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2192章 一心所在

三国之凤舞九天 第2192章 一心所在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34:38 来源:书海阁

第2192章 一心所在

曹操多疑,叶欢贾诩便有针对性的布置。

其实,这是一把双刃剑,多疑救了曹操很多次,也让他打赢了许多战役。但同时,也要看对手,也就是心理状态上的博弈。

面对叶欢、贾诩、郭嘉、陈宫这样的组合,哪怕他们的行为就是那么简单,没有任何意义,但很多人都会尽量去考虑周全。

还有就是力量的不平衡,谁与定边军相比,都会处在劣势。叶欢精心的研究,是要将自己的优势放到最大,避免失误。

冀州之战,其实在他眼中,就是专属与自己的“赤壁之战”了。

演义之中,曹操平定袁绍之后,举倾国之兵八十三万,先下荆州,再求一统天下。那时的他,谋臣如云,战将如雨,兵精粮足。

看看孙刘联军有多少人?周瑜向孙权要五万,先给了三万。诸葛亮舌战群儒之时提过,刘备和关羽分别带了万余人。

史书其实也是借用了周瑜的一番分析,曹军总数在二十五六万,孙刘联军倒是差不多五六万,力量对比可谓悬殊。

要知道三国时期,是华夏人口急剧减少之时,内臣外戚祸乱朝纲,治政混乱,之后军阀连连混战,民不聊生。

汉朝极盛之时,拥有五千万人口,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可到了三国鼎立之时呢?人口降到了可怕的八百多万!

想象一下,后世一个大型城市的人口,分散到全国?蜀国更可怜,一百万人,诸葛亮能养活十万人马,就是极限了。

这也是叶欢最为得意的地方,有他的存在,增加的医学的进展,原本的几场天灾,损失并不大。且定边军无敌,也减少了战乱。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大汉十三州,拥有近三千多万人口。其中、并州幽州加上司隶和凉州,叶欢坐拥一千一百万!

这个数字,还不连同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在内。

蜀国的百万人口对应十万大军,每十个百姓就要养一个人,负担沉重。定边军呢?一千多万人口,不到五十万大军,二十多比一。

且农业、手工业、养殖业、科技,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不可同日而语。即使以张昭的细致,对定边军的军需,也仅仅是削减而已。

华夏历史上,实力最为悬殊的战役,应该是前秦苻坚,南下攻击东晋。其时,他有马步军九十五万,阵型能拉出数百里。

“将士们将马鞭投入大河,都能让它不再流淌。”苻坚之言,虽有夸张之处,但也可见前秦军队的强大,也是投鞭断流的来由。

可惜他碰见了东山再起的谢安,淝水一战,八万北府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硬生生击败了十倍于己的敌军,创造奇迹。

叶欢不知道苻坚当时,到底有多强大,但他可以肯定,你的九十五万大军,要和定边军掰掰手腕子,我能打到你怀疑人生。

当他在大河检阅甘宁的蛟龙军之时,还真能体会后者当年的感觉。各个方面都占据优势,手握无敌雄师,想不飘,难啊。

叶欢也飘,不过他知道的经验教训,比任何人都多。飘,就等于失败。冀州之战,人数上,他没有曹操那么大的优势……

袁绍曹操联手,也要胜过当时刘备和孙权的威力。

可你们没有长江天堑啊,就算有,我还有甘宁的蛟龙军!从那个方面来看,叶欢都不会觉得自己,能输掉这场关键的战役。

说到底还是文采不足,他要真有曹操那本事,在郭嘉帅帐之中时,弄不好就是弄一处横槊赋诗,而非带出一句句骚话。

另一个令叶欢满意的地方,便是麾下文武,他保住了很多原本时空中去世之人,比如陈宫、高顺、郭嘉,还有曹军的戏志才。

且似张海龙、臧空、洪彪、胡风,这些他从边军开始培养出的战将,此刻无论是名气,还是在敌军心中的地位,都不逊名将。

决定性的大战,总是不乏将领的精彩表现的,淝水之战的谢安,赤壁之战的周瑜,夷陵之战的陆逊,官渡之战的郭嘉……

他们以少胜多,挽弱为强,创造了奇迹,也让自己名垂青史。

且一定是群戏,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需要全体将领的发挥。

对于甘宁蛟龙军的大举进攻,以及之前从未出现的登陆战术,蛟龙军过万的士卒涌入兖州,戏志才的判断是,策应魏郡的张飞。

荀彧然其言,他献策与曹操,严密控制,先判敌情,兖州虽然极多精锐前往增援袁绍,但还不至于,对付不了甘宁的蛟龙军。

他在大河上没有办法,一旦登陆,说不得还会成为曹军的机会。

他想深入,就让他深入,狐狸尾巴是藏不住的。调集人马,远远跟住,一旦敌军的用意标明清楚,则加以合围……

甘宁和诸葛瑾是听不见荀文若的一番分析,否则可能会出一身汗。没有定边军那般到位的军情,后者依旧能做出精准的应对。

当然,对甘宁诸葛瑾和蛟龙军而言,从他调周必回头的一刻,就做好了一切风险的准备。魏郡是主战方向,甘某可以不惜一切。但此时,曹操却犹豫了,一向杀伐决断的他,很少会有此情形。

“文若,你说以叶悦之的用兵,战前如此封锁消息,有没有可能眼前的一切都是假象?定边军随时反戈一击,攻击兖州?”

此言一出,书房内安静下来,第一反应是不会。摆出前所未有的阵势,且各个军团全部到位,声东击西?太过勉强了吧?

但那是定边军,叶欢统领的定边军,还有他们干不出来的事情?当曹操提出之后,荀彧与戏志才也不得不重新思索可能性。

很快,荀彧否决了这种可能,但理由并非他分析出了细节。声东击西到底会不会是叶欢的真用意,没人能够确定。

“明公,眼下战局,不管叶欢如何想,我军已然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只会无所不寡,以弱胜强,我军只能坚持自己的打法。”

荀文若用的是,排除法,我既然没有办法应对你的所有可能。那就按我自己的节奏来,以弱胜强,再跟着对方走,绝无希望。

他的决断是正确的,但却并未能完全说服曹操,后者还在犹豫。希望可以做出完美的应对,无所不备,未必无所不寡。

当年伟人读三国,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但也曾说过,曹孟德这个人,是假众人,真主意。意思就是,他心中会早有答案。

有人说出来了,我顺势而为,自己能听进去建言,心胸不凡。但若是没人能说出来,那么大概率,我得遵从自己的本心。

伟人的六字点评,应该说不是贬低。似曹操这样的雄主,没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反倒是奇怪了。

于是乎,曹操犹豫了一夜,掂量种种可能,直到第二天早上,他采用了荀彧的办法。仔细思索之后,荀文若之言,乃真知灼见。

但这一夜,却给了甘宁极大的机会,蛟龙军展开,完成部署。一夜多久?四个时辰,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近乎贻误战机。

是曹操的错,还是荀彧的错?说错,可能对二人过于苛责。他们的对手是叶欢,定边军对战争,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理解。

把位置换过来,变成叶欢和贾诩,会不会还是有这种情形出现?

叶欢不敢保证自己不会似曹操那般多疑,早在当年讨伐黄巾之时,高顺就对朱中郎说过,叶将军用兵,是最为谨慎的。

很多人看过他的过往战绩,会觉得他喜欢出奇弄险,其实是假象。

不过把荀彧换做贾诩,后者就不会等上一夜,叶欢不决定,贾诩敢帮他决定。你考虑吧,我先安排,所有的责任,我扛。

这一点,在当年王允董承与叶欢的朝中之争,表达的极为明显。贾屠夫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贾诩做好了一切准备。

性命,名节,在他眼中,都比不过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叶欢何幸?能得毒士如此回报?原本时空之中,赤壁和汉中两次进言失败之后,贾诩便一直韬光养晦,直到曹丕才小试牛刀。

最后活了七十六岁,得以善终,子孙也位居高官,家族兴隆。

论智谋,荀彧可能不在贾诩之下,但若论主公对之的信任,叶欢却要胜过曹操。对贾诩,他是没有半点的怀疑。

且贾诩在定边军中的地位,要远胜荀彧。从典韦到张辽,张飞高顺,谁敢不听军师将令,这几年,他是一直让郭嘉发挥的。

扬人抑己,亦更显他为人的风度。其实在与叶欢目标相合的那一刻,贾诩早已不在乎了,现在能让他在意的,只有一件事……

这件事,做起来也很是危险,稍有不慎,不但性命堪忧,还会背上骂名。且对于臣子而言,亦是极为犯忌讳的。

但即便如此,还有很多人追随贾诩,除了有共同的目标之外。毒士没有谋划不成之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喜欢三国之凤舞九天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凤舞九天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