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天子 > 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

明天子 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21:52 来源:书海阁

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

就在李实在朝鲜的行动完全失败的时候,朱祁镇也在感受着冬天彻骨的寒意。

今天大雪分外之多。

南直隶长江以南,乃至于浙江北部一带,已经连绵下了四旬的大雪了,从腊月一直下到正月,也不见停。

大海结冰,沿着海岸线一直蔓延到了宁波。

朱祁镇虽然在暖阁之中,也感到了彻骨寒意。往年江南或许还有一些一点雪,但是也不过是小雪,甚至雨夹雪,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大雪。

想来过冬的庄稼,定然冻死无数,南方多种稻米,这些东西可没有小麦抗冻。更不要说,江南百姓骤然遇到如此严寒,更是有不知道贫困百姓,恐怕要冻死在大雪之下。

王直虽然已经上报了,他已经离开南京,巡视松,苏,常,镇,湖,杭,嘉,绍诸府,虽然他已经奏明,各府县地方官已经在开始动作起来。已经提前安置百姓,但是依然有大雪坏房屋无数。

这也是正常,且不说有些危房承受不住大雪的积压,单单是南方房子与北方的房子在结构上的不同,很多房子在建造的时候,都没有考虑过防积雪的功能,如果一日两日的大雪,估计还能承受得住。

但是近乎旷古绝今的四十天大雪,简直比2008年的雪灾,还要骇人听闻,而且政务反应又不如后世。

纵然王直是一等一的能臣,朱祁镇又赋予了王直全权。

但是朱祁镇依旧能想象的,而今江南的局面,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

而且更让朱祁镇担心的不是雪灾的现在,而今雪灾之后,带来的绝收,南方都是双季稻,这样的寒冬之中,晚稻哪里还能有收成。

而今江南一带,有是大明经济最核心的地方,占朝廷赋税近三分之一,而今这一场大雪,想想就知道。

王直而今预支的钱粮就是明天江南交上来的赋税。

明年的财政情况,又不容乐观了。

更让朱祁镇担心的是,这似乎不是一个好兆头。

正统十九年刚刚到来,就有如此一场大雪,似乎预示着正统十九年的日子并不会好过。

朱祁镇所有的计划都有胎死腹中的可能。

只是朱祁镇也毫无办法,他什么也不能做,或者他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只能等了,等江南大雪之后具体救灾情况。

在二月初的时候,春暖花开,雪灾情况也缓解一二,让朱祁镇稍稍放心一点。李实的消息也传来了。

朱祁镇对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

他根本没有处置,而是与之前一般,下部议。

这消息立即传开了。

徐有贞立即上了《请伐朝鲜以正纲常疏》,一时间举朝上下,议论纷纷。

到了这一步,朱祁镇才召开第一次御前会议。召集内阁,六部,都察院,五军都督府,在武英殿商议此事。

会议一开始,刘球就旗帜鲜明的反对伐朝鲜,他朗声说道:“太祖以朝鲜为不征之国,此一个可伐也,自正统十年之后,灾害屡现,今冬江南大雪月余,而今不知道多少百姓沦为饿殍,陛下如此居然,陛下何忍心用兵于外?此二不可伐也,瓦刺也先与我朝世仇,进瓦刺称汗,野心昭然若揭,臣恐一二日内,即扣关南下,大敌当前,不可他顾,此三不可法也,有此三不可伐,还劝谏陛下东征朝鲜者,必小人哉,臣请诛之以谢天下。”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刘先生所言极是,然如此何以了局?”

这一句话,将刘球问住了。

如何了局?

如果不闻不问,大失朝廷体面,毕竟如果一开始就不问也就罢了,但是派遣使臣的结果是什么样子?被李瑈当面打脸。

刘球也说不出退让的话。

石亨冷笑一声,说道:“我以为刘大人有什么高见?不过腐儒之谈,朝鲜视朝廷如无物,如果不严惩,以儆效尤,恐怕今后,朝廷的话,还有那个属国会听?”

“寻常小事也就罢了,如果纲常大事,朝廷也当做听不见吗?”

随即石亨大声说道:“臣请为先锋攻朝鲜,臣在海西的时候,见过朝鲜军备,不过尔尔,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数月之内,必破汉城。”

“陛下,”刘定之说道:“刘大人所言极是,别的不说,单单说钱粮一项,京营每年耗银六百万两,九边协饷,也在百万之数,天下盐税三分之二,皆入军中,而从正统十六年之后,每年耗粮千万石用于赈灾,各地减免钱粮,更是多在八百万石,少则三百万石之多,已经是太祖定下的定额,近三千万石的粮税,能留存下来的,少之又少。而天下开支,除却军费,赈灾之外,尚有百官俸禄,宫中开支,藩王俸禄,另外水利大工,九边城池,不在常支之中,而是在另列之中。”

“每年数目不一,但是最多的时候,拨款之大,不下于军费之下。”

“太仓银库,京仓,乃至于内承运库,皆无结余,而征伐朝鲜,花费不在少数,朝鲜毕竟是千里之国,要是动兵的话,最少十万之众在,正统十四年之战,朝廷从五月打到十月底,平均下来,每月消耗在一百二十万两之上,这还不算后的犒赏与抚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即便以黑山侯所言,六月破汉城,军费最少千万之数,但是而今只有内承运库有此数。今岁江南大雪,气候不常,不知道后面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内承运库的钱是决计不能用在打仗之上的。”

“请陛下明鉴。”

朱祁镇也知道,气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很多时候一处异常,下面就处处不对,往年没有过这样大雪,那么今后灾年的可能性,就比起寻常时节要高上不少。

刘定之未必不知道朱祁镇的心思,但是他却要说明大明脆弱的财政,实在经不起一场大战了。

钱这东西,是永远不够用的。

不管月入多少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那就是钱不够用。

而今朱祁镇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再没有盐税改革与开海之前,朝廷每年除却粮税之外,只有二三百万两银子。自然是不够用。周忱改革盐税之后,又将各种杂项收入全部改为银子折收,又增加了铸币,不管是银币还是铜钱。

朝廷收入最高峰的时候,就是在正统十四年,除却粮税之外,收入近三千万两。

当然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当时是窟窿太大,只能咬着牙想办法刮钱,正常进项每年在一千五百万两或者元上下。

但是朱祁镇改革军营之中,就有一个相当的开销,那就是京营每年六百万两之多,估计如果朱祁镇将九边全部进行募兵制改革之后,大明在军费上,最少有一千万两的开支。

如果要打仗的话,就更多了。

如果天下风调雨顺的话,节省两三年,大抵能节约出一年的军费。但是而今天灾连连的情况之下。

朱祁镇根本存不住钱。

这似乎是朱祁镇要面对的永恒的难题了。

王骥咳嗽一声,说道:“陛下,刘大学士所言极是。钱粮上是一方面,瓦刺那边也是一个问题的,锦衣卫所报,女真兀者卫,兀良哈三卫,乃至孛儿只斤家族的人,纷纷与锦衣卫接头,有谋叛之意,臣以为瓦刺内部斗争,到了而今还没有完,反而要进入下半场了。”

“这个关键时候,朝廷也要保持随时插手的能力,否则不管最后胜利的人是谁,对朝廷来说,就是大好机会平白错过。”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天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