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289章 朱棣蓝玉带兵南下

合浦县,县衙内。

朱标在听到李进的话后,眼睛瞪得老大,不解的问道:

“李大人,你此话何意?”

李进摸了摸下巴,神秘兮兮的解释道:

“你可知道,如今的安南早就换了人间?”

“原本的安南皇帝乃是陈姓,如今换成了胡姓,你觉得现在的安南还是以前的安南吗?”

朱标闻言,只感觉脑袋轰的一下子炸开了。

就在去年,安南国君还派使臣前往大明应天,请求得到大明的册封。

当时朱标和朱元璋都没有在意,如今的安南皇帝到底叫什么名字,只是以为只是安南国内,正常的政权交替。

因为在国书上写着的名字,也姓陈。

所以,朱元璋大手一挥,不仅盖章同意安南新君的请求,甚至还赏赐了不少财物给这个懂事的安南新君。

结果现在李进居然说,这个安南国君乃是假冒的,甚至他都不姓陈。

这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摆明就说,这个安南国君的皇帝根本就不是顺位继承,更有可能是通过政变造反,得到的皇位。

这个猜想让朱标不禁倒抽一口冷气。

毕竟大明身为宗主国,却承认一个通过造反得到政权的藩属国,这让其他藩属国知道,又该是怎样的看法?

本来作为宗主国,大明更应该承认正统,保护藩属国政权不被受到巅峰。

现在可好,大明不仅承认了一个造反政权,还给对方盖棺定论,让对方名正言顺,顺带着还赠送了这么多的财物。

一旦此事暴露,大明的名声将会一落千丈,这是朱标不能容忍的。

“李大人,你此言所说可是真的?”

朱标面容严肃,此事事关重大,若真的如李进所言,那此事就必须要上报给朱元璋,让朱元璋尽快处理。

李进颔首,斩钉截铁道:

“自然是千真万确,此事在安南早就传的沸沸扬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随便派一个锦衣卫过去,就能查探清楚了。”

朱标见李进说的如此肯定,心中不免有些相信,深吸一口气,而后说道:

“此事应该立刻上报朝廷,让朝廷派人核实。”

“一旦此事真的发生,那么咱们大明决不能坐视不管。”

李进却是撇了撇嘴,反驳道:

“我劝你还是不要让皇上知道。”

“如今安南皇帝已经经过皇上的册封,若是调查清楚之后,发现这个皇帝的确是假冒的,想必皇上肯定会觉得丢了面子。”

“到了那个时候,皇上龙颜大怒,这个怒火是发到安南身上,还是发到你我身上,这又谁能说得清?”

“咱们还是等武器装备,还有海军陆战队抵达之后,再行计较吧。”

李进自然是以稳为主,朱元璋什么脾气?一个死要面子的人。

若真让朱元璋知道,搞出了这么大的乌龙,说不定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自己这些知情的人。

不过李进却是不知道朱标的身份,面对李进的劝说,朱标却是毫无畏惧,大义凛然的说道:

“不可,此事若是瞒着皇上行动,恐怕到时候罪责更重。”

“皇上虽然爱面子,但是却依然是一个明君,这种大是大非之上,想必皇上绝对能分得清轻重缓急。”

“我先把此事禀报给皇上,你带着那些士兵们继续训练,等到装备和海军到来之后,也许皇上的旨意就能下来了。”

“如此一来,也不会太耽搁时间,李大人觉得如何?”

李进仔细的端详了朱标片刻,而后若有所思的说道:

“看样子黄大人,很了解当今皇上啊!”

朱标心中一惊,觉得是不是让李进看出了什么,急忙解释道:

“不敢说了解,只不过见过的次数比较多,这才有所想法。”

李进感叹一声,说道:

“黄大人真是好运,本官到现在还没有见过一次天颜呢!”

朱标内心吐槽:你都不知道见过多少次父皇了,如果不是运气好,你早就被父皇砍了狗头了。

心中虽然吐槽,但是朱标表面上却是笑道:

“想必此次李大人,若是再立下大功,必然会得到皇上召见,到时候就能一睹天颜了。”

“但愿如此吧。”

李进随口说道:

“黄大人先写奏疏吧,最好写之前,先派人去安南查看一番,以免到时候出现什么偏差。”

朱标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

“那时自然,请李大人放心。”

“若是无其他事情,我就先告辞了!”

李进摆了摆手,示意朱标可以离开了。

看着朱标离开的背影,李进摩挲了一下下巴,觉得这个黄大人,好像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

南海海域处,一支舰队刚刚跨过两岸海峡。

朱棣和蓝玉站在旗舰之上,遥看远处碧波荡漾的大海,相互之间不断交流着什么。

“燕王殿下,你的封地在北平,那里的敌人大都是蒙古人,而不是海盗,我觉得你可以返回北平,筹备骑兵了。”蓝玉是此次南下支援李进朱标的主帅,本来支援的队伍中,是没有朱棣的,只不过朱棣死缠烂打,非要跟蓝玉一起,这才被朱元璋允许,跟随海军行动。

对于朱棣赖在海军之中,蓝玉实在不解。

要知道朱棣被封为燕王,藩地是北平,那里距离漠北很近,从北平往西北八十多里,就是居庸关。

出了关就是怀来,怀来往北就是大漠。

那里生活着大明的一生之敌,北元余孽,只不过这些人都是生长在马背上的人,来去如风,再加上漠北草原地形复杂,更是给了北元余孽苟延残喘的机会。

封地北平的燕王,未来的战场,自然也应该是漠北。

皇上封王戍边的目的,也是为了如此,可是让蓝玉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朱棣非要在海军里面蹉跎?

要知道,打仗这种事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骑兵与海军的战法完全不一样,朱棣以后必然是要统帅骑兵,在海军里面纯属是浪费时间。

面对蓝玉的疑问,朱棣却是有着不同的看法。

虽然海军不是骑兵,但是却完全可以称为骑兵的辅助兵种,甚至到了最后能够和骑兵结合,成为新的兵种。

骑兵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性高,若是再加上骑射的本领,完全可以通过放风筝,解决对手。

这种速度高,攻击距离远的骑兵,是所有兵种的噩梦,蒙古骑兵也是凭借这一手,打遍天下无敌手。

但是朱棣在见到海军特战队之后,却是有着一个别出心裁的想法。

要论射击距离,此刻朱棣敢说,绝对没有一个比得上海军手上的火铳的。

火铳的射击距离在一百五十步,而骑兵的弓箭,射击距离不过才区区的五十步。

若是蒙古人敢在海军面前玩齐射,朱棣保证,绝对能把对面射成筛子。

既然如此,如果能让这些海军学会骑马,并且在马背上完成火铳齐射,那结果会是怎么样?

朱棣觉得,如果自己的想法能够实现的话,那么大明的骑兵,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可以说,横扫大漠,剿灭北元余孽,也不过轻而易举。

“梁国公,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些海军学会骑马,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朱棣把自己心中所想,一字一句的说给蓝玉。

而蓝玉毕竟是身经百战,沙场宿将,仅仅是听了朱棣一句话,就想到了骑马海军的强大。

“若真能有这样一支军队,想必我大明的骑兵,将会抵达顶峰。”

会骑马的火铳兵,机动力不会比蒙古骑兵少多少,而射程却是大大超越了对方。

对方齐射拼不过自己,想要硬拼,也根本突破不了火铳齐射,只能逃跑。

可若是自己带人攻击他们的大本营,他们又能逃到哪里?

蓝玉和朱棣都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惊喜,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未来两百多年之后,大明就有这么一支铁骑,纵横沙场,也是大明东北最后的精锐骑兵,号称辽东铁骑。

就这样,两人兴奋的讨论着,如何将骑兵和火铳兵结合,从而发挥出战阵最大的作用。

朱棣觉得火铳兵的使用,一共有两种方式。

一种就是直接将火铳兵编练成军,然后再结合骑兵配合使用。

在作战之时,则是先使用火铳攻击对方前锋,打乱对方冲击的阵形,而后再派遣左右两翼的骑兵,趁乱杀入敌阵,必然能够大获全胜。

这也是朱棣后面神机营与三千营的雏形,以神机营为辅,骑兵收割为主,对付蒙古骑兵。

这种战法对上蒙古骑兵,可以说是百战百胜,只是有一点,那就是机动性太差,若是敌军逃跑,明军很难追的上。

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马上火铳兵。

让火铳兵学会骑马,并且能够在马背上完成齐射。

如此一来,火铳兵的火力得到了保存,还给火铳兵增加了极强的机动性。

朱棣相信,到时候蒙古军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掉,凭借着这支军队,绝对可以横扫大漠,封狼居胥。

只是蓝玉却是提出,这种军队虽然强大,但是却必然会耗时很长,每一个士兵都将十分珍贵,这就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

对此,朱棣不以为然,毕竟现在自己父皇什么都缺,但是却绝对不会缺银子。

虽然不知道自己父皇到底有多少银子,但是朱棣却知道,自己父皇的银子有很多很多。

先是李进东京大屠杀,将倭岛之上的财富全部搜刮一空,然后运往大明国库。

之后,就是倭岛之上的金山银矿,全部被大明开采出来,本来这些东西应该是属于东印度商会的,最后却被朱元璋强制取消。

最后则是李进积攒的家底,被朱元璋直接据为己有。

以李进的敛财方式,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肯定又是一笔巨款。

想到李进,朱棣的眼神不禁有些飘忽,如果当初不是李进,自己可能已经死在了战场之上,也不知道对方现在钦州过得如何了?

喜欢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