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天子 > 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

明天子 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21:52 来源:书海阁

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

收到了黄河堤坝守住了消息。

朱祁镇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每年在汛期那几个月,朱祁镇总是悬着一颗心。

不,应该说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朱祁镇每天都在担心,春天担心旱情,担心蝗灾,夏秋担心水灾,秋后担心防秋事务。冬天担心雪灾。

而且不仅仅担心大明朝廷,也担心草原上有没有雪灾,因为草原上一旦着灾,很可能次年蒙古人就会大规模南下。

虽然他们没有胆子大举南下,但是骚扰的频率就会更加多了。

让数千里边墙,有疲于奔命之感。

做皇帝是可以很轻松,但是想做一个皇帝,必然是最累的。

而且黄河这边传来的是好消息,但是其他地方,传来的却不是好消息了。

卫水,漳河也守住了,但是淮河却没有那么顺服了。淮河在这个雨季,也是大发雷霆,冲决了数次,河南,南直隶有好几个县都被水淹了。

这其实也是黄河夺淮的后遗症。

黄河夺了淮河河道,淮河下游排水不畅,一遇见大雨,很容易出现倒灌的现象。

朱祁镇看着,黄河,运河,淮河几乎纠缠在一起,就好像是一个线团,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立即批阅奏折。

对于,这种赈灾的折子,朱祁镇批阅几乎可以不带脑子了。因为这是有一套流程的,无非是按照灾情的严重程度,免赋税,少则当季,多则三年,一般没有三年以上的。如何府县实在困难,就要让地方蕃库拨款了。如何更加严重,就会让北京拨款拨粮。

一般来说,要波及数府或者一省,才会让户部直接派人下去赈灾。

一两个县的小灾情,就是省一级就解决了。

总体来说,或许中央层面为了打仗,太宗皇帝到而今,朝廷财政都不是太宽裕,但是地方财政其实很宽裕了。

这也是大明财政政策造成的。

如果有人注意到了大明年入二千三百万石,北京所用不过漕运四百多万石。其他的粮食虽然各用用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地方,布政司,府县之中。

朱祁镇将这些奏折批阅之后,忽然有人来报,杨溥求见。

朱祁镇立即说道:“有请。”

对大明部堂级别的大佬来说,朱祁镇是相当好见的。

什么是部堂级别,就是大明六部,都察院,这些部级衙门的主官,还有就是内阁人员。只要是求见,朱祁镇一并准。

但是至于下面的官员,就要等朱祁镇的时间了。

杨溥来道乾清宫,行礼如仪,只是朱祁镇却看出杨溥在行动之间,有些迟缓了。

世间最大的毒药,莫过于衰老。

是谁也不能避免的。

朱祁镇心中有些心酸。

杨溥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有朱祁镇一些功劳。

朱祁镇被杨溥在王振这一件事情给阴了一下,其实他一直想扳回来这一句。如果朱祁镇想要无理取闹,想找一个由头打击杨溥,还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只是朱祁镇心中毕竟有大局,他不会因为他心中一口气,而乱了规矩。

很多人觉得在朝廷章程之下做事束手束脚,其实朱祁镇也慢慢明白,大明所有规矩的制定者是谁?

是太祖皇帝。

而太祖皇帝又是一个极端的权力控,他这一套规则的本质上是保护皇权的。

承认,在太祖皇帝走之后,几十年间,这些规矩有些变形,但是本质上并没有变。

看上去,大臣们将这一套规矩之内,将规则玩的炉火纯青,让朱祁镇屡屡吃瘪,但是这一套规则本质上却是保护皇帝,保护皇权的。

皇帝至高位上,是在这一套规则之内,至高无上。皇帝有掀桌子的权力,但是掀桌子多了,谁还会对这一张桌子保持敬意?

每一次掀桌子消耗的都是大明王朝的政治信用。朱祁镇等闲不用会,也不会用来针对某一个人身上。

那有多无能?

所以,朱祁镇只能在规则之内。找杨溥的麻烦。

就是挑错,杨溥每决断一件事情,朱祁镇就细细品读一番,找出其中的漏洞。来询问杨溥。

虽然朱祁镇大部分时候,是找不出什么差错的。

毕竟杨溥在政事上的经验,比朱祁镇吃的米还多。

只是杨溥就这样疲于在文渊阁与乾清宫之间奔走了,几乎每天就要跑上几趟了。

对这个几乎八十岁的老人,是一个毕竟沉重的负担。

而且内阁事务也很繁忙。

杨溥将时间花在对朱祁镇解释上,他就要回去加班,将内阁的事务处理干净。

朱祁镇执行了一个月左右,他就报复的心也就淡了。

毕竟想想就知道,杨溥而今七十多岁,能活几年。这样折腾一个老人,实在让朱祁镇于心不忍。

只是杨溥却对这样的事情十分感兴趣。

他甚至每天都抽出时间,将当日比较繁杂的政务挑出几件来,去乾清宫之中给朱祁镇细细解释一番。或许杨溥知道,朱祁镇是在折腾他。或许不知道。但是在杨溥看来。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明的未来要有一名英明的君主。

杨溥其实也知道,他的生命所剩无几,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他已经熬过了七十三,难道还能熬到八十四不成?

在不同的人眼中,生命是不一样的。

在杨溥看来,他所剩的生命,就是他做事的时间了。越是觉得大限将至,越是需要拼命做事,拼命发光。

才能建功业于世间。留声名于身后。

而诸般事情之中,头等大事是什么?是给大明培养出一个好皇帝。

朱祁镇在杨溥看来,有爱民之心,有做事的决心。关键时候也是下得了手的。但是在很多地方,未免太稚嫩一点了。

既然皇帝这么想请教,杨溥自然也要好好给皇帝解释一番,至于皇帝的本意,其实并不重要。

所以,即便皇帝想要结束这样的行为,杨溥反而不乐意了。他每天上午都要去一趟乾清宫。

朱祁镇也不好拒绝。

毕竟内阁千般事务,朱祁镇也是要时时刻刻盯着。即便杨溥不亲自来,朱祁镇每日对内阁的奏折,也是要看一遍的。

其中也是有很多文书往来的。

两人坐定之后,朱祁镇问道:“先生此来,有什么事情?”

杨溥咳嗽两声,说道:“陛下英明,瓦刺的贡使又来了。”

朱祁镇微微皱眉,说道:“这一次有多少人?”

杨溥说道:“人数倒是没有增加,只是这一次他们进贡的东西,却不大对?”

朱祁镇冷笑一声,说道:“无非是战马而已,他们难道还有别的东西吗?”

不是朱祁镇小看瓦刺,瓦刺的经济体系在哪里放着,说实话,除却战马之外,大明对草原上的东西一点都不稀罕。

杨溥说道:“这一次倒是有上好的貂皮数百张,多为紫貂。还有其他皮毛有数万张,数量倒也不少。”

朱祁镇听了,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平静下来了,说道:“这是瓦刺没钱了,还是给朕示威,这些小把戏,也先玩不腻吗?”

朱祁镇虽然一直说这些也先小把戏,但是看朱祁镇的表现,他的确是被瓦刺的小把戏给气到了。

而这个小把戏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在貂皮。

貂皮是好东西,朱祁镇身边的女人大概都会喜欢的,区区几百张,朱祁镇用来赏赐都不够。但是貂皮的产地不是别的地方,就是奴儿干都司之内,而往年这是女真各部的贡品。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天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