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天子 > 第六章 李贤的作为

明天子 第六章 李贤的作为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21:52 来源:书海阁

第六章 李贤的作为

朱祁镇自己并没有发现,其实他渐渐迷失了本心。

就好像今日之事。

是的,李天保在湖广方面的活动,一直在锦衣卫与东厂的监控之下。

虽然白莲教狡猾非常,东厂与锦衣卫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的监控,但是白莲教的具体规模,朱祁镇还是心里有谱的。

不过,数千愚夫愚妇而已。

朱祁镇经过过与瓦刺几十万大军大战之后,对这白莲教闹出的小乱子,朱祁镇有信心有能力平定下去。

总体上来说大明天下还处于承平时代。

除却个别的地方,只要不是地方官太横征暴敛,百姓还是能活着下去的。而百姓只要能活的下去,白莲教的乱子就闹不大。

唯一让人担心的是,白莲教闹事的地方,在湘西一带,山高林密,又与贵州相连,很可能与贵州土司连成一气,就不大好办了。

不过,即便白莲教,贵州土司,乃至大藤峡都连在一起了,朱祁镇也不在乎,真以为京营十几万大军是吃素的。

而且看看他们所在的地方吧,都是西南山高林密之处,其实并不影响大明百姓的生活。

但是即便如此,一旦白莲教坐大,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被连累其中,死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人了。

但是此刻,朱祁镇从来想过因为白莲教之乱而死去的无辜百姓,反而冷酷的将这当做逼迫内阁让步的筹码。

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

还能沉下心思细细的看推敲大明律。

大明律作为中华律法体系的杰作,明清六百年,甚至到了十九世纪,香港所沿用的某些条文都是都是大明律中的。

不敢说完美无缺。但也是体系完善。

朱祁镇想从上面改动,的确是需要好好研究一二。

就在这个时候,怀恩过来说道:“皇爷,首辅求见。”

蓬莱吉士范弘已经年迈。

范弘比起王振安分多了,虽然东厂一直是范弘在管,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纰漏。所以朱祁镇也就让范弘荣退了。

范弘剩下的位置,被范弘的两个弟子执掌,司礼监就是怀恩,而东厂在牛玉手中,恍惚之间,大明宦官也跟着外廷换了一茬了。

怀恩与牛玉都是内书堂出来的,可以说是饱读诗书,如果不是下面少了二两肉,能不能考上进士不大好说,但是取一个秀才举人功名却也不差。

当然了,如果不是进攻,他们也未必能读书的条件。

总之,这一批太监要比之前太监都安分多了。

朱祁镇早就在等李贤过来,此刻听李贤来,轻轻一笑,将手中的《大明律》卷成筒状,说道:“传。”

片刻之后,李贤就过来了。

李贤到了之后,就好像是往常起来,一件件事情与朱祁镇分说,却没有从最关注的焦点来说,他首先说的,却是地方的灾情。

朱祁镇听了,不由皱眉。

似乎老天爷的眷顾,仅仅维持了两年,正统二十三是旱,正统二十四年是旱蝗并做,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

大明如此广阔的疆域,很多时候北旱南涝,北涝南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这两年的重灾区,依旧是山东。

甚至山东的蝗虫都影响到了河北。

今年春天,各地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捕蝗,甚至朱祁镇下令,让京营放假了,就是让各将士回家灭蝗。

当然了,这蝗灾还是比不上正统初年三年大旱的时候,但依旧有些震动朝野了。

山东,河北,河南,南直隶,特别是以徐州为中心方圆数百里之内,更是多灾多难之极。

山东特别的多灾多难,水旱不断,蝗涝相接。

不过,大明文官体系在朱祁镇的重视之下,在赈灾上早已熟悉之极了,朱祁镇令曹鼐主持赈灾。

而今情况也算明了了。

在官府的赈济之下,随即波及了几十万百姓,但是百姓总是能活下去了。而在赈灾方案看来,朱祁镇也看不出什么疏漏,他说道:“注意两点,第一如果流民不能在当地治业,可以通过海路到辽东,海西,东北正缺人。”

“这一笔钱,内库出。”

李贤立即说道:“陛下仁心。”

之前也说过,实际上大明的财政也是相当健康的,不过是因为打仗太花钱了。才让朱祁镇有些捉襟见肘。

而今不打仗了,内库与太仓银库都在迅速的满了起来。

即便漠北,辽东还在修建城池,开垦荒地,但是朱祁镇每年补贴一两百万两就足够了。

更不要说,除却甘肃宁夏,其他各镇的补贴银子,也都可以省去了。毕竟他们也不用直接与敌人相接了。

在改卫为县的同时,朱祁镇其实也在悄无声息的裁撤军队。

三百多万的卫所军,已经裁撤了好几十万,或并或迁。如果单单看大明军队重量,其实并没有减少多少。

但是很多负担,却在慢慢卸下来。

如果不是西南还在打仗,朱祁镇就有把握将全面的军费压制在八百万以下。即便如此两年下来,朱祁镇内库之中存银也有五六百万两之多。与全盛时候三千多万两没有办法比。但是对朱祁镇来说,手头也宽裕了不少。

朱祁镇本身就不是爱财之人,比起钱财,他更在乎他花掉的钱,能给他带来什么。

比如而今,迁徙百姓。要花多少钱?这个可大可小,如果真是想省钱,成本是可以很低的,但是百姓在迁徙过程之中,会死掉多少人,就不知道了。

朱祁镇既然出了钱,自然会派少府,锦衣卫,东厂,再加上官府协助的人,几方一起运输,如此一来,百姓所受的苦,可以减少一点。

甚至朱祁镇宁可用几十万两银子,来收买未来东北百姓的民心。

而且这个行动,在未来一段时间是不会断绝的,无他,连续几年又是洪水又是旱情的,山东的元气已经耗尽了。

正是迁山东填东北的时候。

朱祁镇继续说道:“另外工部哪里难道就没有一个方案吗?朕的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难道就没有办法改变山东的情况?”

李贤说道:“陛下,此乃天灾,不是工部没有想办法,但是-------”

以古代的工程能力,很多事情都是无解的。如果修几条河,就能风调雨顺了,大家都会修了。

河北与山东不一样。

朱祁镇说道:“此事,不可拖延,早一日改善山东水利,早一日让百姓安居乐业。”

李贤无奈说道:“此事,还请陛下与王公谈吧,臣知晓不多。”

朱祁镇说道:“好,怀恩。”

怀恩立即出来说道:“奴婢在。”

朱祁镇说道:“让王永和三日之内来见朕,朕要问什么,也可以提前告诉他,不要说朕没有给他时间准备。”

怀恩立即说道:“奴婢明白。”

但是朱祁镇也很清楚,三天的时间能准备出来一个鬼。只是朱祁镇以徐州为中心的鲁南,青州兖州淮安,凤阳府附近的水旱问题,已经无法忍耐了。

总要想办法解决的。王永和一直负责这方面的事情。只是进度缓慢,朱祁镇自然要踹一下他的屁股。

这一件事情先如此处理。

李贤又说起对清丈土地的进度。

这一件事情也是大事,正因为大事,李贤这才慎重之极,李贤并没有让各省单独进行,而是从中枢各部抽调人手,由大臣领衔出外专司此事。就是不想给下面官员上下其手的余地。其中朱祁镇特别派出了水利学院,已经其他各学院,以及国子监监生随行。也算是按照太祖皇帝祖制来办的。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天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