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倒燕联盟,朱棣参谋军事!

临近傍晚。

天色渐黑。

都无法阻挡百姓的热闹议论。

吕府。

齐泰、黄子澄从东宫出来,就来到吕府。

吕本书房。

“学生拜见坐师。”

二人见了吕本后,忙行礼。

“你们一路辛苦了,快起来。”吕本笑着扶起两人,把两人按着坐下后,亲自给两人斟茶。

齐泰、黄子澄也不算他的学生。

他们的关系,和朱四郎与土桥村孩子不同。

这二人考中科举时,他担任吏部侍郎。

发觉两人的才华不错,就推荐到东宫。

一来二去,两人就称呼他恩师。

与李善长和胡惟庸的师生关系类似。

吕本坐回桌案后,含笑询问:“如何?此番观摩,是否触动很大,今天整个金陵城都在议论天下第一强军……”

哼!

议论吧!

他就不相信,当诸如这类议论声多了。

太子还能不生警惕之心。

他朱四郎再厉害。

不过两万私兵,两百艘战船。

大明有幅员辽阔的疆土,百万雄师,亿兆子民。

只要太子下定决心解决朱四郎这个隐患。

朱四郎必死无疑!

当然,得朱皇帝驾崩之后。

到时,他的外孙允炆也长大成人。

允炆领兵,灭了朱四郎势力,以及朱四郎全家,那才解恨!

……

齐泰、黄子澄详细讲述了观摩所见所闻。

黄子澄焦急道:“坐师,东番是膏腴之地,未来依托海贸,恐怕会比大明任何一处都富裕,朝廷不能把这等膏腴之地送给朱四郎,东番应该是朝廷的!朱四郎的海军,也有朝廷的功劳……”

吕本不由被逗笑。

这个黄子澄,是不是太天真了点。

一副好东西,就全都该是大明的?

现在恐怕朱皇帝改变主意,想把朱四郎的好东西,拢到朝廷。

朱四郎也不会痛痛快快答应了!

今时今日,时局已经变了。

朱四郎再也不是洪武九年、洪武十年的朱四郎了。

这可不是他信口胡说。

看看朱四郎近些年的做事风格。

毫不遮掩的霸道!

李善长曾对朱四郎这一变化,进行过深入分析。

得出一个十分骇人的结论:朱四郎展现的霸道,虽然是本性,但也是故意的,就是做给天下人看,尤其做给朝堂,上至皇帝,下至官员们看。

其目的,就是告诉所有人:他是有脾气的,也敢于翻脸!

正是朱四郎表露出的霸道。

这些年,再也没人敢对朱四郎喊打喊杀了。

即便有些想法,都只是暗中议论。

想必,朱皇帝和太子也清楚看到朱四郎这种变化。

绝不会贸然提出,让朱四郎交权这种事。

不过,黄子澄的积极性也不能打击,鼓励道:“你想怎么做?”

黄子澄与齐泰对视,二人起身,“坐师,我们想在朝中联络发展一个倒燕联盟,旨在让朱四郎将来,回报朝廷对他的支持,朱四郎若厚颜无耻,拒不偿还,这个联盟,就促使朝廷强硬迫使朱四郎服软,最好,彻底铲除朱四郎,永绝后患……”

吕本眼睛微微一亮。

倒燕联盟,在朱皇帝一朝,肯定只能秘密发展。

至少,他现在看不到朱皇帝对朱四郎态度恶化的苗头。

可太子登基后,就另当别论了。

……

即便倒燕联盟无法倒燕。

对他吕家。

对允炆也好处多多。

将来,倒燕联盟在朝中能投靠谁?

太孙朱雄英吗?

这可是朱四郎夫妇,从五岁开始一手带大的。

朱雄英大概率,不可能这么白眼狼。

相反,会十分厌恶,乃至仇视倒燕联盟。

倒燕联盟向允炆靠拢。

允炆在朝中是不是就有更大影响力了?

或许,有些不敢想的事情,也可以想想。

吕本微微点头,“我支持你们这么做,但你们一定不能急切,不要急于在朝中发展倒燕联盟,先在地方,在如你们这样的年轻官员,以及地方官员中,发展志同道合者……”

“对了,商贾、士绅、读书人都可以发展……”

这个联盟越大越好。

商贾有钱。

士绅、读书人有才华!

欠缺武将啊!

对了!

吕本唇角笑意一闪而过。

他想到一个人。

胡惟庸!

胡惟庸虽然是文臣。

可和淮西武勋关系密切。

大明立国十几年。

有像蓝玉、沐英这些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的淮西武勋。

也有很多郁郁不得志者。

就如陆仲亨!

这些人以前和胡惟庸走的很近。

把胡惟庸拉入倒燕联盟。

甚至,让胡惟庸做倒燕联盟的幕后策划者,极其隐秘,暗暗发展。

将来太子登基,时机合适,士绅、读书人、商贾、武将、官员的倒燕联盟联合起来,不断在太子面前煽风点火。

待太子下定决心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股力量,铲除朝中对朱四郎有好感的人。

然后集中大明全部力量,发起一场灭燕之战!

“我想到一个人,可以帮你们出谋划策,只要此人加入,你们才有可能迅速发展壮大,同时避开锦衣卫监察……”

齐泰、黄子澄齐齐问:“坐师,是谁?”

“胡惟庸!”

黄子澄二人惊的挑眉。

狐疑问:“胡惟庸愿意参加倒燕联盟?”

这个人愿意参加,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选。

这人的确很有能力。

之前摊牌事件,就避开了锦衣卫监察。

加之,胡惟庸和朱四郎交手失败,这些年蛰伏,以其性格,肯定会反思总结。

吕本信誓旦旦笑道:“会!他比咱们更恨朱四郎!”

……

这一夜。

夜很黑。

一个倒燕联盟,秘密成立。

……

洪武十四年。

经过三年总结经验,在朱棣示意下,布政使叶茂,终于发起全福建乡土村社建设大浪潮。

全福建,五千多个未进行乡土村社改造的村,一时间,全面铺开。

如此大动静,引得天下震动。

“今年过后,整个福建,就全都完成乡土村社建设了吧?”

“对!”

“咱们金陵比起来都差远了,今年总共也就完成十三个县的乡土村社建设。”

“不是谁都有燕王这种魄力,和施政能力,福建速度说来简单,可做起来,一点儿都不轻松!”

……

福建的大动静,引起了天下百姓关注。

经过三年乡土村社建设,大明很多地方也建成了乡土村社。

建成乡土村社的周围村子,在福建动静影响下,胆子渐渐变大,也开始主动观摩、效仿,搞乡土村社。

一时间,大明境内,卷起了一股搞乡土村社的热潮。

为此,左相刘伯温都担心气氛过热,在给朱棣写信征求朱棣意见后。

一边严令各州府县,统计治下自发性搞乡土村社的村庄。

一边,立刻抽调一批人,组成乡土村社督导组,分赴天下各地,进行观察、指导。

其中,有朱棣推荐,参与福建乡土村社的士绅。

也有方孝孺、盛庸、铁铉等第一批参与乡土村社建设,表现优秀的官员。

同时,还征召了一批,如同杨八叔这种,搞乡土村社成功,且表现优异的农民。

提请朱元璋册封为劝农官。

让他们跟随督导组,分赴天下各地。

他们农民的身份,比官员更容易迅速融入陌生的百姓群体中。

一番紧张却不失条理的忙碌后。

这股突然冒起,有些过热的乡土村社浪潮,才渐渐进入正轨。

……

此番福建全面乡土村社。

又有大量完全失去土地的百姓,迁徙至东番。

这一次,人数很多。

前前后后,迁徙了四万多人。

东番总人口突破十二万。

对东番的开发,进入高速期。

这回,朱棣除了征召一个混成协兵员外,只挑选了会手艺的木匠、铁匠、泥瓦匠之类的匠人,安排进入鸡笼屿火器工坊、冶铁工坊、造船工坊。

其他青壮,全都用于开发东番。

……

洪武十四年末。

第一镇骑兵标、第一混成协骑兵营,跟随周浪从鸡笼屿出发,前往福建,接收朝廷调拨的三千匹战马。

朱棣也没想到。

蓝玉不但说到做到,为他向朝廷请求战马。

而朝廷更是直接大方的拿出三千匹战马。

一个标又一个营。

加上原有的战马。

几乎可以一人双马了!

骑兵将在福建就地展开训练。

朱棣则带着谭渊、张武、东旭等人,开始在鸡笼屿编练第一混成协步军。

第一混成协。

相比第一镇。

有些不同。

从巴拉望岛、鸡笼屿招收了部分部落民。

算是朱棣的第一次尝试。

……

时光流逝,总是十分快。

洪武十四年,在不经意间溜走。

洪武十五年。

朱雄英八岁。

朱棣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他往来福建、鸡笼屿、巴拉望岛也一反常态,不带着孩子们,找借口,让孩子们一整年都待在鸡笼屿。

除了徐妙云察觉朱棣异常。

忙于学习、练武、兵法的孩子们并未察觉到。

……

洪武十五年末。

金陵城。

“听说了吗,福建叶布政使回朝述职了。”

“早听说了,俺还知道,今年福建的总体税收比燕王未到福建前,整整增加了一百万两!”

“嘶,一百万两?!当真?”

“千真万确,全福建,海贸税收总计八十万两,全福建乡土村社建成后,来自农村的税收增加了二十万两!据说,叶布政使在朝中表态,明年福建财税贡献还能实现稳中有增!”

……

叶茂回朝述职。

全金陵百姓沸腾。

朱棣去福建几年光景。

福建财税相较朱棣没去前,各项税赋收入,竟增加了百万两之巨!哈哈……

皇宫。

爽朗笑声从御书房内传出。

朱元璋看着从辽东回朝的汤和,以及跟在汤和身后的丘福、朱能,“外面的议论声,你们听到了吧?”

汤和笑着拱手,“臣等在登州时,就听闻,登州百姓在议论,福建今年赋税收入能增加多少。”

去岁。

也就是洪武十四年末。

福建全年总税赋,相较四郎未去福建,就增加了八十万之巨。

去岁已经震动天下。

不过,八十万,到底不如百万更令人震惊。

以前,福建每年总税赋收入,折合成银子,也就是在一百万上下波动。

四郎去了福建这几年,等于是把福建总税赋翻了一番。

这可不是压榨百姓!

朱元璋笑着点头:“以前,福建的税赋,在各行省都是垫底的,如今,两百万之巨,直接接近总税赋一成,已经排到前七了!”

叶茂说,现在限制福建税收主要两方面因素。

一、全面乡土村社刚建成。

二、海贸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造船业跟不上,海商无法去更远的地方,也无法向外输出更多的货品。

“这些都可以慢慢来,咱找你们回朝,是朝廷每年多出一百万两,北征应该有所行动了……”

在朝廷大军出塞北征前。

他希望辽东方面,先把辽阳王纳哈出赶出辽东!

将来,辽东方面留下少量兵力防守。

朝廷从北平、山西等地,大举出塞。

辽东的各种建设太落后。

如果辽东也打仗。

一时间,朝廷负担还是太大。

趁着北征正在筹备阶段,最好先解决辽东。

“你们有没有信心,要不要咱把老四请回来,去辽东给你们参谋军事?”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