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121章 咱不出一分钱,修建高速公路

奉天殿。

朱元璋和马皇后在李进的带领下,进行龙江宝船厂的剪彩礼。

随后朱元璋就马不停蹄的返回了应天府。

李进的问题暂时还需要继续观察,没有必要现在就对李进动手。

而朱元璋在返回应天城后,就马不停蹄的召集文武百官,准备商讨大事。

“吾皇万岁。”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之后,朝会正式开始。

“诸位爱卿,你们可曾听闻高速公路?”

朱元璋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把底下的百官问的一脸懵逼。

只有刘伯温一脸若有所思,这两天朱元璋又消失不见,百官们不知道他去了哪,但是刘伯温却是一清二楚。

肯定又去了那个上沪县,能让朱元璋频繁前去的地方,也就只有上沪县那个地方。

原本刘伯温对于李进的印象,还只是一个少有才气的年轻人,但是现在看来,李进在朱元璋的心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刘伯温的心中不断盘算,眼神晦涩不明,好似想到了什么。

朝堂之上,除了刘伯温,还有李善长和胡惟庸,一脸惊疑。

他们两人现在对于上沪县的关注度,自然也是极高。

就在朱元璋再次消失的这两天,胡惟庸李善长二人,就知道朱元璋又去了上沪县。

如今朱元璋刚刚回来,就提出高速公路的概念,看样子这两条高速公路让朱元璋印象极为深刻。

除了这几人,朝堂百官均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工部尚书更是直接站出来,朝朱元璋询问道:

“敢问皇上,这个所谓的高速公路,是什么东西?”

“臣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天下还有这么一种路?”

朱元璋满脸笑容,说道:

“这也是咱突发奇想,才想起来的,想要给诸位一起分享,商讨一下高速公路的可行性。”

“诸位臣工都知道,咱们大明的官道目前还没有彻底修建完毕。”

“这极大的影响了大明的商业以及百姓的出行。”

百官听到这话,纷纷猜测,难道皇上想要给百姓修建官道?只不过现在名字改了?

只不过修建官道就是官道呗,何必要叫高速公路?实在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但是修建官道十分的耗费人力,而且对于国库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所以,朕决定修建高速公路,不仅能够减少百姓的徭役,还能不费国库一分一毫,来修建一条比官道还要宽敞数倍的道路。”

朱元璋信心十足,显得意气风发。

但是底下的文武众臣却是直接傻眼,不花钱,还不用百姓徭役,就能建造出一条比官道还要宽阔的高速公路?

这种事只怕也只有在梦中才能出现。

汤和直接出列,朝朱元璋说道:

“上位,你是不是搞错了?”

“只要修路,那就要花钱,这是天经地义的,哪怕人力不花钱,但是那些修路的材料,也要花上不少钱财。”

“卑职从没有听说,这天下不花一分钱,也不用一个人,就能自动修好的路。”

周边的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觉得,朱元璋这话不能说是痴人说梦,只能说是痴心妄想。

朱元璋看着百官一脸不信的样子,还是没有解释,反而继续说道:

“咱说不花国库的一分一毫,没说过修路不花银子。”

“修高速公路是对天下百姓,都是功在千秋的大事,这种事自然不能让咱一个人出银子。”

“皇上这意思,是想让百姓出银子吗?”

刘伯温闻言大惊失色,难道朱元璋想要加税,用这笔税收来修路?

大明朝刚刚建立不过五年,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才是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朱元璋想要强行加税,这对天下的百姓绝非幸事,反而会使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刘伯温想到这还要再劝,却被朱元璋直接挥手打断道:

“百姓的生活已经够艰苦的了,就没必要把负担加到百姓的身上了。”

户部尚书吕昶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问道:

“皇上,不征百姓的钱,那要征谁的钱来修这条路?”

“当然是谁有钱,就征收谁的。”

朱元璋理所当然的说道:

“天下士绅千千万,俗话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笔钱,咱要让士绅来出!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来出这笔钱。”

此话一出,底下瞬间就炸锅了。

如今虽然是大明初创,但是朝堂上的文官,大部分还是士绅集团。

毕竟在那个时代,能上得起学的就只有士绅家族了。

否则穷人家的孩子,饿都要饿死了,哪还有时间去考取功名?

现在士绅出身的文官,听说竟然要让士绅来出钱,而且还会自愿出钱,顿时心中冷笑无比。

对于他们来说,想从士绅兜里掏银子,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人精,精打细算,要不然又怎么可能攒出来这么一副家当?吏部尚书首先出列,站出来说道:

“皇上,士绅虽然薄有余财,但是这也是世代积累下来的,得来殊为不易。”

“而且修路惠及天下百姓,却只让士绅出钱,是否有失偏颇?”

“臣等附议!”

“臣赞同!”

礼部尚书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他们全都是士绅出身,自然不愿意出这笔巨资。

朱元璋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仍旧是一脸自信的说道:

“你们觉得,商人尤其是商队,在咱们现在官道上,行进速度怎么样?”

户部尚书吕昶出列说道:

“官道上人员复杂,再加上如今官道年久失修,虽然商队一般都会用马车,拉取货物。”

“但是真正赶路的速度,并没有因为马车而得到提升。”

吕昶负责天下民生,对此自然也是了如指掌。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

“也就是说,在现在的官道上,商队或者说商人,赶路的速度是非常慢的。”

“而且大宗货物,运输更是麻烦至极。”

“咱说的对吗?”

吕昶躬身拜道:

“皇上明察秋毫,商队的现状,就是如此。”

“那如果咱专门修一条公路,不仅十分宽敞,而且平坦无比,不允许行人经过。”

“只允许马车以及骑马之人通行,你们觉得这些商人,会怎么做?”

朱元璋一脸得意,将自己的目的,终于说了出来。

他这次回来着急忙慌,就是为了将从李进那里学到的高速公路的运行,实行到大明的各个地方。

而且他和李进不一样,这一次他还要一分钱都不出,就把事情给办了。

底下李善长再也坐不住了,站出来说道:

“那商人绝对会趋之若鹜。”

“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而且有了这条大路,商人还能省去很多运输费。”

“除此之外,如果这条马路通往大明的全国各处,商人就有能力将物品,卖到大明的各个地方。”

“而有些商品,卖到不同的地方,这个差值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若真是如此,想必这条高速公路将会成为,日后大明商人最主要的交通干道。”

“只是,若是上位想要建成这样一条公路,那花费绝对不会在小数。”

“为何上位,刚才说要让士绅出这笔钱呢?”

李善长十分不解,即便朱元璋说的对商人有天大的好处,跟士绅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切都不过是给别人做嫁衣,士绅集团怎么肯干?

胡惟庸在旁边眼睛一亮,出列道:

“难道皇上让那些商人家族的士绅,来出这笔银子?”

这个时候,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皇上是这个意思?

那也的确能说得通,毕竟商人出身的士绅,财大气粗,而且还对他们最有利。

这一刻大部分文官的心都放了下去,毕竟他们家中大都是耕读世家。

家里除了地就是地,哪有什么商人,所以这种事情根本不会出现在他们身上。

但是朱元璋接下来一句话,却是将这些人直接给吓住了。

“错,咱要让全天下的士绅,都要参与进来!”

喜欢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