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天子 > 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

明天子 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21:52 来源:书海阁

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

朱祁镇沉吟片刻。摇摇头说道:“朕不敢做此想。”

朱祁镇岂能不想灭瓦刺

但是事实却告诉朱祁镇,这大概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少在一战而定漠北,这样的想法,在朱祁镇看来并不存在。

不要看别的。

只要看太宗皇帝费了多大功夫,一次又一次的北伐,蒙古灭了吗?瓦刺灭了吗?

作为一个皇帝,朱祁镇从来想让下面的人为难。

布置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可能丧师亡将,事与愿违。

孟瑛说道:“陛下英明,陛下既然不存此想,那么此次北伐,就是消弱瓦刺,分裂蒙古。而如此一来,一路出击,不如数路出击。”

“纵然瓦刺有应战之心,万里草原之上,以三将之能,亦不可能有辱使命。”

朱祁镇沉吟片刻。

他也慢慢想明白孟瑛战略的要点。

孟瑛没有一战灭瓦刺之心。

孟瑛要做的也就是一件事情,那就是学习太宗皇帝,在草原之上扶持另外一个势力出来,将草原一分为两,彼此争斗不休。

朝廷就可以安枕无忧了。

孟瑛年事已高,他也明白,他也明白自己在内阁之中最好不要待太长的时间,毕竟下面的人都窥视这个位置。

孟瑛毕竟不是张辅。

张辅在内阁之中,那是众望所归,根本不会有人说一个不字。

但是孟瑛比张辅差多了。

所以,他已经准备好退位让贤了。

在这一战之后。石亨,杨洪,郭登三人之中,估计要有一个人进入内阁之中,他正好退下来颐养天年。

所以,这一战也是他主持五军都督府之时最后一战。

自然要多些心思。

朱祁镇沉吟说道:“以国公之见,要多少大军才合适?”

孟瑛说道:“瓦刺各部骑兵不过十万上下,如果让每一支军队在遇见瓦刺主力能够自保,最好有五万骑兵以上,至于征召蒙古各部,自然是多多益善。”

朱祁镇心中默算,每一路五万,三路就是十五万骑兵,京营骑兵只有八万五千人,要从宣府,大同,辽东,海西,总共征召六万五千人才行。

几乎是九边骑兵为之一空。

至于进驻肇州,开平,东胜,大宁,松阴,等驻兵,等于将宣府,大同,辽东,海西四镇整体北移了。

这让朱祁镇有一种危机感。

别人看来,是明军大举北进。

但是在朱祁镇看来,却是明军大露破绽的时候。

朱祁镇将明军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就是京兵,以朱祁镇每年六百万两银子打造出来的精锐敢战之士。

是明军之中最敢战能战的。

其主体以河北良家子,与边军敢战之士。朱祁镇厚养之。其战斗力自然不俗,还有大量培养出来的合格下层军官。

其次就是边军。

如果说京军乃是朱祁镇新军制的代表,那么九边之军就是卫所制度最好的余晖。

这些卫所驻扎在边境之上,与蒙古的交锋从来没有断绝过。

即便是从洪熙元年到正统前期,这一段号称太平的时间段中,也百骑以下大小战事,还是不少的。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自然培养出一大批敢战能战的将士。

不过,因为卫所制度的崩坏。

这些将士军纪堪忧之极,还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是战斗力上还是有保障的。

至于其余卫所军,就不用多说了。比民夫好不了多少。

之前明军将战线收缩在九边,看上去很没有出息,但是在现实上,这种处理节省了大量的兵力,九边防御不敢说铜墙铁壁,但也没有什么漏洞可钻。

但是而今,这样做。看似大举北上,但是露出了大量的空档。如果瓦刺能过一路胜利下来,决计能一路打到居庸关,或者紫荆关下。

这还是,朱祁镇在正统十四年之后,修缮过京城附近的关卡,否则就是一路打到北京城下了。也就说,之前并没有崩盘的可能,但是而今却有了。

不过,朱祁镇这个担心,很快就被自己打消了。

无他,也先虽然是一代名将,但是要完成以数万人击破名将攻势,然后反攻北京,在朱祁镇看来,根本是不可能的。

如果也先能做到这一点,他在历史的名声足以与铁木真并列了。

但是也先未必能做到。

朱祁镇不能不防,他有意再招募一些士卒,并加快城防军的新陈代谢,完成朱祁镇的计划,那就是京营八军四十万战兵。

足够镇压天下。

但是每年花费估计也要过千万了。

将每年财政的近一半都要投入军费之中。

很多问题,说到底都是钱的问题。但是如何解决钱的问题,却是一个大问题。

朱祁镇为这个问题头疼了不知道多少时间了,今后估计还要头疼,说道:“朕知道了,你且下去准备,这一次收复开平,东胜,就让郭登去吧。”

石亨,杨洪,郭登三人相比,郭登的能力未必差了,只是时运有些不济,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劳。而今有一个立功的时候,朱祁镇自然要平衡一二。

至于孟瑛三路伐瓦刺的宏伟计划,朱祁镇只能暂且听听,如果钱够的话,朱祁镇也愿意做,如果钱不够的话,这一战就要拖一段时间了。

一两年。

孟瑛说道:“臣明白。臣这就去准备。”

朱祁镇将孟瑛打发走了,深吸一口气。钱的问题,他暂且按下,不过马的问题,而今他能解决一部分了。

那就有漠南蒙古如果全部归顺的话,不敢多说,供应大军几万匹马还是不成问题的。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传少府端木瑞,还有锦衣卫镇抚和勇。”

范弘立即答应一声,立即去传了。

少府的衙门就在宫城之中。所以端木瑞立即就到了。

朱祁镇问端木瑞说道:“青贮之事推行的怎么样了?”

端木瑞没有什么创造力,但是萧规曹随做的很好,他将刘定之的规定,执行的很好。而刘定之在少府位置上好几年。

已经将少府变成了大工坊集团。

所以端木瑞事务繁多,关系到遵化铁厂,京师南边的火器厂,南方织造厂,瓷器厂,各地的金银矿,等等。

这还是一些小作坊被发卖了。

否则端木瑞管理的更多。

至于青贮的推广,这一件事情,乃是端木瑞各种工作之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被朱祁镇这样一说,端木瑞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细细一想才说道:“陛下,天纵圣明,洞彻千古,青贮之法,用之各地,下面都说极好,省了不知道多少草料,即便是冬季,也能保证马匹不掉膘。实在是上佳之法。”

朱祁镇说道:“既然好用,朕就放心了,朕有一个差事让你去办。”

端木瑞说道:“请陛下吩咐。”

朱祁镇说道:“大宁新下,朕恩泽未广,朕想要你去大宁推广青贮法。今后推行漠南之中,如果你做的好,朕自然会论功行赏,少不得给你一个爵位。”

端木瑞心中一跳,一时间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他自然不愿意放弃少府的位置,少府权力之大,可以与六部之中一部抗衡。

端木瑞在少府,不是尚书,但是堪比尚书。

但是去大宁推行什么青贮法,是什么鬼?

几乎是发配。

但是端木瑞也知道,他虽然权力大,但是他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刘定之能在少府位置上一跃进大学士。那是因为刘定之是状元出身,端木瑞除非一辈子在少府,否则他调出去,也只能降职。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天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