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1385章 天命难违

三国之凤舞九天 第1385章 天命难违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34:38 来源:书海阁

第1385章 天命难违

天子已然过不了今夜,周勤和张离禽滑都下了判断。

叶欢纵情一饮,楚南只说对了一半。

刘辩之死,在大公子心中的确犹如丧子之痛。但叶欢此番豪饮,亦是他对之前岁月的一种分离,他要放下自己心头的一切包袱。

灵帝振奋之时,叶欢有过辅佐天子,开万古盛世的想法。到了救出少帝刘辩,他又颇为纠结。如今一切都已不在话下,自己的路终究要自己去走。

“四年,辨儿比之原本时空之中多活了四年,天命终究难违。”叶欢想着,又是两大坛美酒下肚,胸腹之间一股热气升腾。

“我自率性而为,又何必在乎他人如何评说?辅佐任何人为帝,又如何能实现我心中真正想法?有些事情,该来的总是躲不掉。”

“这世上若无孤,还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若天命在我,吾愿为周文王。”想起曹操当年这句话,叶欢忽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以曹孟德的率性而为,尚有此言,我之前犹疑不足为奇。但接下来,叶悦之你不可再有半点动摇,权谋之处,原本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一坛接着一坛,当叶欢最终熟睡之时,屋中已然一片酒香。

子夜之时,晋阳百姓听见了宫中大钟敲响十二下……

大汉光熹六年九月初八,少帝刘辩在中元阁驾崩,时年十八。

次日一早,文武百官入朝参拜天子灵位。大礼过后,朝会在中元殿重启,由太尉杨彪主持,官员们尽皆缟素,分列两厢。

黄池带着重孝,手持圣旨步下台阶,展开高声朗读。

陛下遗诏,加太尉杨彪为武威公,骠骑将军叶欢为太傅,二者把持朝政,重兴大汉。唐姬数月之后若诞下皇子,便为江山之主,否则由二位重臣定之。

黄池侃侃而言,神情严肃,看他双目微肿,当事哀泣天子所致。

“请武威公领陛下遗旨。”告一段落之后,黄池将圣旨双手奉与杨彪。

后者上前,撩起下摆,双膝跪倒,双手举过头顶接了圣旨。

“微臣杨彪领旨,必定继陛下之志,兴我大汉江山。”高声说完,杨彪向着中元阁方向重重的三叩首,随后方才起身,坐在了阶下的软座之上。

“各位,陛下不幸中道而亡,临崩寄彪以大事。彪虽不才,敢不尽忠职守?如今首要,当为天子扶灵发丧,葬与陵寝,待叶骠骑归后,再定大计。”

“太尉之言是也,骠骑将军与武威公一般,乃陛下托孤重臣。其后如何为之,亦当听其所见,微臣附议。”中常大夫兼御史李韬第一个上前道。

“武威公,李大夫之言具是,吾等附议。”不少官员亦随在李大夫之后,众人观之,皆以并州本地官员为主,在他们心中,自是以叶欢马首是瞻。

廷尉贾诩一直没有表态,他的眼光始终落在王允与董承身上。少帝病故,正是二人施展报负之时,他们绝不会如此简单,就听杨太尉吩咐。

果不其然,车骑将军董承出列,朗声言道:“天子不幸崩逝,举国同悲,陛下后事自是首要之位,司徒之言是也。但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还需慎之。”

“董将军,陛下已有安排,唐姬娘娘若是诞下皇子,便可继陛下为江山之主。若是不成,则有武威公与叶太傅商议,你当听得清楚才是。”李韬立刻道。

“李大夫之言差矣,皇位传承,江山更替,当要名正言顺。而今先帝密旨在此,二位御史已然验证无物,如此一来,陈留王才是大汉之君……”

“嗯,只要密旨为真,陈留王便是天经地义的继位之人,毋庸置疑!且不说唐姬娘娘是否能诞下皇子,就算有幸,可一新生婴儿,如何能统领群臣?”

散议大夫种骥紧随董承之后,来到堂中慷慨陈词。

“种大夫何言与此,这般言语,尔等视天子遗诏为何物?”持金吾崔明立刻道。

“哦,那我倒要问问崔大人,先帝密旨与天子遗诏,孰轻孰重?”董承一旁不慌不忙的道,说话间,眼角余光不忘打量了一下司徒王允。

接着,堂间一众大臣纷纷出言,有的言先帝密旨为重,有的则重天子遗诏。

朝堂之上,一时纷争不歇,众人引经据典,都在为己方造势。

而太尉杨彪,司徒王允与司空袁逢始终未曾出言,三公皆保持了观望。

“果然是两下分立,并州之臣,大半支持天子遗诏,而从西都归返之人,则在董车骑一方,平时尚且看不出,如今陛下驾崩,便要浮出水面了。”

杨太尉冷眼旁观,抚须心道,此时朝中的意见基本是两极分化。

“王子师,你该如何对之,天子之事,莫非当真有你一份?”杨彪眼光扫过王司徒面上,昨日他与天子单独之时,黄池柳迟便与他说了天子之病。

杨彪清楚,眼下还不是张扬之时,否则失去陛下的朝堂,还会更加混乱。

“我到底该如何处之?天子之死,看似与我袁家并非无利,但此时尚且不知陛下真正死因。倘若真是有人弑君罔上,叶悦之回来,断不会坐视。”司空袁逢亦是眉头微皱,身为三公之一,又是汝南袁家之首,他的意见在朝堂也是举足轻重。但眼下,袁司空决定暂不表态,随机应变才是上策。

太尉,司空这般,王司徒此刻的心情亦是极为复杂。昨夜闻听宫中丧钟之时,他是颇为惊讶的,天子的死因到底是何?成了他心中一个巨大的问号。

自己所用之药,不会致命。难道如昨夜董承所言,恰逢少帝这场大病,两下交煎,方有今日之局?抑或有人从中作梗,借他之手毒杀了天子?

王允想着,眼光分别在车骑将军董承与廷尉贾诩面上扫过。前者双眉微微一扬,当是让他按前番之议行事,后者此时则闭上了双目,似乎一切与之无干。

“贾文和到底在想什么?叶悦之很快归来,若是老夫不能在此之前为陈留王正位,或是正名,则后患无穷!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天子密旨生效。”

权衡再三,王允终于步到了堂中,见司徒出列,周围一下安静下来。

“王司徒,说到底你我还是利益一致,再言你也绝对无法回头了。毒杀天子,叶悦之就是再如何与王宇为兄弟,都终究会与你为敌。”

一抹得意之情从董承眼底划过,很快消失不见,面上则稍显期待之色。

“司徒,司空,各位大人,皇位继承,非儿戏也。我大汉江山气运,皆在此间,如今陛下虽有遗诏,但先帝亦有密旨,孰轻孰重,各位可能知晓?”

王允先对杨彪与袁逢一抱拳,又环视众人问道,语气极为沉肃。

“自中平六年先帝亡故,大汉历经东都之乱,董逆之劫,如今四方纷争不断,诸侯并起。虽有少帝在朝,但始终不能得天下公心,实在传承之事也……”

“其时先帝亡故太过突然,只有遗言,却并无诏书,此为起因。老夫不敢擅自揣度先帝之意,亦是诛除逆贼,辅佐天子,一心要中兴大汉。”

“但如今先帝密旨在此,双御史又已然验证,我等岂能视而不见?”

王允越说,容颜之间越见严厉,正如董承所想,如今的他也是骑虎难下了。

“李御史,三日之前,你曾与仲御史上报,密旨找不出任何可疑之处,当乃先帝心意也!原本两日之前,就该在朝堂上议及,但天子重病,不宜轻动。”

“李大夫,老夫再问你一遍,先帝密旨,可有任何存疑之处?”

李韬闻言沉默良久,数度欲言又止,众人眼光一时间都看了过来。

约摸半柱香功夫之后,李韬终于深吸一口气道:“密旨的确为真,可天子当政,已历六年,天下百姓莫不知之,如今再有密旨,又该如何服众?”

“李大夫,此言偏颇了,既然先帝密旨在此,就该照旨意行事。如今天子又已然驾崩,陈留王受命先帝,又是天子亲弟,岂不恰如其分?”董承接道。

“可天子临崩之前亦有遗诏,着杨太尉与叶骠骑主事,那无论何事,自该等将军从幽州而回,再行与太尉协商定之,尔等此刻另扶新君,又是何居心?”

李韬寸步不让,一番陈词之后,不禁向廷尉贾诩看去。

“先帝密旨,天子遗诏,孰轻孰重,何者在先,不用我给李大夫多做解释吧?密旨为真,当日大汉帝位,便是陈留王的,如今不过迟了六载而已。”

王允点点头:“李大夫心伤天子之丧,老夫能够体谅,我心中又何尝不如此?但事实在前,便是杨太尉与叶骠骑商议,又岂能不尊先帝诏书?”

“这……”李韬一时不能对,而直到此刻,贾诩始终一言不发。

“太尉,司空,国不可一日无君,为天子发丧的确是眼下大事,但将密旨公诸于世,亦刻不容缓了,允请二位允可,将旨意呈上朝堂,百官观之。”

见李韬不言,王允又对杨彪袁逢二人道,今日必要将密旨板上钉钉。

喜欢三国之凤舞九天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凤舞九天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