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天子 > 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风俗

明天子 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风俗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21:52 来源:书海阁

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风俗

外面的纷杂,不影响陈文与薛瑄的交锋。

两人在上面你来我往,但是朱祁镇的心思却有一小半不在场上,似乎任何学问从一开始出现,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从开始有用到没有用,从朴质到玄虚。

理学是这样的。

其实经学也是这样的。经学衰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经学在东汉都变成玄之又玄的东西。特别是那些着名的“代汉者,当涂高。”就是东汉经学的产物。

这种东西之所以被玄学与佛家打败,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没有新的思考的,将经学从故纸堆之中,重新翻出来,其实是没有原因的。

而且真正的大儒,并非不通经学,只是不将这些东西作为主要的研究范围之中。而薛瑄老而弥坚,在这上面,陈文比他差远了。

更何况,陈文本就是存心不良,心思不纯。他那些底子,对付别的人还可以,但是对付薛瑄就差远了。

当然了,陈文今日主动冒头,也没有想过能力占鳌头。更多是向朱祁镇的政治表态。

陈文没有办法,就将《古文尚书》作伪这一个议题砸了出来。却不想薛瑄早就知道,这一件事情,不可不能不面对。

早就准备好了。

薛瑄朗声说道:“而今古文尚书,乃是西晋所献本,传为孔安国所传,传承数百年,历代尊奉,遵行不违,真邪,假邪,此无须争论。”

“臣知道,古文尚书屡毁乱世之中,或许失脱错漏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然以此否定尚书,却未免太过了。”

“须知,太宗皇帝定《圣学心经》,就以‘允执厥中’之言。陈大人却要三思而后行之。”

陈文一顺便好像被塞住脖子的鸭子,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

朱祁镇心中也为之一叹。

这个话题,朱祁镇也不能说什么。

皇帝是永远是对的,如果皇帝有了错误,请参赞第一条。

朱祁镇的爵位的合法性,就是来源于太宗皇帝,朱祁镇从儒家道德之上,决计不能说太宗皇帝的错误。

这是在摧毁自己的统治基础。

薛瑄不愧是混过官场的,这一手让陈文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说什么?说太宗皇帝读了假书,被古人给蒙骗了。自古以来看出古文尚书不对的人,并不少,但是真正力辟其为伪书的却没有几个,却不是没有原因的。

薛瑄也知道,他这个手段,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薛瑄也要有自己的治本之道。

薛瑄始终知道,这一场伦经的目的,决计不是在逻辑上将对方打倒,而是说服最重要的旁观者。

所以薛瑄恭声向朱祁镇行礼说道:“陛下,太祖皇帝定圣学之正宗。太宗皇帝更是亲书《文华宝训》,《圣学心法》又修《四书五经性理大全》,其意就是定圣学以立万世,教后嗣之君,保佑大明之天下。”

“一道德而同风俗。因之取天下之士”

“此乃本朝道统所在,万世之根基,不可轻动。”

“请陛下明鉴。”

朱祁镇深吸一口气,这个时候,他不能不回应了。

太祖皇帝虽然崇尚理学,但是太祖皇帝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信的儒生,比如与理学家在孟子上面的争论,比如对天地左旋还是右旋的争论,太祖皇帝从来不是偏听偏信的皇帝。

太宗皇帝同样不是。

但是将理学与大明朝廷深度捆绑,却是在太宗十年前后确定的。

为什么?

一方面,理学对大明统治天下的确是有用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太宗皇帝再为自己的皇位合法性找根据。

众所周知的靖难之战,也让太宗皇帝一直有一个心病。

不是别的,如何洗掉靖难之战身上的鲜血,确定自己的合法性。

毕竟太宗皇位是怎么来的,天下皆知。

他一方面拼命遮掩事实,修改实录等事,否定建文,这些事情就不提了。另外一方面就是从其他方面确定自己的皇位的合法性。

太宗皇帝对理学的阐述,有《文华宝鉴》,《圣学心法》。还有大规模整顿修缮宋元理学的总成就。

这是皇帝由治统侵入道统的尝试。

也就是太宗皇帝要表明自己在圣学上的造诣,与上古三王连接。这是一种巩固自己皇位的方式。

同样,这《圣学心法》与李世民《帝范》,还有太祖皇帝的《大明祖训》是一样的,都是要约束后世子孙的东西。

甚至朱祁镇还学习过的。

可以说是一套皇帝的自我修养。

当然了,也不能说没有用的。

皇帝是站在全天下最顶端的人,严格的来说,是没有人可以约束皇帝的。一个明君是必须有很好的自制力,很好的自控能力。

只是单单觉得,皇帝当一个道德楷模,就能治平天下,实在是太过天真了。当然了,太宗皇帝也不觉得,这是对的。

有时候,这些正确的大道理,不过是一些点缀而已。

只是“一道德而同风俗,”这个效果,的确是朱祁镇不能放弃理学的原因。理学数百年的流传,是大明思想的主流,让大多数人建立在同样一套价值观之上,这决计不能随意丢弃的。

这是要出大乱子的

朱祁镇咳嗽两声,说道:“圣学宽广,无所不容,朕以为唯有互相砥砺,才能明上古先贤之用意,朱子之学,未有不善之处,朕只是求尽善尽美而已。”

朱祁镇做出这个表态之后,很多大臣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很多人都是读者《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科举做官的,而今如果真的全部否定了,他们也未必接受。、

虽为这一本书,修得并不是太好。

首先是有相当的滞后性,收集的是宋元儒家的思想。当代新思想根本不列入其中,严重禁锢与控制了思想界。

其次,更是从宋元儒家的之中编排出来的,是一种合集类的,并没有什么创见。

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多大臣并非都满意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保持沉默的时候。

而今朱祁镇这表态,已经确定了,未来很长时间,理学依旧是大明的官学。如此一来,他们就安心了。

可以说而今,薛瑄算是取得了一个大的胜利。

只是薛瑄并不满意,说道:“臣以为朱子之说,虽然有小瑕,却无足一提,太祖太宗之圣意,暗合圣人之心,当传万世。陛下不谙圣学,至于迷泽之中,乃是臣等之过。唯请陛下尊太祖太宗之心,思上古三王之意,重拾圣学,臣以为当重开经筵。”

朱祁镇心中冷笑。

薛瑄一句话,就是朱祁镇读书少,少见多怪,什么致大同之法,什么古文尚书作伪,这都是因为皇帝读书少,不明白古代圣皇治民之心,才有这样的问题出来。

解决这个事情该怎么办?请皇帝多读书即可。

朱祁镇少年时候经筵从来不却,在正统十四年之前,朱祁镇也常常御经筵,但是正统十四年之后,形式大变,大明与瓦刺的大战成为主旋律。

朱祁镇每天公务繁忙,而且他皇位已经很稳定了,不需要再伪装,渐渐也就取消了经筵。而今已经十几年了,朱祁镇也已经四十岁了。

这让朱祁镇如何忍受,朱祁镇虽然不想深入其中。毕竟朱祁镇明白自己的要扮演的是一个仲裁者的身份,太多介入,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是此刻,有一种忍不住的感觉。

还好,有人比朱祁镇更忍不住,看不管薛瑄在君前咄咄逼人的态度。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天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