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2451章 兵临城下

三国之凤舞九天 第2451章 兵临城下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34:38 来源:书海阁

第2451章 兵临城下

听了定边士卒这句话,老汉和孙女连连叩首,旁边已经有人找了两件冬衣给他们披上,顿时浑身就是一阵温暖。

如此一幕,比任何的宣传都管用,后续的人群开始激动起来。传言一点不假,叶欢将军不但是天下无敌的战将,更是叶家大公子。

十几年相随,叶欢有时候经常会埋汰玉佩哥,说你这个金手指,还比不上自己的家世。后者当然不屑此言,引经据典加以反驳。

但纵观这十余年的历程,晋阳叶家长公子,的确给叶欢带来了数不清的便利。即使不说比九龙玉佩强,也绝不在其下。

晋阳叶家,六世三公,九代单穿,世代书香,忠心耿耿。

正如董卓所言,无论叶欢如何纨绔,少年时如何劣迹斑斑,他的身份是无法改变的。否则,就晋阳公子的名头,你换个人试试?

洛阳之时,灵帝无比信任叶欢,老臣们更是如此,当真是叶大公子的演技好?也许有一些成分在内,但绝不是主因。

就连董卓,也会对叶欢有谋反之心嗤之以鼻。在他看来,这大汉天下,所有人都会反,就是不会有叶家,也不会是叶欢。

董卓尚且如此,何况清流大臣们?包括何进和十常侍在内,他们可以和叶欢生死相对,刀光剑影,却也没怀疑过对方的忠心。

世家积累的声望,加上叶欢的言行合一,随后又名扬天下。如今的大汉,你再找不出一个,信誉度能超过叶家大公子的了。

包括献帝刘协在内,老百姓很简单,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

大公子一声令下要粮食,并州幽州的百姓宁可自己饿肚子,都要往军中送,一声令下要旧衣服,便是翻箱倒柜的到处找。

他们清楚,自己有现在的生活,都是大公子给的。别跟我谈什么仁义道德大道理,我们公子就是道理,他说的,一定对。

果不其然,当百姓将粮食和旧的冬衣送往官府军营之时,拿到的全部是真金白银。叶大公子有的是钱,亏欠谁,也不会亏欠百姓。

这种事情,百姓们经历的太多,一次次,都是信誉的累加。

似张叙、何刚、李幍、杨瑞这样的世家豪富可以抛到一旁不说。并幽二州所有的世家,对叶欢的支持,都可谓鼎力相助。

每一次选择信任叶大公子,都能收到丰厚的回报,有的在商业,有的在农业,有的在畜牧业,有的则在官场之中。

叶欢不会侃侃而言,但所有的利益,都是显而易见的。

即使是自己的兄弟,他也从不让张叙等人吃亏,你们比着花钱花的爽,我给你们报销。不要?不要也不行,那是公事。

这便张燕的讯报刚刚传到先登大营,不出一日,海量的物资就到了。叶欢正在践行自己的承诺,大汉子民,他不放弃一个。

就在人们穿上冬衣,领取粥水之时,远处又传来了轰轰的马蹄声。

众人面色一变,难道是冀州军又杀回来呢?

“乡亲们,回去抄家伙,帮着定边军哥儿,跟他们拼命。”之前的老汉大喊着,双手扯开衣领,胸前是一片瘦骨嶙峋。

“拼命、拼命、拼命!”人们纷纷出言相应,之前面对钢刀长枪,他们会畏惧,但现在有定边军在,血气都爆发出来。

粥棚前的司马听了微微一笑,举起扬声器道:“乡亲们,是我们的人,放心,咱们将军麾下的士卒,死绝了也不让你们拼命。”

这句话说出来,所有士卒的腰杆都挺的更加笔直,那是将军之言。他们做到过无数次,已经成了本能,守护百姓,是军人根本。

百姓之中,更有不少落下泪来,死绝了也不让自己拼命。不仅仅因为这句话,还有身上温暖的冬衣,加上面前热腾腾的粥水。

司马见了微微颔首,便将手中的扬声器交给一旁的青年。后者没有穿军装,而是一身儒衫,更显眼的是足上的草鞋。

“乡亲们,等将军率领定边军拿下叛逆,我保证,三年之内,你们都能穿上冬衣,家有余粮,年节的时候,还能吃上肉……”

年青人深吸一口气,高声喊道,他是军中的训导。除了要做士卒的工作,还得配合地方上的接收,也更清楚,老百姓要什么。

看着百姓们想要欢呼,他一压手道:“先别急,听我说完。”

“刚才说了,现在的粮食冬衣,以后是要还的,不过你们放心,在我们并州,一年的收成是二十斗,三年还上就行……”

话音落下,人们心中最后的一点担忧也消失不见了。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古来的规矩,没有人会对此有意见。百姓在意的是,之后要还多少呢?训导之言,清清楚楚。

二十斗,超过了现在收成的两到三倍,但百姓们信。游走四方的商人,将就将并州幽州的民生,深入人心。

里正与蔷夫对视一眼,微微点头。他们刚才还有些奇怪,此时明说是不是有点影响风度?但现在看,效果反而更好。有了二十斗的收成,三年还掉现在的救命粮,算得了什么?这个帐太好算了,用多打的粮食去还债,自己等于什么也没出。

富强统一的大汉,前所未有的盛世,最大的基础就是农业。民以食为天,吃不饱肚子,一切都是奢谈。

即使相互为敌,叶欢也从未阻止过并州先进的农耕技术,传入其余诸侯的领域。道理很简单,我要的,不是满目疮痍的大汉。

站在军事角度,贾诩郭嘉都反对过,在二位智者眼中,这也是资敌。倘若不是叶欢提出,他们一定会以为主公脑袋有问题。

没办法,这是时代的差异,站在二位军师的立场,当然没错。

后来,他们都被叶欢说服了,叶将军很是简单粗暴,农业的发展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便是稳定的环境,没有战乱。

这几年,袁绍曹操的领地也算颇为安稳,但和并州相比,他们的底子太过薄弱,而农业的发展,也要有个相对长的过程。

“有我和定边军的存在,他们的钱,每年一半都要扔在军事上,没有投入,何来产出?不等其根基牢固,就干他们了。”

叶欢的道理很直白,比钱多?天下有谁比得过我?比创意和先进的理念,你们连我的尾灯都看不见,根本不必封锁这些。

加上一系列的商业手段,冀州和兖州包括董卓的西都附近,谁又没给叶欢贡献利润?很多时候,对方根本算不清这个帐。

有了这些基础,一系列举措不但没有影响军事,反而让叶欢的名声越来越高。流言有一点是对的,已然不在当日王莽之下。

张燕率军的挺进,两天两百里,当黑山军来到柏乡之下时,就没有遇到过正规的战斗。因此,看见插着旌旗的县城,全军振作。

县城之中,有敌军三千余,原本是六千,最近刚刚撤走。魏郡一战战败,袁绍麾下兵力损失颇为严重,根本无法摆开。

种种迹象表明,敌军收缩已经成为现实,就在四个时辰之前,麯义的大军已经开始压进了。先登的口号,一鼓作气打到渤海。

原本,麯将军是想看看张燕进军的情况再做打算的,可傍晚接到的一份战报,却让他坐不住了,北线的张辽于禁,都有动静。

就在张燕手持千里镜,详细观察柏乡城池之时,麯义的紧急军情到了他手中。一时间不知就里,张将军还以为敌军在附近出现。

“不,肯定不对,敌军真的要来,严将军早就给我传讯了。”很快,他就否认了心中想法,数日的合作,白马从不缺席。

五千人可以在冀州横着走,张燕根本不担心敌军会来突袭,甚至还有些期待。至于眼前的柏乡,在他眼中亦是十拿九稳。

“云渺兄,黑山出发一日之后,义收到战报,张辽将军的铁骑营开始向前突进,文则将军的太原军随之跟进,声势大造……”

“他们打的旗号,是为我军牵制敌人,具体详情,你懂得。”

麯义的信并不长,一眼就能看完,张燕稍稍提起的心也放了下来,原来如此。是友军的行动,刺激到了将军。

定边军军法如山,说是先登主攻,同袍一定会全力配合。但看信中的意思,张辽和于禁配合的有点太全力了。

说起来,北线军团离着渤海最近,当真全力进攻,他们更快。

“一营二营,准备攻城,切记谨慎为上,我黑山军这第一战,不但要打出名头,更要减少战损,不能让任何意外出现。”

到达柏乡之后整军,张燕足足用了一个时辰做前期的准备。一桩桩一件件落实,对黑山的首战,他的看重程度自不必说。

“诺!”前方传来一阵齐整的应诺,大地似乎震动了一下。

随之,两营士卒开始压进,跟在他们身后的,则是黑山军的器械营。士卒们背着轰天炮的组件,稳步前进。

喜欢三国之凤舞九天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凤舞九天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