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天子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宁遗梦

明天子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宁遗梦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21:52 来源:书海阁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宁遗梦

杨洪说道:“蒙古人最重勇气与心胸,拙赤把今日受制于我,已经很不光彩了,他如果再派人来追杀,传出去反而让人觉得心胸狭窄,输不起。”

“他定然会对我推崇备至,我的名声越大,他今日的屈辱也就越小了。”

至于兀良哈与大明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却不好给杨俊说了。而且估计说了,杨俊却也听不懂。

也不知道是杨洪猜中了,还是拙赤把的宣传很给力,反正杨洪今日之后,风声鹊起,被很多蒙古人称为杨爷爷。

至于,为什么鞑子打不过人就叫人爷爷?就殊不可解。

杨洪回到军中,军中更是欢声雷动。兀良哈大军退去。

杨洪带着大军这才进驻了大宁城。

在大宁城废墟之中驻扎了一日,杨洪就带着大军缓缓而退。

只是杨洪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秋后了,到了而今匆匆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天气已经转寒了。

从大宁到喜峰口的路上,更是一夜之间,天寒地冻,虽然大军准备了不少御寒措施,但是依旧不知道多少士卒冻掉了手指。

杨洪也迎来了出塞以来,非战斗减员最大一次。一百多士卒,因为冻伤残疾随后死去,至于其余单单是冻伤的话,根本不用数,几乎每一个士卒都用。

即便是杨洪本人,脸上也有好些红疮。

这一次出塞,并没有走多远,尚且如此。真要横跨大漠,直击漠北,所需要就更多了。

杨洪不得不在新城卫修整两三天。避过寒流。

毕竟而今还不是冬天。寒流真是一阵子而已。

新城卫与大宁卫一样,是一个被放弃的卫所,从大宁卫到喜峰口,一路要经过新城卫,富峪卫,会州卫,宽河所。

不过而今,这些地方如大宁卫一般,全部是残垣断壁了。

太祖皇帝所设大宁卫,本意是断鞑子一臂,但是而今却成为了长城以北的一片片废墟。

不管有多少唏嘘,杨洪在初冬时分,还是来到了喜峰口。一到喜峰口,全军上下都放心多了。

到这里就有朝廷兵马接应了,也不用担心,随时可以来到鞑子游骑了。

杨洪一来这里,就遇见了一个太监。

这个太监说道:“陛下有旨,宣杨洪,石亨北京觐见。”

杨洪与石亨大喜过望,各自答谢不提。两人收拾了一下,立即去了京师了。到了京师之后,也没有多耽搁,就立即被朱祁镇召见了。

朱祁镇在张辅的陪同之下,召见了杨洪石亨,听他们这一路上的所有情况,各有赏赐不提。

朱祁镇知道杨洪表现之后,也是特别在意,问张辅说道:“英国公觉得,杨洪可托大事否?”

张辅自然能看出了朱祁镇重用杨家的心思,别的不说,看现在乾清宫殿外站的是谁?是杨洪的侄子杨信。说道:“杨洪自然是可托重任的。”

朱祁镇说道:“如此,杨洪为大同总兵如何?”

张辅微微一愣,大明军队之中总兵官一职,就是大明军中方面大员了,而且这总兵官多以勋臣接任。

比如朱祁镇将平江伯陈豫放在漕运总兵官上,虽然陈豫年纪很轻,也没有什么厉害的履历,但是为什么朝廷上下都没有反对啊?

原因很简单,因为陈豫乃是勋臣。

而今大同总兵,也是勋臣,武进侯朱冕。是成国公一系的将领,大同又是精兵所在之地,现在比宣府精兵更多。

但是张辅仅仅是犹豫了一会儿,就同意了,说道:“臣并无异议。”

张辅是一个非常识趣的人。

托孤重臣,说起来好听,但是做起来却未必了,特别是皇帝长大了,或者说皇帝觉得他自己长大了的时候。

杨士奇与胡濙的举动,未必有一种激流勇退的心思。

张辅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这一段时间,张辅到处找好生养的女人,一心一意只想求生一个儿子。

未必不是避嫌。

所以,对皇帝权力**,他并没有阻拦的意思。只要皇帝所选的人合适。至于成国公朱勇的心思,张辅只是期盼他能想开吧。

朱祁镇送走张辅之后。说道:“英国公最近操劳过度,太医院送一些补品,好好给英国公补补身子。”

“是。”身后立即有下太监说道。

朱祁镇对张辅的心情也很复杂。

张辅这种退步的心思,他也看在心上,一方面,欣赏张辅的识趣。另外一方面,心中却也暗暗恼怒,暗道:“朕在他心中,就如此不堪吗?容不下几个老臣吗?”

有时候,就这么奇怪。

朱祁镇用保定侯孟瑛坐镇五军都督府,其实就是化解英国公与成国公之间的联盟,而今也算是有些成效了。

毕竟孟瑛也是靖难集团的一员,而且能打仗,威望不浅。

如果张辅不退的话,其中有不知道麻烦事。

但是张辅明显退下来,有一种什么事情都不想管的意思,朱祁镇心中又不舒服了,毕竟张辅如此名将。不仅仅是大明的主心骨,也是朱祁镇的主心骨,不管朱祁镇多重视孟瑛,一旦遇见军事上的重大决定,朱祁镇还是第一个问张辅。

孟瑛虽然厉害,但是比张辅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这种患得患失之心,也正是因为张辅威望大能力强,对皇权其实有威胁的。

朱祁镇深吸一口,将自己的心绪一点点的放下来了,看着勾画了不知道多少次大宁地图,对大宁地区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壑。

朱祁镇不能说了然于胸,但也是都知道的。

恢复大宁,这是朱祁镇登基以来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而今朱祁镇觉得时机在一点一点的成熟起来。

恢复大宁,首先要解决粮食问题,而粮食问题又分两类,粮食储备,与运输。

今年河北秋季丰收了,而今秋粮还没有征收上来,而今即便是征收上来,朱祁镇能看见的也不过是一个数目而已,因为这些粮食,几乎全部都要拔给直隶,作为治河费用之一。

但是仅仅是一个数目,就足够让朱祁镇兴奋了,盖因比往年多了四十多万石。

朱祁镇一想到,如果河北水利大工正式完成,那么河北每年的钱粮就会多交出多少。

不用多多少,只有能够多出一百万石,就足以支撑大宁镇的存在了。

至于粮食运输,而今从北京到宣府的驰道,正在开工了,因为朝廷将大量钱粮都投入在河北水利之上,所以周忱手中也没有多少钱。

所以,这驰道的进展很缓慢,实验的性子很浓。但是从周忱的那边的反应,却是很好的,最少粮食消耗少太多了,不至于七石粮食,只有一石能运送到目的地,这样的局面,今后将成为历史了。

粮食问题只要能够解决了。而以杨洪对阵兀良哈的情形来看,朝廷对付瓦刺,情况如何,还真不知道的。

毕竟朝廷与瓦刺之间,多年来都没有发生过主力碰撞的事情了。

但是对兀良哈却是太熟悉了,宣宗皇帝宣德八年亲征,打的就是兀良哈,而且是大获全胜。

所以只要能拖着瓦刺主力,修建好通向喜峰口的驰道,宣大之兵,直扑大宁,重建大宁城,并以驰道与关内相连。

如此一来,大宁镇就重起来。

大宁镇只要重新建立起来,那么北京距离前线,就远了三百里,一旦有事,也不至于烽火传京都了。

“快了,快了。”朱祁镇明明知道,这一切准备最少还有三五年时间,但是心中依旧安慰自己。“不管多少时间,这一件事情一定要做成。”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天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