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天子 > 第八十章 寇深

明天子 第八十章 寇深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21:52 来源:书海阁

第八十章 寇深

安南战事暂且休战。

无论是占城之战,还是广宁海战,算得上都是各有胜负。

但是安南的战略企图,也算是完成一大半,最少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以而今的占城情况,是要缺席即将爆发的安南与大明之战。

即便打,也只能是占城内战,规模限制于占城内部。

安南绝大多兵力都能解放出来,放在北方。

而乘着这个时间段,郭登也完成了第一步,以果断的手法,插手岑家内乱。奏请岑睿为思恩伯。

并将岑睿调入京营序列之中。成为郭登副将之一。

当然岑睿如此待遇也不会不付出代价的。

他的代价,就是思恩府改土归流,并岑睿以岑家的威望为背书,在广西旧地征召士卒。

岑家解决的还算平和。

但是其他几家土司解决的并不算平和。

不过,他们都逃不过郭登的手掌心。

从北京源源不断发来的军饷,以及岑家还有大藤峡中侯家等土司的帮助之下。几乎源源不断的广西人有身份的没有身份的,以后户籍的没有户籍的,都从山中走了下来,愿意从军。

当然了,这固然是因为岑家等土司的威望。更是因为孔方兄的威力。

因为朱祁镇很早就要求郭登征召这些军队,是为了未来南京驻军,以及将来南洋征伐所用。

毕竟,让河北士卒去南洋打仗,别的不说伤病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这些广西征兵的条件,可以说是与京营一样。

每年十二两,每月一两,还有其他待遇等等。

这个待遇是朱祁镇根据顺天府附近,乃至于河北附近而制定的。

要知道顺天府附近,在大明范围之内,也许算不上最富有的,但要比广西强上多了。所以在个军饷在河北乃是一个比较高的军饷,但是放在广西,却是一个可以卖人性命的价格了。

故而,大量原本隶属土司的百姓,愿意吃这一口卖命饭。

说起来,这些翻山越岭的壮苗僮族作为兵源还是相当的合适的。

唯一有些问题的是,就是方言的问题。

还好广西卫所军队,在广西驻扎多年,又经过大藤峡之战,有一批合适的军官。

郭登预计在广西编练十五万军队,其实说起来,将广西土司的军队以及广西驻军也就是毛胜所部。

所以真正的新兵,也就是五万上下。

再加上原本京营所部,总共有二十万人马。

只是大军编练也是需要时间,后面的军械物资运输,也需要时间的,这一次编练以及训练,大概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所以安南的战事暂且告一段落。

但是经过一场皇宫之中一番鸡飞狗跳一般,朱祁镇拼着被太后训斥一番,还是让太子去江南了。

太子妃自然不可能跟随太子而去。

所以太子带了汪氏南下。

而这个时候,大明清丈的重点已经推进到了江南了。

在清丈这一件事情上,朱祁镇自然是善择长官,特别是最重要的江南清丈之上,朱祁镇更是慎之又慎。

特别是徐有贞告发之后,更是如此。

对于这一件事情,朱祁镇思来想去,只能请出一位本该致仕的老臣。

寇深。

这位老臣乃是河北唐县人,在永乐初少冠以太学生入仕。

而永乐时期的太学生可不如进士吃香,故而这位少年太学生,足足用了二十年,才在宣德初坐上了刑部主事的位置。

但是正因为这么多年内外上下的浮尘,让他看清楚了世事变迁。

很多事情一眼就能看出度端倪出来。

可谓法眼无双,在刑部任职的时候,凡是他经受的案子,从来不会出问题。人送外号神断。

但是年纪实在太大了,在正统二十三年的时候,老母病逝,回乡守制,但是之后,寇深就绝了出仕之念。

毕竟,说起来。当时他就年近七旬了。

虽然在都察院之中工作也算得利,但是当时朱祁镇压在刘球在都察院上,寇深也没有什么升迁的空间了。

既然如此何不回乡。

毕竟,这些年来河北发展相当不错。寇深干脆不想回京任职了。

朱祁镇本来想批准。

毕竟让一个年近七十的老臣再出来为朝廷办事,有些太没有人情了。朱祁镇虽然没有亲手插手清丈具体工作。

但也知道,这是一件相当繁琐,工作量相当大的事情。

只是,朱祁镇一时间真想不出来,可以信任的人。

寇深是老臣。资历老,年纪大,能镇得住场子。最重要是北方人,是河北人。与南方人的关系并不是太深的。

而且有能力有手腕。

谁也不要在这位老臣麾下算花样。

而除此之外,还下令让南京留守曹鼐密切配合。

注意曹鼐也是河北人。

这已经很说明了朱祁镇的倾向性。

太子这一次出来,还是与之前一样,是半公开。

在大明前期,皇帝派太子出京办差的事情,有很多先例,故而大臣们也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就好像太祖派太子朱标就出京好多次,太宗更是让仁宗皇帝一直在南京留守,至于宣宗皇帝,仁宗皇帝驾崩的时候,宣宗也是在外办差。

故而太子出外,并不是什么大事。

唯一有区别的是,朱见濬没有打太子依仗。各地高官自然是知道,但是下面的府县小吏却未必全知道了。

太子在南京见过曹鼐,就立即去江南见寇深。

曹鼐虽然官职在寇深之上,但是更多的是主持大局,真正处理清丈这一件事情,却是寇深。

寇深见了太子,都没有多客气。

无他,寇深而今都七十了,还能活几年,当今陛下春秋正盛,等太子登基,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寇深实在是没有什么指望太子的地方,仅仅是客客气气的,不得罪而已。

两人如此寒暄一般,太子这才问道:“孤来的时候,父皇说,这一切都交给两位大人,而曹公让孤听从寇公的意见,却不知道寇公怎么如何安排孤?”

寇深长叹一声,说道:“江南这一片地方不过办事,以老臣的意见,太子与随从暂时隐藏身份,到老夫幕中,就说是从北京调来的吏员,为老夫整理文书,等太子熟悉这里的一切之后,老臣在让太子到下面的县里,主持一县的丈量。”

寇深对皇帝的用意还是比较了解的,无非就是让太子看一下民间疾苦。

说实在的,太子朱见濬一出身就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但是这些教育之中,没有一个能让他深刻的知道大明底层到底是怎么生活的。

他高居九重的时候,一道命令,就会给下面什么样的影响。

这也是朱祁镇屡屡将太子下放的原因。

只是寇深这个老臣,思量却更多一些。

他之所以留着太子,是要看看太子的能力。既然皇帝将太子托付给他了,他一定要交出一个满意的答卷。

也就是说,太子要做的事情一定会成功。如果太子在这里将事情搞砸了,影响到太子的威信,寇深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如何保证太子绝对成功。射箭之后再圈靶是一个办法,但是寇深还不至于如此做,但是先掂量一下太子的能力,给他一个合适的题目,然后他在后面稍稍照应一下,就能让太子不知不觉之间,完成一次完美的答卷。

太子并不知道其中内幕,心中还有一些高兴,似乎想起当初在兰州组织修建河渠的事情。这种事情做好了,其实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孤就听寇公号令。”太子说道。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天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