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零六章 朱棣失踪了!

纪纲站在旁边。

听闻后,瞬间瞪大眼,愣怔。

随即,激动追问:“指挥使,战果如何?”

话中,眼巴巴盯着蒋瓛。

他这些年,好不容易搭上太子爷这条线,还秘密为太子爷办了些连蒋瓛都不知……

不,除他和太子爷,没有人知道的隐秘事情。

天知道,他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所以,他比蒋瓛更希望太子爷好!

这段时间,燕王大捷的消息不断传回,陛下还以燕王大捷的名义,开博览会。

上午去过的百姓,回来激动议论。

好评如潮。

虽说,他也不认为,陛下会有什么易储之心。

可陛下毕竟是皇帝。

皇帝对另一个儿子的好,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怎么可能没有一点警觉。

还好,太子爷也打大胜仗了。

只要战果和朱四郎接近。

甚至,稍微不如一点都没关系。

毕竟,普天之下,都知道朱四郎军事方面的天赋。

太子第一次领兵,稍微不如点朱四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蒋瓛转移视线,落在纪纲身上,深深看了眼,笑道:“此战,太子动用四镇新军,五万多人,会战五万蒙古铁骑!”

“一战溃敌!杀三万七千北元铁骑,损伤三千余……”

嘶!

‘这是太子?太子军事上的天赋如此高?’

纪纲忍不住倒吸凉气,都惊呆了。

完全超出了预期!

短暂震惊后。

随即,无比的激动席卷全身。

太子有此等军事天赋,还怕朱四郎造反?

这是力压燕王朱四郎的节奏啊!

他的眼光果然没错,早早向太子靠拢。

蒋瓛从书案后绕出来,边往外走边说道:“我要入宫向皇爷汇报,你安排人手,我希望一个时辰后,整个金陵都在议论太子爷大捷的消息,把秦淮河畔博览会的声势压到最低!”

“卑职遵命!”

纪纲跟随蒋瓛走出官房,抱拳领命。

目视蒋瓛离开背影。

琢磨该怎么做,才能把声势搞到最大。

想要彻底熄灭博览会的声势,这是不可能的。

海外珍奇物品。

免费尝试。

这对于爱贪小便宜的愚民来说,有着致命诱惑力。

……

“太子爷大捷!”

“真的?”

“千真万确,听说消息是从镇抚司衙门传出来的。”

“太子爷杀敌三万七千人?这么厉害?”

“是不是镇抚司衙门弄错了?怎么太子一战战果,比燕王两次大捷的战果都大!”

“太子的领兵天赋如此高?”

“肯定啊,要不然陛下怎么选太子做储君!太子和燕王的打仗天赋都是继承陛下,太子身为嫡长子,肯定继承更多,以前只是没机会展现罢了。”

……

蒋瓛还在赶往皇宫的途中,消息便在金陵城内传开。

纪纲为了大捷声势浩大。

绞尽脑汁,深挖细节。

同时,发动锦衣卫在金陵城内的眼线,从战果方面和朱棣两次大捷做比较。

如此还觉不够。

又提出血统继承论!

朱棣和朱标的军事才能,都是继承朱元璋。

朱棣的军事才能,并不是一种天赋。

拉低百姓对朱棣的神化。

其次,从血统论,提出朱标作为皇家嫡长子,九五至尊真龙嫡长子,继承的更多芸芸。

别说,百姓还真信这套玄学说辞。

……

六部官衙。

百官刚刚下马车,聚集在官衙门口,低声议论。

目视蒋瓛满脸笑容,步履匆匆而来。

纷纷诧异侧目。

前方又有好消息?

朱四郎又打赢了?

“蒋指挥使。”李善长忽然开口,叫住从身边经过的蒋瓛,打断众人思绪,纷纷看向李善长、蒋瓛。

李善长笑问,“是否又有好消息?”

哈哈……

蒋瓛笑着抱拳,点头道:“韩国公料事如神,太子亲率四镇新军,以步炮协同新战术,会战五万北元铁骑,以三千余人微小损失,杀敌三万七千人!大捷!”

李善长眉角微挑,满脸难以置信。

蒋瓛看看李善长、刘伯温,视线扫视,瞬间呆若木鸡的群臣,笑笑,抱拳拱手,转身大踏步往御书房方向赶去。

哗!

蒋瓛刚走,瞬间哗然。

“太子大捷?”

“哈哈!太子大捷!太子大捷啊!太子的领兵能力毋庸置疑了!”

“何止毋庸置疑,朱四郎两次大捷,不过杀敌两万余,太子一次战果,就几乎是他的两倍!”

“事实证明,太子爷领兵天赋优于朱四郎!”

“朱四郎只是善打小规模的战斗,其实,他最出名的战斗,就是带着一千骑兵纵横草原,这等规模的战斗,太小了,太子爷……”

……

激动议论传入耳中。

李善长回神,看看手舞足蹈的百官,和刘伯温含笑对视,转身不动声色离开。

摇了摇头。

这些人忘记了。朝廷四镇新军是依托燕王新军操典细纲编练而成。

还有蒋瓛提了一嘴,轻飘飘掠过的步炮协同。

从字面意思,他略微有些明白。

即便不是他想象中那般。

步炮协同也不可能是太子首创。

这种战术明显是运用于装配火器的新式军队。

太子爷对新式军队,已经如此了解?

都能独立提出一种战术?

有可能吧。

或许朝廷编练新军期间,太子爷自己琢磨出来的。

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符合常规常理。

何况,这几年,每个月都要考校太子的兵法。

他也次次被陛下传召,指导太子。

太子若是想当新战术,会藏着不提出来?

甚至,东宫卫率都没有进行演练过!

其次,在考校太子兵法时,他也没发觉太子表露出超前的兵法理念。

他更相信,步炮协同战术,是燕王的理念。

或许,燕王把这杀手锏交给了太子。

……

李善长进官房时。

收敛思绪抬头,看着高悬天空的日头,‘朱家老四连这等杀手锏都肯交给太子,这个人虽然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可如果能得到这个人的认同,不触犯他的底线,他也会真诚对待别人,李琪和长公主是时候早点离开大明这个旋涡了!’

朱老四有能力。

且朱老四的团队,现在是一个创业团队。

创业成功以后如何,他不清楚。

是像朱皇帝立国后,瞬间人心各异?

还是向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夺位后,君臣相宜?

他无法预料。

但创业团队中,内部即便有斗争,也不会太凶险激烈。

加上朱老四的能力,以目前来看,朱老四的创业团队凝聚力很强,没有那些龌龊事。

长子人平庸点,去这样的环境,更安全!

他有预感。

未来的大明,绝不会风平浪静。

……

御书房外台阶下。

朱元璋、马秀英从马车下来。

朱元璋看向马秀英,“你带着孩子们,去你宫里说说话。”

马秀英点头后。

朱元璋冲朱雄英、朱雍鸣招手,“雄英,雍鸣和祖父去御书房。”

众人羡慕看着朱雍鸣跟着朱雄英走向朱元璋。

朱允炆抿了抿唇,期盼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伸手揉了揉朱雄英、朱雍鸣的脑袋,牵着两小家伙的手,就沿阶而上。

朱允炆眼中光芒瞬间暗淡。

听娘说,以前皇祖父眼中只有大哥。

若如此,他也不难受。

大哥毕竟是太孙。

可都是普通皇孙,为何朱雍鸣就能得到皇祖父的喜爱?

太不公平了!

就因为,朱雍鸣有四叔这样一个好父亲?

要是四叔死了,朱雍鸣、朱祈婳所拥有的一切,是不是就会顷刻间消失?

“陛下,大捷,太子爷大捷!”

父亲打胜仗了?

朱允炆听到从后面传来的声音,短暂愣怔后,惊喜转身。

所有人,包括已经沿阶而上的朱元璋,听闻喊声都顿足回头。

朱元璋松开两小家伙的手,快步沿阶而下折返。

蒋瓛气喘吁吁跑来。

朱元璋迫不及待催促:“快说!”

话中,劈手夺过蒋瓛递上的信报。

蒋瓛同时汇报道:“陛下,太子率领四镇新兵在好陈察哈尔与五万北元铁骑会战,使用燕王告知的步炮协同战术……”

蒋瓛悄悄窥视朱元璋。

对纪纲时。

他没提步炮协同。

反正对民间的消息,只要宣扬太子大捷即可。

对百官,他稍微提了提。

但对陛下,就不能有任何隐瞒了。

毕竟,捷报都详细记录了。

朱允炆紧盯蒋瓛,小手渐渐拧紧,小脸微微泛红,眼神余光看向祈婳、雍鸣,‘我父亲打大胜仗了,比伱们父亲两次大捷的战果都大!’

他终于能在朱祈婳面前炫耀了。

“大伯母,大伯母,大伯打大胜仗了!大伯打大胜仗了……”

朱允炆还在琢磨,该如何对祈婳炫耀,才最痛快时。

大人们还在看着正在反复阅读捷报的朱元璋、马秀英时。

祈婳突然高兴大喊。

像只小蝴蝶,在大人们注视下,蹦蹦跳跳高兴跑出去折返回来,一头扑到徐妙云面前,抱着徐妙云的腿,抬头,大眼睛盯着徐妙云,高兴激动道:“娘亲,大伯打了大胜仗,用不了多久,阿爹就会跟着大伯回家了吧?祈婳想阿爹了……”

‘我父亲打大胜仗,你高兴什么!’

朱允炆都傻眼了。

朱祈婳这个疯丫头,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听到这个消息。

朱祈婳难道不该难受嘛?

毕竟,她阿爹又没有打大胜仗!

他想在朱祈婳面前炫耀,就是想让朱祈婳生气。

可现在,朱祈婳对于父亲打大胜仗这么高兴。

他炫耀还有什么用?

这个朱祈婳,怎么这么可恶!

祈婳的行为,成功让朱允炆幼小心灵破防了。大人们,也全都被祈婳的欢乐给逗笑了。

哈哈……

朱元璋溺爱看着朱祈婳,爽朗笑道:“小祈婳,想你阿爹了?”

小祈婳转头,大眼睛忽闪忽闪,点点头,“皇祖父,阿爹在时,每天都会给祈婳讲故事……”

朱元璋笑道:“今晚你留在皇宫,皇祖父给你讲故事。”

众人惊讶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有多忙,所有人都清楚。

“皇祖父还会讲故事?皇祖父会讲大海历险记吗?知道美人鱼吗?知道小龙女和小书生的故事吗?……”

朱元璋张了张嘴……

徐妙云见祈婳把朱元璋问的哑口无言,扶额,责备道:“祈婳,皇祖父很忙的,不许胡闹。”

四郎一直就给祈婳、雍鸣讲大海中的故事。

雍鸣也特别爱听。

而且,四郎每次讲完,雍鸣还会和祈婳一起转述给她,让她润色写成故事书。

她也乐意参与这种家庭游戏。

她也知道四郎这样做的原因。

让孩子们喜欢上大海,对未知的深蓝充满向往和探索。

四郎讲的大海历险记,也特别有意思。

想象力丰富。

即便是她听祈婳、雍鸣磕磕绊绊重复,都听的津津有味。

有时候,还会故意学着祈婳撒娇的模样,让四郎给她讲。

整理成书的部分。

她也准备将来刊印出来。

让治下的孩子们读。

对未知深蓝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应该是整个四郎治下所有人都应有的一种冒险精神。

四郎给两小家伙讲。

其实是不想让两小家伙,将来长大后,把目光投向中原、大明。

为将来考虑。

观音奴笑着推了推朱尚炳,“和阿姐去玩吧。”

王美人看了眼观音奴,轻轻推了推朱玉秀。

父皇这么忙,都许诺要给朱祈婳讲故事,这是何等的喜爱?

且燕王是个女儿奴这件事,早不是什么秘密了。

玉秀若是能和朱祈婳交好。

现在有好处,将来也有好处。

“阿姐,什么是美人鱼。”

“美人鱼可美了,不过,我还是想当小龙女,我喜欢阿爹故事中,勇敢在深蓝大海历险的小书生……”

……

一群差不多年龄大小的孩子,叽叽喳喳议论着离开。

朱元璋含笑收回视线,“咱今天特别高兴,今晚咱们再吃火锅!”

他真的十分高兴。

标儿大捷。

老四给祈婳、雍鸣讲什么大海历险记的目的是什么?

他不知什么是美人鱼,不知小龙女和小书生。

但他知道老四这样做的目的!

他老朱家有这样的儿子。

还愁不兴旺?!

……

傍晚。

晚膳后。

女眷们带着孩子们陆陆续续出宫。

皇宫前往东宫的路上。

朱雄英亲自提着宫灯,和常氏走在前面。

宫女、太监远远跟在后面。

朱雄英似乎很高兴,某刻,突然扭头,笑着询问:“娘,四婶儿这么优秀,孩儿感觉比娘亲都优秀,皇祖父、皇祖母也十分喜欢四婶儿,娘你会嫉妒吗?”

常氏忍笑瞪目,“臭小子!找打是不是!从明天开始,去演武场等着娘!”

朱雄英笑的更加灿烂了。

常氏含笑抬手,揉了揉朱雄英小脑袋,“你知道,娘和你四婶儿的关系吗?常徐两家本就是异性兄弟,娘和你四婶儿小时候,在你皇祖母身边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娘和你四婶儿天天形影不离,睡觉都在一起,你四婶儿打小就很优秀……”

……

灯烛摇曳。

母子二人轻声边聊边走。

……

朱府。

徐妙云寝殿外。

娜仁托娅提着灯笼,围着周世显边转边打量,“你就是我四叔麾下,陆军第一镇,骑兵标标统周浪的长子?”

周世显有些拘谨,作揖道:“托娅小姐,是,我叫周世显,家父正是朱先生麾下骑兵标标统。”

他不知如何得罪朱先生这个侄女。

自从徐先生回来,搬到朱府。

每次他给徐先生送些村里产的米面、鸡、鸡蛋之类。

每次遇到娜仁托娅小姐,都不给他好脸色。

今天这回还算好。

以前,这位小姐见了他,总要气呼呼哼一声,咬牙切齿,似乎恨不得把他嚼吧嚼吧吃了。

周世显哪里知道。

他是子偿父债!

噗!

娜仁托娅突然笑了,提起灯笼,靠近周世显脸颊。

哈哈……

顿时笑的前俯后仰,“你怎么还脸红了!”

周浪那个唯四叔之命是从,且脸皮极厚的家伙。

儿子竟然这么内向腼腆?

报应啊!

这倒让她不好意思欺负了。

“算了,你爹的债,你爹还,往后我不欺负你了。”娜仁托娅好不容易止笑,摆了摆手。

周世显狐疑看着娜仁托娅,“托娅小姐,家父有什么地方得罪你了,我愿意代家父偿还。”

“你真是周浪的长子?”“托娅!”

严肃声传来,娜仁托娅余光看到徐妙云抱着金豆子,在乌云琪格和徐妙音陪同下走进来,吐了吐舌头。

她可不敢在四婶儿面前胡闹。

悄悄警告道:“不准向四婶儿告状!”

周世显忙摇头低语:“我不会。”

两人小声说话时。

徐妙云走来。

周世显忙作揖,“徐先生,我有些事要和徐先生说。”

徐妙云点点头,扭头含笑瞪了眼娜仁托娅,“世显性格真诚腼腆,托娅你不要欺负他。”

这小丫头,就因为当初四郎直接命令周浪把她从帅帐内粗鲁带走。

就‘记仇’上了。

其实,就是小孩子脾气罢了。

周世显忙摇头:“徐先生,托娅小姐没欺负我。”

徐妙云哭笑不得看向周世显,摇了摇头。

转身对乌云琪格、徐妙音说:“不早了,今天一天,你们也累了,都回去休息吧。”

乌云琪格、徐妙音离开后。

徐妙云带着周世显来到寝殿宫院旁侧的凉亭。

侍女奉茶后,站到远处。

“世显坐吧。”

“谢徐先生。”

周世显落座后,就低声道:“徐先生,今天太子大捷的消息传开后,我们大伙儿都很高兴,可临近傍晚时,来米铺买米的人,议论此事,我感觉味道就有些变了,我也拿不准,就来找徐先生……”

徐妙云笑道:“说说,傍晚时,百姓都怎么议论。”

“在比较太子和朱先生的战果。”

“还有人,好像在议论什么嫡长子血统论……”

……

周世显努力回忆着,转述给徐妙云。

说完后,周世显挠头,“徐先生,我也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劲儿,可就是听了后,感觉特别别扭,是因为,我亲近朱先生,所以不够客观中立吗?”

徐妙云笑笑,“有这方面原因,这件事,你就当什么都没发生,朱先生他不在乎这些……”

有些人,一边在为大哥造势。

一边想把四郎在百姓心中,近乎神化的形象拉平。

行为卑鄙。

但这也是他们夫妻想要的。

他们并不想在大明,声望太过了。

“咱们将来都要离开大明,这些事情无所谓,今后,再有类似的言论,你也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或许,将来会有更加直白,引导民意,仇视四郎的言论。

世显这小伙子。

很感激四郎,别看内向腼腆善良。

若是攻讦四郎的恶毒话太严重。

这大小伙子肯定会做点什么。

他们不在金陵城。

这样做,太危险了。

而且也没必要。

“不久将来,福建的海商会在金陵城开办商号,你多跟他们学学,将来咱们出海后,朱先生肯定会让你从事海贸方面的事务……”

世显的性格,做生意也能。

将来帮四郎执掌海关税收也不差。

“徐先生,我这些年在金陵也有些人脉,到时候,可以协助福建来的商贾开办商号……”

徐妙云顿时笑了。

这种朴实真诚的性格。

谁都喜欢。

送走周世显后,徐妙云带着金豆子回到寝殿。

站在窗前,遥视北方。

她的丈夫、父亲、弟弟、学生如今都在北方。

也不知,他们怎么样了?

……

济宁。

梁山县。

梁山水泊附近一个村庄宗庙内。

春晓为首一群孩子们栖身于此。

几个村民送春晓来到宗庙前,感谢道:“小苏先生,太谢谢你了,燕王教出来的学生,就是厉害!”

春晓笑道:“几位大叔,时间不早了,你们也快点回去吧,今晚我会制作好药丸,按照我交代的剂量,继续坚持服用三天,孩子们的风寒就差不多好了……”

村民再次谢过后,结伴离开。

春晓转身,就见祠堂大门走廊内,徐妙锦提着灯笼,双手环臂等着他。

春晓笑着快步迎上去。

“妙锦小姐,你还没休息?”

徐妙锦顿时不高兴,“春晓,你叫我大姐师娘,二姐小师傅,就不能叫我一声小小师傅吗?”

春晓顿时被逗笑,“你又没教过我,而且你年龄比我还小!”

“那以后,能不能别叫什么妙锦小姐,叫我妙锦。”

春晓含笑点头。

徐妙锦这才笑了。

她听阿姐说,春晓他们要出来游历天下,就跟来了。

家里实在太闷了。

两个女孩子结伴往里走去。

春晓询问:“采绿她们都休息了吧?”

“睡了。”

两人住一个屋子。

入内后。

徐妙锦指了指水盆,“水是热的,你抓紧时间洗洗。”

春晓也不推辞,笑着谢了声,就开始洗漱。

徐妙锦做到桌边,提笔继续写自己的游记。

边写边询问:“孩子们怎么样?和之前那些孩子的病情一样吗?”

“一样,这次的风寒好像专门针对孩子们,其实,这风寒也并不难医治,可百姓穷,孩子病了,不找郎中,竟然去找那些神婆,这个村,就有一个孩子,因此而耽误了……”……

“我师傅说的对,应该对一些如风寒之类的常见病,核定药方剂量,制作成药粉、药丸之类的成品药……”

徐妙锦放下笔,好奇看去,“成品药?”

春晓把毛巾放在水盆边。

点点头。

走过去,一边整理药材,一边说道:“对,我们郎中看病,讲究一个因人因病施药,同一个方子,对待不同的病人,各种药材的药量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再多的郎中,也无法兼顾这么多百姓,更何况,很多郎中也并不愿意给这些没什么钱的百姓看病。”

“成品药就是药方要有疗效,但剂量是所有病人身体都能承受的均值,疗效虽然不好,但只要坚持多吃几个疗程,一样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

徐妙锦默默点头。

她不懂医术。

但这番话,很容易听懂。

成品药的好处显而易见。

百姓只需要对症购买药品就行,不需要郎中号脉出诊,就不需要付诊金钱了。

一般情况,郎中的诊金钱,都比药品贵!

单独承担购买药品的费用,百姓挤一挤,也能负担。

“某种程度,就像那些骗子卖的大力丸对吗?”

春晓笑着点头,“对,当初师傅提及时,我也是这样说的,不过师傅说,那些卖大力丸的是骗子,可他们兜售那种成品假药,却有借鉴之处,我们可以推出成品真药,不过,这个剂量如何控制,需要大量实践经验……”

“这次出来,你就风寒采集的各种剂量,至少应该能制作一种专治风寒的成品药了吧?”徐妙锦笑看春晓。

春晓灿烂笑着点点头。

随后。

徐妙锦帮着春晓连夜研磨药材,制作药丸。

临近子时。

二人才上床休息。

吹灯后。

徐妙锦笑问:“是不是想你家耿瑄了?担心了?”

“才没有!”

春晓羞涩声响起后,立刻‘反击’,“妙锦,再过一年,你也到出嫁的年纪了吧,你会和哪位皇子联姻?”

“我才不!”

“为什么?”

“那些皇子,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的夫君,必须是个英雄!”

“像我师傅那样吗?”

“姐夫是英雄,不过,不是我想要的那种英雄,我心目中的英雄,是那种敢为天下先的,有着崇高理想的,姐夫这人怎么说呢,有极端理想的一面,就比如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这是种十分理想的理念,可我姐夫还有另一面,极端现实!你信不信,我姐夫如果有一天发疯,屠尽十万、百万,他都不会心慈手软……”

“我师傅即便杀百万,那肯定也是该杀……”

……

万籁寂静。

两个女孩聊着聊着,渐渐沉睡。

……

太阳初升。

万物苏醒。

三月中旬。

草原的冰雪基本已经消融。

枯黄的野草根部,已经露出嫩叶。

一片狼藉的战场。

鲜血浸染滋润着大地。

朱标伫立战马上,凝视初升的太阳。

金色光芒洒在身上,整个人沐浴着一层朦胧金辉。

汤和为首诸将,骑马伫立在朱标身后。

嗒嗒嗒……

急促马蹄声传来。

常茂策马而来,“禀太子,已经统计完毕,昨夜设伏,我部杀敌七千!”

“七千,不少了!”

“可不,加上之前的十几次小规模战斗,差不多又歼灭了一万多北元军,北元有多少兵力?”

……

激动议论声响起。

朱标询问:“我们损失多少?”

常茂脸上笑容微微凝滞,接着,又笑道:“今夜我们只损失了三千人。”

诸将议论声消失。

朱标脸色沉凝,目光重新投射到战场上,穿着杂乱的北元军。

“上次大战,溃敌五万,杀敌三万七千我们才损失三千,昨天一战,北元损失七千,我们就损失了三千多人,而昨夜的北元军多是一些牧民骑兵,根本不是正规军……”

加上之前十几次小规模战斗。

歼灭北元一万多人。

己方也损失五千多人!

伤亡比例,都成二比一了!

朝廷动用了五十万精锐。

按照这个损失速度。

恐怕打到捕鱼儿海,北元方面,就能用牧民骑兵,消耗他们十万兵马!

朱标勒马转身,看向身后汤和、蓝玉、沐英、傅友德为首的诸将,“北元肯定不会因为此番损失惨重,就停止对我们后路的袭扰,我们也承担不起这种损失,而且,随着继续深入,战线拉长,也无法像现在这样,继续设伏……”

“大家都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汤和几人对视一眼。

汤和抱拳道:“太子,为今之计,只能在后方留下机动力迅速的骑兵,沿补给线扎营,建造一个个补给点,我们估算,最少需要在沿途滞留五万骑兵,再配合两万步军……”

朱标认真听着,默默计算。

老四带走的各卫,都是骑步混编卫。大部分为步军。

每一卫,又有千余不等骑兵。

此番北征的十八万骑兵。

老四都留给他了。

在后方补给线上,滞留五万骑兵,守护补给线。

倒也不算太多。

且不说新军。

朝廷的步军,只要挡住北元的骑兵冲锋,都能和骑兵打硬仗。

这是过去已经证明的。

“可以,就按照这个方案安排吧!”

随着朱标统帅的主力,不断在后方补给线留下兵力。

补给线受威胁的问题,总算解决。

主力大军开始加快行军速度。

数十万大军,绵延数十里浩浩荡荡前进。

每天都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战斗发生。

“太子大捷!”

“报!太子大捷,歼敌三千!”

“报!太子大捷!歼敌两千!”

“报!太子主力,已经攻占整个好陈察哈尔!”

……

主力方面的报捷,在朱标第一次大捷,歼敌三万七千传回金陵后,捷报就开始频繁传往金陵。

在不断的捷报喜讯中。

时间很快来到六月末。

金陵百姓议论纷纷。

“太子已经攻占整个好陈察哈尔了!”

“听说,若是按照这个速度,再有一个半月,就能打到捕鱼儿海了!”

“燕王呢?这段时间,再也没听到有关燕王的捷报。”

“是啊,怎么一点燕王的消息都没有!”

……

朱府。

天气渐渐转暖。

徐妙云开始经常带着金豆子和乌云琪格、徐妙音一起来府中花园凉亭。

这一日。

三个女子在凉亭闲聊。

徐妙音担忧道:“阿姐,这么长时间,大哥都夺取整个好陈察哈尔,怎么一点姐夫的消息也没有?”

徐妙云眼底担忧一闪而逝。

四郎偏师一路,久久没有消息。

不光她担忧。

昨天雍鸣和祈婳回家,提及,就连父皇都开始派出锦衣卫寻找四郎偏师一路的踪迹。

乌云琪格注意到徐妙云眼中忧虑,笑着宽慰:“嫂子,义兄那个人你还不了解嘛,我猜,他肯定是憋着大招呢!”

她不相信,朱粗鲁会有什么危险。

很大可能是憋着什么大招,要发起一次大战略!

大进攻!

……

皇宫。

啪!

蒋瓛硬生生挨了一折子,脸上火辣辣的,却连眉头都不敢眨一下。

朱元璋愤怒道:“咱再给你五天时间,如果再没有老四偏师一路的消息,咱就砍了你的脑袋!”

……

这章有点少,最后的战略决战马上要开始。

明天写两个六千字章,补今天的。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