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252章 诏狱中的一束光!

诏狱,号称大明朝最为恐怖的地方。

这里常年暗无天日,血腥与暴力是这里永久旋律,牢房内阴暗潮湿,恶臭无比。

关押的犯人,全都是曾经的达官显贵。

可是现在,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人,全都被打的血肉模糊,甚至是直接残废。

有些人披头散发,浑身上下散发出恶臭的气息,两条腿都被生生打断,白骨都露了出来,其上附着的血肉,都已经发脓,甚至能够看到蛆虫在里面蠕动。

而有些人更是凄惨,袒胸露乳,浑身上下的肋骨,如同被利器切割一般,伤痕累累。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酷刑,弹琵琶。

用刀在犯人的肋骨处,不断摩擦,就是为了让犯人体验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很少有人能挺过三轮,因为三轮之后,这种深入骨髓的痛,就会活活的让人痛死。

这就是大明诏狱,一个昏暗无光,到处都是死人或者即将死去的犯人。

但是自从李进到了之后,这里的诏狱好似照进了一束光。

只见原本肮脏的诏狱中,居然会清理出一间干净整洁的房间,看上去不像是牢房,反倒是客栈。

不仅如此,李进住的还是单间,每天一日三餐都有好酒好肉伺候着,根本不似一个犯人。

当然,这些好酒好肉都是李进自己掏钱,让锦衣卫给自己购买的。

毕竟有钱不仅能使鬼推磨,更能使磨推鬼。

再加上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的照拂,李进在诏狱中可谓是无人敢惹。

不过对于这么一个财神爷,也没人会来给李进找不自在,众人反倒喜欢给李进打招呼。

不为别的,只因为李进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李进进入诏狱已经是一个月了,只是这一个月内,好似所有人都遗忘了李进一般,根本没有人来搭理自己。

不只是皇上没有派人审问自己,就连锦衣卫也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提。

这让李进实在是纳闷无比,到底是死是活,这老朱倒是给一个准信啊,如今这般不上不下,弄得人无比难受。

就在李进好吃好喝躺在诏狱之时,李进的老熟人黄老爷再次出现在诏狱之中。

李进见到老熟人到访,自然是极为高兴,当即招呼锦衣卫去给自己准备好酒好菜,他要在诏狱之中,招待自己这个老熟人。

黄老爷自然就是朱元璋。

自从将李进关到诏狱之后,朱元璋就故意不搭理李进,想要让李进在诏狱之中,好好吃吃苦头。

至于说要杀李进,朱元璋倒也不是没有这个想法。

但是在将李进在倭岛的表现,仔仔细细的分析一遍之后,朱元璋发现,李进根本没有一点要谋逆的想法。

在李进的种种举措中,朱元璋只看到了李进对于倭人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甚至这次倭岛攻略的目的,朱元璋也觉得只是李进想要对倭岛复仇,这才组织起一个所谓东印度公司。

然后借助皇家的名义,对倭岛进行惨无人道的征伐,以及杀戮。

不过这些朱元璋在意吗?

答案是否定的。

朱元璋只在乎自己大明的老百姓,这些倭岛的倭人,算是什么老百姓?

他们顶多是日后大明的牲畜,甚至连牲畜都不如,只能给大明人做牛做马,祖祖辈辈为奴隶。

所以在朱元璋将李进关入诏狱一个月之后,气就已经消了大半。

这才前来诏狱,就是要看看李进的惨状,然后考虑是不是明日就赦免李进。

让李进返回松江府,好好的做一个知府,继续为大明卖命,发光发热。

毕竟李进离开上沪县已经时间太长了,长时间的缺少官员管理,朱元璋是真怕上沪县出了什么乱子。

如今大明的出海格局,基本上已经形成。

上沪县将作为最大的港口基地,负责将大明境内的物品,拉到上沪县,然后进行出海,进行海洋贸易。

登州府将作为对朝鲜以及倭岛的港口基地,负责北方的物品,进行出口。

两地一南一北,将对朝鲜倭岛以及所有的东亚沿海地区,进行海外贸易。

朱元璋想要按照宋朝那样,设立市舶司,准备正式开海。

当然应天府作为大明京城,首善之地,虎踞龙盘,自然是最为重要的。

接下里,朱元璋就是打算将高速公路从应天城修到登州城。

如此一来,陆地上应天就能和上沪县和登州城,完全连接。

海路上,则是登州城与上沪县互通有无,可谓是这个布局十分的合理,以后将要压制东亚各国数百年之久。

上沪县作为核心的一环,自然不能出事。

李进也该到了释放的时候,只是释放之前,朱元璋还要好好地出口恶气。

然而,当朱元璋来到诏狱的时候,原本正打算看好戏的心情,在看到活蹦乱跳,完好无损,甚至还胖了几斤的李进,直接傻眼了。

喜欢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