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天子 > 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

明天子 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21:52 来源:书海阁

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

朱祁镇在乾清宫之中,看着于谦的一系列奏折。

朱祁镇首先的看见的就是关于西宁马市的问题。

大明并非没有马市,但都是在九边,比如大同,抚顺都有马市,大战一开,这些马市都停了下来。

茶马一事,于谦处理可圈可点,朱祁镇自然放心。

只是即便是于谦大有收获,等大匹战马运输到北京,也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毕竟而今也是秋后了。

这个时代的交通,实在太烦人了。

朱祁镇希望明年发动对瓦刺的总攻,已经不大可能了。

而后,朱祁镇又注意到了西藏的情况,特别是帕竹政权阐化王一脉内乱频频,还面临绝嗣的问题。还有权臣当道等等。

朱祁镇对帕竹政权的衰弱,并没有什么吃惊。

无他,这样的事情对一个读过中国史书的人来说,根本就是司空见惯寻常事。但是对帕竹政权之后的种种问题。

却是心中动念。

即便是现代打仗,也是舆论先行,朱祁镇适应了这个时代,更明白,一个好借口的重要性。虽然想打仗,总是能找到借口的。但是一个好借口,却能让朱祁镇省了不少事情。

这一点上,在朝鲜表现无疑。

如果朝鲜没有出这档子事,不管朝鲜让朱祁镇如何不如意,他也不能轻易动手的。

当然了,西藏与朝鲜不同。

虽然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的朱祁镇对西藏其实不大感兴趣。

因为西藏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一点。

为了西藏动大军,有一点得不偿失。

但是如果用更巧妙的办法,统治西藏。他未必不愿意。

既然朗氏面临绝嗣的问题,朱祁镇如果能在这一件事情上插手,能兵不雪刃的将大明影响力扩张进乌斯藏,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至于该怎么办?

朱祁镇一瞬间心中就有两套备案。

第一套,那就是后世的转世灵通。

达-赖喇嘛已经出现了。虽然而今还没有开始转世,乃是一世达-赖,但是在藏传佛教之中,转世之说已经有了。

既然要转世,那么转世灵童,就要大明来选了。

这是后世成法,这里不多说了。

第二套办法,朱祁镇是临时起意的,特别是看到了朗氏家法之后,才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朱祁镇想赐朗氏朱姓,然后联宗,所以乌斯藏的第悉与座主,就必须从朱家之中挑选。而老朱家是不怕绝嗣的。

什么?

你说朗氏不愿意?

这就要用一点手腕了,从宗教意义上,朗氏觉得自己的血脉高贵,但是谁敢说我朱家血脉不高贵,锦衣卫都在那里等着了。

而且朗氏绝嗣吗,与其给其他家族,还不如引入朝廷,毕竟下面的权臣们自己有一套班底,朗氏旧臣的日子定然不好过,但是大明虽然厉害,总是距离乌斯藏有五六千里。

鞭长莫及,自然要依仗朗氏旧臣。

对朱祁镇来说,如能达成这个目的,西藏世世代代在朱家的手里,朱祁镇也就满意了。最多驻守几千兵马护卫,其他的也就不再做了。

毕竟,西藏的环境也太恶劣一些了。

就当封一个藩王在西藏。

只是朱祁镇这个念头,却是突发奇想,至于具体怎么执行,就要细细思量了。

朱祁镇立即叫锦衣卫过来,交代他们两件事情,搞清楚乌斯藏的情况,还有就是从各地宗室子弟之中看看有没有谁虔心佛法的。

将乌斯藏的情况看完

就看到于谦关于马政的处置手段。

于谦准备在青海附近建立马场,归西宁州管理。

而这个时候蒙古还没有进入青海,真正让蒙古进入青海的时候,大体是在达延汗,也就是几十年之后。

而今青海附近草场足够大明放牧的。

再有就是于谦对西北各处马场的整顿,细则都不一一说明了。于谦争取在一两年之内,恢复马场,并向北京贡马。

但是马长成却也是需要时间的。

不可能于谦这里刚刚整顿,明年成年战马就出来了。

所以,即便是于谦想得再好,也未必能赶得上与瓦刺的大战了。

随即,又看见于谦整顿卫所,修缮边墙上面的问题。林林总总,朱祁镇也都是扫了一下而已。

倒不是朱祁镇没有兴趣。但是朱祁镇信得过于谦。

不过看到水利方面,朱祁镇却停下来了。

无他,朱祁镇对水利的特别关注,让他也成为一个业余的水利学家。

细细看于谦所说的西北水利。

首先,于谦指明,西北水利与河北水利不同,河北水利要防涝抗旱,但是西北水利只要关注抗旱就行了。

朱祁镇登基二十多年以来,西北发洪水的时候,朱祁镇只记得一两次。与东边南边根本不能比,但是大部分都旱的。

在确立目标之后,于谦首先要恢复修缮汉唐之旧渠。

汉代与唐代的首都是长安,西北这里是长安的门户,故而经营的很好。有大量的水利设施,只是年代久远,已经残破不堪,有些因为地势变迁的原因,早就不能用了,但是还有一些损毁并不大,只要修缮一下,就可以发挥出作用来。即便有些不合时宜的地方,也可以在旧渠的基础之上,重新挖掘,也比无中生有的好。

这些水利工程,工程量不大,见效也快。

正合于谦而今要做的。

毕竟大明财政都向北京集结,用来打仗。于谦虽然总督三边,但是于谦手中的钱,也不是太多的。

其次,在做完这一切之后,于谦就依托黄河,在兰州,宁夏,等地修建渠道,将黄河两岸作为经营的重点。

毕竟黄河百害唯利一套。

只是这水利工程,不可能像河北一般大刀阔斧的修建,而是要零敲碎打的修建,多是以风车,水车从黄河之中提水,然后修建灌溉渠道。

甚至相当一部分灌溉渠道为了防止蒸发,不能暴漏在地面之上,就要像西域坎儿井,已经汉代龙首渠一般,是在地下河的形式流淌,有效的减少的蒸发量。

于谦在计划之中,也没有向朝廷要钱的意思,却有一股想在西北待上好几年的心意。

不治理好西北地区,于谦并没有调任的想法。

毕竟西北百姓比起河北与江南的百姓,是在太苦了。

朱祁镇叹息一声,随即批道:“准。”

如果西北能尽复唐汉之旧观,对朝廷的帮助可就大了。只是治理西北是一件比治理河北还要困难多的事情。

而于谦现在的条件也比当初差劲的多。

最少于谦可没有当初朱祁镇从中枢近乎无限的支持。

一想到这里,朱祁镇心中觉得有些对不住于谦,随即批道:“西北之事,卿勉力为之,也需注意瓦刺进犯,万般保重,大功告成之日,朕请先生入京庆功。”

如果明年明军不对瓦刺发动进攻,瓦刺也不会闲着的。

毕竟,蒙古人的思维之中很少有休养生息,即便是有,也不如大明积蓄的快,所以,他们自然要南下。

经过两次败仗之后,瓦刺也不敢从东线,或者中线进入大明,而陕西所在的西线,就大有可能了。

这也是朱祁镇担心的事情。

朱祁镇看完于谦的奏折。默默沉思了一会儿。又翻开了下面的奏折,却是正端木瑞与和勇两人从大宁发过来的奏疏。

正统二十年秋,大明收复开平东胜的举动,顺顺利利的,就好像是一场武装原型。

正如之前所料。但是真正的困难不在打仗之时,却在打仗之后。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天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