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八十六章 朱元璋后悔了!

“油条包子豆腐脑嘞……”

……

独特韵律的声调,随着阳光从明亮的玻璃窗传入房间。

胡惟庸苍白的脸,不由微微皱眉。

顶着两个大黑眼圈的眼睛,缓缓睁开,一抹被打搅好梦的烦躁一闪而逝。

昨晚,他失眠了。

临近四更天,才囫囵睡着。

晚上到的燕藩,仅仅只是窥豹一斑,他就怎么也睡不着。

炎黄楼、大铁桥、沼气灯、并排停靠五十艘商船,宽大的码头……

昨晚这一切,是窥豹一斑呢?

还是,这燕藩,还有更加令人震惊之处?

……

胡惟庸撩起薄薄的被子,感觉浑身黏腻,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这地方太热了。”

这燕藩也能找出不好的地方。

就比如,这天气太热了。

胡惟庸来到窗口,目视所及,清早,街面上已经乌泱泱全都是人了。

骑自行车带着孩子的、乘坐马车呢、徒步行走的。

他所在三楼窗户下面,一个妇女操持的小摊位,正热闹开张。

路过的人流,在女人的吆喝声中,凑过去,排队购买。

还有乘坐马车,穿着十分得体,看样子非富即贵的青年男子,在女人的吆喝声中,命车夫停下马车,推开车门,踩着一双锃亮皮鞋,站在队伍后面跟着排队。

排队空闲时间,翻开手中的书阅读。

前后,从穿着打扮可判断,明显身份十分卑贱的苦力,似乎认识这青年男子,笑着打招呼,这非富即贵的男子,也会将视线从书籍移开,笑着低声交谈回应。

“一个精英,和一群卑贱的苦力一起排队,在这燕藩,精英活成这样,还有什么意思?”

胡惟庸嘲弄一笑,摇头。

咔!

推开窗户。

现炸油条的香味伴随着海湾吹来的海风,瞬间扑面而来。

“张大哥,您的豆腐脑,老规矩,加葱花!”

“让一让,谢谢。”

“阿爹,我们先生说了,竞技比赛时候,我们都要按照班级,轮流去观看比赛。”

……

嘈杂,却欣欣向荣的声音,在窗户推开的刹那,蜂拥冲入耳中。

胡惟庸不由微微皱眉。

他不喜欢燕藩这种欣欣向荣的声音。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胡惟庸转身开门,吕本黑着脸站在门外。

一双眼睛,倒是没有胡惟庸的黑眼圈。

吕本听着外面传入的嘈杂声,视线越过胡惟庸,看到开着的窗户,就明白,胡惟庸与他一样,在此之前,应该也在观察外面。

咚咚咚……

就在此时,客厅门被敲响。

蒋进忠的声音随之传入:“两位大人醒了吗?”

胡惟庸、吕本脸色瞬间恢复。

胡惟庸推着吕本的轮椅,来到客厅门口,开门,看着满脸堆笑的蒋进忠。

这笑容,是假笑。

让人感到疏离。

蒋进忠抱拳道:“两位大人,休息的可好?”

话中,蒋进忠余光瞥了眼胡惟庸,暗暗笑道:好大的黑眼圈,昨晚看到王爷的燕京都城,肯定辗转反侧没睡好吧?

胡惟庸虚伪笑着,抱拳道:“王爷招待的很好,我们休息的很好,蒋大人这是?”

蒋进忠拍了拍额头,“叶部和其他各位部长,今天有事要忙,只有我这个财部,眼下比较清闲,叶部让我来陪诸位大明来的同仁吃顿早饭,稍后,王宫应该会有消息传来,安排今天的行程……”

胡惟庸看着在他面前,侃侃而谈的蒋进忠。

昔日,这样的小人物,连他的家门都进不去。

现在,就是这种平庸的蠢货,竟然都成了朱四郎燕藩的一部之长!

燕藩的部长之职,可相当于大明的内阁阁臣了!

“多谢蒋大人,我们稍稍收拾一下……”

……

于此同时。

朱棣、徐妙云也在王宫内,陪着朱元璋、徐达等人吃早膳。

除了朱家众人住进王宫内。

还有宋濂、李善长、刘伯温等人也受邀住进王宫。

众人食不言寝不语吃着。

朱棣见到朱元璋放下碗筷,小声询问:“父皇吃好了吗?合胃口吗?”

“吃好了。”朱元璋笑着点点头,询问:“今天准备带我们去哪儿参观呢?”

众人闻声,纷纷放下碗筷,看向朱棣。

朱棣笑着询问:“父皇想去哪儿,孩儿就陪父皇去哪儿,孩儿是这样想的,吕宋这地方,上午比较清爽凉快些,这几天,上午咱们集体行动,午后,大家自由行动,谁想看什么都可以。”

朱元璋点头,老四离开这么久,肯定积压了很多事情。

而且,还要为建国进行准备。

的确不能时时刻刻陪着他们。

“这样安排很好。”话中,朱元璋看了眼,小声交谈的雄英、采绿小夫妻二人,笑笑,“咱们今天上午,就去你们的沼气厂看看吧,雄英和采绿,想把你们这套照明系统搬回金陵,你这个当四叔和师傅的,可要支持他们。”闻言,众人全都会心笑了。

……

片刻后。

众人出王府,大人们,两三个、三四个同城一辆马车。

孩子们,纷纷骑上了自行车。

“大哥,伱学的怎么样,要不我带采绿师姐吧?”祈婳骑着她的小车,扭头看着后面雄英和采绿。

雄英笑着瞪了眼,“小妹,要不我们比一比?”

“好啊!”祈婳一挥手,“冲啊!”

一群孩子,站着蹬着车子,像一阵风冲出去。

留下一片银铃般,青春欢笑声。

朱元璋看着祈婳、雄英、采绿,不由笑了笑,马车启动时,视线转向朱棣,笑骂:“祈婳都被你惯成什么样子了,小心将来嫁不出去。”

朱棣含笑摸了摸鼻尖,“嫁不出去,孩儿就一直养着。”

哼!

朱元璋笑哼一声,扭头,看着祈婳沿途和百姓说说笑笑。

他大孙女这么优秀,怎么可能嫁不出去。

……

礼宾馆。

朱元璋所在的皇室车队经过时,胡惟庸等人早已在礼宾馆准备的马车内等着了,迅速汇入车队中,向着海湾下游,燕京都城远郊行使。

半个小时后。

吕本微微皱眉,抬手在鼻前扇了扇,埋怨道:“真不知道,陛下怎么想的,一个沼气厂,有什么好看的,这味儿也太难闻了,据说,都是用人的屎尿……”

胡惟庸看了看吕本。

还没到地方。

哪有什么味儿,吕本无非就是心情不好。

说实话,何止吕本心情不好。

恐怕,此行中,所有仇视朱四郎者,看着这一排排整洁的红砖瓦房,沼气灯、宽阔的水泥硬化永备道路,心情都不好吧?

他虽然心情不好,但他不会做吕本这种行为。

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知己知彼!

只有更了解朱四郎,才能找到,打败朱四郎的办法。

所以,他不想搭这个无聊的话题。

说道:“早膳的时候,我听蓝玉、方孝孺和蒋进忠谈论了朱四郎建国的流程。”

吕本眉角微挑,被胡惟庸的话题吸引。

“蒋进忠介绍,朱四郎开国后,要在燕京的运动馆,举办一场全民竞技比赛……”

他准备,下午抽时间,去看看这个所谓的运动馆。

“竞技比赛之后,朱四郎海陆军,要举办退役仪式……”

“退役!”吕本惊讶追问,“胡相,怎么个退役法?”

“我也没听太清,不过隐约听到,就是满三十岁,尚未担任最低棚正职位的,军中学习成绩最好的,要退出现役,复原去地方,或是去农村当老师,或是去吕宋本地人较多,乡土村社发展不好的农村,当顾问或者带头人。”

吕本眉头紧拧,“胡相,你说朱四郎此举到底想干什么?他燕藩海陆军之精锐,天下有目共睹,他舍得把这样的精锐,放归地方?而且,退役不是选那些学习不好的,反而是选好的?”

似乎,朱四郎此举,削弱了燕藩军。

他应该高兴。

也的确有些高兴。

可更多是不解带来的不安。

“胡相,咱们和朱四郎交手颇多,总是输多赢少,我总感觉,朱四郎此番这等自毁长城的行为,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你说,朱四郎到底想干什么?”

胡惟庸沉默……

他也想不出来。

……

朱元璋马车内。

此刻,朱棣也正在与朱元璋谈论此事。

朱元璋听闻,诧异看着朱棣,“老四,能和咱说说,你这样做的目的吗?”

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精锐苗子,就这样让解甲归田。

再耗费颇多,重新培养。

这得不偿失啊!

而且,军队战斗力如何保证?

“父皇见过孩儿麾下的海陆军将士吧?”

闻言,朱元璋点头,等着朱棣下文。

朱棣回答道:“随着入倭之战结束,未来数年,孩儿无力对外扩张,只能耐着性子,先消化倭国,所以,也就不担心,此期间,军队战斗力下降的问题。”

他不对外扩张。

只是自保。

海军的坚船利炮。

配合一群有经验老兵率领一群训练有素新兵,守住现有的一切,没有任何问题。

“原本,在王仲业代表倭国义军集团献土献民之前,虽然我们的确也准备了退役部分将士,但当时,为了保证战斗力,我没准备大规模退役,可现在,没有对外扩张的需求,需要消化倭国,积累内功的情况下,大规模退役,能帮孩儿把燕藩建设的更上一层楼,补齐过去迅速发展中,留下的隐患和短板。”

过去数年,燕藩迅速发展中。

也留下了不少隐患和短板。

比如,乡村蒙学教育的问题。

比如,吕宋本地人居多村落,发展速度缓慢的问题。

“我们燕藩的军营,其实就是一座学堂,稍后父皇去看看就明白了,我们不光教战士们战斗的技能,还教他们识字,掌握各种技能,他们回到农村,可以成为很好的蒙学先生,他们学习过人人,人格平等的价值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用人格平等的价值观影响孩子们。

才能帮助燕藩完成,祛除百姓心中尊贵卑贱的陈腐之风。

现在的燕藩,看似人与人是平等的,没有了尊贵卑贱的陈腐之风。

其实不然。

现在这种所谓平等,首先是因为他坚持,下面的官员不好搞这一套,上行下效罢了,他死后,十分容易落得一个人走政息的结局。

一、通过两个理念、两个主张,实现了利益较为平衡的分配,相互制约,形成了人与人平等。

但这种制约,也不稳定。

想要废除,花点手段,也能做到。

所以,只有彻底拔除百姓心中尊贵卑贱的陈腐之风,当百姓不认同,商人、官员就比他们高人一等时。

百姓敢于为涉及自身一点蝇头小利,去大胆利用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团结在一起抗争时。

那时,才是人人平等。

而那时,有人敢废除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时,就会有无数百姓,目光愤怒,手握着农具,工厂的锤子,站在别有用心之辈的对立面!

当百姓拥有这份勇气时,就算他的子孙,哪怕再不情愿,也不敢现在百姓的对立面!

反观现在,百姓之所以不怕官员,是因为,百姓知道,他支持他们,他会为他们做主。

这种不怕官员,是寄托在他身上。

这是一种强人政治。

百姓把一切,寄托于他这个强人王爷身上。

内心深处,本质上,还没有完全觉醒。

仍然认为,官是高人一等的。

当他死了,对官,还会畏惧,害怕。

“我们燕藩,现在虽然吏治清明,官员实干,可孩儿很清楚,这都是创业初期的一种奋进气象,以及,现行两个主张,相互制约的结果。一旦开始守业,一旦孩儿这个强人死后,如果百姓从中原带来,又通过家庭教育传给孩子的旧有陈腐观念不改变,未来,这吏治一定会败坏,一旦吏治败坏,两个理念、两个主张必然动摇。”

到时候,燕藩的吏治,必然成为大明那种。

天下无官不贪。

“现在燕藩的情况是,官员在制约下,初步不敢贪腐,也不敢吆五喝六,高高在上。”

“商人因为雇工身股制傍身,有底气,并且,这个群体,读书多,已经明白,孩儿燕藩这一套规则对他们的好处(得到经济利益、安全、享有工人发自内心对他们的尊重),就好像沈至为代表这群人,他们比普通百姓,更加维护两个理念和主张。”

“可百姓群体,还远远不够,那些旧有的陈腐之风,全都被欣欣向荣压在水面之下。”

……

“燕藩军人,在经过数年军中教育,他们对他们的将军,对孩儿都能保持人格平等,他们退役后,走向民间,就会把这种真正的人格平等,带去民间。”

“军队教育效率更高,在接下来数年承平时间内,孩儿准备把军队,当做人格平等教育的大学堂、策源地!”

每隔两三年。

就重新退役一批招募一批,让退役的将士,把人格平等,持续带入民间。

“未来,孩儿希望,燕藩治下的百姓,彻底拔除,类似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这类陈腐旧思维。”

“只有做到这一点,燕藩现行的这套东西,才真正坚如磐石。”

……

朱元璋看着朱棣时而皱眉,时而充满乐观,挥舞手臂讲述,渐渐陷入沉思出神。

苦笑摇头。

大明根本无法这样做。

“咱们中原那边,很多人,若是听到你,把这样一支强军,大范围解散退役,恐怕还会拍手称快……”

可这群鼠目寸光之辈。

又岂能洞察,老四此举的深远目的。

当老四完成对百姓陈腐之风改造后。

燕藩坚如磐石时。

这些蠢货,恐怕震惊之余,才会明白,老四此时这么做的目的。

“老四,将来的燕藩,是不是人人都会像咱们家祈婳、雍鸣,开朗、自信、活泼、包容,不以自己身份而傲慢,能和任何人,以平等平常的心态交流?”

朱棣含笑点头,“孩儿希望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

朱元璋看着朱棣,怔怔出神。

他当初,犹豫辗转,最后还是坚持让标儿做大明储君,是不是错了?

此事,他没有与任何人说过。

秀英可能猜到一些。

其实,在老四回朝北征灭元那段时间。

他看着老四建设的福建,内心一度萌生,说服标儿,让贤给老四。

可最终,在犹豫辗转中。

察觉老四没有一点继承大明的想法,他就把这个念头掐灭了。

最终决定,让标儿做新旧大明的过渡君王。

寄希望,雄英来完成大明的革新,创建一个新大明。

吱呀!

马车停顿,朱元璋身子微微晃动。

朱棣的声音响起,“父皇,到了。”

朱元璋回神,顺着窗口看去,瞬间愣怔。

……

拜年了,祝各位书友大大新年快乐。

今天这章确实没时间,明天肯定最少八千字以上。

另外,这段情节不会太长,让大家觉得拖拉,我准备在五万字之内写完。

然后到朱元璋驾崩,朱标继位这段情节,会简略写。

之后就是朱标时期,大明与燕藩。

最后,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