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338章 有些人活着,但是比死了更加凄惨

这些人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并且参与叛乱,也说明这些人是安南中最不稳定的一批人,李进自然不愿意看到这些人还生活在安南。

这些人被朱棣哄骗上船,他们以为自己因为大功,将要去大明,被大明大皇帝封赏,但是当他们下船后,却是出现在倭岛附近的一处大岛之上。

这里是倭岛与大明和安南进行奴隶贸易的中转站之一,所有流进倭岛或者从倭岛流出的奴隶,都要在这里接受改造。

改造成功者,将被卖到倭岛各地,从此过上奴隶一般的生活,任劳任怨,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直到彻底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

而改造失败者,反而会幸福一点,因为他们将会被丢在海里喂鲨鱼,虽然身死,但是至少不会接受惨无人道的折磨。

有些人活着,但是比死了更加凄惨。

说的就是这些安南奴隶,以及倭岛奴隶。

安南人抵达之后,本来还想反抗,但是经过数次打击之后,这些人逐渐老实下来,他们像倭人一样,开始逐渐习惯了令行禁止,任打任骂,不敢还手。

李进将奴隶贸易、以工代赈、扩大基建等各种事情一起进行,每天的公文如同雪花一般从安南各地飘来,将李进的案牍都给堆得满满当当。

这一刻,李进终于是展示了自己最为恐怖的一幕,这也让朱棣明白,为什么李进能将上沪县,从最穷困的一个县,打造成一个大明如今最为繁华的城市。

朱棣因为对政务慢慢产生了兴趣,开始打算跟李进学习一下如何处理公文。

可是眼前的一幕,让朱棣感到目瞪口呆。

只见一纸公文从出现在李进的手中,到最后李进处理完毕,从没有能超过二十息的时间。

李进只是从上到下简单的扫了一眼,就迅速做出了判断,这让朱棣觉得李进这样做实在太过儿戏。

他当即询问李进,这样是不是对百姓太不负责,连公文都没有看完,就擅下决断,很容易就出错。

李进却反问朱棣,谁说自己没有看完公文?所有公文,他都已经看完。

朱棣不信,直接随机抽了一份公文,询问李进其中的内容。

李进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背出了其中的内容,并且还一字不差,这让朱棣彻底傻眼。

他实在不能相信李进竟然真的看完了所有公文,于是他又拿了几份公文,可是测试下来的结果,却与第一个一般无二。

朱棣蒙了,李进这算什么?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一心三用?

恐怖,恐怖如斯!!

朱棣算是彻底服了李进,心甘情愿的给李进打下手,在李进简单高效的工作之下,安南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随着时间一点点变化,安南的基础设施逐渐开始完善,李进又开始修建从河内通往合浦的高速公路。

在李进的计划中,这条高速公路,将是河内的大动脉,它会是将安南经济推向顶峰最重要的一环。

当然,除了高速公路,还有港口。

安南最大的港口海城港,被李进下令至少要扩大十倍,这里将是安南的海上运输线。

如此一南一北,海陆两运,安南的交通设施就算暂时搭起了架构,以后的细枝末节,则需要慢慢完善。

眼见房子已经打扫的差不多,李进打算开始招募大明百姓前来安南,毕竟房子打扫的再漂亮,最后还是得住人。

他当即修书一封,给合浦县的朱标,建议让他来一趟安南,商讨下一步安南与合浦县的开发。

其实他之所以写这封信,还是想要借助朱标的势力,毕竟朱标的老爹黄老爷,可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

想要移民成功,还是得靠黄老爷帮忙。

写完之后,李进就让人送往合浦县,而后开始筹划在海成刚修建造船厂还有炼钢厂。

...

合浦县。

朱标最近清闲了不少,因为改土归流经过他的大半年努力,总算是步入了正轨。

流官也已经培训完毕,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不过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但是已经足够胜任一些管理土人的工作。

有了这些流官的帮忙,朱标的工作就轻松了一大半,接下来他只需要把握好合浦县的大方向,不断收拢流民,兼并土司,就能将改土归流给顺利的推行下去。

虽然那些土司,被朱标给送去了京城,但是只要这些土司能识时务,就不会被杀。

甚至朱元璋为了千金买马,还对土司重金收买,至少能保证这些人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富家翁。

当然,合浦县的开海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过开海的流程已经被李进严格规定好了,如今经过几个月的试行,早就形成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已经成型,朱标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去管理,毕竟在港口处还有一个市舶司在打理,因此朱标的主要两项工作,现在都逐渐步入正轨,他也终于能休息一阵。

不过就在他打算休息两天的时候,李进的信件却是不合时宜的抵达了合浦县。看到李进言辞殷切,朱标就知道李进肯定是又有事有求自己。

思忖了片刻之后,朱标决定还是前去安南看看,毕竟安南毗邻合浦,如果真的两地能联合发展,那的确能迅速带动安南和合浦的经济发展。

正好现在也有时间,朱标将相关的事宜交代给下属之后,当即就前往了港口,打算乘船抵达安南。

...

当朱标从安南的海盛港下船之后,差点以为自己回到了上沪县。

偌大的港口,到处充满着中式风格,忙忙碌碌的劳工,穿着的也是大明的服饰,让人看起来无比的亲切。

甚至就连港口处的指示牌,上面写着的也是汉字,让朱标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恍惚了许久,甚至就连朱棣和李进都走到了他的面前,他都没有察觉。

“大哥,你左顾右看,看啥呢?”

“连我和李大人都不认识了吗?”

朱棣的声音将朱标终于是拉回了现实,看到李进笑容满面的看着自己,朱标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啊哈哈,这安南港口看起来太过熟悉,有种故国重游的感觉,这才有些分身。”

“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我刚才都没有看到。”

朱棣小声BB道:

“我们一早就来了,只不过你没看到罢了。”

朱标没有搭理朱棣,反而是看向李进,说道:

“李大人,恭喜啊,没想到短短半年的时间,你就升为正三品的大员,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在咱们大明也算是独一档了,足以证明皇上对李大人的信重,希望李大人再接再厉,不要辜负皇上的希望啊。”

“那是自然,皇上对我恩重如山,我必然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进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对着朱标开始一顿吹嘘,直到旁边的朱棣实在看不过去,打断道:

“咱们就别在这里互吹了,还是赶紧进城吧,要不然准备的饭菜都凉了!”

李进随即转身,让开位置,将朱标迎进了马车,而后一路向城主府走去。

海盛港这里现在已经被李进打造的更加繁华,甚至有种要超越河内的趋势,其实在李进心中,这里就是未来安南行省的省会。

河内虽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是李进的想法,是要把安南行省打造成一个以海运为主的省份,因此他更加偏向于港口的发展。

除此之外,海盛港这里临近大海,更方便被大明掌控。

以如今大明海军的实力,一旦安南有变,只要海军出动,便可朝发夕至。

到时海盛港必然会成为大明的首要攻击目标,而将省会设置在这里,以后但凡安南人想要复辟,明军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这些安南人一举荡平。

朱标坐在马车里,但是目光却一直在马车之外游走,他感觉这里的发展有些大大出乎自己的预料。

合浦县都已经发展了这么长时间,但是跟海城港相比,还是有些相形见绌。

这让朱标心中不禁有些失落,没想到自己拼了命的努力,还是赶不上李进的脚步,甚至连李进的背影都看不到。

穿过一片繁华的港口区,就抵达了一处棱堡,棱堡高达数丈,其上箭楼林立,到处都是巡逻的将士,看样子守卫极其森严。

“李大人,这是哪里?”

朱标见到这副场景,顿时有些吃惊,他没想到李进居然建设了一个军事要塞。

以朱标观之,这种军事要塞,至少可以抵御上千人的围攻,而且还得是那种成建制的千人队,要不然根本攻不破这种棱堡。

“这里自然是城主府。”

李进笑着解释道:

“这里之前毕竟是他国土地,到处都是叛军乱匪,本官毕竟怕死,为了自身安全,不得不建了一个小小的城堡,来给本官增加一点点的安全感。”

“现在这个只是雏形,之后还要再扩建三期,到时候保守估计,可以抵御上万人的围攻。”

喜欢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