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学习燕王!

远处,海盗在整顿溃退的溃兵。

城头,将士们欢呼声落下后,也开始抓紧救治被海盗箭矢射中的同袍。

不过这一战,被城下箭矢射中的同袍并不多。

一直守在云梯附近的将士,只有一组五人。

大部分将士,都站在靠城内一侧墙头,三五一组,随时增援。

敌军靠近城下时,弓箭手只能射中,站在靠城外一侧,守着云梯的袍泽。

……

嗒嗒嗒……

朱棣在安抚受伤将士时,急促脚步声中,身后传来声音:“殿下,沈将军派人来了。”

朱棣错愕。

转身……

跟随亲兵兄弟赶来的将士,忙捶胸行礼,“卑职拜见殿下,沈将军……”

徐辉祖听到动静赶来。

听闻沈仁赶往镇东卫,会尽快出兵的消息,不由惊的瞪大眼睛。

沈仁中邪了?

之前恨不得求姐夫,千万别靠近他。

现在上赶着出兵帮忙。

还要把倭寇的两百艘战船全都截留下来,送给姐夫?

有了这两百艘战船,再从福建就地招募一些善驾船的青壮,直接把海防就地转化为水兵。

姐夫就能拥有一支,两百艘战船的水军了!

训练一段时间。

凭这点力量,称霸四海是说大话。

但也能成为,大海之上,最强势力之一!

据说,陈祖义战船也不过三四百艘罢了。

……

朱棣等沈仁亲兵说完,笑着感谢:“多谢沈将军增援,不过,回去转告沈将军,希望沈将军慢一点行军……”

沈仁亲兵惊的张嘴。

燕王要独自坚守闽县三天?

三天后,才准自家将军封锁闽江水道?

亲兵余光往城外倭寇阵列方向看去,‘倭寇近万人,燕王竟想凭借一千五百人,坚守三天?’

亲兵虽然不清楚朱棣为何如此。

可还是领命匆匆离开。

亲兵一走,徐辉祖就忍不住了,“姐夫,我们为什么要独自坚守三天?”

一旦倭寇分兵攻打其他三面城墙,他们就十分凶险。

现在的情况,援兵越早越好吧?

朱棣摇头,“沈仁即便现在已经到了镇东卫,也不可能现在就来,但倭寇很快就会分兵攻城。”

“所以,我们能不能守住,靠不上沈仁的援兵。”

……

镇东卫只有一个卫。

即便全军出动,也只有6500人。

一旦封锁闽江,陈祖义横亘在闽江入海口的大军,必然要进攻沈仁。

同时,城外的倭寇一旦知晓沈仁参战,必不敢再攻闽县,会仓皇撤退。

单凭他手中的一千五百兵力,再加镇东卫一卫人马,根本不足以将登上闽县的八千倭寇全都留下。

……

“所以,我们坚守三天,打三天,最大限度消耗城外倭寇,接下来收官之战,才能全歼登岸倭寇!”

徐辉祖暗暗吸气。

姐夫是给点颜色就开染坊。

之前谋求让倭寇损失惨重自行退兵。

现在倒好,竟然谋划,全歼登陆倭寇。

胆子是不是太大了点?

朱棣并不知徐辉祖腹诽,转头,“张武,马上派兄弟从南门出城,找到谭渊,告诉他,只要咱们能坚持住,他就不准动,给我藏好了!”

谭渊在南门五里外一片林中隐藏。

原计划,一旦倭寇分兵攻城,攻城期间,突然发起奔袭,予以倭寇再一次沉重打击。

可现在,他准备把谭渊这股力量藏起来。

让倭寇误以为,他所部亲兵,也在城内参与守城。

一旦沈仁封锁闽江。

倭寇仓皇逃窜时。

谭渊部出其不意奔袭掩杀,可以发挥更大战果。

咚咚咚……

张武领命离开时,城外,鼓声响起。

倭寇分兵了!

两支各两千人倭寇、海盗,分别往北南、南门而去。

朱棣暗暗深吸一口气,“辉祖,去传令东门李渔,往南北两门各增援五十兄弟,通知城内,谭渊给我留下的五十兄弟,分别去南北两门!”

徐辉祖领命后,就匆匆离开。

他很清楚,最大的考验,马上就要开始了。

挡住这一波攻击。

倭寇最猛的进攻势头就挡住了。

片刻后。

闽县城头又一次响起喊杀声。

“南北两门也传来喊杀声!”

“倭寇三面围城了!”

“老爷,闽县就一千五百守兵,听说倭寇有一万人,怎么可能守住,咱们从东门逃吧?”

“逃?徐小公爷发妻,亲自披甲坐镇东门!她会让咱们出城?燕王说了,守城期间,乱城中人心者,就算他战败,事后都要杀人!”

……

当南门、北门、西门三面响起喊杀声时。

本来就紧张的闽县士绅、百姓,瞬间坐卧不宁,恐慌不安。

……

南门。

一里外,一个小山包上。

谭渊带着几名把总站在马背上眺望。

目睹倭寇突破,登上城头,三五为一组的海防士卒,慌乱奔冲增援,可倭寇却在不断扩大登城点。几人全都面露焦急。

一名把总怒骂:“海防上这些废物,怎么这么简单的战术都做不好!”

把兵力,分为若干个小的团体。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兵力不足时。

可以让有效的兵力,投射到最危险的地方。

如果不这样做。

按照朝廷原本的军制。

一个小旗带10个兵。

本来,有些云梯,5个兵就能守住。

兵力富裕的情况,用十个当然没问题,更保险。

可兵力不足的情况,就是浪费,如果十个兵,分两组。

空余的一组,就能投射到,更需要兵力的云梯附近。

很简单的战术。

殿下早以原来的小旗为单位,分好了组。

每组都是熟人,选出来的也都是在本小旗内,有威信的。

殿下安排的如此详细,可这些废物,临战中,竟然像无头苍蝇一样。

谭渊紧盯城墙,看张武带着五六个兄弟冲杀过去,总算把倭寇在城头的扩张势头压住,海防士卒渐渐稳定,这才说道:“海防好些年没打仗了,而且,咱们觉得简单,是因为殿下早让咱们这样训练,咱们刚开始,不也是乱糟糟嘛……”

从金陵离开。

一路耗时三个多月赶往福建途中。

沿途殿下就给他们进行分组。

以五人五马为一个兵力单位。

模拟演练,战场奔杀中,若干个兵力单位,任意组合,投射兵力。

刚开始,他们也做不好。

直到后来,慢慢演练,才渐渐适应。

当然,骑兵五人为一组,战场进行任意匹配组合,进行有效的兵力投射。

难度比步兵更大。

这要求,每一个骑兵都有十分娴熟的马术才行。

好在,他们这群人,跟随殿下转战草原时,不知累死了多少战马,练出了一身好骑术。

“赶下去了!张武好样的!”

突然,有人惊呼,打断谭渊思绪。

谭渊凝神看向城头,目睹张武一刀砍杀最后一个倭寇,彻底肃清倭寇占据的登城点,不由笑了。

这小子,真正成长起来了。

不枉皇爷、娘娘把明霞姑娘许给他。

这一天。

南北两门,险象生还。

好几次,朱棣迫不得已,一边硬抗陈部精锐猛攻,从西门抽调援兵,增援南北两门。

虽然凶险,可到底守住了。

一天时间,倭寇几乎连番进攻。

在火药罐的轰炸中,丢下两千多具尸体,临近天黑前,悻悻收兵,退回下午开始修建的大营内。

起初,陈寿根本没有修建营寨的打算。

陈寿打定主意,要在闽县县城庆功。

可午后,越打,陈寿信心越弱,才开始修建大营。

……

倭寇大营。

也没什么营帐。

海盗从不准备这些东西。

一群群倭寇,凑在一堆堆篝火附近,从闽江登岸时的轻松早消失不见,取而代之,则是满脸凝重。

最中间一堆篝火旁。

陈寿为首的首领们,在火光映照中,默默吃着干硬的饼子。

琢磨着,为何兵力优势这么明显,明明,整个闽县城防,一直就摇摇欲坠,可怎么就打不下!

啃不动!

咬不烂!

“谁能说说,为何明四皇子的城防,明明一直摇摇欲坠,怎么就不倒?”池田恒兴突然开口,目光看向其他首领。

这个问题他想不通。

他们伊丹池田家,若是有这种防守能力,那可就太好了!

神田孝信嘴唇动动,话到嘴边,又咽下去。

他看出点门道。

可为何要告诉池田家呢?

虽然两家在国内算是盟友。

可若是神田家,能借助这种战术法子,增强实力,或许大阪神田家,可以扩张得到更大疆域!

“其实并不难理解。”

陈寿打断神田孝信思绪,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地上比划,“我观察了,明四皇子城头兵力,一般以三人、五人为一组,只要三个人能守住的地方,他就不浪费一个兵力!”

“若是凶险的地方,他就能随即,把一个个三五一组预备兵力,进行组合,迅速投射道最凶险的地方,以局部兵力,压倒性优势,迅速解决最凶险处危机……”

这种战术。

过往从来没有过。

肯定是明四皇子独创!

不得不承认。

他不如明四皇子。

这种战术,特别适合马六甲的密林作战!

他若是早懂这种战术,和土邦争夺土地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就能抢夺更多土地!

“不止如此。”神田孝信见陈寿已经把最大的秘密说了,也不隐瞒了,“还特别考验领兵之人,对战局变化的敏锐捕捉,西门,明四皇子要面对陈将军的精锐,还能增援南北两门,但南北两门领兵将领……”

神田孝信话音戛然而止。

南北两门的将领,对战局变化的确不够敏锐。

但正在迅速适应成熟。

今天越往后,他们打的越艰难。起初,还能登上城头,扩大登城点。

可后来,越来越难了。

明天恐怕更不好打!

“陈将军,要不,我们请陈首领增援吧?”一名中原海盗,低着头,小声提议,也看不清脸色。

陈寿、神田孝信等人脸色瞬变。

再增援,就得梁道明等人增援。

当初约定,虽说他们打头阵,梁道明随后跟进,战利品全归他们。

可其实,说直白点就是梁道明等人不参与,只是跟着来,壮壮声势。

打仗的事情,全都得靠他们。

如果梁道明增援。

将来闽县的财富,梁道明是不是也要分一份?

梁道明势力大,分润时,必然也要分最大份。

各家今天损失这么惨重,最后被梁道明分走最大份?

绝不行!

陈寿到不考虑财货。

更多在考虑尊严。

他陈家两千披挂铁甲的精锐,竟然打不下小小闽县,还要梁道明增援。

此番,父亲展示力量,建立绝对威望的计划,就彻底泡汤了。

想到这里,陈寿当即开口:“咱们损失惨重,朱四郎就没损失?他这种战术,是极其高效的利用了兵力,可随着损失扩大,他这个战术,终究也有支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始终占据兵力优势,最终胜利肯定是我们。

我们距离胜利已经很近,且已经付出这么大代价,现在让梁道明、吕珍等人插手,将来拿走至少一半财货,你们当真愿意?”

陈寿是懂人心的。

这话说到每个人心坎。

“我们自己干!”

“胜利就在眼前,已经走了九十九步,这个时候,绝不能让梁道明插手!”

……

众人纷纷附同。

陈寿暗暗松了口气。

目光看向火光通明的城头,‘明四皇子,你很优秀,但我耗也要耗死你!’

两千精锐。

最值钱的是盔甲。

只要打下闽县。

就能去城下,扒下战死士卒的盔甲。

离开闽县时,劫掠一批青壮,回去训练一年半载,又是一支陈家精锐!

哪怕这两千人死光也没什么。

只要在明军增援赶来前,打下闽县就行!

……

城头。

朱棣巡视来到北门。

徐辉祖匆匆赶来,汇报道:“姐夫,今天战死三百多……”

话中,徐辉祖肉疼的唇角直抽搐。

拢共也就一千五百人。

一天战死三百多!

朱棣脸色毫无波澜,吩咐:“给今天配合咱们作战的青皮混子发盔甲和武器,明天,每五人为一组,让他们守在云梯前,身后站一名老兵督战,后退者,杀!”

“把城内抓捕的其他青壮带上城头,这些人,也练了几天,让他们扔火药罐。”

这段时间没少抓住闹事的人。

有城内的青皮混子。

士绅家受不了管束的少爷们。

也有入城后,趁机闹事的农村无赖。

六七百人,全都押解在县衙,做各种练习。

同时,也在出高饷,征召城内悍勇之士。

当然,闹事的排在最前面。

运气好,活下来后,他会直接编入自己即将成立的私兵中。

让他们为中原去海外开疆拓土,光荣的死在战场上。

战死了,免除他们军事管控期间所犯之罪。

如果最后还能活下来,他荣耀,他们也跟着享受荣耀。

往后如果再犯事。

那就直接清洗掉。

……

徐辉祖偷偷看着朱棣,暗暗咂舌,现在的姐夫,他是即敬又畏。

也就对身边的亲人、朋友才会展现人情味。

其他时候,越来越冷漠了。

当然,他也很崇拜。

反正,如果没有姐夫。

他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还把闽县管的井井有条,并且还守住闽县。

至于那些在姐夫眼中,可有可无的青皮无赖,他也不在乎。

就是站在姐夫身边,有些冷。

收敛思绪,忙说道:“我这就去安排。”

……

这一夜。

注定不平静。

陈祖义旗舰。

经过改装,十分奢华的船舱房间内。

陈祖义手握着陈寿派人送来的信,脸色十分难看。

八千人打一千五百人,优势在他们。

竟然还能打的这么稀烂!

“首领,不是少将军无能,而是明四皇子太厉害。”陈祖义心腹开口劝说:“明四皇子这种战术,十分高明,咱们故土的各种兵书,属下都读过,从未有人用过如此战术,这是明四皇子独创……”

陈祖义脸色渐渐缓和。

这一战,长子学到这个战术,已经价值千金。

即便现在收兵,都值了!

而且长子信中也信心十足说了应对办法。

最笨拙的消耗战!

明四皇子的战术,本质就是把有限兵力运用到极限。

消耗下去。

明四皇子最先坚持不住。

只要能打下闽县,哪怕八千人损失六千人也无妨。

打下闽县,丢在闽县城墙下盔甲全能找回来,从闽县劫掠一批青壮,训练一半年,送去和马六甲那些土邦打几仗,就又是精锐。最主要,长子信中提及。

此番跟随的海盗,损失惨重,他们陈家就能趁机收买吞并了!

他们陈家损失得起。

此番跟随的其他海盗,可损失不起!

现在利益迷晕了这些人的眼睛。

等将来……

陈祖义唇角冷笑一闪而逝,“把消息压住,不要让梁道明等人知道,派人去通知陈寿,按照他的计划做吧!”

……

“什么?燕王让我们不要急着增援?”

福清前往闽县官道上。

镇东卫指挥使,听闻沈仁亲兵汇报后,忍不住惊呼,喃呢,“这位到底是艺高人胆大,还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可是八千倭寇!他只有一千五百人!”

朱棣虽未向亲兵透露,为何要如此。

沈仁略微琢磨,就看透了。

眼中惊讶之色一闪而逝,唇角浮现笑容,“人家是艺高人胆大,这是要在闽县最大可能消耗倭寇兵力,为全歼倭寇做准备。”

话中,沈仁看向亲兵,好奇询问:“有没有观察,燕王如何在城头安排兵力?”

“属下看到一些奇怪现象,燕王把兵力,以三人、五人不等分为一组……”

啪!

“妙!妙!妙!”

某刻,沈仁突然激动抚掌,虽然亲兵描绘的很粗略。

可沈仁到底是久经沙场的将领,还是猜到这样做的妙处。

‘当真小看了这位殿下!’

这绝对是燕王独创!

这等能力,将来出海后,还怕做不成一番事业?

这种高效运用兵力的法子,两万私兵,燕王能发挥出至少四万战斗力。

他可以肯定。

燕王私兵的军制,一定和大明军制不同。

一定是以三人,或者五人为最小单位。

周围将领,听闻沈仁掰开揉碎讲解阐述,终于明白。

可更加惊讶。

沈仁看着,笑笑,说道:“这个战术很高明,你们可以学学。”

……

就当很多人议论朱棣的战术时。

鸡笼屿外,夜幕下,五艘战船,宛若幽灵般飘荡靠近……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