璋微哼,脸色变冷,“怎么,瞧不上明霞?”

“不不不……是草民配不上……”张武噗通跪倒,连连摇头。

朱元璋瞧着,不由笑了。

马秀英瞪了眼。

亲自把张武扶起,笑着安抚,“你地位虽然低微,可你身上有更高贵的东西,我和陛下把明霞许配给你,不是因为任何人,也与我们家老四无关,就是认为你值得,我们把明霞托付给你……”

如果说,未见张武之初。

她同意见见,还是因老四欣赏张武。

那现在,她就是单纯欣赏张武。

……

张武稀里糊涂,迷迷糊糊,跟着小太监从皇宫内出来。

小太监笑着把一把钥匙递给张武。

“张总旗,这是娘娘早给明霞置办的嫁妆……你可要好好对明霞,不然,咱们这些宫里腌臜之人,一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张武怔怔点头。从这位公公的警告就能看出。

明霞姑娘在宫内人缘很不错。

这更能证明明霞姑娘很优秀,而他……

小太监笑着郑重一拜后,转身离开。

“发什么呆!”

一只手拍在肩头,身后传来声音时,张武才回神。

转头,就见谭渊、周浪双手环臂,似笑非笑站在身后。

周浪瞥了眼谭渊,故意炫耀显摆,“张武这种表情我太了解了,当初咱们凯旋,皇后娘娘召见我,还请我吃御膳,出来后,我就这幅模样……”

谭渊嘴角狠狠抽抽,捏了捏拳头。

江宁县不产好人!

一个蒋进忠,一个周浪!

简直就是江宁县的败类代表!

谭渊懒得搭理周浪,见张武呆呆的,注意到张武手中钥匙。

一把勾住张武脖子。

努了努嘴,示意道:“这把钥匙是怎么回事,我们可都看到了,是一位公公给你的!”

张武脸瞬间通红,低头,低声道:“嫁妆……”

周浪、谭渊瞬间瞪大眼。

周浪从另一面,一把勾住张武脖子,“什么嫁妆,你小子,快把话说清楚!”

“对,快把话说清楚……”

两人一左一右,勾肩搭背拉着张武,一边远离洪武门,一边询问。

张武头更低了几分,“陛下赐婚,把皇后娘娘身边,明霞姑娘……”

“明霞姑娘!”

“好小子!你走什么狗屎运了!”

……

惊呼声传出。

洪武门上值守的禁军将士,远远看着三人勾肩搭背离开。

凑到把总面前。

“把总,听说谭镇抚他们,要跟着殿下去福建了?”

“他们的感情可真好……”

“能不好吗,被二十万骑兵集群合击共剿,这种艰难险阻,厮杀出来的感情,不好才怪!”

……

朱元璋赐婚的消息,尚未传开。

土桥村。

几日准备后,一切事情都准备妥当。

朱棣和徐妙云依旧把户籍,留在了土桥村。

两人都不想迁离这里。

每年分红产生的钱财,在朱棣坚持下,作为土桥村‘教育基金’存起来,往后雇佣先生。

因为此事,八叔等人还提议。

除了村建义仓外。

另外再建一个村属学仓。

每年拿出一点粮食存起来,这部分收益,加上朱棣一家分红收益,作为土桥村孩子的未来‘教育基金’。

乡亲们一致同意。

朱棣、徐妙云目睹这一切时。

都不由笑了。

也彻底放心了。

土桥村乡亲已经能很好的运作乡土村社了。

并且因为跟着朱棣去外面闯荡了几次,加上朱棣的引导,又有杨八叔这种,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当过兵,打过仗的人。

乡亲的眼光、见识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

出发回金陵前一夜。

朱棣、徐妙云把两个小家伙交给毛老六。

在漫天星月下,重新返回篱笆小院。

两人来到杏树下。

徐妙云摘了颗青杏儿,擦了擦,笑着递给朱棣,朱棣张嘴吃下去。

徐妙云又给自己摘了颗。

嘶!

咀嚼刹那,酸的忍不住倒吸气。

朱棣瞧徐妙云俏脸都皱在一起,不由笑了,“记不记得,前年这个时节,雨夜晚上,你给我煮酒……”

酒都温热了。

妙云神秘兮兮,撑着油伞跑出院中。

在他诧异重视中,折返回屋。

摊开手,手中攥着几颗青杏儿。

他第一次尝试,青杏儿煮酒。

徐妙云俏脸微红。

那夜,后面还发生了点事。

喝了点酒。

貌似她比较大胆。

莞尔一笑,两人推门入小屋。

灯烛亮起……

灶台、水培箱架子、床榻、窗前小桌……

呈现映入眼帘。

两人在这间泥坯小屋,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历历在目。

徐妙云抬头,“等咱们在东番定居后,就仿照这里,在建一个一模一样的好吗?”

她真想把小屋和旁边新盖的房子都搬走。

可惜,这是天方夜谭。

往后,乡亲们若是跟着他们也走了。

新来者,肯定不会维护这里。

甚至,新朝为了抹除他们的痕迹,还会直接推倒她和四郎居住过的地方。

这不是没有可能。

以前,妙音说,等她和四郎老了,孩子们都长大了,大家再回这个小院。

她要给大家再画一副画。

恐怕是不可能实现了。

至少,在这个小院,大概率是无法实现了。

朱棣知道徐妙云心思,笑着点点头:“行,到了东番,我亲自动手,一定在建一个一模一样的!”

话中,双手掐住盈盈一握的小腰。

徐妙云条件反射剪刀腿盘腰。

挂在朱棣身上时,才意识到。

脸通红低头,好丢人!

她都成习惯了!

朱棣笑着,抱着徐妙云来到窗前小桌。

……

片刻后,两人从小屋内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徐妙云不停给朱棣擦拭唇角朱红。

朱棣唇角笑意始终不断。

自从上次高丽使节来访,他参加午朝发生那件社死事情后。

妙云就特别谨慎。

“别擦了,再擦,我嘴都秃噜皮了,这大晚上的,就是不擦,也没人能看到。”

……

从小屋出来。

两人又去了田里,夏季的田间,各种虫鸣声不绝,风吹过,伴随着禾苗芬芳,格外美。

……

翌日。

五更天。

孩子们晨诵声中,两人在屋中醒来。

……

日头升起时。

孩子们背着包袱,与父母告别,整整齐齐坐在一辆辆板车上。

朱棣看着乡亲们,“八叔,大家放心吧,我和大丫肯定照顾好孩子们……”

“四郎,孩子交给你,俺们放心!”八叔瞪了眼,打断朱棣的话。

然后转身,从后面八婶手中接过一匹布,“四郎,这些布都是去年,咱们村儿,织出最好的布……”

品质,超过了江浙地区的中等布。

几乎达到了上等布。

这些布,都是挑选最好的棉花,集中村里手艺最好几个女人织的。

本来是给四郎考中进士的礼物。

……

“叔伯婶子没什么能耐,就这点心意,你们带上,别跟叔伯推辞,不然,我们可生气了!”

朱棣、徐妙云对视一眼。

看着八婶儿、四婶儿等人手中捧着的布。

朱棣含笑点头,“行,我们不推辞。”

……

和八叔等人说了会儿话后。

朱棣来到夏时敏面前,“夏大哥,往后我们不在,咱们村儿,就靠你关照了。”

“放心吧,我也是土桥村人。”夏时敏拍胸脯保证。

……

“东旭、东升,好好听师傅师娘的话!”

“爹娘,照顾好自己!”

“四郎、大丫,等雍鸣、祈婳长大点,记得带他们回来,看看咱们村儿!”

……

在乡亲们呼喊招手中。

十几辆马车渐行渐远。

途中。

经过江宁县时,朱棣、徐妙云去王记药铺看望了春晓、民丰,两个小家伙最难受。

其他人都能跟着师傅、师娘去福建。

他们医术还没学成,不能跟师傅、师娘离开。

午后。

车队刚从江宁县出来不久,“四郎……”

朱棣听到声音,转头,然后顺着徐妙云视线,看向前方……

方孝孺站在官道旁……

朱棣让八叔等人,赶车继续往前走。

他和徐妙云则在经过方孝孺身边时停下马车。

方孝孺看着朱棣、徐妙云。

作为太子心腹。

朱四郎夫妇为何离开金陵,前往福建,他多少也知道一些。

说实话,最早开始,他和东宫所有同僚一样。

都认为朱四郎野心勃勃。

后来接近朱四郎,她发现朱四郎并无争储夺嫡之心。

再到后来,来到江宁县……

去岁又跑去土桥村,和徐家小公爷一起蹲点,参加土桥村乡土村社秋收一系列事情。

他挺佩服朱四郎。

以前,他都没干过这些农活。

而朱四郎不但干了,还能干得很好,并且还提出了乡土村社这样一个,足以改变历史的构想。

别说朱四郎没有争储夺嫡之心。

就算有。

这样一个人,也值得尊重。

方孝孺收起繁复思绪,郑重一拜:“方希直祝朱状元,在建安县,再建一个更大,惠及百姓更多的土桥村!”

朱棣不由笑了。

方孝孺也不讨人厌。

历史上,杀他,大概率也是不得不为。

“祝福收下了,也希望你方希直把江宁县,建设成一个乡土村社样板县、典型县,我们可以比一比……土桥村乡亲们,如果遇到困难,还希望你能搭把手。”

方孝孺起身,笑了,点头,“那我可占便宜了,你朱状元可是给我打了一个好底子。”

现如今,土桥村周边村子,都开始效仿土桥村了。

给他三年时间。

他有信心,把江宁县建设成乡土村社的典范县。

任何事情都是开局难。

这便宜,他可占大了。

至于关照土桥村,这更不是问题。

他去土桥村蹲点,还吃过土桥村的饭。

只要是合情合理范围内,他肯定会关照。

双方又聊了会。

临别时。

方孝孺低声问:“小祈婳、小雍鸣出生,我从你们夫妻小账上除名后,没有再被你们记小账吧?”

噗!

徐妙云抱着两小家伙已经上了板车,闻声,不由被逗笑。

朱棣似笑非笑看了眼方孝孺。

“你猜!”

哈哈……

话罢,爽朗大笑,坐在车辕上,轻轻挥鞭,大黄哞了一声,冲方孝孺甩了甩尾巴,启动。

“到底有没有?”

方孝孺一张脸紧拧着,盯着朱棣一家四口走远,小声嘀咕。

反正他决定了。

惹谁,都不惹这小夫妻两!

临近傍晚。朱棣、徐妙云在金陵城外,赶上八叔等人。

众人都凑在城门外。

夫妻二人不由有些好奇。

“我好像看到张武了,可又感觉不像。”徐妙云小声狐疑。

“有吗?”

朱棣狐疑。

赶着马车靠近后。

谭渊、周浪把张武推出来。

张武羞赧低着头,像个毛手毛脚新郎官儿。

不!

就是新郎官儿!

身上穿的衣服,分明就是成婚才会穿的。

两人抱着两小家伙下车。

朱棣打量着张武,错愕询问:“张武,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穿成这样子,看样子,像是要成婚?”

哈哈……

谭渊、周浪等人瞬间大笑。

“朱先生,这小子就是成婚,就等你们回来了!”

朱棣、徐妙云更加错愕了。

朱棣笑问,“张武,说说,哪家姑娘。”

“朱先生,是明霞姑娘,陛下指婚……”张武害羞,极低的声音传出。

‘我们不在这几天,都发生了什么?’

朱棣、徐妙云惊讶对视。

随即,朱棣笑着,不轻不重在张武肩头来了一拳,“行啊,你这是捡到宝了!”

明霞这小姑娘,能被母后选中,本来就优秀。

又跟在母后身边,耳濡目染学习了七八年。

张武能娶到明霞,绝对一辈子受益无穷!

城门处。

朱棣、徐妙云惊讶之余,替张武高兴。

殊不知,消息在临近天黑前,突然在宫内传开。

整个金陵城权贵也被惊呆,同时,瞬间沸腾……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