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天子 > 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

明天子 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21:52 来源:书海阁

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

王直来到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朱祁镇问道:“而今局势,先生以何教我?”

王直说道:“陛下不是已经有所决断。以南杨代西杨。”

南杨就是杨溥,西杨自然是杨士奇。

朱祁镇说道:“先生以为,西杨与南杨两人谁上谁下?”

王直说道:“臣不敢妄言大臣。”

朱祁镇说道:“先生当初点评古代人物,好不留情,今日为何如此?而今不是君臣奏对,而是你我师生闲谈?”

王直说道:“西杨气势宏大,内怀权谋,然其公足以胜私,持天下之正,成天下之务,本朝之房杜也。”

“南杨心怀壮志,但是行事却有些急切了,似乎永乐年间,十年诏狱,却让他心性有些变化。臣不管言其伪诈,但却视之如猛虎。”

“老虎是要吃人的。饿虎尤其如此。”

朱祁镇也想起了杨溥的一些经历,杨溥因为触怒太宗皇帝,被太宗皇帝至于诏狱之中,一住就十年。

这样的经历当时很多大臣都有,比如杨士奇,夏元吉等人,都有诏狱一游的经历,但是并没有谁如杨溥一住十年。

二十年前的十年。却是杨溥生命最精华的时间,他就在牢狱之中,将经史读了一遍又一遍,出狱之后,宦海沉浮,又在杨士奇与杨荣之下,在两个大佬之间争斗中,他只能谨慎小心,以求自保。

不管多做言语。

如此想来,这位杨解元一种胸中郁闷之气,不知道憋了多少年了。

朱祁镇此刻反而理解了杨溥不少。心中暗道:“如果杨溥与朕心意相合,朕未尝不能助杨溥一臂之力,让他成为天下名相,却要看杨溥自己怎么选了。”

朱祁镇岔开话题,说道:“户部尚书刘中敷有意致仕,以先生之见,谁可代之?”

王直一时间愣住了。

他就是分管户部的,可以说户部很多事情,他比朱祁镇了解多了,他根本没有听过户部尚书有致仕之意。

不过,他脑袋转得很快,一瞬间好像联想到了什么,自然不会去问,说道:“户部侍郎王佐,精通钱粮诸事,可以代为尚书。”

朱祁镇说道:“先生,有一件事情,你知道吗?”

王直说道:“陛下请讲。”

朱祁镇说道:“兀良哈与瓦刺联姻了,估计婚礼就在这一两月了。”

如果去年这个消息,还是风声的话,现在已经成为了现实了。不过以当时的消息传递速度,还没有传到北京。

王直自然不知道。

王直一听立即皱眉,沉吟片刻,说道:“陛下,不能允许兀良哈与瓦刺为一,臣以为当派一员大将出塞,击兀良哈。”

朱祁镇说道:“朕是有此意,奈何投鼠忌器。瓦刺号称四十四万骑,纵然有些虚数,但是二十多万骑,还是有的。”

“瓦刺也先,也算是一个英雄,用短短数年,就整合了蒙古,联姻兀良哈之后,想来就要大举西进。”

“现在察合台尚在西域,一旦瓦刺扫平西域,倒是大举南侵,就是战祸连接的局面。”

“但是我大明的财力,是一个什么样子,你也是知道的,足够一场大战吗?”

王直心中暗道:“你如果不想修河北水利的话,内库的钱足够打上一场了。”只是这话,王直自然不会说出口了。

朱祁镇说道:“虽然大战还在数年之后的,但是有些准备,不能到了事到临头才做,故而朕需要一个理财之臣。”

“只是,王先生何以教朕?”

王直摸着自己大胡子,好一阵子才说道:“臣听东里公说过一个人,就是现在巡抚江南的周忱。”

朱祁镇说道:“周忱。”

王直说道:“东里公曾经说过,天下理财之臣,无人能出其右。陛下欲理财之臣,非周忱莫属。”

“只是--------”

朱祁镇说道:“只是怎么了?”

王直说道:“周忱的名声不大好。”

朱祁镇翻动自己的大脑,他一天批阅不知道多少奏折,并非任何人名都在朱祁镇心中留下痕迹的。

否则的话,简在帝心,就不会那么重要了。

不过,他还是想起了周忱。倒不是因为周忱理财之能,而是因为他操守,说道:“就是与杭州况钟,并称周况的周忱。”

“百姓称之为青天?”

王直说道:“正是如此。”

朱祁镇听了,随即起身,走进一旁的书架之中。

立即有小太监持灯烛照亮。

原来,朱祁镇与王直聊着聊着,已经入夜了。

朱祁镇的身影消失在层层叠叠的书架之中,朱祁镇看着书架上的铭牌,上面写南直隶,然后又从里面翻了翻,随即拿出一封奏折,却是弹劾周忱。

朱祁镇细细看了,却是弹劾周忱枉改祖制,多征米粮云云。朱祁镇随即笑道:“果然名声不好。”

朱祁镇匆匆翻了几封弹劾。大多都是对周忱在云南改革征税制度的攻击。

此刻朱祁镇对周忱却是大为欣赏。因为很简单,看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未必是看他的朋友是谁,看他的敌人是谁也行。

周忱这个人,是一个清官,清官到了什么程度。号称青天。

虽然大明这个时代吏治不错,但是被民间拥为青天的,也就三五个人而已,于谦就是其中之一,而周忱,况钟也是其中之二之三。

周忱在民间名声这么好,甚至锦衣卫都报上来了。说周忱要去什么地方做官,他都先单身而去,微服私访,问百姓最苦之处。

然后一定会解决。

然而在民间名声如此之好的清官,在官场是怎么落了一个名声不好的局面。

之前朱祁镇并没有细想,但是此刻细细想来,实在是可堪玩味之极。

只有利益。

而朱祁镇又看周忱自己的奏折。周忱关于对江南重赋的解决办法。

江南重赋之事,之前也解释过了。

这是一个历史遗落问题。

从太祖太宗对江南一带的赋税,层层加码,让天下过半赋税处于江南,朱祁镇虽然觉得不公平。

但是也不好改。毕竟要付出太多利益了。只是赋税定额太多了,下面的人也就征收不上来了。

宣宗皇帝免除江南赋税,从来是几百万石几百万石的免的。

这是宣宗皇帝大方。

当初朱祁镇或许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而今处理政务多了,却已经发现了。并非宣宗皇帝大方,而是面对征收不上来的赋税,就好像是国有银行的坏帐一样。除却一笔勾销,还能怎么样?

这就存在实际上重赋,但是在执行上反而变成了轻税的情况。

而周忱这几年,在江南理清田亩,向朝廷请求减免江南米粮,朝廷也减免了一些,而周忱就将这些定额一一落实。

想来就知道,赋税定额高,固然有一些百姓是真交不少来,但是大多数士绅是不想交而已。

至于周忱用了怎么样的手段,将江南重赋一一落实,并减轻了百姓负担,让百姓称之为青天,却让不少官员弹劾他枉改祖制,多征米粮。

而且不是一个两个,单单朱祁镇这边就有不少,想来转给内阁的更不少。王直负责户部,想来是看过不少,这才说出周忱名声不好的话。

朱祁镇从书架之中,转了出来,虽然还没有确定周忱就是下一任户部尚书,但是心中已经将他放在候选之中了,说道:“先生,可以给我讲讲这一位周青天的事情吗?”

王直说道:“臣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臣所知道多是吏部档案,与官场传闻,未必属实。”

朱祁镇说道:“先生但讲无妨。”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天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