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五百三十七章 胡惟庸:送朱四郎一份大礼!

坤宁宫。

寝殿内。

两张寝榻,对角摆放着。

浓浓的药味在殿内弥漫。

朱元璋、马秀英平静躺在榻上,昏迷着。

殿内,宫女太监活动,也小心翼翼,轻拿轻放。

雄英、雍鸣坐在榻边,看着,昔日疼爱他们的祖父、祖母,安享平静的躺在病榻上。

依着祖父祖母的高寿。

即便真的要走,那也是喜丧。

可作为亲人,即便是喜丧,依旧有诸多不舍,诸多不甘。

雍鸣抬手,分别轻轻握住朱元璋、马秀英的手,“皇祖父、皇祖母,从福建传来消息了,父亲、母亲他们马上就回来了……”

雄英听到这番话,抿了抿唇,悄悄把头转向一边。

旁边侍着的宫女太监,注意到,雄英的眼眶微红。

一时间,心中既难受,又有些担忧。

陛下无疑是个严苛的皇帝。

大明的皇宫,有一大堆规矩不假。

可陛下也不是那种昏聩荒淫的皇帝,在宫内,只要老老实实,恪守本分,陛下也从不随意迁怒他们这些小人物。

相反,更像是个大家长。

威严的让人害怕同时。

但绝大多数,也很体恤他们这些小人物。

娘娘就更不用说了。

如今,陛下和娘娘……他们心里也难受。

当然,更多是担忧。

既有对未来的担忧。

而燕王回来的消息传来后。

更加担忧了。

他们这些身处皇宫,与外界隔绝的小人物,其实最容易察觉到时局的变化。

自从燕王回来的消息传入宫中。

哪怕,此刻奉天殿还在朝议,以什么样的规格,接待燕王时。

他们已经能闻到‘燥热’、‘暗流涌动’的味道了。

对燕王动手。

那可就是皇家层面的斗争。

他们这些,身处宫墙内的小人物,最容易被这种斗争牵连。

若是太子和燕王的关系,如太孙和世子间就好了。

……

就当整个皇宫,乃至整个金陵,都随着朱棣回来的消息,浮现一股莫名的燥热时。

奉天殿,因此消息而特开的午朝也结束了。

朱樉为首,藩王们在退朝后,率先结伴从奉天殿内出来。

兄弟们,表情都有些沉凝。

哼!

某刻,周王朱橚忽然冷哼一声,“我看呐,四哥回来,这金陵城平静不了,今天朝堂上,某些人已经开始忍不住了,胡惟庸一个早已离开朝堂政局之人,算什么东西,今天整个午朝,好似变成他表演的平台!父皇、母后还没走呢!”

“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朱樉扭头,瞪视朱橚。

老五心中有气的原因,他们也知道。

午朝期间。

老五提出,恳求大哥准许他返回江浙。

在江浙等着老四,陪同老四回朝。

老五有此提议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江浙地区,是传统保守风气,最为浓郁之地。

也是非雇工身股制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

江浙地区可以说是保守派的大本营也不为过。

老五担心,老四回朝途经江浙不安全,所以想在江浙亲自陪着老四,护送老四来金陵。

可这个提议一提出来。

就遭到了,朝中保守派的反对。

胡惟庸一个没有官职的前宰相。

特殊情况,得到位列资格,竟然也跳出来,高谈阔论,甚至还隐晦指摘老四,未经朝廷同意,就擅自在朝廷疆域,福建行省登陆芸芸。

其心可诛!

老四还没回来呢,就有人要给老四扣帽子,找罪名了。

兄弟们不担心才怪。

朱樉和朱棡,上了一辆马车后。

朱樉透过车窗,看着站在奉天殿门口的胡惟庸、吕本等人,片刻后,收回视线,看向朱棡,“老三,刚才老五他们在,有些话,不能说,我就问你一句,要是大哥这次,真的对老四动手,伱要作何选择?”

朱棡抬头,平静迎上朱樉的视线,随即笑了:“二哥,你不要试探我,我不会冷眼旁观的,我的封地,没有铁路,麾下的两个镇,虽然不能迅速抵达金陵,但我却可以,做出向北方佯动的姿态,只要在北方的其他兄弟跟随我这个动作,整个北方都得风声鹤唳。”

“倒是你,我们佯动,可以打着,防备草原,你呢?一旦老四真的在金陵陷入险境,你想帮老四,就只能,派出你麾下的两镇兵马,沿着金蒙线,长驱直入金陵,你真做好这种准备了吗?”

朱樉笑笑,身子微微后仰,“怕什么,临行前,我已经安排姚广孝做好准备了,大哥如果连老四都容不下,真要对老四动手,姚广孝会在接到我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尽起我麾下两个镇的兵马,抢占北平车站内,所有的火车皮,一路狂奔南下,一路破坏后面铁路,阻断我麾下南下的消息,等我两镇兵马,杀到金陵时,或许朝中才能收到消息!”

朱棡瞪大眼。

疯了!

他以为,二哥只会做出,两镇南下的佯动动作。没想到,二哥竟然打算,直接派兵冲入金陵城?

“二哥,你……”

不等朱棡说完,朱樉摆了摆手:“别瞎猜,我兵马南下,并未想过趁乱取而代之,最多,只是配合老四,把大哥拉下来,直接扶持雄英登基!”

“雄英登基,蓝玉统帅的十五万北境军肯定就不会妄动,京营也不会妄动。”

“雄英登基,就能直接大开杀戒,直接把朝野内外这些保守派,割韭菜般,连根刨了,咱们大明,也就能轻装上阵,全面效仿老四革新了。”

“做完这些事情,我这个把自己亲大哥,把咱们大侄子父亲拉下皇位的藩王,就主动请罪,把所有的黑锅都背下来。”

虽然朱樉说到这里,就停下来。

朱棡却又好气又好笑瞪了眼朱樉,“二哥,如此一来,雄英都欠你一份人情。”

老二的行动,保全了老四。

大哥也只是被拉下皇位,最多,效仿唐朝的李渊,做个声色犬马的太上皇。

老二插手,为雄英解决了,最难避免的问题。

毕竟,大哥对老四动手,雄英夹在中间,才是最难受的那个。

老二再把所有的黑锅背上。

雄英也就不用背负,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污名。

即便请罪,丢掉秦王爵位,雄英内心深处,肯定也十分感谢二哥。

“难道,这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吗?”朱樉得意笑道:“大哥对革新,进一步退一步,玩着即勾住革新派,又笼络保守派的手段,这些年,我早烦透了,就连我们家尚炳,每次从老四燕京回来,都忍不住对咱们大明的现状抱怨牢骚,我就不信,你们家小子,没有抱怨?”

朱棡笑笑。

又满腹感叹。

他们的长子,都送去老四燕华读书了。

都一样,逢年过节回来,都会抱怨,大明现在这种,犹犹豫豫,徘徘徊徊的现状。

甚至,私底下,因为自家封地,都没有任何变化。

还会说几句,他们保守!

朱棡收敛思绪,询问:“然后呢?”

“然后,我就带着你嫂子去燕京,至于两镇兵马,交给尚炳,老四早嚷嚷着,要是我肯出海发展,他就支持我,到时候,就让尚炳带着这两镇兵马闯一闯,不是说,谭五海峡对面,有一块更加广阔富饶的大陆吗?”

“老四现在的摊子这么大,他也开发不了,靳宓小子口中那个五大湖区,就给我们家尚炳,我想老四应该同意。”

“到时候,再让雄英支援尚炳一些人口,尚炳想怎么折腾,我就不管了,我就和你二嫂在老四燕京享福。”

朱棡唇角抽抽。

朱老二这些年,进步很大啊!

二哥明显也想效仿老四,不,是想让尚炳效仿老四,出走大明,自己在海外,开创一片基业。

那么,他呢?

还留在大明?

说实话,谭五海峡对面那块大陆,如果真像靳宓小子描绘那般。

想要攻取并不难。

难得是后续发展。

人口以及工农业设备。

设备也不难。

老四很早就劝说他们,也走出大明,为华夏后世子孙去开疆拓土。

只要他们肯。

老四一定会支持他们。

可难就难在人口。

老四燕华自己人口都不够,肯定不可能在人口方面支持他们。

大哥当国,想要大哥支持他们,几乎想都别想。

瞧瞧大哥怎么对待老四,就可知。

……

奉天殿门口。

吕本收回视线,拧眉低声询问:“胡相,咱们对朱四郎动手,这些藩王会不会……”

哼!

不等吕本说完,胡惟庸便微微冷哼一声,冷笑道:“就怕他们不动手,他们一旦有任何行动,都会成为太子心中的一根刺,太子一旦登基,首先就会削藩!”

“吕大人,走吧,咱们去见太子,朱四郎要回来了,怎么也要给朱四郎,备一份大礼!”

……

于此同时。

闵镇码头。

舰队靠近。

徐妙云看见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张三丰时,不由微微惊讶,“这位活神仙怎么也来了?”

话中,看向朱棣。

要知道,父皇都未必能请得动这位。

可现在,这位竟然出现在迎接的队伍中。

着实让人惊讶。

朱棣也很惊讶。

当旗舰停稳时,转身交代徐宪昌,“你们不要停留,我们下船后,马上启程,前往金陵。”

吕珍在洪武三十四年,连续大病几场后。

已经无法担任海军部长一职。

彻底退役。

俞靖升任海军部长后,徐宪昌就升任中将舰队统制,统帅十六艘铁甲舰。

徐宪昌举手敬礼,“是!”

朱棣回礼后,率先沿着放下的踏板,下船。

徐妙云、乌云琪格、李琪、朱镜静……

一起随同朱棣回朝的众人,纷纷下船。

“拜见王爷!”

已经匆匆迎上来的铁铉等人,纷纷行礼。

“欢迎燕王再回福建!”“燕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

就在铁铉等人的行礼问好声刚落下,后面,山呼声顿时沸反般响起。

数十万百姓,齐声高呼的声音。

让铁铉为首,朱标调配到福建的每一个心腹,都感受到一股猛烈冲击。

只有这一刻,他们才更加清晰的感受到,燕王朱棣,在福建的影响力!

朱棣越过面前的百官,看着后面的百姓,内心一时间,五味陈杂。

其实,他也没做什么。

就是做了一个,朱家皇子,履任福建,该做的事情罢了。

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

昔日所做的一切,百姓非但没有遗忘。

反而似乎,越发感念他了。

可惜,今日,他无法和福建百姓说说话。

首先,他要尽快赶往金陵。

这也是他选择从福建乘坐火车的原因。

做火车,只要不靠站停留,较之船运还要快些。

其次,此番他经福建回金陵,没来得及和朝廷报备,只是匆匆通知了福建方面,请求予以便利配合。

也不知,抵达金陵后,会不会因此而遭到责难。

更不能在福建过多停留。

可他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

朱棣回神,抬手冲后面的百姓,简单招了招手,又简单和铁铉、沈仁说了几句话后。

看向张三丰。

抱拳道:“张真人来迎接,让本王惶恐,我知张真人在医术上,也颇有建树,不知真人能否一同与我随行前往金陵,给我父皇、母后诊疗?”

虽说,他也知道,父皇、母后年寿已高,恐怕已非药石可解。

可万一呢?

道家之人,大多懂医术。

何况是,张三丰这种高人,医术方面的造诣,肯定不俗。

张三丰点头,“能来迎接燕王,是老道的荣幸。”

其实,说实话。

若是换做朱皇帝,他即便听闻,也肯定不会来。

这倒不是,他和朱皇帝有什么恩怨。

道家清静无为,不需要巴结皇权。

而他来迎接这位燕王。

也并非来巴结。

而是真心诚意,对这位大明皇族,燕华之主,心怀佩服、感念。

其两个理念、两个主张。

绝对是划时代的。

开天辟地的。

造化之功,在他看来,绝不亚于三皇五帝对中原人族的造化之功。

而这位王爷,开燕华,开疆拓土期间,对道家文化的推广,也是整个中原道教,都需要感谢的。

至于陪这位王爷北上金陵,这算什么大事。

……

“王爷,要不要休整,下官已经在闽县,为王爷准备好了下榻之地。”朱棣和张三丰的谈话结束时,铁铉适时开口征询。

朱棣摇头,“不了,本王希望尽快赶往金陵,现在能为我们一行人,调配足够的车皮吗?”

“可以。”铁铉干练回答道:“列车已经准备好,就在码头外面的车站停靠。”

为了给这位准备车皮,他把闵镇通往码头这段铁路线,都暂时关停了。

“并且,臣将亲自陪同王爷回朝。”

朱棣看着铁铉。

历史上,这家伙,在朱允炆败亡后。

他曾招揽。

可这家伙一身铁骨。

最终被他盛怒之下,给鼎烹了。

这一世,历史已经完全被他改变。

而且,铁铉也是朝中革新派中流砥柱,双方的关系很不错。

铁铉到福建履任布政使后。

积极派遣民间商会代表,和燕华进行半官方联络,双方的关系,非但没有隔阂,而且还很不错。

“有劳铁大人,那咱们就马上动身。”

……

车站。

戒严的车站内。

徐妙云等人已经率先蹬车。

朱棣蹬车时,脚步停顿,转身看向沈仁,意味深长叮嘱道:“沈将军,眼下,我父皇、母后同时病危,值此时刻,免不了动荡,动荡时期,宵小之辈定会忍不住冒出来,沈大人身负福建稳定职责,希望沈大人在这个关键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

“是!”沈仁激动领命,更是当着铁铉的面,直接以燕华军礼,举手敬礼。

铁铉看着,满嘴苦涩。

果不其然。

他早知道,接下来,这位王爷金陵之行,一旦出现风波,消息传到福建,福建必然会群情激动。

乃至,出现地方脱离中枢的情况。

显然,他的预判没有错。

燕王这段意味深长的话,内涵可太多了。

当然,他也明白,燕王这样做,并非要抢夺福建。

更多是,做给太子,做给朝中仇视者、保守派看的。

这是警钟!

时隔数年不见。

此番,这位王爷回朝,再见。

他敏锐察觉到。

这位变了!

变化很大!

这位的种种举动,无不证明,其已经做好了,与大明关系破裂的准备。

朱棣回礼后,转身上车。

车门关上。

呜呜呜……

汽笛声响起。

嗒嗒嗒……

有节奏的轰鸣声中,列车缓缓启动。

迅速提速。

冲出码头车站。

“欢迎王爷再回福建!”

“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

列车驶出车站,铁路沿线两侧响起的声音,再次让朱棣触动不已。

铁路两侧,密密麻麻,站满了百姓。

张三丰看着,也是满腹感慨。

“王爷……”

朱棣刚要撩起车窗帘时,坐在对策的铁铉忙开口。

朱棣看向铁铉。

铁铉解释,“王爷,虽说这里是福建,不大可能有心怀不轨之辈,但不得不防,请王爷体恤下官如履薄冰的心情。”

火器火药的普及。

想要刺杀个人,变得太容易了。

为了确保这位的安全。

不但所有车窗都有帘子。

让外面人,无法确定,这位到底在哪里。

在这节列车前面,还有一个机车车头走在前面,对沿途铁路进行监察。

朱棣从善如流收回了手。

铁铉松了口气,透过窗帘,看着外面,朦胧的人群,笑道:“王爷肯定不知道,就在王爷途经福建的消息传开后,短短数日,闽县涌入了一百多万人……”

……

很快,当列车驶出闽县后,铁铉这个介绍者,都被沿途的景象震惊了。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