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天子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

明天子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21:52 来源:书海阁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

只是很多东西,一放松,就是一日千里。

根本回不到从前了。

特别是军中情弊增多,很多军令都执行不下去,这军纪也就更不好了。

所以,如果朱祁镇督促柳溥速战,柳溥为了激励将士,能取的办法,本来就不多,纵容劫掠,恐怕是最容易的。

而造反的,大多是苗人,汉人不将苗人的性命当一回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是这毕竟是国内征战,不管是杨溥还是朱祁镇,都想着是广西长治久安。朱祁镇是想广西当成大明的基本盘,上面的百姓,即便是少数民族,也是中国人,自然不能横加杀戮。

这与境外打仗不一样的。

但是杨溥或许没有这个想法,毕竟明朝的中国,与后世中国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明朝的中国就是古代汉人活动范围之内,在云贵很多地方,大明人其实并不将他们当做中国范围之内。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反对征麓川的原因。

从本质上,他们都觉得这些不是中国之土,是无关紧要的。

杨溥与这些士大夫想法差不多,他当然不会将大明的版图分割出去,但是却不想在这上面投入过多的资源。

种下杀戮,必将收获杀戮。两边仇深似海,恐怕广西会屡平屡乱,到时候就不大好办了。

朱祁镇说道:“就以先生之意,派人宽慰柳溥,让他步步为营,不得浪战即可。”

杨溥说道:“老臣明白。”

朱祁镇话音一转,说道:“两淮盐案,而今查得差不多了,先生觉得该如何处置?”

杨溥对此,心中早有准备。说道:“陛下,臣以为何文渊这一次差事做得极好,正可以调任两淮,授御史衔掌管盐政。当务之急,就是速速建立重建盐政体系,不能误了天下百姓吃盐的大事。”

朱祁镇说道:“何文渊,不错,就他了。”

何文渊这个人,虽然在很多事情上,与朱祁镇的意见不合,但是大体上还算是一个好官,也是从地方官之中做起来的,在温州知府任上,被温州百姓怀念不已。

而且论事从来以百姓为重,也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那种。

虽然朱祁镇未必不知道杨溥是不想将何文渊调入京师,毕竟何文渊这一次在山东灭蝗,功劳最显赫,是外派所有大臣之中,办得最好的。

这种小九九,朱祁镇就当做不知道,只要这个人合适就行了,说道:“传令让何文渊立即南下,不必来京了。先处理盐政事务,恢复食盐生产,暂且一切如旧。”

新盐法已经磨了好几遍了,但是依旧是草稿。朱祁镇依旧觉得想缓一缓。反正而今盐政体系之中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被一扫而空了。

一两年之内,是恢复不过来的。

稍稍迟一点,不会错过最好的时机。

朱祁镇说道:“施礼怎么处置?”

杨溥说道:“陛下,施礼乃是靖难功臣,社稷老臣,而今经过太医会诊,已经完全失智,不过浑浑噩噩而已。”

“此事,都是他儿子做下的。陛下总要给士林一个体面。”

朱祁镇对于这一件事情,朱祁镇其实很不满意。

只是大明文官颇有兔死狐悲之感。

本来施礼是死定了。但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走漏的风声,施礼的现状被传了出来。

一时间,到处都是为施礼所情的人。

说施礼已经都是这样,朝廷再杀一个浑浑噩噩的老人,未必有些太残忍了。

只是朱祁镇却一定要杀施礼。

因为朱祁镇明白,这一场争论,重点完全不在施礼身上。

毕竟谁都看出来,纵然施礼不死,又能活几年?

他在南京毕竟是养尊处优,不知道有多少仆役伺候,但是而今施礼或许免去一死,但是施礼的儿子,施家与这一件事情有关系的人,估计是一个人也活不了。

到时候,一个失智老人。又怎么能活下去。

他们在乎的是,施礼的身份。

施礼乃是正统进士出身。也是士林之中的老前辈。今日朝廷的刀斩在施礼身上,明日这刀也能斩在他们身上。

所以,能缓上一分,就缓上一分便是了。

朱祁镇说道:“施礼之事,其情可悯,这样吧,朝廷指定致仕章程,如施礼这般大臣,就不应该在朝中。也算是两全之策了。”

杨溥一听,立即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先生,为何如此?”朱祁镇说道,他声音似乎带着一丝阴阳怪气,说道:“哦,先生是担心自己的年龄,请先生放心,朕一刻也离不开先生,自然不会让先生离京。”

杨溥说道:“老臣不是贪恋权位之人,只是满朝文臣之中,有不少年纪如施礼的大臣,臣恐怕,陛下之言一传出,朝野就一片大乱。而今陛下欲治河北水利,又要办两淮盐政,不是朝廷之上大起波澜的时候。”

朱祁镇自然明白,这事情不能这样做。

这就是大明文臣从洪熙年间一直稳定到杨士奇致仕的后遗症。那就是朝中有大量的老臣。即便内阁之中,杨士奇有意挑选了一些年轻的阁臣,但是杨溥本身就是这个政策的获益者,至于在其他位置上,六十七十大臣,大有人在。即便朱祁镇调整六部,将周忱调入,但是周忱也将近六十了,放在满朝文武之中,居然还能算得上比较年轻的。

这些重要位置上,比较需要充沛的精力。没有充沛的精力是坐不住的。但是其他地方一些清闲的位置上,就不一样了。

很多官员都七老八十了。

这一点,也是朱祁镇在施礼之事爆发出来,才做得年龄调查,他没有想到。大明官员平均年龄如此之高。

总体来说,这是因为朝廷并没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原因。也没有完善的退休后待遇。

杨士奇能潇潇洒洒的走,乃是太皇太后加恩,朱祁镇准他食原俸。还有一堆赏赐,再加上杨家本来就是江西大族,家里也是有钱的。

但是对一下小官就不好说了。

他们俸禄本来就少,一退休,运气好的能得一笔钱,运气不好的,只能孤身还乡,依附子女了。

虽然大部分官员晚年并不凄凉,但并非没有过得凄凉的大臣。

所以一般来说,官员都愿意死于任上。毕竟死于任上,朝廷会给抚恤的,丧事也会派人主持。

一般来说,衙门会管的。

该给的规格都有。而回到家中,这都要靠自己家底了。

如果家底厚实,儿子有能力,回去做老封君,自然不在乎。但是而今的大明,并不是晚明,晚明的时候,你家里没有钱,就不要想考进士这一回事。只需看各级官员,几乎考上进士都是官家子弟。

或许是教育资源的问题,或许是人脉的原因,是科举舞弊,或者是老论调,寒门难出贵子。

但是这个时候大明朝廷之中,却有很多官员家中都相当清贫的。

如吏部尚书魏骥就是其一。魏骥告老还乡之后,虽然为家乡做了很多事情,也不过是粗衣布食而已。

这种情况自然是需要改善的,但正如杨溥所言,现在并不合适。

朱祁镇只是想进二退一而已。他淡淡说道:“施礼之事,是朝廷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那么处罚施礼自然是不妥的,朕之意,就派中官伺候施礼终老,但是朝中的情况却好好处置一下了,如果是个别现象,却是施礼欺君枉上,治家不严,他难辞其咎。”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天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