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41章 朱元璋嫌弃李进,胡惟庸想当县令!

奉天殿上。

户部尚书吕昶此刻正在向朱元璋汇报最近的大明的一个赈灾情况。

“启禀皇上,如今大明各处的灾民救济情况已经逐渐落实。”

“朝廷在扬州地区的拨款,达到了二十万两,收纳百姓十万余人。”

“如今扬州的确的各项工作,都已经开始挨个落实,开垦荒田十余万亩,已经是当初扬州良田的十分之一。”

“今年年底有望恢复良田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多。”

吕昶着重提起扬州,是因为朱元璋说过,大明生产的恢复就从扬州开始。

也就是说,扬州是朱元璋标榜的模范地区。

只要扬州地区在有序恢复,那就意味着全国的生产都在逐渐恢复。

如果朱元璋没有去过义乌,那他会觉得杨宪干的真不错,这短短不到三个月,就能做到这一步。

杨宪也能算得上能臣了。

但是在见过上沪县的繁华,以及义乌县的救灾之后,朱元璋却觉得好像这也没什么。

见朱元璋沉默不语,吕昶又说道:

“不仅如此,杨大人为了鼓励百姓努力耕种,甚至亲自带头拼命耕地。”

“为了能尽快恢复良田,杨大人之前三天没有睡觉,直至累晕过去。”

“但就是这样,杨大人嘴里还在叫嚷着耕地的口号,让身边的官员以及百姓振奋不已,这才能在短时间恢复生产。”

听到这,朱元璋终于是微微动容,虽然杨宪的政绩一般,但是这种拼命的态度,朱元璋却是十分欣赏。

突然间,朱元璋的脑海里想起了在青楼喝酒的李进。

与杨宪相比,李进简直就是混账,而且是个十恶不赦的狗官。

一个累晕在地里,一个在青楼里莺莺燕燕,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虽然李进的政绩更加突出,但是朱元璋却不喜欢李进的工作态度。

想到这,朱元璋又想起李进应该已经在进京的路上,出声问道:

“义乌那边赈灾怎么样了?”

吕昶闻言一愣,自己把杨宪夸上了天,这皇上竟然一句话没说?

反而问起了义乌的事情,这是什么意思?

“义乌那边现在已经差不多稳定了,李御史在将赈灾的事情交接完之后,就已经在返京的路上了。”

“只是,这李御史之前还兼任着上沪县县令,如果李御史回京,那上沪县县令一职要一直悬而未决吗?”

吕昶不敢迟疑,赶忙将义乌县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朝朱元璋汇报。

朱元璋闻言,沉思片刻,说道:

“上沪县位置特殊,且让咱好好想想,等李御史进京之后再说。”

听到话题被朱元璋引到李进身上,所有人的神情都是疑惑不已。

李进?这是谁?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些天好像被朱元璋提起的次数有点多?他怎么会突然被朱元璋青睐?

其中胡惟庸善于揣摩上意,对于这个上沪县,朱元璋好像十分重视的样子。

如果有机会,胡惟庸觉得自己应该争取一下这个县令的位置。

胡惟庸是属于淮西集团的一员,他同样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一批人。

按理说胡惟庸早就应该跟着淮西集团一起飞黄腾达,但是现在却只是落得一个光禄大夫四品衔的官职。

当初朱元璋就很看重胡惟庸此人,觉得他机敏能干,是个得力干将。

朱元璋扫灭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就打算把小明王给接到应天城,把这个任务朱元璋就交给了胡惟庸。

结果小明王在半路上就被淹死了,这件事情自然就是胡惟庸的杰作。

胡惟庸认为朱元璋并不想让小明王真的活着去到金陵,于是就安排人在太湖上,将小明王的船只故意凿沉。

将小明王的死营造出意外事故。

不过朱元璋的心理又岂是别人能够揣摩的,即便胡惟庸揣摩的是对的,朱元璋也不可能表现出来。

胡惟庸自作聪明,觉得能凭此飞黄腾达,但是却整整五年没有升迁。

开国之初,胡惟庸就是四品官员衔。

到了现在洪武四年,胡惟庸仍旧是原地踏步,没有任何提拔。

胡惟庸心中不忿,去找恩师李善长,却被李善长直接骂了一句。

何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胡惟庸恍然大悟,这句话说的是曹操与杨修的典故。

李善长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不要去自作聪明,要不然就是下一个杨修。

胡惟庸为此韬光养晦四年。

如今,胡惟庸仿佛再次看到机会,上沪县就是自己的机会。

虽然上沪县县令只有八品,但是只要简在帝心,即便是再低的品衔,也会被皇上快速拔升。

...

宰相府。

早朝结束后,胡惟庸就亲自前往李善长的府邸,拜会自己的恩师。

在这收敛锋芒的几年里,胡惟庸虽然才华不显,但是对于李善长的关系,却是从未怠慢过。

逢年过节,胡惟庸绝对是最积极向李善长拜见的那人。李善长对于胡惟庸也是极为赏识,聪明能干,还知道孝敬恩师。

虽然如今看似没落,但是熟知朱元璋品性的李善长知道,这些只不过是朱元璋对胡惟庸的磨砺。

“惟庸拜见恩师!”

胡惟庸见到李善长,就直接师生礼参拜,给足了李善长面子。

李善长将胡惟庸扶起后,开口问道:

“你平时韬光养晦,今日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

胡惟庸哈哈一笑,说道:

“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恩师,不知恩师对李进还有上沪县怎么看?”

李善长看了胡惟庸一眼,眼神中满是赞赏。

他知道自己这个学生机敏,没想到这短短时间,他就能看到问题的关键。

“李进我不熟悉,只是听说是凤阳人,也算是咱们淮西人。”

“上沪县我也是刚刚上心,还没有开始调查,你对这些有兴趣?”

“不满恩师,学生想要求取上沪县县令之职,求恩师成全?”

胡惟庸也不藏着掖着,既然看到机会,那就要全力争取。

他认定上沪县不简单,与其在朝中默默无闻,不如去上沪县搏一把。

李善长轻轻捋了捋胡须,认真的看了一眼胡惟庸,点头道:

“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就助你一臂之力。”

“今天我就去求上位,能让你担任上沪县县令。”

喜欢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