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五百三十章 忠心耿耿晋王爷

大明嫡子 第五百三十章 忠心耿耿晋王爷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2:57:44 来源:23小说

太原城晋王府。

王宫王座上,朱棡的思绪回到了数十年前。

前元至正十八年的冬天,朱棡出生。

那时候天下仍是大乱,前元内部矛盾激化,地方上起义军不断攻取前元的地盘。

这一年,朱元章已经投身起义军,参与起义事业六年之久,且已经入主集庆,改名应天。彻底控制江左、浙右等地。

一直到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章灭陈友谅。至正二十七年,灭张士诚。

江南之地,终于是尽数进入到朱元章的统治之下,随即改为吴元年。

朱棡的脸上有些唏嘘。

那些年,自己出生不久,记忆颇是久远。

在自己的记忆中,父皇总是和文武大臣们在外面商议军国之事,家里面都是母后主持,太子作为兄长便承担起了照顾下面兄弟们的事情。

那时候天下尚未平定,但对朱棡来说,却是最安心和惬意的时候。

因为自己年幼,父皇所经历的那些生死纷争,自己并没有参与到。又因为有兄长在上面,自己并不需要去顾及兄弟们的情绪。

等大明建国,家里面所有人的称呼都改了。

洪武三年自己被封为晋王,十一年离开应天就藩太原。

这些年下来,朱棡始终都记得父皇的严厉,以及太子兄长的爱护。

晋商终将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这一点,朝廷或许知道,也或许并不知道。

但自己就藩太原十多年,却是清清楚楚。

天下不该再有大乱的。

朱棡眼神逐渐的锋利起来,最后从回忆中苏醒过来,睁眼看向面前的王府长史和朱济烨。

“父王。”

“王爷。”

朱济烨和王府长史同时开口。

朱棡摇摇头,低声道:“你们莫要再劝,本王心意已决,绝不离开太原城半步。”

王府长史低沉开口:“王爷忠君爱国,此心属下知晓。只是,一来这是太孙殿下教令,王爷若是不尊,恐被朝廷弹劾。二来,一旦太原生乱,山西动荡,属下担心贼子会觊觎王爷,胁王爷以逼朝廷。”

朱棡脸上平静:“本王身为晋藩,岂可闻危而逃?本王身为宗亲,自当以身作则,守土有责。本王走,王府余下人等何以应对?贼子若要作乱,亦可擒王府余人。

本王若将王府一应人等尽都带往大同,置于大军营中,自当一家安宁。可若如此行事,贼子必然生疑,朝廷筹谋之布置,必将延误。

本王岂能做此等危及国家之事?本王又岂能做那愧对宗族、愧对黎庶之人?”

朱棡长吁短叹,脸色凝重。

王府长史还想劝阻,却发现自己已然找不到理由。

朱济烨在一旁沉吟深思良久,轻声开口道:“依今日所知之事,太孙殿下大抵是要在山西道关门打狗。凉国公既然要往大同坐镇,其麾下大军势必屯驻山西道以南。

太孙殿下只消往陕西道、河北道行文,要求两道都司屯兵严防山西道东西两侧,届时山西道便是生乱,有贼子起事,也走不出山西道,也不可能危及朝廷其他地方。”

王府长史亦是说道:“河北有燕王殿下,陕西有秦王殿下。贼子一旦起事,只能往北出关,或是南下入蜀。北边有大同兵马驻防,南边看样子太孙已有布置。二公子所言关门打狗,倒是颇为贴切。”

朱济烨笑笑,拱手抬头看向王座上的朱棡:“父王,王府该以年关将至,调晋王府三护卫入城,以备城中安定为由,护卫王府安危。”

“不!”

朱棡当即双目一凝,断然出声拒绝,沉眉道:“王府三护卫不但不能进城,还要调离太原城!”

朱棡言辞肯定,眉宇深沉。

只是他如此一句,却是让王府长史和朱济烨两人顿时一惊,面露惊讶。

“父王,没了忘了三护卫,王府在太原城里便再没了防守能力,还请父王三思!”

朱济烨面上紧张,出口劝阻。

凡是就藩的亲王,皆由三卫兵马护卫,这是朝廷给予藩王们的护卫,也是能让这些坐镇地方的藩王有节制地方的底气。

晋王府藩国太原,坐镇陕西,身处九边,三护卫的兵马更是战力强悍。

这些年,每每有旨意要求晋王出关征讨关外元贼,便都是以晋王府三护卫为中军,朱棡统御诸军征讨大漠。

王府长史亦是劝说道:“还请王爷三思。一旦三护卫离开太原,届时贼子起事作乱,王府毫无反手余地,王爷安危事关重大,王府上下也将置于险地。”

面对朱济烨和长史的劝说,朱棡却是默默的摇头。

“三卫兵马必须离开太原。若三卫兵马留在太原,等到贼子起事,必然会投鼠忌器。三卫离开,这些贼子才能更放心行事。”

朱棡目光微微闪动着。

既然晋商要祸乱山西,自己倒是可以帮这些人一把。

多少年来,朱棡时常领兵出关,征讨大漠,早就养出了一身的胆气。

王府长史却是忧心忡忡:“王爷智勇双全,临危不惧。可是三卫兵马乃王府护卫之力,若是尽数调离,晋王府到时候又该如何自保?”

朱棡转目看向长史身边的朱济烨,笑道:“烨儿以为,贼子当于何时起事?”

这是考校。

王府长史静声站在一旁,侧目看向二公子朱济烨。

朱济烨未曾想,父王竟然会询问自己这等问题。

他低下眼睑,沉眉深思。

朱棡也不急切。

他在思考着山西道的未来,在这一次即将发生的大乱之后,山西道的前路将要走往何处。

良久之后。

朱济烨也思虑的差不多,将方才所想又在脑中梳理了一遍。

他才缓缓开口:“晋商有粮无人,往来皆以财帛勾动人心。儿子以为,晋商若要起事,必然对外有所勾连。

前番朝廷邸报,言明太孙殿下北巡途中,入凤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