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天子 > 第十二章 军议

明天子 第十二章 军议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21:52 来源:书海阁

第十二章 军议

朱祁镇轻轻一笑,伸手将题本上手指印给揉平。

倒不是朱祁镇心中已经平静下来,而是他知道,宫中人多言杂,除非是私人空间,最好不要情绪外漏,虽然而今武英殿之中没有人,但是大门外面还有侍卫。

这些侍卫很多都是出身勋贵。

朱祁镇一边平复情绪,又叫人泡了一壶茶,轻轻的品着,心中暗道:“怎么办?”

任何情绪化的表达,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朱祁镇冷静下来,不得不承认一个朴素的真理。

那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将领再厉害,他们也是太宗皇帝的,不是他朱祁镇的。让朱祁镇绝对信任他们,却是不可能的。

但是朱祁镇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靖难勋贵与国同休的特性,是皇权的根基,他们对大明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

但是面对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一直在下滑这一个现实,朱祁镇也不可能将军方留给他们做自留地。

但是该怎么做?

将这个事情打回去。

朱祁镇立即否定了。

原因很简单,而今靖难勋贵还是朝廷的支柱之一,朱祁镇满意也好,不满意也好,都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

朱祁镇与靖难勋贵之间有了间隙,对朝廷大局是不利的。

就放在即将爆发的大战之上,即便他出手,将其中一路主将拿下来。就万事大吉了?

不,朱祁镇怀疑这仅仅是开始。

甚至因为这一年事情,在这一次征讨兀良哈之中,内耗加剧。

要知道军方的政治生态,与文官的政治生态是不一样的,蓝玉当初就与冯胜拔刀。甚至想火并。

而今虽然不是当年,但是打仗在外,阴死几个人,也是小事一件。

即便没有到这一种地步,但是彼此之间内耗,让大战尚未开战,就败了一分。

但是什么也不做,朱祁镇想要提拔一批亲信掌权,继而推进军法改革的想法,就永远不能达成了。

朱祁镇轻轻的转折茶杯,默默的思量。忽然他想起了杨溥,暗道:“杨溥如果面对这个局面该怎么办?”

随即朱祁镇想起了于谦。

杨溥对于谦的手段,刚刚开始的时候,朱祁镇还是不明白的,后来杨士奇的话,让朱祁镇慢慢揣摩出来杨溥的手段了。

他做过几次复盘,但是想来想去,也觉得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朱祁镇即便知道,也不会拒绝的。

因为这对大明有好处,对朝廷有好处。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一字一句,越来越低,几近无声。

有些事情,他并不愿意做,但是而今想来却是最好的办法了。

军权这种特殊的东西,朱祁镇注定不想也不愿意,弄得大鸣大放的夺权,也不可能弄得好像是两淮盐案一般,掀起大案。

这都对江山不利。对朱祁镇掌控天下不利。

但是而今张辅这个举动,让朱祁镇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他想要润物细无声的拿下军权,已经是不可能了。

那么既然靖难勋贵想要把持军权,那么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既然你们这么爱立功,那么今后与瓦刺作战的主导权,朱祁镇准备让给他们。

如果,他们真的有能力。就让他们如同张辅一般高高的挂起来。

宣宗皇帝为什么将张辅从五军都督府之中摘出来,放到内阁以备顾问。决计不是想让张辅当内阁大臣的。

他们真要能打怕瓦刺,朱祁镇自然敢封七八个国公,全部按在五军都督府,将九边军镇的总兵,换上下一辈的。

慢慢来。反正朱祁镇知道时间是站在他这一边的,靖难二代都年纪大了。三代的能力比二代差太远了。

反正朱祁镇在乎的是打败瓦刺,具体是谁做这一件事情,他其实并不在意。

朱祁镇也知道,这种理想状态,也不大可能,如果他们真有能力,也不至于让大明军力弄得每况日下。

在朱祁镇想来,更有可能是与瓦刺长期战争之中,互有胜负,自然有一批人被淘汰。有一批人在战火之中成长起来。

在这样的大战之中,靖难勋贵想把持之中,全部的位置,根本是不可能的。

但是朱祁镇心中也是一个阴影的,暗道:“如果败了怎么办?”

毕竟有土木堡后车之鉴。

朱祁镇后世以为土木堡之变,都是当时英宗胡乱指挥,但是如今越发明白,这不过是大明军力,边防,等问题的总爆发。

不可能怪在英宗一个人身上。

如果再来一次这样的败仗,怎么办?

朱祁镇反复思量。却不得不承认,他如果强行插手军方,反而胜算更低。因为靖难勋贵在军中根基太深厚了,朱祁镇不想也不可能清理干净。

说不定瓦刺打过来的时候,靖难勋贵正如他斗得难分难解。朱祁镇回想他记忆之中土木堡之变的一些细节。

越发感觉,当时的英宗与靖难勋贵未必是没有矛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英宗想要一场北伐的胜利,到底是为了什么?

做事的顺序很重要。

朱祁镇此刻忽然想让明军打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败仗,正好让他有切入点。他心中哑然失笑,暗道:“我似乎是一等一的昏君,期盼自己的军队打败仗。”

只是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的荒谬。

朱祁镇平息情绪之中,稳稳当当的在张辅的奏本上批到四个字:“召五军都督府,内阁,六部御前军议。”

在武英殿军议之中,朱祁镇全程都没有怎么说话。

张辅先提出自己的意见,随意曹义也将建立海西都司的规划抵了上去,这个计划得到了周忱的支持。

周忱的支持源于李时勉的说服,而李时勉的支持源于对海上防御的支持,宁波倭案之后,宁波海关收入大受影响,一度暴跌。

李时勉作为主管,自然认识的了大明有一支海上船队的重要性,而且这一条运输线是要通过对马海峡,这里也是倭寇的多发地。

自然少不了增加海上力量。与李时勉的利益吻合。

所有人都知道曹义乃是皇帝从辽东召回来的,其中意味自己体会,故而曹义的意见与张辅的意见相合融合,就达成最好的出兵方案。

成国公出宣府,兴安伯出大同,武进伯出辽东,三路齐出,围剿兀良哈。这一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怎么打,而在于如何找到兀良哈主力。

所以这才是多路齐发,扩大搜索面积的原因。

至于各级将领安排,朱祁镇并没有插手,想来就知道,张辅在最上面没有安排朱祁镇提拔的人,下面各级将领能有什么安排?

至于曹义也出兵,不过他聚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等女真各部,然后带他们西进攻兀良哈。

能不能打兀良哈不重要,重要是整合女真为大明所用。

而亦失哈带万余人去双城卫一带,找一个靠海之地,建立一处城池。而海运总兵官在明年冰期之后,务必将第一批十万石粮食运送到新建的海西卫这里。

朝廷允许亦失哈在缓急之时,向朝鲜借粮。

这个具体办法,在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群议之下,朱祁镇也挑不出什么错的地方,于是乎朱祁镇做出本场会议最重要的发言,说道:“准。”

从头到尾,朱祁镇仅仅是一个决断者。不轻易将自己陷入臣子之间争斗之中。

于是正统九年开春之后,大明在宣德八年宣宗皇帝北伐兀良哈之后,又一次出塞做战,拉开了帷幕。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天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